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9559U -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9559U
CN215599559U CN202122099589.3U CN202122099589U CN215599559U CN 215599559 U CN215599559 U CN 215599559U CN 202122099589 U CN202122099589 U CN 202122099589U CN 215599559 U CN215599559 U CN 215599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triode
optocoupl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95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韶东
刘乐翔
项学良
解品星
黄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Dongyue Runhe Industrial Co ltd Tonghe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Dongyue Runhe Industrial Co ltd Tonghe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Dongyue Runhe Industrial Co ltd Tonghe Branch filed Critical Yantai Dongyue Runhe Industrial Co ltd Tongh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220995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9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9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9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电路,隔离电路包括光耦合器、三极管;光耦合器U5的2脚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一电源,光耦合器U5的3脚连接至三极管Q7的3脚,光耦合器U5的8脚连接第二电源,且光耦合器U5的8脚通过并联的电容C6和二极管D13连接光耦合器U5的5脚,光耦合器U5的5脚接地,光耦和器U5的脚6和脚7连接;三极管Q7的3脚集电极通过电阻R23连接5V电源,三极管Q7的1脚基极和2脚发射极之间并联连接有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三极管Q7的2脚发射极接地。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路抑制浪涌电流对后级电路的影响,防止开关管频繁通断产生的尖峰电压对前级电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ARMORSTART(阿莫斯达)分布式电机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机旁控制架构的多用途、精密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对I/O、通讯、电机和控制电源应用了速断功能,同时提供多种通讯选项。DeviceNet(设备网络)是一种用在自动化技术的现场总线标准。BK(Break Code,解码)模块主要作用是ARMORSTART与DEVICENET通讯。BK模块损坏是ARMORSTART主要故障原因。通过对BK模块的剖解以及电路板的检测、原理图的测绘后,发现其故障点相同,损坏元件一致。
参照图1,BK模块主要有1路DEVICENET总线接口,4路输入、2路输出接口;BK模块4路输入接口分别支持NPN与PNP型传感器的使用。图2是1路输入接口原理图,根据原理图所示:当系统设置选用PNP型传感器时,单片机106管脚输出低电平,Q3 MOS管截止,Q5三极管E/B极无工作电压,Q5处于截止状态;24V电源经RP1-3阻排限流、Z4稳压管钳位9V到Q4 MOS管栅极,Q4导通,因其源极接地,所以R35电位为低电位;此时J1二脚输出高电平24V,经R12电阻限流后接到U3光耦的1脚,因U3光耦3脚为低电平,所以该光耦工作;光耦输出端4脚接地,6脚为低电平,Q9三极管基极为0V,发射极为5V,Q9三极管导通,5V电压经109输入至单片机的同时,发光二极管导通,输入指示灯亮起。
当系统设置选用NPN型传感器时,单片机106管脚输出高电平,Q3 MOS管导通,因其源极接地,Q4 MOS管栅极为低电位,Q4截止;Q5三极管基极低电位,发射极高电位,Q5三极管导通。24V经R34电阻限流后接到U3光耦的3脚,U3光耦为双向光耦。此时JI二脚为0V输出,光耦3脚为高电平,所以U3光耦工作。光耦输出端4脚接地,6脚为低电平,Q9三极管基极为0V,发射极为5V,Q9三极管导通,5V电压经109号针输入至单片机的同时,发光二极管导通,输入指示灯亮起。
通过对故障BK模块进行检测,发现故障点相同,都是Z4、RP1、RV4、Q5元件击穿。根据故障现象结合原理图1、图2进行分析,发现该模块电路设计存在严重缺陷,MOS管Q3、Q4在设计上只实现了它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忽略了整个回路因外界不可控因素存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MOSFET栅极和源级间,源级和漏级间,栅极和漏级间内部都有等效电容,因为驱动线路走线会有寄生电感,而寄生电感和MOS管的结电容会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驱动上升、下降沿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导致MOS管急剧发热,因为MOS管栅极高输入阻抗的特性,静电或者附近功率线路上的干扰都可能导致MOS管误导通,造成这个回路短路,多个元件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5、三极管Q7、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容C6、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所述光耦合器U5的型号为TIP250;
光耦合器U5的2脚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一电源,光耦合器U5的3脚连接至三极管Q7的3脚,光耦合器U5的8脚连接第二电源,且光耦合器U5的8脚通过并联的电容C6和二极管D13连接光耦合器U5的5脚,光耦合器U5的5脚接地,光耦和器U5的脚6和脚7连接至输出端;
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3连接电源,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7的基极,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并联连接;电阻R21的一端接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稳压二极管Z1型号为1SMA4739A,二极管D13型号为SMBJ30A。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电压为5V,第二电源电压为24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隔离电路包括三极管与TLP250光耦,对后级电路进行隔离,TLP250包含一个光发射二极管和一个集成光探测器,系统选择PNP型或者NPN型传感器时,Q7工作状态为导通或截止,U5的3脚为低电平或者高电平,TP14输出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TP14的输出状态由J7-10的电位高低来决定;隔离电路抑制浪涌电流对后级电路的影响,防止开关管频繁通断产生的尖峰电压对前级电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隔离电路,还包括继电器、后级电路,后级电路包括4路支路,所述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电阻器;
所述支路的光电耦合器的1脚通过电阻一连接输入端一、2脚连接输入端二,所述输入端一与所述输入端二之间并联有电阻器、电容、电阻二,支路光电耦合器的3脚接地,支路光电耦合器的4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源,集电极通过电阻三接地,集电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四和发光二极管;
所述输入端一为继电器;所述输入端二为隔离电路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TIP126;三极管的型号为2N54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源电压为5V。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后级电路中,去掉了原电路的Q3、Q4,采用2N5401三极管取代原电路中的MUN2111偏置电阻三极管,电路简单直观;当选用PNP型时,TP14为低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当三极管选用NPN型传感器时,TP14为高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当三极管选用NPN型时,TP14为高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完整的BK模块原理图;
图2为原电路其中1路输入接口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LP250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照图3所示一种隔离电路,隔离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5、三极管Q7、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容C6、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光耦合器U5的型号为TIP250,参照图4所示TIP250为包含一个GaAlAs光发射二极管和一个集成光探测器的8脚双列封装结构;
光耦合器U5的2脚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一电源,光耦合器U5的3脚连接至三极管Q7的3脚,光耦合器U5的8脚连接第二电源,且光耦合器U5的8脚通过并联的电容C6和二极管D13连接光耦合器U5的5脚,光耦合器U5的5脚接地,光耦和器U5的脚6和脚7连接至输出端TP-14;
三极管Q7的3脚集电极通过电阻R23连接电源,三极管Q7的2脚发射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一端接入三极管Q7的1脚基极和2脚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并联间接;电阻R21的一端接入所述三极管Q7的1脚基极,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7-10,参照图6。
其中,稳压二极管Z1型号为1SMA4739A,二极管D13型号为SMBJ30A,R22为1万欧姆,R23为1万欧姆,R24为316欧姆,电容C6为104法拉。
三极管Q7选择PNP型,Q7工作状态为导通,U5的3脚为低电平,TP14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Q7选择NPN型,Q7工作状态为截止,U5的3脚为高电平,TP14输出为低电平;TP14的输出状态由输入J7-10的电位高低来决定,以此隔离电路抑制浪涌电流对后级电路的影响,同时防止开关管频繁通断产生的尖峰电压对前级电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隔离电路,还包括继电器、后级电路,后级电路包括4路支路,所述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电阻器;
所述支路的光电耦合器的1脚通过电阻一连接输入端一、2脚连接输入端二,所述输入端一与所述输入端二之间并联有电阻器、电容、电阻二,支路光电耦合器的3脚接地,支路光电耦合器的4脚连接三极管的1脚基极;三极管的2脚发射极连接第三电源5V,3脚集电极通过电阻三接地,3脚集电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四和发光二极管;输入端一为继电器;所述输入端二为隔离电路输出端TP-14。
其中,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TIP126;三极管的型号为2N5401;所述电阻一为3.01千欧姆,所述电阻二为402欧姆,所述电阻三为10千欧姆,所述电阻四为316欧姆。
在后级电路中,去掉了原电路的Q3、Q4,参照图1和图5,因为Q3、Q4在设计上只实现了它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忽略了整个回路因外界不可控因素存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MOSFET的栅极和源级间,源级和漏级间,栅极和漏级间内部都有等效电容,因为驱动线路走线会有寄生电感,而寄生电感和MOS管的结电容会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驱动上升、下降沿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导致MOS管急剧发热,因为MOS管栅极高输入阻抗的特性,静电或者附近功率线路上的干扰都可能导致MOS管误导通,造成这个回路短路,多个元件击穿;在后级的电路中,采用2N5401三极管取代原电路中的MUN 2111偏置电阻三极管,电路简单直观;当选用PNP型时,TP14为低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参照图5,当三极管选用NPN型传感器时,TP14为高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当三极管选用NPN型时,TP14为高电平,相对应的三极管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5、三极管Q7、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容C6、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所述光耦合器U5的型号为TIP250;
光耦合器U5的2脚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一电源,光耦合器U5的3脚连接至三极管Q7的3脚,光耦合器U5的8脚连接第二电源,且光耦合器U5的8脚通过并联的电容C6和二极管D13连接光耦合器U5的5脚,光耦合器U5的5脚接地,光耦和器U5的脚6和脚7连接至输出端;
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3连接电源,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7的基极,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22并联连接;电阻R21的一端接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稳压二极管Z1型号为1SMA4739A,二极管D13型号为SMBJ3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电压为5V,第二电源电压为24V。
4.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隔离电路,还包括继电器、后级电路,所述后级电路包括4路支路,所述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电阻器;
所述支路的光电耦合器的1脚通过电阻一连接输入端一、2脚连接输入端二,所述输入端一与所述输入端二之间并联有电阻器、电容、电阻二,支路光电耦合器的3脚接地,支路光电耦合器的4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源,集电极通过电阻三接地,集电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四和发光二极管;
所述输入端一为继电器;所述输入端二为隔离电路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TIP126;三极管的型号为2N54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电压为5V。
CN202122099589.3U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Active CN215599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589.3U CN215599559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589.3U CN215599559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9559U true CN215599559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9589.3U Active CN215599559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9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8805B (zh) 多路led背光源驱动电路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31595B (zh) 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电路
CN204065223U (zh) 一种光耦驱动的过零检测电路
CN103326324A (zh) 一种应用于大功率逆变器中的igbt模块并联保护电路
CN102904217A (zh)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igbt驱动保护电路和模块及其拓扑装置
CN203117691U (zh) 智能功率模块及高压功率开关
CN215599559U (zh) 一种隔离电路及汽车生产线现场信号处理电路
CN201682411U (zh) 具有短路保护的开关控制电路
CN203278204U (zh) 一种应用于大功率逆变器中的igbt模块并联保护电路
CN104821554A (zh) 一种稳压管构成dc/dc电源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装置
CN210201706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速空压机用逆变器驱动电路
CN201984317U (zh) 一种带保护的plc输出电路
CN204882781U (zh) 大功率变频器驱动预检测电路
CN102709870A (zh) 一种供电保护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07530528U (zh) 逆变器与逆变器保护装置
CN101877475A (zh) 一种电源短路保护回路
CN202634338U (zh) 具断电煞车功能的马达电路
CN103500989A (zh) 一种igbt的保护电路
CN205141638U (zh) 开关电源输出短路断开保护电路
CN204595520U (zh) 一种信号检测电路
CN203788255U (zh) 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
CN201584756U (zh) 高压电机软起动器中过压保护装置
CN219145001U (zh) 一种电阻式电路的断路n-1保护电路
CN103441656A (zh) 带欠饱和保护的igbt驱动电路
CN201733059U (zh) 电源短路保护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