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7855U -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7855U
CN215537855U CN202121438763.6U CN202121438763U CN215537855U CN 215537855 U CN215537855 U CN 215537855U CN 202121438763 U CN202121438763 U CN 202121438763U CN 215537855 U CN215537855 U CN 21553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ot matrix
pockmark
lattic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87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Huayan Dermatology Clinic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uayan Dermatology Cli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uayan Dermatology Clinic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uayan Dermatology Clinic
Priority to CN2021214387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7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涉及激光治疗仪器技术领域。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包括仪器主体、导光臂和治疗头,治疗头设置在导光臂的自由端,且治疗头与仪器主体连接。治疗头包括壳体和激光点阵扫描器,激光点阵扫描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输出方向一致,温度检测组件连接有控制单元,激光点阵扫描器和仪器主体均连接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接收点阵激光治疗的人体皮肤进行温度监控,在监测到温度超过额定值时,能够控制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背景技术
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是一种去除痤疮疤痕的美容仪器,具备了超脉冲和激光扫描输出功能,可以迅速、准确的进行各种精细的激光手术,适用于人体整形和面部美容手术。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采用射频激励C02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0600nm激光并且安装电脑图形发生器(CPG)焦铤以扫描方式输出,通过高聚焦镜发射出80um-2OOOum的焦斑,直接穿透缓解的部位产生一定量热剥脱、比较多的热凝固和明显的热效应,热效应产生胶原纤维收缩。热凝固和热剥脱形成直径约0.12mm的微创小孔,深度约达到2mm(这一深度与曰光性弹力纤维变性的深度相关);此时创伤后的小子降小孔间正常组织产生热桥接,启动皮肤创伤修复机制(炎症阶段、造值阶段、重塑阶段)产生大量胶原雷白的新生,达到真皮框架结构重建,面部轮廓靛塑、消失、皮肤质地细腻、瘤痕抚平。目前,现有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还没有有效的人体温度反馈控制功能,现有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在对人体皮肤的治疗过程中,一般没有对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容易发生因温度较高造成的烫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能够对接收点阵激光治疗的人体皮肤进行温度监控,在监测到温度超过额定值时,能够控制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包括仪器主体、导光臂和治疗头,治疗头设置在导光臂的自由端,且治疗头与仪器主体连接;
治疗头包括壳体和激光点阵扫描器,激光点阵扫描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输出方向一致,温度检测组件连接有控制单元,激光点阵扫描器和仪器主体均连接到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头还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导光臂的自由端,且基座与导光臂可拆卸连接,壳体设置在基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仪器主体包括箱体和激光器,激光器设置在箱体内,导光臂设置在箱体上,激光点阵扫描器通过导光臂与激光器连接,激光器用于产生治疗激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激光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配电板、电源盒、升压包和激光管,激光管的输出端与导光臂连接,配电板连接有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箱体上设置有急停开关,急停开关与电源连接,急停开关用于切断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箱体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仪器主体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风扇和水循环冷却器,风扇和水循环冷却器均连接到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仪器主体上设置有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四周型分布在壳体上,且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的输出方向一致,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包括仪器主体、导光臂和治疗头,治疗头设置在导光臂的自由端,且治疗头与仪器主体连接。上述仪器主体为激光发生的主要设备,仪器主体能发生激光。上述治疗头可对仪器主体发生的激光进行点阵处理,使原始激光形成与患者患处匹配的点阵图案。上述导光臂用于激光的传输,可实现激光的变向。上述治疗头包括壳体和激光点阵扫描器,激光点阵扫描器设置在壳体内。上述壳体用于包裹激光点阵扫描器,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能够根据医生设定的激光扫描运动参数生成点阵激光,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并非产生激光的激光器,而是激光器所匹配的所匹配的一种特殊手具,其能够将激光的输出形状予以改变。利用点阵激光对患者皮肤进行治疗时,治疗过程精确可控,能够起到极好的治疗效果。上述壳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输出方向一致,温度检测组件连接有控制单元,激光点阵扫描器和仪器主体均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与控制单元连接,可通过控制单元设定需要的点阵激光参数。上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实时对准患者的病患皮肤处,检测该处的温度变化。上述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接收到温度检测组件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分析和逻辑判断。设定人体皮肤治疗承受的最高温度值为额度温度值时,当对人体皮肤病患处进行治疗时,将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对准人体病患皮肤处,上述仪器主体发出的激光通过导光臂到达激光点阵扫描器处,激光点阵扫描器发出点阵激光照射在病患皮肤处,并对该处进行治疗。同时,启动温度检测组件,并实时采集病患皮肤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实时传输到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分析判断检测到的温度大于上述额度温度值时,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仪器主体停止工作,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因此,该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能够对接收点阵激光治疗的人体皮肤进行温度监控,在监测到温度超过额定值时,能够控制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方框图。
图标:1-移动轮,2-仪器主体,201-箱体,202-激光器,3-基座,4-治疗头,401-壳体,402-激光点阵扫描器,5-温度检测组件,6-导光臂,7-触控屏,8-急停开关,9-风扇,10-水循环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所示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头4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包括仪器主体2、导光臂6和治疗头4,治疗头4设置在导光臂6的自由端,且治疗头4与仪器主体2连接。上述仪器主体2为激光发生的主要设备,仪器主体2能发生激光。上述治疗头4可对仪器主体2发生的激光进行点阵处理,使原始激光形成与患者患处匹配的点阵图案。上述导光臂6用于激光的传输,可实现激光的变向。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头4包括壳体401和激光点阵扫描器402,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设置在壳体401内。上述壳体401用于包裹激光点阵扫描器402,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能够根据医生设定的激光扫描运动参数生成点阵激光,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并非产生激光的激光器202,而是激光器202所匹配的所匹配的一种特殊手具,其能够将激光的输出形状予以改变。利用点阵激光对患者皮肤进行治疗时,治疗过程精确可控,能够起到极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壳体40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5,温度检测组件5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输出方向一致,温度检测组件5连接有控制单元,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和仪器主体2均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与控制单元连接,可通过控制单元设定需要的点阵激光参数。上述温度检测组件5用于实时对准患者的病患皮肤处,检测该处的温度变化。上述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接收到温度检测组件5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分析和逻辑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人体皮肤治疗承受的最高温度值为额度温度值时,当对人体皮肤病患处进行治疗时,将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对准人体病患皮肤处,上述仪器主体2发出的激光通过导光臂6到达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处,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发出点阵激光照射在病患皮肤处,并对该处进行治疗。同时,启动温度检测组件5,并实时采集病患皮肤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实时传输到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分析判断检测到的温度大于上述额度温度值时,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仪器主体2停止工作,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因此,该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能够对接收点阵激光治疗的人体皮肤进行温度监控,在监测到温度超过额定值时,能够控制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请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治疗头4还包括基座3,上述基座3设置在上述导光臂6的自由端,且上述基座3与上述导光臂6可拆卸连接,上述壳体401设置在上述基座3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头4中,基座3与导光臂6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治疗头4。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光臂6七关节导光臂6,能够随治疗头4轻松移动到合适位置。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仪器主体2包括箱体201和激光器202,上述激光器202设置在上述箱体201内,上述导光臂6设置在上述箱体201上,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通过上述导光臂6与上述激光器202连接,上述激光器202用于产生治疗激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箱体201用于置放激光器202,上述箱体201采用防辐射材料,可防止人员接触激光辐射。上述激光器202采用射频激励C02激光器202,射频激励C02激光器202可有几十瓦的连续输出功率,这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气体激光器202,横向流动式的电激励二氧化碳激光器202则可有几十万瓦的连续输出。此外横向大气压二氧化碳激光器202,从脉冲输出的能量和功率上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与固体激光器202媲美。射频激励C02激光器202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0~40%,这也超过了一般的气体激光器202。利用CO2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的,有比较丰富的谱线,在10微米附近有几十条谱线的激光输出。近年来发现的高气压二氧化碳激光器202,甚至可做到从9~10微米间连续可调谐的输出。射频激励C02激光器202的输出波段正好是大气窗口,即大气对这个波长的透过率较高。并具有输出光束的光学质量高,相干性好,线宽窄,工作稳定。射频激励C02激光器202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单色性和较好的频率稳定性。而气体的密度小,不易得到高的激起粒子浓度,因而,CO2气体激光器202输出的能量密度通常比固体激光器202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连接到上述激光器202,用于控制激光器202的启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器202包括依次连接的配电板(图中未示出)、电源盒(图中未示出)、升压包(图中未示出)和激光管(图中未示出),上述激光管的输出端与上述导光臂6连接,上述配电板连接有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配电板把电能分配给不同地点的下级配电设备,上述电源盒将配电板分配的电能进行变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配电板电压为220V,电源盒将上述220V电压转换为激光管适配的电压,可为激光管供电。上述激光管,全称玻璃封离式CO2激光器202。因结构为玻璃管封装而成,因此被俗称为激光管。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201上设置有急停开关8,上述急停开关8与上述电源连接,上述急停开关8用于切断上述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急停开关8用于手动急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关停时,可直接通过急停开关8切断电源与其连接的所有用电元件的连接,是所有用电元件停止工作。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201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1。上述移动轮1可带动箱体201移动到任意需要的位置,方便实用。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仪器主体2还包括冷却组件,上述冷却组件包括风扇9和水循环冷却器10,上述风扇9和上述水循环冷却器10均连接到上述控制单元。上述冷却组件中风扇9和水循冷却器用于对箱体201内的发热元件进行有效的冷却,尤其是激光器202,在产生激光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通过风扇9产生气流以及水循冷却器可有效的对其进行冷却,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激光器202等用电元件出现故障。上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风扇9和水循冷却器连接,可控制上述风扇9和水循冷却器工作。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仪器主体2上设置有触控面板,上述触控面板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上述触控面板可实施显示操作数据以及温度数据,上述温度检测组件5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后,控制单元经过分析后,可将控制触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信息。同时,上述触摸面板可输入控制命令,传递到控制单元,使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命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激光器202连接有脚踏开关,脚踏开关用于启动激光器202,由于操作人员需要双手控制治疗头4的移动,激光器202在启闭时使用脚踏启闭可处于可控状态。
请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温度检测组件5包括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多个上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四周型分布在上述壳体401上,且多个上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与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的输出方向一致,多个上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均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可同时对患者需要治疗的皮肤处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各个温度信息都传递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加权平均计算分析得到检测温度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比较值和触控面板的显示竖直。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
在使用时,移动导光臂6,使导光臂6上的治疗头4接触患者需要治疗的皮肤处,然后通过脚踏开关启动激光器202,激光器202发出的激光通过导光臂6到达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处,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发出点阵激光照射在病患皮肤处,并对该处进行治疗。同时,上述温度检测组件5实时对准患者的病患皮肤处,检测该处的温度变化。上述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接收到温度检测组件5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分析和逻辑判断。当控制单元分析判断检测到的温度大于上述额度温度值时,上述控制单元控制激光器202停止工作,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包括仪器主体2、导光臂6和治疗头4,治疗头4设置在导光臂6的自由端,且治疗头4与仪器主体2连接。上述仪器主体2为激光发生的主要设备,仪器主体2能发生激光。上述治疗头4可对仪器主体2发生的激光进行点阵处理,使原始激光形成与患者患处匹配的点阵图案。上述导光臂6用于激光的传输,可实现激光的变向。上述治疗头4包括壳体401和激光点阵扫描器402,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设置在壳体401内。上述壳体401用于包裹激光点阵扫描器402,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能够根据医生设定的激光扫描运动参数生成点阵激光,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并非产生激光的激光器202,而是激光器202所匹配的所匹配的一种特殊手具,其能够将激光的输出形状予以改变。利用点阵激光对患者皮肤进行治疗时,治疗过程精确可控,能够起到极好的治疗效果。上述壳体40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5,温度检测组件5的检测方向与激光点阵扫描器402输出方向一致,温度检测组件5连接有控制单元,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和仪器主体2均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与控制单元连接,可通过控制单元设定需要的点阵激光参数。上述温度检测组件5用于实时对准患者的病患皮肤处,检测该处的温度变化。上述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接收到温度检测组件5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分析和逻辑判断。设定人体皮肤治疗承受的最高温度值为额度温度值时,当对人体皮肤病患处进行治疗时,将上述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对准人体病患皮肤处,上述仪器主体2发出的激光通过导光臂6到达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处,激光点阵扫描器402发出点阵激光照射在病患皮肤处,并对该处进行治疗。同时,启动温度检测组件5,并实时采集病患皮肤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实时传输到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分析判断检测到的温度大于上述额度温度值时,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仪器主体2停止工作,避免患者受到伤害。因此,该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能够对接收点阵激光治疗的人体皮肤进行温度监控,在监测到温度超过额定值时,能够控制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主体、导光臂和治疗头,所述治疗头设置在所述导光臂的自由端,且所述治疗头与所述仪器主体连接;
所述治疗头包括壳体和激光点阵扫描器,所述激光点阵扫描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与所述激光点阵扫描器输出方向一致,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激光点阵扫描器和所述仪器主体均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导光臂的自由端,且所述基座与所述导光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主体包括箱体和激光器,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导光臂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激光点阵扫描器通过所述导光臂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治疗激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配电板、电源盒、升压包和激光管,所述激光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导光臂连接,所述配电板连接有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急停开关用于切断所述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主体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风扇和水循环冷却器,所述风扇和所述水循环冷却器均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主体上设置有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四周型分布在所述壳体上,且多个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与所述激光点阵扫描器的输出方向一致,多个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
CN202121438763.6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Active CN21553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763.6U CN21553785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763.6U CN21553785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7855U true CN21553785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8763.6U Active CN215537855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7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8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esthetic treatment
KR101574951B1 (ko) 고강도 집속형 초음파 장치
US201202152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an or animal tissue by light
US20060271028A1 (en)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US2020039105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esthetic treatment
WO2003003903A2 (en) Laser device for medical/cosmetic procedures
US201803034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acterizing skin type for aesthetic and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s
EP1771121B1 (en) Manipulation of hair growth
EP3407961B1 (en) Skin treatment apparatus
KR101168044B1 (ko) 펜 형태의 광 치료기
CN215537855U (zh) 一种点阵激光痘坑治疗仪
KR101656227B1 (ko) 교체 가능한 레이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레이저 발생 장치
CN208541702U (zh)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激光治疗仪
TWM635479U (zh) 用於區域治療的二氧化碳雷射儀
CN210697806U (zh)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CN213098277U (zh)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CN212996711U (zh)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US202202739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esthetic Treatment
US202204017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esthetic treatment
KR101348426B1 (ko) 번 부작용을 감소시킨 솔리드 파이버 글라스를 이용한 프랙셔널 레이저 치료 장치
JP2004089397A (ja) レーザ治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