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6975U -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6975U
CN215536975U CN202121197641.2U CN202121197641U CN215536975U CN 215536975 U CN215536975 U CN 215536975U CN 202121197641 U CN202121197641 U CN 202121197641U CN 215536975 U CN215536975 U CN 215536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lumn
drainage bottle
bottle body
b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76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琴
王志梅
吴秀
占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1976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6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6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6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包括插有引流管的引流瓶本体,还包括推动组件、固定组件、捆绑机构;固定组件置于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并包围引流管;捆绑机构包括止转组件、旋转柱组件和绑定组件;旋转柱组件可转动地设于引流瓶本体的顶面;止转组件可转动能与旋转柱组件相连限制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转动;绑定组件包括绑定带和固定柱,固定柱设于引流瓶本体上,绑定带的一端与旋转柱组件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柱相连,使绑定带形成环状;推动组件能先带动固定组件夹持引流管,后分离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的连接,并带动旋转柱组件转动调节绑定带的环状大小。上述便携的引流瓶在绑定在人体前就已对引流管进行了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件的便携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患者使用引流瓶本体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患者需要自己下床移动的情况,然而由于引流管的干扰,患者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将引流管固定住以避免出现引流管脱落影响治疗的情况,但是在有时,患者会忘记固定引流管并将引流瓶本体固定在身上下床行动而引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的引流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患者会忘记固定引流管并将引流瓶本体固定在身上下床行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包括插有引流管的引流瓶本体,还包括推动组件、固定组件、捆绑机构;
所述固定组件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并包围所述引流管;
所述捆绑机构包括止转组件、旋转柱组件和绑定组件;所述旋转柱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所述止转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并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限制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转动;所述绑定组件包括绑定带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上,所述绑定带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相连,使所述绑定带形成环状;
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驱动所述推动组件,能先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夹持所述引流管,后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的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的环状大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环状的绑定带一端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相连,而旋转柱组件的转动靠推动组件驱动,驱动旋转柱组件的转动能增大或减小绑定带的环状大小,即是说调整绑定带的环状大小固定在人体需要靠推动组件驱动,而推动组件在驱动旋转柱组件转动前会先驱动固定组件夹持引流管,且设有止转组件能最大限度地限制旋转柱组件转动,即是说在推动组件驱动固定组件夹持引流管前,旋转组件难以转动,绑定带的环状大小难以调节、难以绑定在人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块、螺纹杆、驱动块和插销;所述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驱动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止转组件的一端,所述驱动块远离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所述插销相连,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能先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夹持所述引流管,后通过所述插销能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所述止转组件的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的环状大小。该结构通过螺纹杆与固定块的螺接,使得运动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顶面上的三个连接件、一个驱动连件和连接带;所述三个连接件和一个驱动连接件首尾铰接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并围住引流管;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所述驱动连件通过所述连接带与所述驱动块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能调节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抵接并夹持所述引流管。通过调节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使驱动连件和与驱动连件相对的连接件相互靠近,并夹持引流管,且由于连接带为弹性带,在夹持住引流管后难以影响螺纹杆的继续转动。
进一步地,还设有弹性连件,所述弹性连件设于与所述驱动连件相对的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上,并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弹性连件连接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引流瓶本体。该结构能给平行四边形提供一个回弹力,使平行四边形结构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并在回转螺纹杆后,平行四边形结构能恢复初始状态,同时能使平行四边形结构在不接触引流管之前产生变形,能进一步减少夹持组件对引流管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组件包括止转柱、连接柱和弹性绳;所述止转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止转柱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柱的通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弹性绳设于所述止转柱的侧面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连接柱的延伸端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并限制所述止转柱和所述旋转柱组件的转动;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还设有通孔,所述插销靠近所述连接柱一端设有斜锥面,所述插销的斜锥面能与所述连接柱的通孔内壁抵接并插入其中,使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旋转柱组件。通过连接柱与旋转组件的连接能便捷地使旋转组件和止转柱难以转动,避免了直接拉动绑定带调整其环状大小并固定至人体的情况出现,且连接柱设有通孔与插销配合,使得连接柱能便捷地被螺纹杆推离至旋转柱组件外。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柱组件包括转动柱和齿轮;所述转动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绑定带相连,所述转动柱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能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齿轮固设于所述旋转柱上并同轴,所述驱动块的侧面设有能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所述螺纹杆能使所述驱动块驱动所述齿轮转动。该结构能通过齿轮与带齿条的驱动块的啮合便捷地驱动转动柱旋转,从而调节绑定带的环状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止转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推动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推动组件;11-固定块;12-螺纹杆;13-驱动块;14-插销;
2-固定组件;21-连接件;22-驱动连件;23-连接带;
3-捆绑机构;31-止转组件;311-止转柱;312-连接柱;313-弹性绳;32- 旋转柱组件;321-转动柱;322-齿轮;33-绑定组件;331-绑定带;332-固定柱;
4-弹性连件;
5-引流瓶本体;
6-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包括插有引流管6的引流瓶本体5,还包括推动组件1、固定组件2、捆绑机构3。
所述固定组件2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上,并包围所述引流管6。由常识可知,引流管6本体通常为具有空腔的盒体,盒体的顶面设有向外延伸并连同内外侧的连通管,引流管6垂直地插在该连通管上。
所述捆绑机构3包括止转组件31、旋转柱组件32和绑定组件33;所述旋转柱组件3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所述止转组件3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并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32相连,限制所述旋转柱组件32和止转组件31转动;所述绑定组件33包括绑定带331和固定柱332,所述固定柱332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上,所述绑定带33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柱组件3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332相连,使所述绑定带331 形成环状。为了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在人体上,可以设置绑定带331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小范围的发生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绑定带331能形成的环状结构更多覆盖住引流瓶本体5,固定柱33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设于引流瓶本体5顶面的两侧,其中一个固定柱332的侧面设有通孔,绑定带331一端与未设有通孔的固定柱332相连,另一端穿过另一固定柱332的通孔与旋转柱组件32相连,并形成环状结构。
所述推动组件1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组件2 相连,驱动所述推动组件1,能先带动所述固定组件2夹持所述引流管6,后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32和止转组件31的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32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331的环状大小。需要理解的是,推动组件1在运动之初只与固定组件2相连,且止转组件31与旋转柱组件32相连,当运动到一定阶段后,推动组件1与止转组件31相接触并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32和止转组件 31的连接,随后推动组件1与旋转柱组件32相接触带动旋转柱组件32转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转动螺纹杆12,在螺纹杆12远离固定组件2的一端固设有圆台,需要转动螺纹杆12时只需转动圆台即可。
在其他方案中,所述推动组件1包括固定块11、螺纹杆12、驱动块13和插销14;所述固定块11固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上,所述螺纹杆12 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块11内;所述驱动块1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止转组件31的一端,所述驱动块13远离所述固定块11一端与所述插销14 相连,所述驱动块13与所述固定组件2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12,能先通过所述驱动块13带动所述固定组件2夹持所述引流管6,后通过所述插销能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32和所述止转组件31的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块13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32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331的环状大小。该结构通过螺纹杆 12与固定块11的螺接,使得运动更稳定。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顶面上的三个连接件21、一个驱动连件22和连接带23;所述三个连接件21和一个驱动连接件21首尾铰接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并围住引流管6;所述连接带23 为弹性带,所述驱动连件22通过所述连接带23与所述驱动块13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12能调节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抵接并夹持所述引流管6。通过调节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使驱动连件22和与驱动连件22 相对的连接件21相互靠近,并夹持引流管6,且由于连接带23为弹性带,在夹持住引流管6后难以影响螺纹杆12的继续转动。在具体操作时,通过螺纹杆12的运动使与驱动连件22相邻的连接件21抵靠引流管6,然后继续转动,使该连接件21绕引流管6旋转,从而使驱动连件22和与驱动连件22相对的连接件21相靠近,从而实现夹紧功能。
在其他方案中,还设有弹性连件4,所述弹性连件4设于与所述驱动连件 22相对的所述连接件21的延伸方向上,并远离所述固定块11,所述弹性连件 4连接该所述连接件21与所述引流瓶本体5。弹性连件4可优选为弹簧。该结构能给平行四边形提供一个回弹力,使平行四边形结构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并在回转螺纹杆12后,平行四边形结构能恢复初始状态,同时能使平行四边形结构在不接触引流管6之前产生变形,能进一步减少夹持组件对引流管 6的磨损。
在另一方案中,所述止转组件31包括止转柱311、连接柱312和弹性绳 313;所述止转柱31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上,所述止转柱 311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312滑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柱311的通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弹性绳313设于所述止转柱311的侧面并与所述连接柱312相连,所述连接柱312的延伸端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32相连,并限制所述止转柱311和所述旋转柱组件32的转动;所述连接柱312的侧面还设有通孔,所述插销14靠近所述连接柱312一端设有斜锥面,所述插销14的斜锥面能与所述连接柱312的通孔内壁抵接并插入其中,使所述连接柱312远离所述旋转柱组件32。需要理解的是,插销1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驱动块13,插销14插入连接柱312的通孔后使连接柱312远离旋转柱组件32后,随着螺纹杆12的继续运动,插销14完全插入止转柱311的通孔内,止转柱311被驱动块13抵接并带动连同止转柱311一起转动;在螺纹杆12退回后,连接柱312在弹性绳 313的带动下重新与旋转柱相连,继续限制止转柱311和旋转柱组件32的转动。通过连接柱312与旋转组件的连接能便捷地使旋转组件和止转柱311难以转动,避免了直接拉动绑定带331调整其环状大小并固定至人体的情况出现,且连接柱312设有通孔与插销14配合,使得连接柱312能便捷地被螺纹杆推离至旋转柱组件32外。本实施例中,止转柱311和旋转柱组件32相对设置,连接柱312位于两者之间。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旋转柱组件32包括转动柱321和齿轮322;所述转动柱3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5的顶面上,所述转动柱321 与所述绑定带331相连,所述转动柱321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312 能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齿轮322固设于所述旋转柱上并同轴,所述驱动块 13的侧面设有能与所述齿轮322啮合的齿条,转动所述螺纹杆能使所述驱动块13驱动所述齿轮322转动。需要理解的是,插销14在分离了连接柱312 与转动柱321的连接后,螺纹杆12持续转动,使驱动块13的齿条与齿轮322 啮合,从而带动转动柱321旋转,进而带动绑定带331缠绕在旋转柱上而调节绑定带331的环状结构大小。该结构能通过齿轮322与带齿条的驱动块13的啮合便捷地驱动转动柱321旋转,从而调节绑定带331的环状大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使人体穿过环状的绑定带331,驱动推动组件1调节绑定带331的环状结构大小,使绑定带331紧固在人体上即可。
上述便携的引流瓶在绑定在人体前就已对引流管进行了固定,防止了患者忘记固定引流管而引发事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包括插有引流管的引流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组件、固定组件、捆绑机构;
所述固定组件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并包围所述引流管;
所述捆绑机构包括止转组件、旋转柱组件和绑定组件;所述旋转柱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所述止转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并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限制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转动;所述绑定组件包括绑定带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上,所述绑定带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相连,使所述绑定带形成环状;
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驱动所述推动组件,能先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夹持所述引流管,后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止转组件的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的环状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块、螺纹杆、驱动块和插销;所述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驱动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止转组件的一端,所述驱动块远离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所述插销相连,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能先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夹持所述引流管,后通过所述插销能分离所述旋转柱组件和所述止转组件的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旋转柱组件转动调节所述绑定带的环状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引流瓶本体顶面上的三个连接件、一个驱动连件和连接带;所述三个连接件和一个驱动连接件首尾铰接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并围住引流管;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所述驱动连件通过所述连接带与所述驱动块相连,转动所述螺纹杆能调节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抵接并夹持所述引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弹性连件,所述弹性连件设于与所述驱动连件相对的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上,并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弹性连件连接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引流瓶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组件包括止转柱、连接柱和弹性绳;所述止转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止转柱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柱的通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弹性绳设于所述止转柱的侧面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连接柱的延伸端能与所述旋转柱组件相连,并限制所述止转柱和所述旋转柱组件的转动;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还设有通孔,所述插销靠近所述连接柱一端设有斜锥面,所述插销的斜锥面能与所述连接柱的通孔内壁抵接并插入其中,使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旋转柱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组件包括转动柱和齿轮;所述转动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引流瓶本体的顶面上,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绑定带相连,所述转动柱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能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齿轮固设于所述旋转柱上并同轴,所述驱动块的侧面设有能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所述螺纹杆能使所述驱动块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CN202121197641.2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Active CN215536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7641.2U CN215536975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7641.2U CN215536975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6975U true CN21553697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7641.2U Active CN215536975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6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9624A (zh) 骨科牵引床
CN210749548U (zh) 一种上肢损伤用包扎固定装置
CN112022280B (zh) 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
CN109876276A (zh) 一种儿童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
CN107280898A (zh) 一种用于减轻孕妇痛苦的助产设备
CN215536975U (zh) 一种便携的引流瓶
CN208756436U (zh) 一种医疗床用肢体固定装置
CN107714055A (zh) 一种儿科抽血用工作台
CN113558846A (zh) 骨科牵引床
CN209033039U (zh) 骨科手术腿部定位机构
CN201949013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针
CN211962965U (zh) 一种具有辅助转动手腕功能的腕部护理支架
CN209347444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担架推车
CN210114732U (zh) 一种脑出血穿刺引流定位装置
CN220237519U (zh) 一种可穿戴的治疗设备
CN208770230U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的头部固定器
CN211325255U (zh) 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
CN220327484U (zh) 一种桡动脉远端介入术后止血压迫器
CN219375363U (zh) 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
CN216603702U (zh) 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
CN220193154U (zh) 一种洞巾的固定装置
CN219847064U (zh) 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用晶体核娩出器
CN219090742U (zh) 一种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装置
CN215129441U (zh) 内科止血装置
CN218073787U (zh) 一种康复训练的绑带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