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5687U - 一次性吸收芯体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吸收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5687U
CN215535687U CN202121646662.8U CN202121646662U CN215535687U CN 215535687 U CN215535687 U CN 215535687U CN 202121646662 U CN202121646662 U CN 202121646662U CN 215535687 U CN215535687 U CN 215535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uffy
absorbent resin
fixe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66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威
周彧峰
彭海燕
邹开东
许飒
聂志强
周峰
张谭妹
林志平
张泳坚
许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l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66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5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5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5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沿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第二槽体沿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蓬松固定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可减少与皮肤接触的回渗的液体,降低液体反渗量,同时有助于裆部保持舒适。

Description

一次性吸收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
背景技术
在一次性卫生用品中,其结构中最重要就是吸收芯体。现行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常规的结构是上层亲水无纺布、下层亲水无纺布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吸收芯。对于吸收芯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传统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的吸收芯;第二类:湿强纸,膨化纸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的复合芯体;第三类:无纺布和高分子吸水树脂通过热熔胶粘合,经过折叠部件形成的超薄芯体。目前第一类吸收芯体的多次吸收性能较好,扩散性能较好,但是由于其结构是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体,导致一次性卫生用品会比较厚,使用者在穿戴使用过程相对会比较潮湿闷热,并且使用过程中由于穿戴者的活动会引起吸收芯体出现起坨断层的情况。
第二类吸收芯体相对于第一类而言会比较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第一类吸收芯体的起坨断层的情况。但是其多次吸收能力较差,传导扩散能力不足,造成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利用率低下。并且该结构的吸收芯的某一局部的吸收一定量的液体后,由于其传导扩散性能会变差,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够完全扩散。并且纸尿裤被婴幼儿处于施加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会回渗到面层上,造成接触面潮湿,引起婴幼儿皮肤的不适。第三类吸收芯体会相对于第二类吸收芯而言其厚度会更薄,但是其液体的吸收速度会相对较差,因为其高分子吸水树脂集中一起,无法提供液体储存环境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收后的膨胀空间受限,因此该类型的吸收性体在应用到一次性卫生用品中,会存在着液体漏出的风险。但是其吸收液体后的回渗的水分会相对较低,使得一次性卫生用品表面较干爽。现行技术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一般具有良好的特性,但还是存在某些不足与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可减少与皮肤接触的回渗的液体,降低液体反渗量,同时有助于裆部保持舒适。因此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的技术成果,通过改变吸收芯的结构,使其液体在吸收芯中能够更好的被吸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吸收芯受到压力的作用而导致接触面潮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所述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
所述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所述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所述下层固定无纺布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两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上层固定无纺布顶面的一部分;
所述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蓬松固定层内,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所述固定包裹层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二折叠部,两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超薄芯体顶面的一部分;
所述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蓬松固定层。
进一步地,所述蓬松表层和蓬松固定层均为热风蓬松无纺布,所述固定包裹层、上层固定无纺布和下层固定无纺布为纺粘亲水无纺布、热风亲水无纺布和水刺亲水无纺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蓬松表层的厚度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裆部槽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裆部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1,所述第一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2,A1等于A2;所述第二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3,所述第二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4,A3等于A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为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的1/2-2/3。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采用蓬松表层作为上层结构,能够使得其在受到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一定的硬挺度,回渗的液体与皮肤接触将大大减少。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在吸收芯吸收液体后,裆部槽保持较好的柔软度,使得穿戴者在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过程中能保持U型,有助于穿戴者的裆部保持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超薄芯体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第一槽体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第二槽体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图中:1、蓬松表层;2、固定包裹层;21、第二折叠部;3、超薄芯体;31、上层固定无纺布;311、第一折叠部;32、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3、下层固定无纺布;4、蓬松固定层;5、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裆部槽;61、第一槽体;62、第二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6,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1;
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3,超薄芯体3包括上层固定无纺布31、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和下层固定无纺布33,下层固定无纺布33的两端形成有第一折叠部311,两第一折叠部311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上层固定无纺布31顶面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漏出,具体地,第一折叠部311的长度至少为超薄芯体3的1/4宽度,保证包折处不易脱落;在实际生产中也可将上层固定无纺布31完全包裹,本实施例为节省材料采用部分覆盖的方式;同时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在制造过程中可根据最终一次性成品所需的性能要求,选择单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或是双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堆叠。
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4、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和固定包裹层2,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设置在蓬松固定层4内,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吸水速率大于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的吸水速率,固定包裹层2的两端形成有第二折叠部21,两第二折叠部32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超薄芯体3顶面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漏出,在实际生产中也可将超薄芯体3完全包裹,本实施例为节省材料采用部分覆盖的方式。
裆部槽6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61和第二槽体62,第一槽体61沿超薄芯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第二槽体62沿蓬松固定层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蓬松固定层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蓬松表层1和蓬松固定层4均为热风蓬松无纺布,其中,蓬松表层1的热风蓬松无纺布配比中含有50%的七旦的涤纶纤维;与蓬松表层的热风蓬松无纺布不同在于,蓬松固定层4的热风蓬松无纺布配比中七旦的涤纶纤维占比30%,蓬松固定层4主要用于固定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固定包裹层2、上层固定无纺布31和下层固定无纺布33均选自纺粘亲水无纺布、热风亲水无纺布和水刺亲水无纺布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蓬松表层1的厚度为4-5mm,在20N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大于2mm的厚度,因此,当婴幼儿的裆部与臀部在与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接触过程中,吸收进纸尿裤芯体内的液体难回渗到表层,保证了纸尿裤表层保持干爽状态,解决了因回渗问题导致纸尿裤表层潮湿、对婴幼儿幼嫩皮肤造成不适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蓬松表层1的克重选用60-80gsm,能够减少液体反渗导致的不适感;固定包裹层2的克重选用10-35gsm,可以防止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漏出;上层固定无纺布31和下层固定无纺布33的克重选用为12-25gsm,可以防止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漏出;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克重选用100-300gsm,在该范围内可以针对产品类别进行选择使用;蓬松固定层4的克重选用40-50gsm,有利于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播散固定,同时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裆部槽6的数量为2个,两裆部槽6对称设置,第一槽体61前腰端与超薄芯体3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1,第一槽体61后腰端与超薄芯体3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2,A1等于A2;第二槽体62前腰端与蓬松固定层4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3,第二槽体62后腰端与蓬松固定层4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4,A3等于A4,使用者使用一次性卫生产品时,产品吸收液体并膨胀,然而由于第一槽体61和第二槽体62的位置不吸收液体,从而可以保持使用者裆部的舒适感,同时第一槽体61和第二槽体62可以起到一定的引流扩散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槽体62的长度为蓬松固定层4的长度的1/2-2/3,两侧裆部槽6之间的距离根据使用人群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区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吸水速率不小于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吸水速率的1.5倍,既当有液体下渗时,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比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颗粒的吸水速率快,液体优先被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吸收,从而有效降低表面的潮湿感。
一次性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中间层结构制作步骤:将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通过转印工艺播撒到下层固定无纺布33上,并通过热熔胶进行复合固定,具体的超薄芯体3通过转印工艺将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在下层固定无纺布33上进行高分子转移,同时在下层固定无纺布33通过负压吸附工艺对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进行定型,并且通过热熔胶进行固定,再将上层固定无纺布31通过热熔胶复合固定在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上,下层固定无纺布33通过包折机构把上层固定无纺布31包折,在两侧形成闭环结构,防止高分子外漏,形成中间层结构;
下层结构制作步骤:将蓬松固定层4进行定位切割,预留出裆部槽6,紧接着与固定包裹层2通过热熔胶复合固定,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通过转移辊播撒到蓬松固定层4上,最后通过负压吸附,把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依次从蓬松固定层4上部、中部、下部进行转移,使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均匀分布于蓬松固定层4中,得到下层结构;
复合步骤:将中间层结构与下层结构通过热熔胶复合固定,再通过折叠机构,使得固定包裹层2的两端将中间层结构的两端进行包折,从而防止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高分子外漏,同时可与中层结构紧凑相连,使得产品的整体性更好;最后将蓬松表层1与固定包裹层2的折叠部位和超薄芯体3通过热熔胶黏剂进行材料层间复合,即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槽体61内不含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第二槽体62内不含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也就是说,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预留裆部槽6的位置不进行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播撒,具体的在高分子转移辊中预留裆部槽6长度的无开槽,那么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无法在该转移辊上附着,进一步的就不会转移到裆部槽6中,通过该方式得到的芯体使用到纸尿裤中,使用者在使用上述纸尿裤的过程中,其舒适感会大大提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分为两层进行转印,每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的克重为100-300gsm。
实施例1中所用材料的具体选择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复合吸收芯体的材料表
Figure BDA0003168691520000081
对比例1
一种复合芯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六层结构:第一层无尘纸、第一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热风蓬松布、第二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第二层无尘纸和亲水包裹固定层,上述五层结构通过热熔胶复合形成整体。具体的材料信息表如下表2所示。
表2对比例1吸收芯体的材料表
Figure BDA0003168691520000091
对比例2
一种传统卫生用品吸收芯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二层结构:第一层热风亲水包裹层、第二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木浆纤维混合层,上述二层结构通过热熔胶复合形成整体。具体的材料信息表如下表3所示。
表3对比例2吸收芯体的材料表
Figure BDA0003168691520000092
对比例3
一种3D打印芯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四层结构:第一层亲水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固定层、第一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第二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第二层亲水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固定层,上述四层结构通过热熔胶复合形成整体。具体的材料信息表如下表4所示。
表4对比例3吸收芯体的材料表
Figure BDA0003168691520000101
效果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和对比例1、2、3获取的吸收芯体,裁剪长0.4m*宽0.1m的矩形测试片,以中心线为注液点注射液体。按照GB/T 28004-2011中的回渗量测试方法进行试验。并分别记录液体被吸收芯体吸收的时间,分别记为第1次吸收速度T1和第2次吸收速度T2。并且,分别于第4min和第11min测量液体在芯体中沿着芯体长度方向的扩散距离D1和D2;于第10min后,称量20g滤纸(直径110mm)放置于注液点上,用1.2kg(直径100mm)的砝码放置于滤纸上,加压1min,称量滤纸增加的重量,增加的重量为回渗量。测试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实施例1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吸收芯体性能测试结果记录表
项目 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T1/s 11.37 11.89 11.54 21.76
T2/s 10.61 12.16 20.39 8.15
反渗量/g 0.19 0.81 2.17 0.24
D1/mm 216 207 172 212
D2/mm 232 220 204 228
从表6中的记录可得,实施例1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吸收芯体,在吸收速度、反渗量和扩散长度这几个指标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优于对比例1、2、3。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所述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
所述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所述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所述下层固定无纺布的两端形成有第一折叠部,两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上层固定无纺布顶面的一部分;
所述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蓬松固定层内,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所述固定包裹层的两端形成有第二折叠部,两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超薄芯体顶面的一部分;
所述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蓬松固定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表层和蓬松固定层均为热风蓬松无纺布,所述固定包裹层、上层固定无纺布和下层固定无纺布为纺粘亲水无纺布、热风亲水无纺布和水刺亲水无纺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表层的厚度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槽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裆部槽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1,所述第一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2,A1等于A2;所述第二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3,所述第二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4,A3等于A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为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的1/2-2/3。
CN202121646662.8U 2021-07-19 2021-07-19 一次性吸收芯体 Active CN215535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6662.8U CN2155356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次性吸收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6662.8U CN2155356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次性吸收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5687U true CN21553568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6662.8U Active CN21553568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次性吸收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5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512493A (ja) 高吸引及び高容量を示す吸収性製品用液体分配部材
CN101325938A (zh) 吸收性制品
CN214318307U (zh) 一种新型防漏的吸收物品
CN215131723U (zh) 一种新型卫生用品
CN113081500A (zh) 一种新型卫生用品
CN214318308U (zh) 一种快吸防漏的吸收物品
CN212439076U (zh) 吸收芯体
CN215535687U (zh) 一次性吸收芯体
US6791005B2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leakage safety
CN21897948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吸收用品
CN112494217A (zh)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5020557U (zh) 一种吸收内芯和吸收芯体
CN214104886U (zh) 纸尿裤
CN113425509A (zh) 一次性吸收芯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14511537U (zh)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芯体
CN215131696U (zh) 一种带凸起卫生巾
CN205964304U (zh) 一种吸收性物品
CN214208676U (zh) 一种吸收物品
CN212679431U (zh) 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
CN210330918U (zh) 一种用于卫生用品的芯体及生产装置
CN209864332U (zh) 一种蓬松透气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CN112494216A (zh) 一种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9184550U (zh) 一种新型吸收用品
CN216496076U (zh) 一种快速吸收式透气卫生巾复合芯体
CN112603659B (zh) 一种吸收内芯、吸收芯体及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