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4968U -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4968U
CN215604968U CN202120715625.1U CN202120715625U CN215604968U CN 215604968 U CN215604968 U CN 215604968U CN 202120715625 U CN202120715625 U CN 202120715625U CN 215604968 U CN215604968 U CN 215604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se
shell
bottom pla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5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才东
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qiang Daily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qiang Daily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qiang Daily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qiang Daily Glas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4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4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底板,包括耐高温绝缘板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在耐高温绝缘板下方,且耐高温绝缘板和发热件通过固定壳装配为一体,在所述固定壳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固定壳与发热件之间或套在固定壳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底板装配为一体,使得加热底板用于底座的装配更方便;同时加热底板及底座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不同的水壶;加热底板中,加热件固定在固定壳内,在固定壳内壁或外壁设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发热件加热的热量进行保温,并将发热件产生的热量朝向耐高温绝缘板聚集,提供水壶加热效率,不仅提高了加热效率,还防止分散热量影响底座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加热座及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背景技术
水壶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近几年电热水壶使用越来越广泛,相比起饮水机,其具有烧水速度快、温度高的优点。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水壶(不具有电子底座的电子水壶,如纯玻璃壶)所用的加热底座,多在晶板下设置加热件,并将加热件与外界绝缘封装,所用发热件包括发热丝和倒模件,发热件的发热丝并通过倒模件直接固定设置在固定壳内,并不另外设置保温层,这使得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底座加热的热量分散,并不能聚集到晶板上用于水壶内液体加热,会有部分热量散失并囤积在底座内,这不仅影响加热效率,同时还使底座内靠近面板的元器件,例如电路板等容易受到热辐射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热底板,包括耐高温绝缘板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在耐高温绝缘板下方,且耐高温绝缘板和发热件通过固定壳装配为一体,在所述固定壳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固定壳与发热件之间或套在固定壳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壳的敞口端内沿装配在耐高温绝缘板外圆周、且所述发热件位于耐高温绝缘板与固定壳之间构成的空间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壳的敞口端内沿卡接在耐高温绝缘板外圆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丝和用于固定发热丝的倒模件,所述倒模件固定在固定壳上或包覆在所述保温层内;
所述发热丝设置在倒模件上表面上、并与耐高温绝缘板靠近固定壳的一面呈间隔距离D 设置,且所述发热丝与耐高温绝缘板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1~8mm。
一种底座,包括底座壳体和上述所述的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装配在底座壳体内部上方,所述底座壳体内还设有线路板,所述发热件的接线头穿过固定壳与线路板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壳体敞口端上沿固定在固定壳敞口端外沿上,且底座壳体敞口端上沿与固定壳外沿之间设置密封硅胶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座壳体上方、位于耐高温绝缘板外圆周侧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底板装配为一体,使得加热底板用于底座的装配更方便;同时加热底板及底座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不同的水壶,如耐高温玻璃水壶、玻璃杯、陶瓷水壶等。
2、加热底板中,加热件固定在固定壳内,在固定壳内壁或外壁设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发热件加热的热量进行保温,并将发热件产生的热量朝向耐高温绝缘板聚集,提供水壶加热效率,不仅提高了加热效率,还防止分散热量影响底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保温层的其中一种结构设置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高温绝缘板;2、发热件;2.1、发热丝;2.2、倒模件;3、保温层;4、保护壳;5、底座壳体;6、线路板;7、密封硅胶圈;8、温度传感器;9、水位传感器;D为发热丝与耐高温绝缘板之间的间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加热底板,包括耐高温绝缘板1和发热件2,所述发热件2设置在耐高温绝缘板1下方,且耐高温绝缘板1和发热件2通过固定壳4装配为一体,所述固定壳4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保温层3;
作为保温层的其中一种结构设置,所述固定壳4内侧壁和内底面均设有保温层3,且所述保温层3设置在固定壳4与发热件2之间。其中,耐高温绝缘板1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晶板;所述保温层3采用保温绝热材料,例如气凝胶;所述固定壳4为五金板。
参阅图2,作为保温层的另一种结构设置,所述固定壳4外壁套设着保温层3,进一步的,保温层3与固定壳通过粘胶固定;
进一步的,保温层为套状,套设在固定壳4的内壁或外壁。
所述固定壳4的敞口端内沿装配在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且所述发热件2位于耐高温绝缘板1与固定壳4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4的敞口端内沿卡接在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2包括发热丝2.1和用于固定发热丝2.1的倒模件2.2,所述倒模件2.2固定在固定壳4上或包覆在所述保温层3内;
所述发热丝2.1设置在倒模件2.2上表面上、并与耐高温绝缘板1靠近固定壳4的一面呈间隔距离D设置,且所述发热丝2.1与耐高温绝缘板1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0~8mm,优选的,间隔距离D为2~5mm。倒模件2.2采用二氧化硅材质倒模制成。
具体的,所述发热丝2.1呈凹进于倒模件2.2上表面设置(也即倒模件2.2上表面呈凹型,且发热丝位于凹型的凹进表面上),发热丝2.1与耐高温绝缘板1靠近固定壳4的一面呈间隔距离D设置,且所述发热丝2.1与耐高温绝缘板1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4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通气,防止气体加热膨胀。
实施例2
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区别在于,发热件2与耐高温绝缘板1的位置结构方式不同,所述发热丝2.1设置在倒模件2.2上表面上、并与耐高温绝缘板1靠近固定壳4的一面呈间隔距离D设置,且所述发热丝2.1与耐高温绝缘板1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 -1~0mm,即发热丝2.1呈凸出于倒模件2.2上表面设置(也即倒模件2.2上表面呈平面或凸起型,且发热丝位于平面或凸起表面上)、并嵌设在所述耐高温绝缘板1靠近固定壳4的一面上设有的与之相对应的凹槽上,耐高温绝缘板1上设置的凹槽形状与发热丝相配合,例如环形凹槽。
实施例3
一种底座,包括底座壳体5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加热底板;
以实施例1所示加热底板为例,参阅图4,所述加热底板装配在底座壳体5内部上方,所述底座壳体5内还设有线路板6,所述发热件2的接线头穿过固定壳4与线路板6电连接;具体的,所述发热件2的发热丝2.1的接线头通过绝缘件(图纸未示出,例如陶瓷件)贯穿倒模件2.2、保温层3和固定壳4与线路板6电连接,线路板6通过插头接入外部电源;所述底座壳体5敞口端上沿固定在固定壳4敞口端外沿上,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固定、粘接或卡接,且底座壳体5敞口端上沿与固定壳4内沿之间设置密封硅胶圈7,密封硅胶圈7 耐高温。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4和底座壳体5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通气,防止气体加热膨胀。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壳体5上方、位于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侧设有温度传感器8 和水位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水位传感器9均与线路板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防干烧工作原理:水壶加好水,然后放置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耐高温绝缘板1)上,底座通电工作,对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壶内水加热蒸发出去或水壶使用后使得水位过低,使得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9的设定高度(最低水位)时,水位传感器9即发送信号到线路板6,线路板6即控制底座停止工作。
同理,本实施例温度控制原理:底座通电工作,对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壶内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线路板6接收温度传感器8发送信号并控制底座停止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加热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绝缘板(1)和发热件(2),所述发热件(2)设置在耐高温绝缘板(1)下方,且耐高温绝缘板(1)和发热件(2)通过固定壳(4)装配为一体,在所述固定壳(4)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保温层(3),且所述保温层(3)设置在固定壳(4)与发热件(2)之间或套在固定壳(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4)的敞口端内沿装配在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且所述发热件(2)位于耐高温绝缘板(1)与固定壳(4)之间构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4)的敞口端内沿卡接在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包括发热丝(2.1)和用于固定发热丝(2.1)的倒模件(2.2),所述倒模件(2.2)固定在固定壳(4)上或包覆在所述保温层(3)内。
5.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5)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装配在底座壳体(5)内部上方,所述底座壳体(5)内还设有线路板(6),所述发热件(2)的接线头穿过固定壳(4)与线路板(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5)敞口端上沿固定在固定壳(4)敞口端外沿上,且底座壳体(5)敞口端上沿与固定壳(4)外沿之间设置密封硅胶圈(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壳体(5)上方、位于耐高温绝缘板(1)外圆周侧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水位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水位传感器(9)均与线路板(6)电性连接。
CN202120715625.1U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Active CN2156049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13877 2021-04-02
CN202120681387 2021-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4968U true CN21560496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59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5688.7U Active CN215305004U (zh)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聚热安全型全玻璃壶
CN202120715625.1U Active CN215604968U (zh)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CN202120715689.1U Active CN215303689U (zh)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便携式玻璃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5688.7U Active CN215305004U (zh)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聚热安全型全玻璃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5689.1U Active CN215303689U (zh) 2021-04-02 2021-04-08 一种便携式玻璃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530500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5004U (zh) 2021-12-28
CN215303689U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55850Y (zh) Ptc液体加热器
CN215604968U (zh) 一种加热底板及底座
CN207928043U (zh) 一种取暖桌
CN205866605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2505035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CN201666597U (zh) 光波炉
CN205568637U (zh) 一种电热锅
CN207947912U (zh) 加热膜板和电加热厨具
CN204786617U (zh) 高导热强散热的密封电磁锅炉
CN213272730U (zh) 一种陶瓷火锅的电热炉
WO2018176930A1 (zh) 分体式电饭煲
CN104305855B (zh) 双层电热保温多功能锅
CN211177011U (zh) 碳素纤维发热体可控电采暖散热器
CN108397815A (zh) 一种新型取暖器
CN211022100U (zh) 一种可应用于多场景的新晶香炉
CN205208213U (zh) 一种可360°发光的LED R7s光源
CN216020488U (zh) 一种玻璃电水壶
CN204483827U (zh) 一种电热锅
CN204670944U (zh) 电加热盘及电饭煲
CN216954638U (zh) 一种户用太阳能系统温度和液位采集装置
CN209136150U (zh) 一种电热保温锅
CN210697173U (zh) 多功能电蒸锅
CN207112901U (zh) 一种电磁炉面板及其电磁炉
CN211060185U (zh) 一种性能优良且能自动制作瓦罐汤的电动烹饪炉
CN214595589U (zh) 一种多功能焖烧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