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7640U -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7640U
CN215567640U CN202122433102.0U CN202122433102U CN215567640U CN 215567640 U CN215567640 U CN 215567640U CN 202122433102 U CN202122433102 U CN 202122433102U CN 215567640 U CN215567640 U CN 21556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cable
tower
hing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31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见达
游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4331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它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铰接于风力发电机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数个向外平伸的支架;位于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均匀铰接有与支架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斜拉索,每根斜拉索的上端与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铰接、下端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支架的外端部铰接;每个支架之下设有相对应的主索,每根主索上端铰接于支架外端部、下端与上横梁中心连接,上横梁通过阻尼器和复位弹簧与下横梁连接,阻尼器和复位弹簧并联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下横梁中心固接于风机塔筒的塔筒基础的外缘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风机基础,不但可以提高阻尼索的减振效果,还可以提高阻尼索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耸柔性塔桅结构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塔筒、输电线塔、测风塔等高耸柔性塔桅结构在强风作用下可能因漩涡激励、脉动风、风叶飞舞、风叶对塔筒周期性遮挡、传动轴的偏心转动等引发结构的大幅振动,导致结构基础开裂、结构疲劳破坏等事故发生。
为了获取更大的风能转化功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在低风速的东部发达城市周边发电,风机塔筒的高度不断增长,塔筒大幅、多模态振动已成为塔筒高度增长最大的障碍。现有风机塔筒减振主要采用调谐减振,调谐减振的原理是在塔筒内通过弹簧和阻尼器连接一质量块,通过合理设计质量块的质量,弹簧刚度和阻尼器参数,使形成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如图1所示。图1中,m为质量块的质量,k为弹簧刚度,c为阻尼器阻尼,M为主结构的质量,k1为主结构刚度,c1为主结构阻尼,F为结构所受到的风、流体等激励荷载的动力部分,F0为外激励的幅值,ω为外激励的频率,t为时间。
当塔筒发生大幅振动时,利用共振原理,即TMD的频率
Figure BDA0003295354380000011
与塔筒振动频率一致,使TMD发生大幅振动,利用TMD的惯性力平衡外加激励,从而抑制结构的振动。TMD的减振原理决定了其仅能对塔筒的单阶频率进行减振,当TMD本身的频率与结构振动频率偏离时,TMD的振幅迅速减小,导致其减振效果迅速下降。同时,随着结构振动频率的减小,惯性力迅速减小,可能难以平衡外加激励。高耸的塔筒不但具有极低的基频,同时会发生多阶频率的振动。
采用耗能阻尼器(包括各种流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橡胶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器等耗能元件)减振的方式,由于阻尼器本身尺寸小,仅能安装在塔筒基础处,而塔筒振动主要表现为悬臂梁式振动,塔筒下部振动很小,波峰处于塔筒中、上段,仅能安装于塔筒临近基础位置的耗能阻尼器的效果无法发挥,因而目前耗能阻尼器无法抑制高耸塔桅结构的风致振动。
专利号为ZL201920120503.0的专利“陆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减振阻尼索”,利用塔筒风致振动时与地面的振动位移,驱动耗能阻尼器消耗塔筒振动能量,从而抑制风机塔筒的振动。陆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减振阻尼索结构如图2、图3所示。阻尼索一般沿塔筒按120°圆心角安装三套,抑制塔筒任意方向的振动。(其中,图2、图3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部件请参见该专利文件网上公开文本,且与本说明书附图中所标数字序号无关)。
但陆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减振阻尼索,需要利用塔筒风致振动时与地面的振动位移,驱动耗能阻尼器消耗塔筒振动能量。该方法需要在塔筒周围埋设锚固装置,占用周围土地,同时也大幅增加了施工量,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它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铰接于风力发电机的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的数个向外平伸的支架;位于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均匀铰接有与支架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斜拉索,每根斜拉索的上端与所述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铰接、下端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支架的外端部铰接;每个支架之下设有相对应的主索,每根主索上端铰接于支架外端部、下端与上横梁的中心连接,上横梁通过阻尼器和复位弹簧与下横梁连接,阻尼器和复位弹簧并联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下横梁的中心固接于风机塔筒的塔筒基础的外缘上。
进一步的,在每个支架外端部两侧同时向风机塔筒表面张拉连接内抗风索,并在每个支架与相邻支架的外端部之间张拉连接外抗风索。
具体的,所述支架沿风机塔筒上均匀铰接有三个,相对应地斜拉索和主索分别安装有三套。
具体的,所述支架的形状为三角形,其底边与风机塔筒铰接,其顶角为其外端部,支架能上下转动。
具体的,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并联有一个阻尼器和两根复位弹簧,阻尼器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中心,两根复位弹簧分别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侧边中心。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风机基础土地使用权归属于风机,充分利用了风机基础,不但可以提高阻尼索的减振效果,还可以提高阻尼索的安装效率。其创新点和有益效果体现如下:
(1)通过在塔桅结构上增加横向支架,及从支架外端分别向上、向下与结构间张拉拉索形成阻尼索基本结构。
(2)充分利用塔桅结构的弯曲振动与基础外缘间的相对运动构造出总体长度大幅变化的阻尼索。
(3)利用拉索与复位弹簧的大刚度比,实现当塔桅结构弯曲振动时,复位弹簧发生较大变形,而拉索变形较小。
(4)利用复位弹簧的大变形,驱动阻尼器耗能减振。
(5)适当的预张力和阻尼器参数,可以保证主索总处于张紧状态。
(6)在塔桅结构基础外缘上实现阻尼索的锚固,减少锚碇设置所带来的征地、锚碇施工。
(7)采用内、外抗风索增加支架的抗侧风刚度。
(8)主索自然下垂,为阻尼索安装提供便利,提高阻尼索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陆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减振阻尼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索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Ⅱ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的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它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铰接于风力发电机的风机塔筒1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的三个向外平伸的支架3;从图5中可见,支架3的形状为三角形,其底边与风机塔筒1铰接,其顶角为其外端部,支架3能上下转动。位于支架3之上的风机塔筒1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均匀铰接有与支架3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斜拉索2,每根斜拉索2的上端与支架3之上的风机塔筒1铰接、下端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支架3的外端部铰接;每个支架3之下设有相对应的主索4,每根主索4上端铰接于支架3的外端部、下端与上横梁8的中心连接,上横梁8通过一个阻尼器5和两根复位弹簧6与下横梁9连接,阻尼器5和复位弹簧6并联于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阻尼器5位于上横梁8和下横梁9的中心,两根复位弹簧6分别位于上横梁8和下横梁9的两侧边中心;下横梁9的中心固接于风机塔筒1的塔筒基础7的外缘上。从图5中还可见,在每个支架3外端部两侧同时向风机塔筒1的表面张拉连接有内抗风索11,并在每个支架3与相邻支架的外端部之间张拉连接有外抗风索10。图4中,12表示风机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张拉施加拉力,使得斜拉索2、主索4及复位弹簧6处于张紧状态。为了描述方便,以右边阻尼索为例进行描述,并且斜拉索与主索(统称:拉索)刚度远大于复位弹簧刚度,拉索的伸长与缩短量远小于复位弹簧变形量,以下假定拉索长度不变。
参见图6、图7,塔筒发生弯曲振动时,假定塔筒向右弯曲,从图6中实线变到虚线位,斜拉索2上锚固端B1和支架从A1右移并转动,三角形A1B1C1变到三角形A2B2C2,支架右端部从C1变动至C2,其x方向位移C1-C,y方向位移C-C2,将x,y方向位移投影至C1-D上,可得到主索从C1-D变到C2-D时,缩短量近似为C-C2,因此,主索变形量为C-C2,即上支架的转角与支架长度的乘积。
主索本身刚度大,变形量小,预张拉的复位弹簧刚度小,变形量大,其缩短量近似为C-C2,压缩阻尼器,阻尼器耗能。
假定塔筒向左弯曲,同样的分析可知,C1-D段主索距离增大,主索本身刚度大,变形量小,复位弹簧被拉伸,其刚度小,变形量大,拉伸阻尼器,阻尼器耗能。
内、外抗风索可增大支架抗侧风刚度,防止支架在侧风荷载作用下绕塔筒发生过大的转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水上风机塔筒的减振。本实用新型除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别的类似方式或等同变换或延展增强方式,因此,可能的改变有:
(1)阻尼索采用多套,阻尼索上锚固端安装在不同高度处,下锚固端安装在塔桅结构、基础或地面等不同位置。
(2)加长支架,主索下端锚固位置不变或通过征地往外变动,都可以提高阻尼索减振效果。
(3)在斜拉索上方增加副索和吊杆,可以减小斜拉索的垂度,提高阻尼索减振效果。
(4)支架端部增设滑轮,拉索绕过滑轮。
(5)增加或减少内、外抗风索数量。

Claims (5)

1.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铰接于风力发电机的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的数个向外平伸的支架;位于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同一横截面圆周面上均匀铰接有与支架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斜拉索,每根斜拉索的上端与所述支架之上的风机塔筒铰接、下端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支架的外端部铰接;每个支架之下设有相对应的主索,每根主索上端铰接于支架外端部、下端与上横梁的中心连接,上横梁通过阻尼器和复位弹簧与下横梁连接,阻尼器和复位弹簧并联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下横梁的中心固接于风机塔筒的塔筒基础的外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支架外端部两侧同时向风机塔筒表面张拉连接内抗风索,并在每个支架与相邻支架的外端部之间张拉连接外抗风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风机塔筒上均匀铰接有三个,相对应地斜拉索和主索分别安装有三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形状为三角形,其底边与风机塔筒铰接,其顶角为其外端部,支架能上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其特征在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并联有一个阻尼器和两根复位弹簧,阻尼器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中心,两根复位弹簧分别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侧边中心。
CN202122433102.0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Active CN21556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3102.0U CN21556764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3102.0U CN21556764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7640U true CN21556764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3102.0U Active CN21556764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7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1567A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blade tensioner
EP2148984B1 (en) Wave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JP5181029B2 (ja) 洋上風力発電装置
US20110012358A1 (en) Wave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CN209414046U (zh) 水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减振阻尼索
CN215487394U (zh) 一种自锚式柔性塔桅结构减振阻尼索
CN107585268A (zh) 张力腿海上浮式风力发电机基础
US20130164134A1 (en) Limited Yaw Wind Turbine
CN111456266B (zh) 一种半主动摆式冲击阻尼器
CN113685485A (zh) 一种双层悬臂支撑自锚式柔性塔桅结构减振阻尼索
CN115467356A (zh) 一种顺应式海上风力发电机基础结构系统
CN215567640U (zh) 一种柔性塔桅结构基础锚减振阻尼索
US11293406B2 (en) Arrangement of tower structures braced by tendons
KR100904850B1 (ko) 진동 및 소음 저감 구조를 가지는 수직형 풍력 발전기
CN215487393U (zh) 一种自锚位移放大式水上风机塔筒减振阻尼索
CN110952826A (zh) 一种用于高柔塔筒结构的拉索式减振耗能系统
JP3074144U (ja) 風力発電タワー
CN210768061U (zh) 用于塔桅结构的减振装置
WO2012050540A1 (ru)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турбина (варианты)
CN116201696B (zh) 一种张拉整体式海上风力发电支撑结构
CN201858078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
CN219754704U (zh) 一种双机头半潜漂浮式风机
EP4311936A1 (en) Damping arrangement
CN220434931U (zh) 一种抑制桥索风致振动的发电装置
CN206801792U (zh) 一种三角稳定型张力腿式风机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