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1058U - 一种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1058U
CN215601058U CN202121340497.3U CN202121340497U CN215601058U CN 215601058 U CN215601058 U CN 215601058U CN 202121340497 U CN202121340497 U CN 202121340497U CN 215601058 U CN215601058 U CN 215601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part
equipment
earphone
w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04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宝
徐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404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1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1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1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组件、电池和设备主体,电池收容在连接带组件内,耳机收容在设备主体内,连接带组件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部件,设备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中的一个为连接滑块,另一个为与连接滑块配合的连接滑槽,设备主体与连接带组件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可拆卸地连接。该穿戴设备通过将电池从设备主体分离配置在连接带组件内,可以在不影响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外观的情况下在设备主体内配置耳机,保证了穿戴设备的多功能性,同时连接带组件和设备主体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属于智能电子设备领域,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并符合便于穿戴的基本技术要求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穿戴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上。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大多见于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耳机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多为将无线耳机放置在设备主体上。无线耳机加上穿戴设备本身包含的电池、电路板等硬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时,需要为耳机的融入加大设备主体的空间,导致穿戴设备整体外观尺寸较大较厚,影响穿戴设备佩戴的舒适感和外观整体的可观赏性。或者,在保证外观和舒适度的情况下减少穿戴设备的功能和/或减少电池容量,影响了穿戴设备整体的续航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既可以保证穿戴设备的多功能性和续航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穿戴设备的外观和佩戴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连接带组件,所述连接带组件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部件;
电池,收容于所述连接带组件内;
设备主体,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的容纳腔,所述设备主体的侧面具有第二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中的一个为连接滑块,另一个为与所述连接滑块配合的连接滑槽,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连接带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滑块和所述连接滑槽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设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块包括连接部和扣合部,所述连接部凸设于所述连接带组件的端面,所述扣合部凸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且所述扣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所述连接滑槽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侧面和底面上;
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滑槽内,所述扣合部通过所述连接滑槽连接在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具有倾斜连接面,所述倾斜连接面由所述扣合部的外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连接滑槽包括与所述倾斜连接面配合的倾斜槽壁,所述倾斜槽壁沿所述设备主体的侧面延伸并贯穿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滑槽的长度相对应,所述扣合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滑槽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的端面凸设有凸起,所述连接滑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组件包括:
连接带;
电池支架,固定在所述连接带内,所述电池支架收容所述电池;
其中,所述连接滑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架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连接带组件和两个所述电池,两个所述连接带组件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对应连接,所述电池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带组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口,所述电池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头,所述电池通过所述触点充电插头连接所述触点充电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用于显示信息的主体上盖;
主体下壳,所述主体上盖和所述主体下壳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主体下壳的侧面设置有所述连接滑槽,所述主体下壳具有供所述耳机插入所述容纳腔的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耳机,所述耳机通过所述插口插入所述容纳腔内;
充电插口母端,所述充电插口母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信息和生理信息;
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对外发送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的穿戴设备通过将电池从设备主体分离配置在连接带组件内,可以在不影响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外观的情况下在设备主体内配置耳机,保证了穿戴设备的多功能性,同时连接带组件和设备主体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带组件以及电池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带组件与设备主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滑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滑槽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带组件;11-连接带;111-固定腔;12-电池支架;121-电池槽;2-第一连接部件;21-连接部;22-扣合部;221-倾斜连接面;3-电池;4-设备主体;41-容纳腔;42-主体上盖;43-主体下壳;44-插口;5-第二连接部件;51-倾斜槽壁;6-耳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5为本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穿戴设备可以收纳耳机,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使用耳机。本实施例以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图5所示,所述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组件1、电池3、设备主体4和耳机6。其中,设备主体4具有容纳腔41,所述容纳腔41内放置用于实现穿戴设备的多种功能部件,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连接,连接带组件1便于用户穿戴该穿戴设备。所述电池3收容于所述连接带组件1内且电池3与设备主体4电连接,耳机6收容于所述设备主体4的容纳腔41,可以在保证穿戴设备的多功能性以及续航能力的前提下,使得耳机6收容在设备主体4内时,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主体4的体积,提高了穿戴设备佩戴的舒适性以及美观性。
具体地,连接带组件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2,设备主体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件5,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通过第一连接部件2和第二连接部件5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穿戴设备的组装和维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中的一个为连接滑块,另一个为与所述连接滑块配合的连接滑槽,所述设备主体4与所述连接带组件1通过所述连接滑块和所述连接滑槽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两者连接的端面和侧面为相互平行且形状、大小相同的平面。当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连接后,两者完全贴合连接,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以及穿戴设备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带组件1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滑块,设备主体4的侧面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滑槽,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滑块沿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插入所述连接滑槽内,从而将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连接带组件1包括连接带11和电池支架12,如图2-图4所示。其中,连接带11用于将穿戴设备穿戴在用户手腕或者其它部位。优选地,所述连接带11为具有柔性的软质材料制成。例如,硅胶、优力胶、橡胶等。
所述连接带11在靠近设备主体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腔111,所述固定腔111的开口朝向所述设备主体4,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腔111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支架12,以便于将电池3固定在连接带11内,从而节省设备主体4的体积。所述连接带11设置有固定腔111的一端的厚度较大,以便于增大电池3的体积,从而提高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所述连接带11的另一端较薄,用于固定在用户手腕上,从而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优选地,所述连接带11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
电池支架12与所述固定腔111大小相同,以便于将电池支架12固定在连接带11内。所述电池支架12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电池支架12具有开口朝向设备主体4的电池槽121。电池3固定在电池支架12内。由于常见的电池为长方体结构,因此电池槽121设为与其适配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电池3固定在电池支架12的电池槽121内、且所述电池支架12固定在连接带11的固定腔111内后,所述电池的外侧面、电池支架12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固定腔111的外侧面平齐,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连接带组件1与设备主体4可以完全贴合连接,提高穿戴设备的美观性,如图3所示。
其中,所述连接滑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架12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电池槽121的外侧,可以避免影响电池3的安装以及与设备主体4的电连接。所述电池支架12由硬质材料制成,便于连接滑块与设备主体4紧固连接。
所述电池支架12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滑块,设备主体4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滑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架12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滑块,两个连接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槽121的两侧,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主体4设置有两个连接滑槽,分别与两个连接滑块对应连接,增加了设备主体4和连接带组件1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连接滑块凸设在所述电池支架12的外侧,所述连接滑槽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上,使得连接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滑块,便于连接滑块扣合在连接滑槽内。进一步地,连接滑槽还设于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面,使得连接滑槽同时具有贯通设备主体4侧面和底面的开口,以使得连接滑块可以沿图5所示的方向扣合到连接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滑块包括连接部21和扣合部22,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21凸设于所述电池支架12的端面,所述扣合部22凸设在所述连接部21的外侧,如图6所示。
其中,扣合部2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21的宽度,使得两者可以沿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轴肩的结构。所述轴肩结构使得连接带组件1与设备主体4连接后,可以避免连接带组件1从厚度方向(连接滑槽的深度方向)与设备主体4分离。所述宽度方向是指与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以及连接滑槽的深度方向均垂直的方向。所述扣合部22与所述连接部21可以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形成轴肩,也可以仅在一侧形成轴肩。
连接部21和扣合部22的底面平齐,且均与连接带11的底面平齐,使得连接滑块与连接滑槽连接后,设备主体4的底面与连接带11的底面平齐,避免连接滑块从连接滑槽的底面开口凸出,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如图1所示。
所述连接滑槽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和底面上,且所述连接滑槽从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和底面连通所述容纳腔41。其中,所述连接部21连接在所述连接滑槽内,所述扣合部22通过所述连接滑槽连接在所述容纳腔41内。所述扣合部22的宽度大于连接滑槽的宽度,使得扣合部22和连接部21形成的轴肩与容纳腔41的内壁限位连接,可以避免连接带组件1沿连接部21的厚度方向与设备主体4分离,提高了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22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21长度,所述连接部21的长度与连接滑槽的长度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的长度与连接滑槽的长度相同,使得连接滑块与连接滑槽连接后,连接部21的顶部与容纳腔41的内壁也可进行限位,扣合部22的一端可以延伸到容纳腔41中,设备主体4的侧面会夹设在扣合部22的内面与电池支架12的端面之间,可以进一步避免连接带组件1与设备主体4分离,提高了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长度方向与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21的宽度与连接滑槽在设备主体4侧面的宽度相同,可以避免连接带组件1与设备主体4连接后沿宽度方向发生晃动,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连接部21的厚度与连接滑槽在设备主体4侧面的深度(即设备主体4的侧壁厚度)相同,可以使得扣合部22的内侧面与容纳腔41的内壁贴合,连接带组件1的外侧面与设备主体4的外侧贴合,可以避免两者沿厚度方向晃动,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扣合部22扣合到容纳腔41内时,所述扣合部22还可以与容纳腔41的对应侧壁贴合,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连接滑槽在设备主体4底面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连接滑块(即扣合部以及连接部)的底面形状相同,使得两者连接后所述连接滑块可以密封所述连接滑槽的底面,可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组件1的宽度与设备主体4的宽度相同,使得两者连接后,所述连接带组件1与宽度方向垂直的两个侧面和所述设备主体4与宽度方向垂直的两个侧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提高了穿戴设备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22具有倾斜连接面221,所述倾斜连接面221由所述扣合部22的外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部21的方向倾斜延伸,如图6所示。也即所述扣合部22中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具有倾斜连接面221,即所述倾斜连接面221位于扣合部22和连接部21形成有轴肩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倾斜连接面221位于扣合部22靠近连接带组件1外侧面的一侧。
对应地,所述连接滑槽包括与所述倾斜连接面221配合的倾斜槽壁51,如图7所示。所述倾斜槽壁51沿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延伸并贯穿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容纳腔41内。也即,所述倾斜槽壁51为容纳腔41的一个倾斜侧壁,该倾斜侧壁的两侧边分别与连接滑槽在设备主体4的侧面和底面的边缘部分连接。所述扣合部22从连接滑槽插入容纳腔41内的过程中,倾斜连接面221与倾斜槽壁51始终贴合,为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的连接起到导向作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22的端面凸设有凸起,所述连接滑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凸起的位置朝向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面,所述凹槽位于连接滑槽沿深度方向对应在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面的侧壁上。连接滑块与连接滑槽连接时,可以进一步通过凸起和凹槽连接,可以避免连接滑块与连接滑槽连接后沿与图5所示的箭头相反的方向分离。除此之外,所述凸起还可以设置在连接滑槽沿深度方向对应在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面上,凹槽设置在所述扣合部22的端面上。
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当设备主体4的侧壁具有足够的厚度时,即侧壁的厚度大于扣合部22和连接部21的厚度之和时,所述连接滑槽与容纳腔41不连通,连接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扣合部22和连接部21的横截面形状适配,且连接滑槽朝向连接带组件1的一侧开口与连接部21适配,连接滑槽内侧与扣合部22适配,从而使得两者可以扣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4包括主体上盖42和主体下壳43,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主体上盖42和所述主体下壳43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41,所述主体下壳43的侧面设置有所述连接滑槽,所述主体下壳43的另一侧面具有供所述耳机6插入所述容纳腔41的插口44。所述耳机6可以通过该插口44收纳在穿戴设备内,便于在使用时随身取出。
穿戴设备在佩戴时,主体下壳43的底面一般贴合用户皮肤,主体上盖42朝向外侧以便于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是指穿戴设备中各种功能可以通过显示的方式展示给用户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4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口,所述电池3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头。当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连接后,所述电池3通过所述触点充电插头与所述触点充电插口连接。即,在电池3朝向设备主体4的外端面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头,在设备主体4朝向连接带组件1的侧面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口,所述触点充电插口与容纳腔41内部的功能组件等电连接。当连接带组件1和设备主体4连接时,电池3通过所述触点充电插头与所述触点充电插口连接实现对穿戴设备的功能组件供电。
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耳机6、充电插口母端、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容纳腔41内,用于控制各种功能组件实现各项功能。所述耳机6通过设备主体4上的插口44插入到容纳腔41内,容纳腔41内设置有与耳机6上的充电触点配合的触点供电插口,触点供电插口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等与触点充电插口连接,以便于电池3向耳机6充电。
充电插口母端设置在连接带组件1上,也可以设置在设备主体4上,用于外部对电池3充电,从而延长了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且使用更方便。当充电插口母端设置在连接带组件1上,充电插口母端在连接带组件1的内部与电池3电连接。当充电插口母端设置在设备主体4上时,充电插口母端通过控制电路板与触点充电插口电连接,以向电池3充电。
具体来说,正常使用耳机时,从容纳腔41中取出耳机6佩戴;当耳机6电量不足需要充电时,将耳机6放回容纳腔41,并将耳机6上的充电触点与触点充电插口配合,电池3即可对耳机6进行充电,而不需要单独对耳机6进行外部充电,便捷省心。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包括分别设于设备主体4两侧的两个连接带组件1。设备主体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滑槽,两个连接带组件1的连接滑块分别与设备主体4两侧的连接滑槽连接,两个连接带组件1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从而将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两个连接带组件1上均安装一个电池3,增加了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检测模块、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信息和生理信息。所述检测模块可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心率/脉搏传感器等,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的温/湿度数值,紫外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的紫外线指数,加速度传感器对用户运动进行计步,心率/脉搏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心率/脉搏。
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当前穿戴设备的位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对外发送定位信息和上述环境信息、生理信息,用于防盗和防用户丢失。除此之外,穿戴设备还可以具有打电话、上网等功能。
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耳机电量指示灯和电池电量指示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耳机电量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耳机的电量,以便于及时向耳机充电。电池电量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3的电量,便于及时向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的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组件、电池和设备主体,电池收容在连接带组件内,耳机收容在设备主体内,连接带组件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部件,设备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中的一个为连接滑块,另一个为与连接滑块配合的连接滑槽,设备主体与连接带组件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可拆卸地连接。该穿戴设备通过将电池从设备主体分离配置在连接带组件内,可以在不影响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外观的情况下在设备主体内配置耳机,保证了穿戴设备的多功能性,同时连接带组件和设备主体通过连接滑块和连接滑槽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便于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连接带组件(1),所述连接带组件(1)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部件(2);
电池(3),收容于所述连接带组件(1)内;
设备主体(4),设置有用于容置耳机(6)的容纳腔(41),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具有第二连接部件(5);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中的一个为连接滑块,另一个为与所述连接滑块配合的连接滑槽,所述设备主体(4)与所述连接带组件(1)通过所述连接滑块和所述连接滑槽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3)电连接所述设备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包括连接部(21)和扣合部(22),所述连接部(21)凸设于所述连接带组件(1)的端面,所述扣合部(22)凸设在所述连接部(21)的外侧,且所述扣合部(22)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21)的宽度;
所述连接滑槽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和底面上;
其中,所述连接部(21)连接在所述连接滑槽内,所述扣合部(22)通过所述连接滑槽连接在所述容纳腔(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22)具有倾斜连接面(221),所述倾斜连接面(221)由所述扣合部(22)的外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部(21)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连接滑槽包括与所述倾斜连接面(221)配合的倾斜槽壁(51),所述倾斜槽壁(51)沿所述设备主体(4)的侧面延伸并贯穿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容纳腔(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滑槽的长度相对应,所述扣合部(22)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滑槽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22)的端面凸设有凸起,所述连接滑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组件(1)包括:
连接带(11);
电池支架(12),固定在所述连接带(11)内,所述电池支架(12)收容所述电池(3);
其中,所述连接滑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架(12)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连接带组件(1)和两个所述电池(3),两个所述连接带组件(1)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对应连接,所述电池(3)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带组件(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4)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口,所述电池(3)设置有触点充电插头,所述电池(3)通过所述触点充电插头连接所述触点充电插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4)包括:
用于显示信息的主体上盖(42);
主体下壳(43),所述主体上盖(42)和所述主体下壳(43)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41),所述主体下壳(43)的侧面设置有所述连接滑槽,所述主体下壳(43)具有供所述耳机(6)插入所述容纳腔(41)的插口(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耳机(6),所述耳机(6)通过所述插口(44)插入所述容纳腔(41)内;
充电插口母端,所述充电插口母端与所述电池(3)电连接;
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池(3)电连接;
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信息和生理信息;
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对外发送定位信息。
CN202121340497.3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穿戴设备 Active CN215601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0497.3U CN21560105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0497.3U CN21560105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1058U true CN215601058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0497.3U Active CN21560105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1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8047B (zh) 用于与衣服结合的按扣
CN111685456B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US20180337542A1 (en) Wearable power supply and hand worn mobi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0069317B2 (en) Wearable power supply and hand worn mobi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973174B (zh) 一种心电图检测装置
CN215601058U (zh) 一种穿戴设备
JP2003306819A (ja) バッテリ内蔵ベルト
CN112535482A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08834016A (zh) 耳机充电盒
CN211211707U (zh) 一种带tws耳机的智能手环
CN215599513U (zh) 一种穿戴设备
JPH04207638A (ja) 腕時計型個別呼出用受信機
CN212968118U (zh) 可磁吸式触控笔转接器及触控笔收纳盒
CN209807291U (zh) 一种用于固定表带的充电组件及智能手环
CN211908442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用充电宝
CN210199527U (zh) 智能手表
CN209862526U (zh) 一种磁吸充电智能手环
CN212994915U (zh) 存储型智能穿戴手环
CN216929609U (zh) 充电装置以及智能穿戴组件
CN205583791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环
CN217186088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6293225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05986247U (zh) 配戴式电源及具备此种电源的配戴式行动装置
CN217852957U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212754579U (zh) 腕部佩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