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2426U -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2426U
CN215582426U CN202121753164.3U CN202121753164U CN215582426U CN 215582426 U CN215582426 U CN 215582426U CN 202121753164 U CN202121753164 U CN 202121753164U CN 215582426 U CN215582426 U CN 215582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face
fa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3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力
郑秀丽
郑庄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3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2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2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2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操作盖,所述机壳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机壳的内部侧壁面靠近电路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风扇的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有散热模块。本实用新型中,启动风扇,将风通过导气管送入送气板内后,风顺着送气板经过气旋管进入气室内部,散热底盘上的热量带出,热风膨胀后顺着出气管上升并通过散热片增加的散热面使热量更快的散出,最终热空气通过第二防尘网传导至大气中,实现特定芯片的单独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生火灾时,绝大多数的人员伤亡不是因为火,而是烟气,随着可燃物的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未完全燃烧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人的呼吸道吸入体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控制火势蔓延、阻止烟气扩散。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口出风可使楼梯间及消防室形成正压,阻挡有害烟气进入人的疏散通道。但是当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及送风时间不可控时,正常的逃生路线有可能会因为室正压过大,防火门无法开启而造成的严重后果,鉴于上述考虑,通过压差控制系统可通过控制旁通阀的开闭,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控制在国标要求的合理范围内,这样既阻止了有害烟气的进入,也确保了防火门在需要人员疏散时可以正常开闭。
这些余压监测系统、加压送风系统和压差控制系统等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联动控制装置来进行统一管理,但现有的联动控制装置不能针对特定的容易产生高温的电子器件模块进行针对性的降温,可能会在火灾发生后处理众多消防数据时,因温度太高导致联动控制装置失效,无法有效的进行消防作业。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操作盖,所述机壳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机壳的内部侧壁面靠近电路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风扇的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有散热模块;
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送气板,送气板的内部开设有送气槽,所述送气板的顶端面均匀竖直向下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所述送气板的底端面对应贯穿孔的四周开设有与送气槽相通的第一出气口,所述送气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气旋管,所述气旋管是中空结构且气旋管的一角为弧形,四组气旋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底盘,所述散热底盘对应第二出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散热底盘的中心开设有气室,所述气室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壁面竖直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机壳的顶端面对应出气管的位置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的输入端贯穿机壳的侧壁面并延伸至机壳的外壁面,所述机壳对应风扇输入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送气槽贯穿送气板的右端面并与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送气槽不与贯穿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气旋管的弧形结构可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环,气旋管的上端面对应第一出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气旋管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密封圈与第一出气口相通,所述气旋管的弧形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气旋管内部空间相通。
作为优选,四组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内壁厚度大小皆不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底盘是下部为圆形块、上部中心为圆环结构、上部的外圈均匀设置有四组矩形块,所述散热底盘的底端面紧贴电路板上需要重点散热的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气口可插入散热底盘并延伸至气室内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当电路板上的数据处理芯片因处理大量数据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散热时,启动风扇,风扇将风通过导气管送入送气板内后,风顺着送气板经过气旋管进入气室内部,风将发热的芯片传导在散热底盘上的热量带出,被加热的气体膨胀在出气管内部上升,热风通过散热片增加的散热面使热风内的热量更快的散出,最终剩余热风通过第二防尘网传导至大气中,实现特定芯片的单独降温的效果。
(2)、该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因第二出气口的内壁厚度不同,使风在通过第二出气口进入气室中时形成大小不同的风压,从而让风在气室内部形成气旋,气室内出现的气旋将散热底盘上的热量更加均匀且快速的转移至空气中,达到更快更好的对特定芯片进行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气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立体拆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壳;2、操作盖;3、电路板;4、风扇;5、导气管;6、送气板;7、送气槽;8、第一出气口;9、贯穿孔;10、气旋管;11、第一进气口;12、第二出气口;13、散热底盘;14、第二进气口;15、气室;16、出气管;17、散热片;18、第一防尘网;19、第二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机壳1,机壳1为前端面镂空的矩形壳体,机壳1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操作盖2,机壳1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电路板3,电路板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机壳1的内部右侧壁面靠近电路板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4,风扇4的输入端贯穿机壳1的侧壁面并延伸至机壳1的外壁面,机壳1对应风扇4输入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8,风扇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5,导气管5靠近风扇4的一端与风扇4的大小相同,导气管5远离风扇4的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有散热模块。
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送气板6,送气板6为矩形块,送气板6的内部开设有送气槽7,送气槽7贯穿送气板6的右端面并与导气管5固定连接,送气板6的顶端面均匀竖直向下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9,贯穿孔9为圆形槽且不与送气槽7相通,送气槽7的底端面对应贯穿孔9的四周竖直开设有第一出气口8,第一出气口8贯穿送气板6的底端面,送气板6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气旋管10,气旋管10是中空的矩形壳且气旋管10的一角为弧形结构,气旋管10的上端面对应第一出气口8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第一进气口11为矩形槽且与气旋管10内部空间相通,第一进气口11通过密封圈与第一出气口8相连,气旋管10的弧形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第二出气口12,第二出气口12为弧形槽且与气旋管10内部空间相通且四组第二出气口12的内壁厚度大小皆不相同,气旋管10的弧形结构可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环,气旋管10的底端面设置有散热底盘13,散热底盘13是下部为圆形块、上部中心为圆环结构、上部的外圈均匀设置有四组矩形块,散热底盘13的底端面紧贴电路板3上需要重点散热的芯片,散热底盘13四组矩形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气旋管10,散热底盘13对应第二出气口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4,散热底盘13的中心开设有气室15,气室15为圆形槽,第二出气口12可插入散热底盘13并延伸至气室15内部,气室15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6,出气管16为中空圆杆,出气管16的外壁面竖直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7,机壳1的顶端面对应出气管16的位置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网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电路板3上的数据处理芯片因处理大量数据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散热时,启动风扇4,风扇4将风通过导气管5送入送气板6内后,风顺着送气板6经过气旋管10进入气室15内部,风将发热的芯片传导在散热底盘13上的热量带出,被加热的气体膨胀在出气管16内部上升,热风通过散热片17增加的散热面使热风内的热量更快的散出,最终剩余热风通过第二防尘网19传导至大气中,实现特定芯片的单独降温的效果。
因第二出气口12的内壁厚度不同,使风在通过第二出气口12进入气室15中时形成大小不同的风压,从而让风在气室15内部形成气旋,气室15内出现的气旋将散热底盘13上的热量更加均匀且快速的转移至空气中,达到更快更好的对特定芯片进行降温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操作盖(2),所述机壳(1)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电路板(3),所述机壳(1)的内部侧壁面靠近电路板(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4),所述风扇(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远离风扇(4)的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有散热模块;
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送气板(6),送气板(6)的内部开设有送气槽(7),所述送气板(6)的顶端面均匀竖直向下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9),所述送气板(6)的底端面对应贯穿孔(9)的四周开设有与送气槽(7)相通的第一出气口(8),所述送气板(6)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气旋管(10),所述气旋管(10)是中空结构且气旋管(10)的一角为弧形,四组气旋管(10)之间设置有散热底盘(13),所述散热底盘(13)对应第二出气口(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4),所述散热底盘(13)的中心开设有气室(15),所述气室(15)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外壁面竖直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7),所述机壳(1)的顶端面对应出气管(16)的位置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网(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的输入端贯穿机壳(1)的侧壁面并延伸至机壳(1)的外壁面,所述机壳(1)对应风扇(4)输入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槽(7)贯穿送气板(6)的右端面并与导气管(5)固定连接,所述送气槽(7)不与贯穿孔(9)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管(10)的弧形结构可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环,气旋管(10)的上端面对应第一出气口(8)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气旋管(10)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一进气口(11)通过密封圈与第一出气口(8)相通,所述气旋管(10)的弧形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第二出气口(12),所述第二出气口(12)与气旋管(10)内部空间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第二出气口(12)的内壁厚度大小皆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盘(13)是下部为圆形块、上部中心为圆环结构、上部的外圈均匀设置有四组矩形块,所述散热底盘(13)的底端面紧贴电路板(3)上需要重点散热的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12)可插入散热底盘(13)并延伸至气室(15)内部。
CN202121753164.3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Active CN215582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164.3U CN21558242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164.3U CN21558242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2426U true CN215582426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3164.3U Active CN21558242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2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525B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153757U (zh) 激光雕刻机的冷却排风装置
CN108493890A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
CN201418225Y (zh) 外循环式密封散热机箱
CN113394672A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配电开关柜
CN215582426U (zh) 一种基于余压监测数据的联动控制装置
CN20763904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密封箱体
CN112105228A (zh) 一种电器设备用智能化过热保护装置
WO2013189316A1 (zh) 终端设备
CN217011370U (zh) 一种户外变压器用整流器
CN215647690U (zh) 一种多功能服务器数据机房的电池监控系统
CN21275288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柜
CN206879301U (zh) 一种新型的光伏电站监控装置柜散热系统
CN210891905U (zh) 空调器
CN210046685U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散热装置
WO2016178489A1 (ko) 제어반용 제습장치
CN207926019U (zh) 一种线路易整理的散热电力柜
KR101912684B1 (ko) 입체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emp 랙 장착형 자체 냉각시스템
CN220965424U (zh) 被动散热箱及视频控制装置
CN213462697U (zh) 一种新型防水散热的高压变频器柜
CN111405738A (zh) 一种正压冷却型x射源隔爆箱
CN215819197U (zh) 一种快速灭火排烟保障5g通信机柜装置
CN212323534U (zh) 一种防火配电柜
CN220191290U (zh) 一种带有阻燃散热结构的超声器械主机
CN219980840U (zh) 一种物联网用智慧型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