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4785U - 一种中药封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封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4785U
CN211024785U CN201921446367.0U CN201921446367U CN211024785U CN 211024785 U CN211024785 U CN 211024785U CN 201921446367 U CN201921446367 U CN 201921446367U CN 211024785 U CN211024785 U CN 211024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bag
waterproof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63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海亚
邬浏欢
周建平
陆琼
田敏
汪敏亚
王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4463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4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4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4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封包包括:设有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给药层,防止中药袋内的液体不受控地溢出的防水袋体,所述防水袋体侧壁设有供置换所述中药袋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防水袋体外周的保温层。该中药封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防止中药渗出污染衣物等,还可有效提高用药效率,降低用药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封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封包。
背景技术
中药封包疗法通过将药物放进布袋加热后,在人体局部,利用温热之力使得体表毛孔扩张打开,从而使得药物渗透入经络、血脉以发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近些年深受推广应用,但是仅仅通过毛孔扩张后给药,药效缓慢,为了达到效果,通常延长使用时间或者大剂量给药,这些方法会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不便,归根结底在于仅仅通过毛孔给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药封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封包,包括:给药层,与所述给药层防水连接形成一腔体的防水袋体,所述腔体用于承放中药袋,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侧壁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内且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外且与所述电加热体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和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内且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连接的感温器。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层包括朝向外侧设置的空心水凝胶微针和固定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长度为100~300um。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圆锥体形貌。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直圆锥体形貌和或斜圆锥形貌。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封包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中药封包的固定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为石墨烯加热体。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封包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于所述防水袋体与所述给药层的相连接处,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腔体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封包包括:设有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给药层,防止中药袋内的液体不受控地溢出的防水袋体,所述防水袋体侧壁设有供置换所述中药袋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防水袋体外周的保温层。该中药封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防止中药渗出污染衣物等,还可有效提高用药效率,降低用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一中中药封包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给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中药封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中药封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给药层;3—防水袋体;2—中药袋;4—电加热体;5—加热袋;6—感温器;7—加热控制器;8—防水开口;10—固定端1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封包包括:给药层1,防水袋体3,所述防水袋体3包括顶部和四壁,该防水袋体3四壁的底面与所述给药层1防水连接从而形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承放中药袋2,在所述防水袋体3的侧壁上设置的防水开口8,该防水开口8为中药袋2的置换提供通道,为了实现该中药封包可自身加热的功能,在所述防水袋体3外侧,尤其是在所述防水袋体 3的顶部,该中药封包设有加热袋5,在该加热袋5内中设有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加热体4,为了实现该中药封包可控制温度的功能,在该加热袋5外部设有与所述电加热体4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7,在所述加热袋5内,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所述加热控制器7电连接的感温器6,本实施例中,该防水开口8设有防水拉链用于防止中药由所述防水开口8溢出,装好所述中药袋2,拉上防水拉链后,本实用新型仅由所述给药层1能向外排出中药。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给药层1包括尖端朝向所述中药封包外侧设置的空心水凝胶微针和固定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载体,本实用新型由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向外排出中药。本实用新型的中,所述给药层1中的空心水凝胶微针穿过患者或使用者的表皮,通过微针内部的孔隙将经过所述加热袋5加热过的中药直接供药于用药处,不仅防止了中药的泄漏,突破表皮的阻碍作用,直接作用于目标区域内部,在所述给药层1中的空心水凝胶微针穿过患者或使用者的表皮后,与目标区域的皮肤的作用力可固定所述中药封包,可减少所述中药封包的固定结构,方便所述中药封包的使用。
进一步优化所述给药层1,针对目标区域表皮的厚度,选取具有合适长度空心水凝胶微针作为所述给药层1中的给药,从人均皮肤的表皮厚度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空心水凝胶微针的长度在100um到300um之间。
进一步优化所述给药层1,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圆锥体形貌。
进一步优化所述给药层1,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直圆锥体形貌和或斜圆锥形貌,其中,斜圆锥形貌的空心水凝胶微针结可有效争强所述给药层1与皮肤的附着力。
通过以上所述结构,利用所述给药层1中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刺入真皮后与皮肤的附着力即可固定所述中药封包,有效减少所述中药封包的材料和操作步骤,给使用人员提供便利。
具体的,所述电加热体4为石墨烯加热体,石墨烯加热体的远红外加热方式不仅节能,还可以与中药成分协同作用于目标区域。
为了节能减排,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药封包的结构,所述中药封包还设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固定于所述防水袋体3与所述给药层1相连接处,将所述加热袋5和所述腔体覆盖,对应所述防水开口8,该保温层11设有开口为中药袋2的置换提供通道,所述加热袋5内中与所述电加热体4电连接的电线穿过所述加热袋5和所述保温层11,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控制器7通过胶水黏贴固定在所述保温层11的外壁上。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图5为图4中沿A线条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给药层1 为纱布,且在所述药层1的四周,所述中药封包还设有固定端10,所述固定端10用于承载弹力带和或胶带,使用所述中药封包,可用弹力带和或胶带将所述固定端10固定从而固定所述中药封包,所述固定端10可与所述给药层1的固定功能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层(1),与所述给药层(1)防水连接形成一腔体的防水袋体(3),承放在所述腔体中的中药袋(2),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3)侧壁的防水开口(8),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3)外侧的加热袋(5),设置在所述加热袋(5)内且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加热体(4),设置在所述加热袋(5)外且与所述电加热体(4)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7)和设置在所述加热袋(5)内且与所述加热控制器(7)电连接的感温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层(1)包括朝向外侧设置的空心水凝胶微针和固定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长度为100~300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圆锥体形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直圆锥体形貌和或斜圆锥形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封包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中药封包的固定端(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4)为石墨烯加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封包还设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固定于所述防水袋体(3)与所述给药层(1)的相连接处,覆盖于所述加热袋(5)和所述腔体外周。
CN201921446367.0U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中药封包 Active CN211024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367.0U CN211024785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中药封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367.0U CN211024785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中药封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4785U true CN21102478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6367.0U Active CN211024785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中药封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4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87369A (ko) 초음파 약물 페이스트
CN201564664U (zh) 本草熨脐贴
CN103990224A (zh) 肘关节肌肉群治疗装置
CN211024785U (zh) 一种中药封包
CN207137147U (zh) 一种中药热奄包袋
CN207575459U (zh) 一件式中药贴敷固定贴
CN216022098U (zh) 一种结合中医药液热敷疗法的艾灸贴
CN203953949U (zh) 一种膏药贴
CN211327016U (zh) 一种发热中药敷贴
CN211245170U (zh) 一种密封性肚脐贴
CN203842175U (zh) 肘关节肌肉群治疗装置
CN207477687U (zh) 一种膝痛贴
CN208405758U (zh) 一种血府逐瘀敷贴
CN206566237U (zh) 含有人参的中药外敷膏药贴
CN205163691U (zh) 穴位贴敷治疗贴
CN208823135U (zh) 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温灸贴膏
CN214129438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温灸理疗贴
CN217409553U (zh) 自发热膏药贴
CN211863311U (zh) 一种自发热便携式无烟艾灸产品
CN207012400U (zh) 一种高效简易无烟自发热多用增效贴
CN203280773U (zh) 一种自加热膏药帖
CN209678823U (zh) 一种治疗冷敷贴
CN212973857U (zh) 一种儿科用穴位贴
CN215229246U (zh) 人体穴位治疗用贴敷药膏
CN218305509U (zh) 一种穴位压力刺激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