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5644U -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 Google Patents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5644U
CN215555644U CN202121342027.0U CN202121342027U CN215555644U CN 215555644 U CN215555644 U CN 215555644U CN 202121342027 U CN202121342027 U CN 202121342027U CN 215555644 U CN215555644 U CN 215555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ell
cover
heat preservation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20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庭彦
刘富杰
兰本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420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5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5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5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试剂盒领域,公开了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保温盖包括壳体部,壳体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抵接第二壳体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其中,保温盖盖设于恒温装置上,用以对恒温装置起到保温作用。本申请利用空气的导热系数小的特点,在保温盖中设置隔热腔;利用隔热腔的存在提高保温盖的保温效果,能够减少恒温装置内外的热量交换,有助于恒温装置提供合适且恒定的温度。

Description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背景技术
为了给试剂提供一个恒温环境,试剂的存储装置需要有很好的保温盖;行业内居多采用单一壁厚的盘盖加保温棉的方式进行保温,这种方式保温效果并不是最佳。从材料的导热系数看,固体的导热系数都要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导致存储装置内外温度的热量交换速率相对较大,保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能够提高保温盖的保温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恒温装置的保温盖,包括壳体部。壳体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抵接第二壳体,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其中,保温盖盖设于恒温装置上,用以对恒温装置起到保温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远离隔热腔的一侧面设置有保温材料层。
进一步地,保温材料层为保温棉,保温棉在保温盖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壳体部在保温盖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其中,保温棉用于吸收冷凝水。
进一步地,壳体部开设有方便取放物品的取放口,取放口处设置有活动盖。
进一步地,壳体部在取放口处具有侧壁,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卡口,活动盖设有至少一个卡块,卡块穿设于对应的卡口,以定位活动盖。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柱和卡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和悬臂扣,固定孔装配固定柱,悬臂扣勾住卡槽内壁,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打胶方式密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恒温装置的保温锅,包括上述的保温盖和锅体;其中,保温盖盖设于锅体的开口处。
进一步地,锅体的开口处设置有胶圈,保温盖将胶圈压紧于锅体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恒温装置,包括上述保温锅、温控组件和湿度控制组件。温控组件用以监测及调控保温锅内的温度;湿度控制组件用以监测及调控保温锅内的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保温盖包括壳体部,壳体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抵接第二壳体,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其中,保温盖盖设于恒温装置上,用以对恒温装置起到保温作用。因此,本申请利用空气的导热系数小的特点,在保温盖中设置隔热腔,提高了保温盖的保温效果,有助于恒温装置提供合适的恒定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保温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保温盖的壳体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保温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图3所示保温锅在A-A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恒温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本申请保温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保温盖的壳体部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盖10包括壳体部11,壳体部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抵接第二壳体112,以在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形成隔热腔12。其中,保温盖10可以盖设于恒温装置(如图5的恒温装置1)上,用以对恒温装置1起到保温作用。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比固体的导热系数小,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之间的隔热腔12使得保温盖10比传统的固体盘盖保温效果好。而且还能节省材料成本,提高了保温盖10的保温效果,有助于恒温装置1提供合适的恒定的温度。
具体地,第一壳体111在保温盖10的厚度方向B延伸设置有侧壁1113,侧壁1113向内包裹住第二壳体112的边缘。第二壳体112于第一壳体111的侧壁1113处与第一壳体111抵接,以在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之间形成隔热腔12。
可选地,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隔热腔12在保温盖10厚度方向B的投影面积越大,保温效果越好。
可选地,隔热腔12可以用空气填充,以空气填充的隔热腔12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但是,隔热腔12也不限于填充其他导热系数小的气体,或者抽真空。仅仅以空气填充是最廉价的处理方式,以其他方式处理也可以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地处理。
第二壳体112远离隔热腔12的一侧面设置有保温材料层131。保温材料层131与隔热腔12间隔设置,能够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可选地,保温材料层131可以是保温棉131,保温棉131具有粗糙的表面和内部多孔的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还能够吸收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滴落到保温锅(如图3和图4中的保温锅2)内影响试剂的保存。
可选地,保温棉131在保温盖10的厚度方向B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者等于壳体部11在保温盖10厚度方向B上的投影面积,便于保温棉131和隔热腔12层叠设置于保温锅2的锅体(如图3和图4中的锅体20)的开口,提高保温效果。保温棉131与隔热腔12的双层隔热结构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温效果,同时防止冷凝水聚集和滴落,便于提供一个干燥、恒温的储存环境。由于保温棉131具有多孔的结构,保温棉131还能够减少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保温材料层131还可以是海绵等其他保温材料,此处选择保温棉131是因为保温棉131有一定的吸水作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需要低温的使用场景,空气中的水分会在保温锅2内凝结成水滴。尽管部分试剂、药品或者生物样本的包装是防水的,但是冷凝水滴落保温锅2内依旧会有许多负面效果,比如破坏标签等。尤其对于没有防水包装的物品会受到影响。另外当冷凝水聚集过多时,保温锅2存储的物品可能被淹没,保温效果就会变差,加大温度控制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部11开设有方便存取物品的取放口14,取放口14处设置有活动盖15。可选地,保温盖10在使用时,整个保温盖10与锅体20相互固定,通过保温盖10上的取放口14取放物品。取放口14贯穿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连通保温锅2内外。这样以较小的取放口14完成物品的取放,能够减少保温锅2内外的空气流动和热量交换,使得保温锅2内的温度更加稳定。
可选地,活动盖15也可以具有中空结构,提高保温效果。
壳体部11在取放口14处的侧壁1113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口113,活动盖15设有至少一个卡块152,卡块152穿设于对应的卡口113,通过这种方式定位活动盖15。活动盖15因为需要经常打开取放物品,每次盖上时需要与壳体部11精确的对应才能够保证保温锅2内的气密性,减少热量交换,提高保温效果。可选地,侧壁1113上的卡口113没有贯穿至隔热腔12内,保持隔热腔12的密闭有助于提高保温效果。
可选地,取放口14可以是壳体部11上一个圆形的孔,相应地活动盖15为圆形结构。取放口14也可以是壳体部11上一个扇形的缺口,相应地活动盖15为扇形结构。取放口14处的侧壁1113将隔热腔12与壳体部11之外的空间隔开,减少隔热腔12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保温效果。
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在装配时需要预固定,方便后续打胶等工序。第一壳体111上设置有固定柱1111和卡槽1112,第二壳体112上设置有固定孔1121和悬臂扣1122。固定孔1121装配固定柱1111,然后可以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固定。悬臂扣1122勾住卡槽1112的内壁。此时,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被固定在一起。但是此时隔热腔12的密闭性还不够,还需要打胶等工序使隔热腔12密封。
为了保证隔热腔12的密闭性,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还要通过打胶方式密封。将胶体涂覆于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接触的地方,填充连通隔热腔12与外部空间的缝隙,使得隔热腔12整体被密封,最大程度减小其内部空气流动的可能。保持隔热腔12的密封性能够减少空气交换和热量传递,提高保温效果。使用打胶的方式密封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成本较低,且便于操作。
在技术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壳体部11也可以用一体成型的技术加工,一体加工制造出来的壳体部11其内部的隔热腔12密封效果更好,保温效果更好。一体成型也方便抽真空,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以此方式制造具有隔热腔12的保温盖10,但是相应地成本也会增加。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保温锅。图3是本申请保温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保温锅在A-A方向上的截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该保温锅2包括上述的保温盖10和锅体20。保温盖10覆盖于锅体20的开口处。锅体内层21可以是不易形变的固体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具体可以是铝合金等,方便锅体20内部物品的存放。对于部分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例如存放易碎的物品,锅体内层21也可以覆盖有减震材料。锅体外层22可以是保温材料,具体可以是保温棉131、海绵等多孔结构的保温材料,与保温盖10一起减少热量交换,提高保温效果。可选地,锅体外层22也可以具有中空结构,其中的空腔可以由导热系数小的气体填充,例如空气,也可以抽真空。
锅体20的开口处还设置有胶圈30,保温盖10将胶圈30压紧于锅体20上,胶圈30由于压力发生形变以填充保温盖10与锅体20接触部分可能出现的缝隙,增加气密性。保温盖10与锅体20之间的胶圈30提高了锅体20内部的密闭性,减少了空气流动,也减少了热量交换,提高了保温效果。
胶圈30的设置同时也具有减震的效果。在部分应用场景,为了对保存于其内部的药品、试剂或者生物样品进行一些处理,保温锅2可能被移动,或者发生规律或者不规律的振动。在此过程中,保温盖10与锅体20可能会发生碰撞以及磨损,影响保温锅2的使用。胶圈30能够很好的减少保温盖10与锅体20之间的碰撞和磨损。
可选地,锅体20外壁设置有锁扣40,活动盖15靠近锅体20的一侧具有凸台16,在卡块152与卡口113的配合,以及锁扣40扣紧凸台16的作用下,活动盖15固定于保温盖10以及锅体20上。活动盖15的固定方式不限于锁扣40与凸台16的配合,也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只要能够使活动盖15能够精准的对位和固定,并保证锅体20内部的密闭性。
保温锅2可以是圆柱形,相应地保温盖10可以是圆形。当然保温锅2的形状不限于圆形,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形状。保温锅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该保温锅2用于存储药品、试剂、生物样本等需要特定温度环境的物品。需要能够较好的保持锅内温度不变,减少锅内与外部的热量交换。
但是保温锅2本身只能起到保温效果,无法给予其内部存储的物品他们需要的温度。
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恒温装置1。图5是本申请恒温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恒温装置1包括上述保温锅2以及温控组件3和湿度控制组件4。温控组件3可以用于监测及调控保温锅2内的温度,湿度控制组件4可以用于监测及调控保温锅2内湿度。部分药品、试剂或者生物样本除了需要相应地存储温度,还需要有相应地湿度环境,湿度控制组件4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
可选地,保温锅2底部设有供温控组件3和湿度控制组件4穿过的孔,方便温控组件3和湿度控制组件4的设置。温控组件3和湿度控制组件4设置好后,可以用保温材料再次将保温锅2底部的孔堵上。
可选地,保温锅2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均可以用反馈控制的方式来保持保温锅2内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减少外部环境对保温锅2内部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保温盖10、保温锅2以及恒温装置1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在保温盖10中设置了一个隔热腔12,以此来提高保温盖10的保温效果。保温盖10的制造方式也较为简单,以空气填充隔热腔12的方式也较为廉价和容易操作。将保温盖10盖设于恒温装置1上,对恒温装置1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因此,本申请利用空气的导热系数小的特点,在保温盖10中设置隔热腔12,能够提高保温盖10、保温锅2以及恒温装置1的保温效果,有助于恒温装置1提供合适且恒定的温度。同时还能减少恒温装置1维护温度恒定所需要的功耗,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恒温装置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壳体,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
其中,所述保温盖盖设于所述恒温装置上,用以对所述恒温装置起到保温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隔热腔的一侧面设置有保温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材料层为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在所述保温盖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部在所述保温盖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其中,所述保温棉用于吸收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开设有方便取放物品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处设置有活动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在所述取放口处具有侧壁,所述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卡口,所述活动盖设有至少一个卡块,所述卡块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口,以定位所述活动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柱和卡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和悬臂扣,所述固定孔装配所述固定柱,所述悬臂扣勾住所述卡槽内壁,以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保温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打胶方式密封。
8.一种用于恒温装置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盖;
锅体;
其中,所述保温盖盖设于所述锅体的开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胶圈,所述保温盖将所述胶圈压紧于所述锅体上。
10.一种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保温锅;
温控组件,用以监测及调控所述保温锅内的温度;
湿度控制组件,用以监测及调控所述保温锅内的湿度。
CN202121342027.0U 2021-06-16 2021-06-16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Active CN215555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2027.0U CN2155556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2027.0U CN2155556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5644U true CN21555564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7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2027.0U Active CN215555644U (zh) 2021-06-16 2021-06-16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5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0030B2 (ja) 防湿容器
KR910004517B1 (ko) 캡용 탈산소제 수납체와 이를 장착한 캡
KR20180035890A (ko) 제어된 환경을 유지하는 장치
WO2018208576A1 (en) Container for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KR960702093A (ko) 냉온장고와 그 제조방법
JP6398150B2 (ja) 包装容器および蓋体
CN215555644U (zh) 恒温装置及其保温盖、保温锅
JPH09113124A (ja) 冷蔵庫の野菜貯蔵容器
CN215295494U (zh) 冰箱
JP6225424B2 (ja) 防湿容器
CN2170929Y (zh) 防潮盒
JPH019457Y2 (zh)
CN215323972U (zh) 一种环境监测样品储存装置
KR200350939Y1 (ko) 방습제를 내장한 용기뚜껑
JPS63152569A (ja) 食物保存用容器
CN219278316U (zh) 一种便于存取样本的农药检测仪
CN215665009U (zh) 一种干燥剂可回收的种子密封储藏装置
CN113758086B (zh) 真空储藏室结构及冰箱
CN218496948U (zh) 试剂承载机构、冷藏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CN209905384U (zh) 一种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
CN210593383U (zh) 一种半导体恒温箱
CN220949113U (zh) 一种化学试剂存放设备
CN217171441U (zh) 一种便携式防潮茶叶盒
CN210545184U (zh) 一种可实现精确温控的贮液盒
CN218113698U (zh) 包装结构和电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