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5237U -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5237U
CN215585237U CN202121251539.6U CN202121251539U CN215585237U CN 215585237 U CN215585237 U CN 215585237U CN 202121251539 U CN202121251539 U CN 202121251539U CN 215585237 U CN215585237 U CN 215585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ble
microneedle patch
base member
hole
micro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15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颖
吕人伟
洪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515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5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5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5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微针贴片其剂量有限,且加工工艺繁琐,成本高的问题。本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贴片基体和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腹面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背面的液囊,所述可溶性微针为中空微针,所述贴片基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贴片基体背面设有用于刺破所述液囊的钢针,所述液囊内的物质通过所述通孔和可溶性微针后被皮肤吸收。本可溶性微针贴片具有使用灵活、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化妆品大部分通过涂抹方式,但角质层是我们皮肤的天然保护层,涂抹方式很难保证皮肤能够充分吸收化妆品的有效物质。医美行业采用注射技术,但是注射存在由于计量控制或操作不合适产生疼痛,使用范围局限性大,风险高等副作用。
随着微针技术的出现,使得化妆品中有效活性物质的经皮传导和充分吸收成为可能。使用金属、固体有机高分子制备的固体或带孔微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作用原理对皮肤表面进行预处理产生微型通道,通过传统的涂抹方式将化妆品涂覆于皮肤表面达到有效物质对皮下组织有效吸收。但是此方法仍具有微小的固体、金属片段断裂及残留于皮肤内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涂抹化妆品及固体微针的缺点,随后出现了可溶性微针微针和纳米微针,它们是将化妆品中的有效活性物质本身固化形成微针结构,当微针体刺入皮肤后,可将微针体的化妆品有效成分溶解于皮下,可快速达到美容的作用。但是将化妆品中的有效活性物质本身固化形成微针结构,存在着剂量有限,且制作加工工艺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贴片基体和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腹面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背面的液囊,所述可溶性微针为中空微针,所述贴片基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贴片基体背面设有用于刺破所述液囊的钢针,所述液囊内的物质通过所述通孔和可溶性微针后被皮肤吸收。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钢针与所述通孔错开设置。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可溶性微针的纵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10~90°。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可溶性微针的中空部与所述通孔连通。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可溶性微针的中空部与所述通孔错开设置。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贴片基体腹面的外圈设有粘性膜,所述可溶性微针位于所述贴片基体腹面的内圈。
在上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中,所述液囊内的物质为精华液、润滑液、美白液、修复液或者祛斑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选择不同剂量的液囊或者不同功能的液囊,操作灵活多样,适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简化制作加工工艺,成本较低,易于市场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贴片基体;2、可溶性微针;3、通孔;4、钢针;5、液囊;6、粘性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贴片基体1、设置在贴片基体1腹面的可溶性微针2,以及放置在贴片基体1背面的液囊5,液囊5为密封结构且其内的物质为精华液、润滑液、美白液、修复液或者祛斑液。贴片基体1腹面的外圈设有粘性膜6,起到将可溶性微针贴片粘附于皮肤上的作用。可溶性微针2位于贴片基体1腹面的内圈,即可溶性微针2和粘性膜6都连接在贴片基体1上。可溶性微针2为中空微针,具体地,可溶性微针2的纵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优选地,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10~90°。贴片基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该通孔3与可溶性微针2的中空部连通,形成液体流通的通道。此外,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此处的通孔3与可溶性微针2的中空部可以错开设置。贴片基体1背面设有用于刺破液囊5的钢针4,钢针4与通孔3错开设置。
使用时,撕开贴片基体1腹面外圈粘性膜6的胶带,贴片基体1腹面朝向皮肤粘贴于需要护理的部位,然后用手稍微用力压液囊5此时,可溶性微针2刺破皮肤,钢针4刺破液囊5,液囊5内的物质经过通孔3和可溶性微针2的中空部形成的通道,最后进入皮肤层被皮肤吸收。当可溶性微针2完全溶解于皮肤层后,液囊5内的物质可直接通过通孔3进入到皮肤层被皮肤层吸收,这样吸收效率高且吸收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溶性微针2可溶解于皮肤组织中,使用户的使用过程更加舒适,且携带方便,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贴片基体1、可溶性微针2、通孔3、钢针4、液囊5和粘性膜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贴片基体(1)和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1)腹面的可溶性微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所述贴片基体(1)背面的液囊(5),所述可溶性微针(2)为中空微针,所述贴片基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所述贴片基体(1)背面设有用于刺破所述液囊(5)的钢针(4),所述液囊(5)内的物质通过所述通孔(3)和可溶性微针(2)后被皮肤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4)与所述通孔(3)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针(2)的纵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1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针(2)的中空部与所述通孔(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针(2)的中空部与所述通孔(3)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基体(1)腹面的外圈设有粘性膜(6),所述可溶性微针(2)位于所述贴片基体(1)腹面的内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囊(5)内的物质为精华液、润滑液、美白液、修复液或者祛斑液。
CN202121251539.6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Active CN215585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1539.6U CN21558523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1539.6U CN21558523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5237U true CN215585237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1539.6U Active CN21558523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5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5976B (zh) 微型针、微型针的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
CN101618250B (zh) 基于微针阵列柔性芯片的经皮给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396B (zh) 微针阵列芯片及利用其的经皮给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A2618033C (e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device comprising extensor-relaxor means
CN201564970U (zh) 基于微针阵列柔性芯片的经皮给药贴片
CN107007927A (zh) 一种基于电场驱动给药的微针阵列药贴及制备方法
CN104367940B (zh)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微针透皮给药系统
TW200841866A (en) Cosmetic or medical patch structure
CN101612092A (zh) 一种粘贴式皮肤针治疗、给药装置
CN215585237U (zh) 一种可溶性微针贴片
CN203001681U (zh) 滚轮微针装置
CN112494796A (zh) 一种拍打式微针美容贴片
CN101274118B (zh) 夹合自粘贴载药膜的理疗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4831U (zh) 一种穴位贴敷片
CN212261909U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眼的贴片
CN210096425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新型膏药贴
CN210170668U (zh) 一种微针尖药物贴片
CN210186071U (zh) 一种含有王不留行的膏药贴
CN221512922U (zh) 一种医用膏药贴
CN219517549U (zh) 一种中空可溶性微针模具
CN214318613U (zh) 一种可调尺寸便于撕揭的中药敷贴膜
CN211068750U (zh) 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
CN212662463U (zh) 一种用于治疗胼胝的贴片
CN221181379U (zh) 纹身淡化微针贴
CN211024785U (zh) 一种中药封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