CN215606349U - 医学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学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6349U
CN215606349U CN202121462098.4U CN202121462098U CN215606349U CN 215606349 U CN215606349 U CN 215606349U CN 202121462098 U CN202121462098 U CN 202121462098U CN 215606349 U CN215606349 U CN 215606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camera
infrared
visible light
tissu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2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远
赵可为
周丰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eina Sh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20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634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838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0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6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6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待测组织体中的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可以实时观测目标物,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医学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利用医学成像技术对病变组织进行成像,以辅助手术切除过程的技术。
现有的医学成像装置一般包括近红外感光元件,通过近红外感光元件进行病灶器官中目标物图像的获取。具体的,向人体注射荧光标记物,使荧光标记物聚集在病灶器官中的目标物中,并可通过荧光显影技术,利用近红外感光元件获取目标物的二维荧光图像,来辅助医生进行目标物、例如肿瘤切除的操作。
然而,上述现有的医学成像装置并不能对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不利于医生进行目标物的观察,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能够对待测组织体中的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以及可见光相机均与处理终端电连接;
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
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且组织图像根据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相邻设置,且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的成像区域具有重叠区域,待测组织体位于重叠区域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二向色镜,二向色镜位于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待测组织体之间,并用于使来自目标物的荧光透射至第一近红外相机;
可见光相机位于二向色镜侧方,二向色镜还用于使来自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反射至可见光相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一近红外镜头,可见光相机包括可见光镜头,第一近红外镜头的光轴和可见光镜头的光轴垂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第一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和/或医学成像装置还包括可见光滤光元件,可见光滤光元件设置于可见光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二近红外镜头,第二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以接收来自待测组织体的荧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第二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测距组件,测距组件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与测距组件的工作距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距组件与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的位置相对固定,近红外相机组件和可见光相机均根据待测组织体与测距组件的工作距离进行调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第二近红外相机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距组件包括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分别置于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内;第一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与第一测距传感器的第一工作距离;第二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与第二测距传感器的第二工作距离;
处理终端用于根据第一工作距离对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进行调焦;和/或,处理终端用于根据第二工作距离对第二近红外相机进行调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激发光源,激发光源的出射端朝向待测组织体,以使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束传输至待测组织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指示光源,指示光源向待测组织体发射指示光,指示光用于标记出激发光束的目标照射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包括匀光组件,匀光组件用于对激发光源发射的激发光束进行均匀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发射的激发光束的波长为700nm-800n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的功率可调,且激发光源的功率调节范围为1mW-1000mW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测组织体被激发的近红外荧光的波长为820nm-1700nm。
本申请的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且组织图像根据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上述方案中,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以分别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以及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并在第一显示终端上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以此获得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另一荧光图像,并在第二显示终端上显示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三维图像,即利用由第二近红外相机和第一近红外相机配合而成的近红外双目视觉装置实时获取目标物的形态。换言之,上述方案中的医学成像装置可以获取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中的位置,以及目标物的三维信息,并实时将目标物与待测组织体的相对位置和形态直观显示在显示组件中,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医学成像装置;10-显示组件;11-第一显示终端;12-第二显示终端;21-第一近红外相机;211-第一近红外镜头;212-第一近红外感光元件;213-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2-第二近红外相机;221-第二近红外镜头;222-第二近红外感光元件;223-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30-可见光相机;301-可见光镜头;302-可见光感光元件;303-可见光滤光元件;40-处理终端;50-激发光源;60-二向色镜;70-测距组件;71-第一测距传感器;72-第二测距传感器;73-第三测距传感器;80-壳体;81-第一安装支架;82-第二安装支架;90-待测组织体;91-目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中,需要依靠医学成像技术定位待测组织体中的目标物、例如肿瘤等的位置。医学成像技术一般使用近红外荧光照射待测组织体,并利用近红外感光元件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以确定目标物的位置,帮助外科医生进行目标物、例如肿瘤切除。但是,由近红外感光元件获取的荧光图像无法显示目标物的具体形态,不够直观,对医生的辅助效果不佳。
而本申请的医学成像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近红外相机、第二近红外相机以及可见光相机对待测组织体及目标物的图像进行获取,可对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的位置和目标物的三维具体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直观指导医生进行目标物切除手术,降低手术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医学成像装置。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到的近红外相机是指近红外光相机,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Ⅵ是)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申请的医学成像装置100包括显示组件10、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30以及处理终端40,显示组件10包括第一显示终端11和第二显示终端12,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第一显示终端11和第二显示终端12、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以及可见光相机30均与处理终端40电连接;
可见光相机30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90中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
第一显示终端11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上的位置,且组织图像根据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相机21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第二显示终端12用于显示目标物91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21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上述方案中,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以分别获取待测组织体90中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以及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并在第一显示终端11上显示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以此获得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上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近红外相机22获取待测组织体90中目标物91的另一荧光图像,并在第二显示终端12上显示待测组织体90中目标物91的三维图像,即利用由第二近红外相机22和第一近红外相机21配合而成的近红外双目视觉装置实时获取目标物91表面三维信息。换言之,上述方案中的医学成像装置100可以获取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中的位置,以及目标物91的三维信息,并实时将目标物91与待测组织体90的相对位置和形态直观显示在显示组件10中,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利用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获得三维图像的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见光相机30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示例性的,可见光相机30接收待测组织体90反射的环境光、或者反射特定光源的光线,并获取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
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90中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示例性的,如果向待测组织体90中提前注射医用荧光探针物质,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该荧光探针物质会在该待测组织体90的目标物91处、例如肿瘤的位置处聚集。可选的,医学成像系统还可以包括激发光源50,激发光源50的出射端朝向待测组织体90,以使激发光源50产生的激发光束照射到待测组织体90上,并使目标物91荧光显影。当该激发光源50产生的激发光束照射该待测组织体90时会激发这些聚集的荧光探针物质产生荧光。目标物91的荧光进入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后,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均获得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
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与处理终端40电连接,这样,处理终端40接收第一近红外相机21发送的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并接收可见光相机30发送的可见光图像,并将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和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进行叠加融合,从而得到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即得到同时包含待测组织体90与其中目标物91的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上的位置。第一显示终端11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使用人员看到该组织图像,可以直观获取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上的位置。
示例性地,将目标物91荧光图像和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进行叠加融合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直接将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处理后以特定的颜色叠加到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图像之上,获得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组织图像显示了目标物91在待测组织体90上的位置,例如显示出肿瘤在病灶器官中的分布图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第二近红外相机22也与处理终端40电连接,这样,处理终端40接收第二近红外相机22发送的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并结合第一近红外相机21发送的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生成目标物91的三维立体红外图像。
像上述这样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生成目标物91的三维图像的过程即双目视觉近红外成像技术,可以获得目标物91的具体形态以及目标物91的表面高度信息,即完成目标物91的三维检测。第二显示终端12用于显示目标物91的三维图像。使用人员看到该三维图像,可以直观获取目标物91的具体形态,再结合待测组织体90的组织图像,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目标物91的信息,提高了手术的直观性,可以降低医生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相邻设置,即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安装结构中,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结构中。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的成像区域具有重叠区域,待测组织体90可以位于重叠区域内,这样能够保证双目视觉成像的完成。可选的,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的设置参数可以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医学成像装置还包括二向色镜60,二向色镜60是一种无源器件,不需要外部能量,只要有输入光即可。二向色镜60能够把光源分离出特定的光谱并改变部分光谱光路方向,能够对一定波长的光几乎完全透过,而对另一些波长的光几乎完全反射。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二向色镜60位于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待测组织体90之间,并用于使来自目标物91的荧光沿着光路A透射至第一近红外相机21;可见光相机30位于二向色镜60侧方,二向色镜60还用于使来自待测组织体90的可见光沿着光路B反射至可见光相机30。这样实际上使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可以共用部分光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近红外相机21包括第一近红外镜头211,可见光相机30包括可见光镜头301,第一近红外镜头211的光轴和可见光镜头301的光轴垂直。并且,为了使用方便,可以设置该二向色镜60的反射角为45°。
第一近红外相机21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感光元件212,医学成像装置100与之对应地可以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第一近红外镜头211位于第一近红外感光元件212和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之间,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设置于第一近红外镜头211朝向待测组织体90的一侧。
可见光相机30包括可见光感光元件302和可见光镜头301,与之对应的,医学成像装置100可以包括可见光滤光元件303,可见光镜头301位于可见光感光元件302和可见光滤光元件303之间,可见光滤光元件303设置于可见光镜头301朝向待测组织体90的一侧。
第二近红外相机22可以包括第二近红外感光元件222和第二近红外镜头221,与之对应的,医学成像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第二近红外镜头221位于第二近红外感光元件222和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之间,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设置于第二近红外镜头221朝向待测组织体90的一侧。并且第二近红外镜头221朝向待测组织体,以接收来自待测组织体的荧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第二近红外相机22未经过二向色镜60,直接对肿瘤的荧光图像进行获取。
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以及可见光滤光元件303例如可以是滤光片。
其中,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和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能够阻挡红外光之外的光线比如可见光,而只让红外光顺利通过。示例性地,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和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均只允许波长范围为820nm-1700nm的红外线通过,从而可以滤除待测组织体90反射的激发光束及可见光。并且由于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213和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223允许的光的波长范围为820nm-1700nm,穿透深度大,因此,能够获得高信噪比的目标物91的荧光图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于对人体淋巴、血管等的显影以及相关组织灌注情况的监测。
可选的,该第一近红外感光元件212、第二近红外感光元件222和该可见光感光元件302均可以包括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
可选的,该第一近红外感光元件212、第二近红外感光元件2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该近红外感光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分别探测不同波段的近红外光,以获取不同的图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医学成像装置100包括激发光源50,激发光源50用于向待测组织体90发出激发光束。可选的,激发光源50发射的激发光束的波长为700nm-800nm。常规医用激发光束照射待测组织体后,待测组织体发出的荧光的波长位于近红外一区内,而本实用新型中,待测组织体被激发出的近红外荧光的波长为820nm-1700nm,即近红外二区的光,在该频段的红外光下能够探测的目标物91的深度更深,更利于较深目标物91的探测。另外,激发光源50功率可调节,且可调范围为1mW-1000mW,可以理解是,激发光源50为功率可调的半导体激光器,在其高发光功率下可帮助装置实现对微小肿瘤的检测;但本申请不限于该调节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的,医学成像装置100还包括指示光源,指示光源向待测组织体90发射指示光,指示光用于标记出激发光束的目标照射区域。换言之,指示光源用来指示激发光束的投射位置,用于操作过程中的示廓。
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发光源50可以包括匀光组件,匀光组件用于对激发光源50发射的激发光束进行均匀处理。即匀光模块用于使激发光源50照射在待测组织体90表面的光斑的强度分布较为均匀。
可选的,医学成像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测距组件70,测距组件70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90与测距组件70的工作距离。
示例性的,测距组件70与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30的位置相对固定,近红外相机组件和可见光相机30均根据待测组织体90与测距组件70的工作距离进行调焦。
具体的,由于红外相机组件和可见光相机30均与测距组件70相对固定,并且测距组件70可以测量待测组织体90与测距组件70的工作距离,据此可以分别得出第一近红外相机21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第二近红外相机22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可见光相机30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近红外镜头211可以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21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进行调焦,直至其成像最为清晰。与之类似的,第二近红外镜头221可以根据第二近红外相机22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进行调焦,直至其成像最为清晰;可见光镜头301可以根据可见光相机30与待测组织体90的距离而进行调焦,直至其成像最为清晰。
示例性的,第一测距传感器71和第二测距传感器72均与处理器40连接,处理终端40用于根据第一工作距离对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进行调焦;和/或,处理终端40用于根据第二工作距离对第二近红外相机22进行调焦。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成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安装结构中,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结构中。参照图2,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近红外相机21、第二近红外相机22和可见光相机3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安装结构中,例如,医学成像装置100包括壳体80,第一近红外相机21、第二近红外相机22、可见光相机30均设置在壳体80中。此时测距组件70可以包括第三测距传感器73,第三测距传感器73可以设置在激发光源50上。可选的,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三测距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
参照图3,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医学成像装置100包括第一安装支架81和第二安装支架82,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81上,第二近红外相机22设置在第安装二支架上。
与之对应的,测距组件70包括第一测距传感器71和第二测距传感器72,第一测距传感器71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90与第一测距传感器71的第一工作距离;第二测距传感器72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90与第二测距传感器72的第二工作距离;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用于根据第一工作距离进行调焦,第二近红外相机22用于根据第二工作距离进行调焦。
下面参照图2和图3详细说明测距组件70的位置。
参照图2,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近红外相机21、第二近红外相机22以及可见光相机30相对于壳体80固定,测距组件只包括一个测距传感器,即第三测距传感器73,第三测距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激发光源50上.
在图3中例示的医学成像装置中,测距组件70包括第一测距传感器71和第二测距传感器72,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与第一安装支架81相对固定,此处为第一近红外相机21和可见光相机30配置一个测距组件,即第一测距传感器71,而第二近红外相机22和第二安装支架82相对固定,为第二近红外相机配置一个测距组件,即第二测距传感器72。并且第一测距传感器71和第二测距传感器72分别置于第一安装支架81和第二安装支架82内;即,第一测距传感器71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81上,第二测距传感器72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82上。
本申请的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且组织图像根据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上述方案中,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以分别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以及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并在第一显示终端上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以此获得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另一荧光图像,并在第二显示终端上显示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三维图像,即利用由第二近红外相机和第一近红外相机配合而成的近红外双目视觉装置实时获取目标物的形态。换言之,上述方案中的医学成像装置可以获取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中的位置,以及目标物的三维信息,并实时将目标物与待测组织体的相对位置和形态直观显示在显示组件中,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所述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所述第一显示终端、所述第二显示终端、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以及所述可见光相机均与所述处理终端电连接;
所述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所述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
所述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所述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所述组织图像用于显示所述目标物在所述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且所述组织图像根据所述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所述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所述目标物的三维图像,其中,所述三维图像根据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的成像区域具有重叠区域,所述待测组织体位于所述重叠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向色镜,所述二向色镜位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待测组织体之间,并用于使来自所述目标物的荧光透射至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
所述可见光相机位于所述二向色镜侧方,所述二向色镜还用于使来自所述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反射至所述可见光相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一近红外镜头,所述可见光相机包括可见光镜头,所述第一近红外镜头的光轴和所述可见光镜头的光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所述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近红外镜头的朝向所述待测组织体的一侧;和/或所述医学成像装置还包括可见光滤光元件,所述可见光滤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可见光镜头朝向所述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二近红外镜头,所述第二近红外镜头朝向所述待测组织体,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待测组织体的荧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所述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近红外镜头的朝向所述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组织体与所述测距组件的工作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与所述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近红外相机组件和所述可见光相机均根据所述待测组织体与所述测距组件的工作距离进行调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可见光相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包括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内;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测组织体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的第一工作距离;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测组织体与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的第二工作距离;
所述处理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距离对所述第一近红外相机和所述可见光相机进行调焦;和/或,所述处理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距离对所述第二近红外相机进行调焦。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发光源,所述激发光源的出射端朝向所述待测组织体,以使所述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束照射至所述待测组织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光源,所述指示光源向所述待测组织体发射指示光,所述指示光用于标记出所述激发光束的目标照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包括匀光组件,所述匀光组件用于对所述激发光源发射的激发光束进行均匀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发射的所述激发光束的波长为700nm-800nm。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的功率可调,且所述激发光源的功率调节范围为1mW-1000mW。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组织体被激发的近红外荧光的波长为820nm-1700nm。
CN202121462098.4U 2021-06-29 2021-06-29 医学成像装置 Active CN215606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098.4U CN215606349U (zh) 2021-06-29 2021-06-29 医学成像装置
PCT/CN2021/123838 WO2023273014A1 (zh) 2021-06-29 2021-10-14 医学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098.4U CN215606349U (zh) 2021-06-29 2021-06-29 医学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6349U true CN21560634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2098.4U Active CN215606349U (zh) 2021-06-29 2021-06-29 医学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6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44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spectral photonic imaging
JP4217403B2 (ja) 組織病巣の特徴付けおよびマッピ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KR100411631B1 (ko) 형광 내시경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진단부위 조상 방법
US97953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IR fluorescence at sentinel lymph node
JP6468287B2 (ja) 走査型投影装置、投影方法、走査装置、及び手術支援システム
EP2583617A2 (en) Systems for generating fluorescent light images
CN102440760B (zh) 图像获取及显示方法和图像捕获及显示设备
US11583177B2 (en) Optical probe for cervical examination
JP5911196B2 (ja) 光音響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KR20160037834A (ko) 의료 이미징 장치 및 사용 방법
EP2637553A2 (en) Addition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al-time anatomical guidance in a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procedure
CN104067313A (zh) 成像装置
CN111603140B (zh) 生物目标原位可视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KR20150031874A (ko) 현미경 시스템 및 현미경 시스템의 증강 현실 이미지 제공 방법
CN215606349U (zh) 医学成像装置
CN115530995A (zh) 医学成像装置
KR20190079187A (ko) 다중 모달 융합 내시경 시스템
KR100749299B1 (ko) 피부진단용 형광 비디오 시스템
WO2022179117A1 (zh) 基于荧光分子成像的导航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WO2023273014A1 (zh) 医学成像装置
JP4109132B2 (ja) 蛍光判定装置
CN219895706U (zh) 一种甲状旁腺功能成像系统及内镜
WO2011030426A1 (ja) 眼科測定装置
NL2025324B1 (en) A Surgical To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ssue Characterisation
JP2012050598A (ja) 撮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