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9702U -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9702U
CN215569702U CN202121258421.6U CN202121258421U CN215569702U CN 215569702 U CN215569702 U CN 215569702U CN 202121258421 U CN202121258421 U CN 202121258421U CN 215569702 U CN215569702 U CN 215569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torage
fixedly connected
storage bottle
heat preservatio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84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
顾抗
熊焱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T VALE ENGINEERING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T VALE ENGINEERING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T VALE ENGINEERING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FORT VALE ENGINEERING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584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9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9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9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属于氢气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壳,所述保温壳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保温壳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端通过螺栓与保温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通过设置滚筒、安装板、凸块和滚珠,凸块与滚珠的配合,使储氢瓶在能够快速推入保温壳内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储氢瓶不会晃动,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储氢瓶在放入和取出保温壳时变得容易,提高了充放氢气的效率,同时储氢瓶放入后也能够有效的对储氢瓶进行限位,使储氢瓶在充放氢气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氢能作为一种二次新能源,正在受到全球科学家的热切关注。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便携式电源及备用电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氢作为可移动的能源载体更加广泛被使用,因此,氢的储存和运输问题日益突出。储氢金属包括稀土类化合物、钛系化合物、镁系化合物以及钒、铌、锆等金属合金,但大多需要在放氢时加热,在充氢时放热,且其导热系数较低,因此储氢容器需要考虑其传热能力。传统的储氢容器加热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储氢瓶在放入和取出时较为困难,耽误进一步的充放氢气的进程,导致充放氢气效率降低,同时储氢瓶放入后,不能有效的对储氢瓶进行限位,使储氢瓶在充放氢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储氢容器加热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储氢瓶在放入和取出时较为困难,耽误进一步的充放氢气的进程,导致充放氢气效率降低,同时储氢瓶放入后,不能有效的对储氢瓶进行限位,使储氢瓶在充放氢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壳,所述保温壳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保温壳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端通过螺栓与保温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筒,若干个滚筒的上表面搭接有同一个储氢瓶,所述储氢瓶内填充有储氢金属,所述保温壳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保温壳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内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储氢瓶的外表面搭接,所述保温壳内设置有加热棒,所述保温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与挡板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制冷器,所述保温盒内壁的左侧卡接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冷器的右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风机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氢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板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加热棒在保温壳内呈U型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卡板均采用耐高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器,所述保护器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保温壳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通过设置滚筒、安装板、凹槽、电动推杆、卡板、防滑垫、凸块和滚珠,滚筒与安装板的配合设置,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可安装多个滚筒,并且能够对滚筒位置进行调节,可通过装入滚筒,使储氢瓶放入与取出保温壳时,只产生滚动摩擦,降低了储氢瓶放入与取出的难度,从而方便进一步的充放氢气工作,而卡板与凸块的配合设置,使储氢瓶在放入保温壳内后,能够通过电动推杆向下推动卡板,使卡板将储氢瓶有效的稳定在保温壳内,同时防滑垫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储氢瓶放置的稳定性,而凸块与滚珠的配合,使储氢瓶在能够快速推入保温壳内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储氢瓶不会晃动,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储氢瓶在放入和取出保温壳时变得容易,提高了充放氢气的效率,同时储氢瓶放入后也能够有效的对储氢瓶进行限位,使储氢瓶在充放氢气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2、该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安装盒、制冷器、加热棒、风机、挡板和通孔,加热棒均匀排布在保温壳内,使保温壳内放置的储氢瓶能够快速均匀的受热,从而快速达到放氢条件,进行稳定放氢,而需要进行充氢时,即可使制冷器工作,制冷器制造的冷风沿导风板流入保温壳内,并通过风机进一步加大风力,通过挡板上的通孔快速均匀的流入保温壳内,快速的吸收储氢瓶吸氢时放出的热量,从而保障吸氢进程的持续进行,这样的设置,使充放氢气的操作可在同一个保温壳内进行,在连续的充放氢气进程中无需频繁更换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充放氢气的效率。
3、该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通过设置保护器、阀门和橡胶板,橡胶板的设置,避免储氢瓶在向保温壳内推入时与挡板之间直接产生刚性接触,可通过橡胶板进行有效缓冲,在保障储氢瓶快速装入的同时也能避免储氢瓶与挡板受到损伤,保障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阀门的设置,能够对储氢瓶的充放氢气速度进行调节,十分方便,而保护器的设置,使冷凝器、加热棒和风机都能安全平稳的运行,在出现安全隐患时能够自动断电保护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壳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壳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壳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壳、2底板、3安装盒、4储氢瓶、5储氢金属、6安装板、7滚筒、8凹槽、9电动推杆、10卡板、11加热棒、12挡板、13橡胶板、14通孔、15制冷器、16风机、17阀门、18防滑垫、19保护器、20凸块、2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壳1,保温壳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2,保温壳1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盒3,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6,安装板6的右端通过螺栓与保温壳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6之间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筒7,滚筒7与安装板6的配合设置,安装板6上开设的安装孔可安装多个滚筒7,并且能够对滚筒7位置进行调节,可通过装入滚筒7,使储氢瓶4放入与取出保温壳1时,只产生滚动摩擦,降低了储氢瓶4放入与取出的难度,从而方便进一步的充放氢气工作,若干个滚筒7的上表面搭接有同一个储氢瓶4,储氢瓶4内填充有储氢金属5,保温壳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8,凹槽8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
电动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0,保温壳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20,卡板10与凸块20的配合设置,使储氢瓶4在放入保温壳1内后,能够通过电动推杆9向下推动卡板10,使卡板10将储氢瓶4有效的稳定在保温壳1内,同时防滑垫18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储氢瓶4放置的稳定性,凸块20内活动连接有滚珠21,滚珠21与储氢瓶4的外表面搭接,凸块20与滚珠21的配合,使储氢瓶4在能够快速推入保温壳1内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储氢瓶4不会晃动,保温壳1内设置有加热棒11,保温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3,橡胶板13的设置,避免储氢瓶4在向保温壳1内推入时与挡板12之间直接产生刚性接触,可通过橡胶板13进行有效缓冲,在保障储氢瓶4快速装入的同时也能避免储氢瓶4与挡板12受到损伤,保障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橡胶板13与挡板12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安装盒3内设置有制冷器15,保温盒内壁的左侧卡接有风机16。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制冷器15的右侧设置有导风板,风机16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网板,防护网板的设置,能有效避免风机16内卷入杂物,避免风机16受损,储氢瓶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7,滚筒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储氢瓶4安装的牢固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卡板10设置为弧形板,通过将卡板10设置为弧形,能够更好的贴合储氢瓶4外表面,避免储氢瓶4产生晃动,加热棒11在保温壳1内呈U型排布,保温棒的U型排布,使保温壳1内受热均匀,从而使储氢瓶4均匀受热,保障稳定放氢。
具体的,如图2所示,安装板6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板6上安装孔的设置,使滚筒7可增加或减少,滚筒7位置也可进行调节,充分保障储氢瓶4放入和取出时的流畅性,安装板6与卡板10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安装盒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器19,保护器19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保温壳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在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将储氢瓶4直接放入保温壳1内,并沿滚筒7推入,直到储氢瓶4左端云橡胶板13接触即可,此时可控制电动推杆9伸长,使卡板10向下挤压储氢瓶4,此时储氢瓶4前后两侧被凸块20限位,上下两侧分别被卡板10与滚筒7限位,即可充分保障储氢瓶4在保温壳1内的稳定性;
S2、在进行充氢操作时,操控制冷器15工作,制冷器15将产生的冷空气沿导风板吹入保温壳1内,同时控制风机16工作,将使保温壳1内的冷空气穿过挡板12上的通孔14,快速的沿储氢瓶4周围流动,即可对储氢瓶4吸收氢气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保障充氢进程持续进行;
S3、在进行放氢操作时,控制加热棒11工作,即可使保温壳1内温度快速均匀的升高,使储氢瓶4能够均匀受热,加快氢气的释放进程,氢气释放完毕后关闭加热棒11即可,如需将储氢瓶4取出,控制电动推杆9收缩,卡板10不再向下挤压储氢瓶4,即可轻松将储氢瓶4从保温壳1内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保温壳(1)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盒(3),所述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右端通过螺栓与保温壳(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6)之间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筒(7),若干个滚筒(7)的上表面搭接有同一个储氢瓶(4),所述储氢瓶(4)内填充有储氢金属(5),所述保温壳(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8),所述凹槽(8)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
所述电动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0),所述保温壳(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20),所述凸块(20)内活动连接有滚珠(21),所述滚珠(21)与储氢瓶(4)的外表面搭接,所述保温壳(1)内设置有加热棒(11),所述保温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3),所述橡胶板(13)与挡板(12)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所述安装盒(3)内设置有制冷器(15),所述保温盒内壁的左侧卡接有风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15)的右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风机(16)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7),所述滚筒(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0)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加热棒(11)在保温壳(1)内呈U型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6)与卡板(10)均采用耐高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器(19),所述保护器(19)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保温壳(1)连通。
CN202121258421.6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Active CN215569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8421.6U CN215569702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8421.6U CN215569702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9702U true CN21556970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8421.6U Active CN215569702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9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1644B (zh) 一种基于软包单体电池的电池箱
CN207069025U (zh) 一种具有热失控抑制作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3339275U (zh) 含有相变材料的空气冷却型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04230384U (zh)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动力锂电池
CN103325964A (zh) 含有相变材料的空气冷却型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1244571B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及其方法
CN108767361A (zh) 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Fang et al. Thermal management for a tube–shell Li-ion battery pack using water evaporation coupled with forced air cooling
CN106450575A (zh) 一种结合热管冷却和热防护的热管理系统
CN112054138A (zh) 一种组合式防爆锂电池及其安装座
CN203398226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池
CN2036449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复合散热装置
CN204257784U (zh) 一种夹心结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3762396A (zh) 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5569702U (zh) 一种储氢容器的电加热和冷却装置
CN105406152A (zh) 一种动力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207542360U (zh) 一种浸没式自冷系统
CN106159375A (zh) 一种蓄电池组控温系统
CN201773872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112086705A (zh) 基于离子液体相变材料和液冷的动力电池散热方法
CN2068200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石墨烯动力电池
CN205159471U (zh) 一种动力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113314785B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内部冷却装置及其方法
CN103746153A (zh) 超大容量蓄能锂离子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6785057A (zh) 一种高散热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组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