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0343U -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0343U
CN215580343U CN202121332640.4U CN202121332640U CN215580343U CN 215580343 U CN215580343 U CN 215580343U CN 202121332640 U CN202121332640 U CN 202121332640U CN 215580343 U CN215580343 U CN 215580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switch
voltage
pi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26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师
赵东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26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0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0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0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系统包括主开关模块,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电路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瞬态开关模块,与主开关模块和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闭合的瞬间导通主开关模块;欠压保护模块,与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并根据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控制主开关模块的通断;开关复位模块,与瞬态开关模块和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断开时复位瞬态开关模块。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欠压时,欠压保护模块控制主开关模块断开,实现快速开关通断正常进行欠压保护的功能,而且欠压保护后待机零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通常使用电源线连接市电运行,由于电源线的限制,导致家用电器的使用范围较小,通过加长电源线的长度可以增大家用电器的使用范围,但是较长的电源线会增加家用电器的重量,而且电源线容易出现打结和纠缠成团等问题,使用不方便。随着电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类电器、数码产品采用电池供电,不需考虑插电问题,使用方便。
但是,电器通过电池供电运行存在电池过放的问题,为了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使用欠压保护电路对电池进行欠压保护,但是,现有的带电池的电路欠压保护后存在待机电流,无法做到待机零功耗,另外,电路欠压保护后无法自主复位,需要外界操作进行唤醒,在开关快速通断时无法正常打开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带电池的电路欠压保护后存在待机电流无法满足待机零功耗要求,而且欠压保护后需要唤醒导致无法实现快速开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包括:
主开关模块,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电路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瞬态开关模块,与主开关模块和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闭合的瞬间导通主开关模块;
欠压保护模块,与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并根据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控制主开关模块的通断;
开关复位模块,与瞬态开关模块和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断开时复位瞬态开关模块。
更进一步地,主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管脚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脚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瞬态开关模块和欠压保护模块连接;
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连接。
更进一步地,瞬态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脚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
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
第二电容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更进一步地,欠压保护模块包括通断控制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
电压采集单元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管脚连接,用于采集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至通断控制单元;
通断控制单元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当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断开第一开关管。
更进一步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管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通断控制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地,通断控制单元包括三端可调稳压源;
三端可调稳压源的第一引脚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接地。
更进一步地,通断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三开关管;
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
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开关复位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开关管;
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阳极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
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
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三管脚通过第九电阻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容与第八电阻并联。
更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包括三极管、MOS管以及IGBT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器,电器包括如上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主开关模块和电源之间设置电路开关,当电路开关闭合的瞬间,瞬态开关模块将主开关模块导通,电源通过主开关模块输出瞬时电压,欠压保护模块检测到的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当该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点时,控制主开关模块持续导通,使得电源可以通过主开关模块持续输出电压至负载,而当电路开关断开时,主开关模块没有输出电压使得欠压保护模块控制主开关模块断开,而且开关复位模块复位瞬态开关模块,不需外界唤醒,实现开关快速通断时的电路欠压保护功能,而且欠压保护后电源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待机状态下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带电池的电路欠压保护后存在待机电流无法满足待机零功耗要求,而且欠压保护后需要唤醒无法实现快速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开关断开时,控制主开关模块断开并复位瞬态开关模块,不需外界唤醒,实现开关快速通断时的电路欠压保护功能,而且电源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待机状态下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耗。
实施例一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包括开关模块1、瞬态开关模块2和欠压保护模块3。
主开关模块1,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路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源V1连接;
瞬态开关模块2,与主开关模块1和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导通主开关模块1;
欠压保护模块3,与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并根据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控制主开关模块1的通断;
开关复位模块4,与瞬态开关模块2和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K1断开时复位瞬态开关模块2。
电源V1为用电器携带的电源,在实施时,电源V1可以固定设置于电器上,电源V1也可以与电器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电源V1的输出端通过电路开关K1与主开关模块1连接,电路开关K1与主开关模块1连接的一端还与瞬态开关模块2和开关复位模块4连接,其中,瞬态开关模块2用于在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控制主开关模块1导通,主开关模块1导通的瞬间输出电压即为电源V1的电压,当电源V1的正常工作时,电源V1的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此时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到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控制主开关模块1持续导通,从而实现电源V1和负载U2的连接,电源V1为负载U2提供工作电压,驱使负载U2正常工作。
当电源V1持续导通导致电压下降至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时,或者电路开关K1断开时,此时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到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低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控制主开关模块1断开,从而断开电源V1和负载U2的连接,实现欠压保护功能,而且负载U2没有待机电流,即欠压保护后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耗。同时开关复位模块4在电路开关断开时,复位瞬态开关模块2,当电源V1完成充电后,电源V1的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在电源V1重新接入电路的瞬间,或者电源V1重新接入电路后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瞬态开关模块2控制主开关模块1导通,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到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控制主开关模块1持续导通。
本申请通过在主开关模块1和电源V1之间设置电路开关K1,当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瞬态开关模块2将主开关模块1导通,电源V1通过主开关模块1输出瞬时电压,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到的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当该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点时,控制主开关模块1持续导通,使得电源V1可以通过主开关模块1持续输出电压至负载U2,而当电路开关K1断开时,欠压保护模块3控制主开关模块1断开,而且开关复位模块4复位瞬态开关模块2,不需外界唤醒,实现开关快速通断时的电路欠压保护功能,而且欠压保护后电源V1和负载U2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待机状态下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耗。
实施例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主开关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管脚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管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瞬态开关模块2和欠压保护模块3连接;
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连接。
在实施时,开关管可以采用三极管或者MOS管或者IGBT中的任意一种,当开关管为三极管时,开关管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分别对应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当开关管为MOS管时,开关管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分别对应MOS管的源极、栅极和漏极,以第一开关管Q1为三极管为例,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瞬态开关模块2连接,瞬态开关模块2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的电压,以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通断,同理,欠压保护模块3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欠压保护模块3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的电压以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瞬态开关模块2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管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
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在实施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一电容C1远离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在电器上电闭合电路开关K1的瞬间,电路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使第二开关管Q2瞬间打开,导致第一开关管Q1导通,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的输出电压信号,若该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点,则欠压保护模块3通过第一电阻R1维持第一开关管Q1导通,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的输出电压低于欠压保护点,则欠压保护模块3控制第一开关管Q1截止。
实施例三
在一些实施例中,欠压保护模块3包括通断控制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
电压采集单元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连接,用于采集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并输出至通断控制单元;
通断控制单元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当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断开第一开关管Q1。
在实施时,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
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还与通断控制单元连接。通断控制单元可以采用三端可调稳压源U1,三端可调稳压源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三端可调稳压源U1的第一引脚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端可调稳压源U1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端可调稳压源U1的第三引脚接地。
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组成分压电阻用于检测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的输出电压并进行分压后输出至三端可调稳压源U1,在一些实施例中,三端可调稳压源U1可以采用TL431,TL431是可控精密稳压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设置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从而可以根据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分压电压控制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的电压,进而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或者截止,例如在电源V1正常工作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时,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使第二开关管Q2瞬间打开,导致第一开关管Q1导通,以第一开关管Q1为PMOS管为例,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对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源极)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后输出至TL431的第一引脚,若高于欠压保护点,TL431的第二引脚输出至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的电压为低电平,该低电平能使第一开关管Q1的栅源电压达到导通阈值即可,例如第一开关管Q1的栅源阈值为0.4V,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的电压为X1,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的电压为X2,则当X2-X1≥0.4V,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否则,第一开关管Q1截止。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断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3和第三开关管Q3;
所述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入端Vin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出端Vout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管脚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管脚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在实施时,控制芯片U3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单片机芯片MCU,控制芯片U3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51系列单片机、STC系列单片机以及STM8系列单片机等芯片MCU,例如STM32F103C8、STM32F103R8或者STM32F103V8芯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芯片型号仅仅只是一种示例,而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定,相反的,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当中,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使用不同型号的单片机芯片,能驱动第三开关管Q3即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管脚连接,当控制芯片U3驱动第三开关管Q3截止时,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为高电平,进而使得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为高电平,该高电平能使第一开关管Q1的栅源电压小于导通阈值,例如上述的第一开关管Q1的栅源阈值为0.4V,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和源极的电压分别为X1和X2,则当X2-X1<0.4V,第一开关管Q1截止;而当控制芯片U3驱动第三开关管Q3导通时,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开关管Q1的栅源电压达到导通阈值,第一开关管Q1导通。
实施例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开关复位模块4包括稳压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电容C3和第四开关管Q4;
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
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还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管脚连接;
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管脚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九电阻R9与电路开关K1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容C3与第八电阻R8并联。
在实施时,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可以采用三极管或者MOS管,以MOS管为例,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管脚为MOS管的源极,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管脚为MOS管的栅极,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管脚为MOS管的漏极。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与负载U2连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即可实现自插电路功能,在实施时,电器上电闭合电路开关K1,在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电路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使第二开关管Q2瞬间打开,进而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1导通的瞬间输出电源V1的电压,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对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后输出至稳压源U1,稳压源U1根据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分压电压控制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的电压,当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则稳压源U1控制第一开关管Q1持续导通,电源V1输出电压至负载U2,以使负载U2正常工作,并对第三电容C3进行充电。
当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电压降至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时,稳压源U1控制第一开关管Q1截止进行欠压保护,避免电源V1被过放,而且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率功能,当电路开关K1断开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残余的电量会通过稳压二极管D1将第四开关管Q4导通,继而通过第九电阻R9将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量快速释放掉,保证瞬态开关模块2归零复位,在电源V1充满电后再次上电闭合电路开关K1时,电路仍可以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并瞬时开启第一开关管Q1,实现电路在开关快速通断时能正常打开电路的功能。
实施例五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器,电器包括如上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
在实施时,电器包括电池和负载,以电器为手持吸尘器为例,手持吸尘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和吸力马达,其中,吸力马达即为负载,电池和负载之间通过待机零功率的欠压保护系统连接,欠压保护系统中的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管脚与吸力马达连接,手持吸尘器上电闭合电路开关K1,在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电路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使第二开关管Q2瞬间打开,进而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1导通的瞬间输出充电电池的电压,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对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后输出至稳压源U1,稳压源U1根据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分压电压控制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的电压,当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电压阈值,则稳压源U1控制第一开关管Q1持续导通,充电电池输出电压至吸力马达,以使吸力马达正常工作,手持吸尘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电路对第三电容C3进行充电。
当充电电池的电压降至欠压保护电压阈值时,稳压源U1控制第一开关管Q1截止进行欠压保护,避免充电电池被过放,而且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率功能,当电路开关K1断开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量会通过稳压二极管D1将第四开关管Q4打开,继而通过第九电阻R9将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上的电量快速释放掉,保证瞬态开关模块2归零复位,在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再次上电闭合电路开关K1时,电路仍可以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并瞬时开启第一开关管Q1。
本申请通过在主开关模块1和电源V1之间设置电路开关K1,当电路开关K1闭合的瞬间,瞬态开关模块2将主开关模块1导通,电源V1通过主开关模块1输出瞬时电压,欠压保护模块3检测到的主开关模块1的输出电压,当该输出电压高于欠压保护点时,控制主开关模块1持续导通,使得电源V1可以通过主开关模块1持续输出电压至负载,而当电路开关K1打开时,欠压保护模块3控制主开关模块1断开,而且开关复位模块4复位瞬态开关模块2,实现开关快速通断时的电路欠压保护功能,而且欠压保护后电源V1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待机状态下待机电流为零,实现待机零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开关模块,与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瞬态开关模块,与所述主开关模块和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电路开关闭合的瞬间导通所述主开关模块;
欠压保护模块,与所述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主开关模块的通断;
开关复位模块,与所述瞬态开关模块和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在电路开关断开时复位所述瞬态开关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脚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瞬态开关模块和所述欠压保护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模块包括通断控制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
所述电压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管脚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至所述通断控制单元;
所述通断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当所述主开关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管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包括三端可调稳压源;
所述三端可调稳压源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接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复位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开关管;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接地,另一端还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三管脚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电路开关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八电阻并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包括三极管、MOS管以及IGBT中的任意一种。
10.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
CN202121332640.4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Active CN215580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2640.4U CN21558034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2640.4U CN21558034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0343U true CN21558034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2640.4U Active CN215580343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0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6380B (zh) 一种机器人电源管理系统及机器人
WO2017020782A1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池充放电系统
CN109066888B (zh) 一种带温度保护的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14336857B (zh) 串联充电并联供电的转换电路
CN103427821B (zh) 实现零待机电流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15580343U (zh)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欠压保护系统及电器
CN21135175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移动电源及机器人
CN115657538A (zh) 一种mcu不间断供电电路
CN206100553U (zh) 一种带实时保护功能的应急led照明电路
CN212183174U (zh) 充电电路、辅助电源和作业设备
CN212162912U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后备电源投入自启动控制电路
CN104333113A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113541263A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外接电源和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
CN210957837U (zh) 检测控制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11933486A (zh) 继电器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及充电电路
CN218071334U (zh) 逆变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14380285U (zh) 供电装置
CN220066900U (zh) 一种电池升压电路
CN213693214U (zh) 电子钱包供电电路和电子钱包
CN220830324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电路
CN218867955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CN217063337U (zh) 一种动态可调保护值的欠压保护电路
CN219627398U (zh) 电池复充控制电路、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CN216959371U (zh) 充电激活电路及电源系统
CN219287201U (zh) 一种家用储能系统的交直流供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