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4947U -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4947U
CN215534947U CN202121917478.2U CN202121917478U CN215534947U CN 215534947 U CN215534947 U CN 215534947U CN 202121917478 U CN202121917478 U CN 202121917478U CN 215534947 U CN215534947 U CN 215534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imiting plate
casing
guid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174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大龙
宛磊
张世魁
岳龙
李智浩
张绍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9174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4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4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4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有效的增加了导向器长度可调节的功能,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换向块,换向块的内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外侧套装有伸缩套筒,所述换向块的前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换向块的下方连接有半蜗轮,半蜗轮的前方啮合有蜗杆,蜗杆的右侧啮合有调向杆,所述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均设有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增加了导向器角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与患者股骨颈骨皮质紧密贴敷的目的,达到了装置角度调节可视化的目的,增加了可拔除克氏针的功能,优化了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髋部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内固定,只要有满意复位,大多数内固定方法均可获得80%~90%的愈合率,不愈合病例日后需手术处理亦仅5%~10%,即使发生股骨头坏死,亦仅1/3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是:早期无创伤复位,合理多枚钉固定,早期康复,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多使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患者骨折处进行固定,该手术通过自大粗隆下做一2~8cm的纵形皮肤切口,切开阔筋膜,将骨外侧肌拉向前方,显露大粗隆及股骨上端后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确定在股骨干外侧皮质进针的正确位置,在C型臂X光机的不断监测下通过医用电钻呈倒品字形打入三枚克氏针,之后拔除克氏针,经扩孔后拧入空心钉进行骨科固定,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钻入克氏针与空心钉的时候容易产生偏斜的情况,致使手术过程中需要在C型臂X光机的观察下反复调整克氏针位置,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多次受到辐射照射,增加了辐射暴露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进行定位,但现有的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存在缺陷,现有的导向器近端套筒与股骨外侧骨皮质贴敷不佳,且近端套筒不能调节长度,如果在术中近端套筒没有良好的骨质贴敷,往往会出现经套筒钻入的导针位置达不到预期,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与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调节导向器套筒长短与角度的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增加了导向器长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与患者股骨颈骨皮质紧密贴敷的目的,增加了导向器角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角度调节可视化的目的,增加了可拔除克氏针的功能,优化了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的功能,减小了不同患者使用手术时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向块,换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调节杆,调节杆的外侧螺纹套装有一个伸缩套筒,所述换向块的前端设有一个限位板,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前后贯穿限位板的限位槽,所述伸缩套筒贯穿限位槽且与限位板转动连接,调节杆、换向块与伸缩套筒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的前后限位结构,所述换向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半蜗轮,半蜗轮的前方啮合有一个蜗杆,蜗杆的右侧齿轮啮合有一个调向杆,调向杆、蜗杆、半蜗轮、换向块与伸缩套筒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的左右限位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多个贯穿限位板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均设有一个与限位板转动连接的导向机构,换向块、伸缩套筒与限位板相互配合形成每个导向机构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槽右侧导向机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角度杆,角度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前方啮合有一个不完全齿环,不完全齿环可沿第一壳体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壳体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贯穿第二壳体的拔针孔,拔针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个拔针机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导向机构均包括有一个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每个第一套筒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前后滑动的第二套筒,每个第二套筒的前端均贯穿第二壳体,每个所述第二套筒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杆,每个导向杆均与限位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拔针机构包括有一个与拔针孔螺纹连接的拔针套筒,拔针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可沿固定块前后滑动的拔针板,每个拔针板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拔针杆,每个拔针杆均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拔针杆与固定块相互配合形成拔针板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块,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板,拆卸板与拆卸块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壳体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导向器长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与患者股骨颈骨皮质紧密贴敷的目的,增加了导向器角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角度调节可视化的目的,增加了可拔除克氏针的功能,优化了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的功能,减小了不同患者使用手术时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换向块与第一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杆与伸缩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拔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拆卸块与拆卸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换向块、3-调节杆、4-伸缩套筒、5-限位板、6-限位槽、7-半蜗轮、8-蜗杆、9-调向杆、10-导向孔、11-导向机构、12-角度杆、13-不完全齿轮、14-不完全齿环、15-第二壳体、16-拔针孔、17-拔针机构、18-第一套筒、19-导向槽、20-第二套筒、21-导向杆、22-拔针套筒、23-固定块、24-拔针板、25-拔针杆、27-把手、28-拆卸块、29-拆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4和图7给出,本实用包括第一壳体1,为了达到导向器套筒长度与角度均可调节的目的,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向块2,换向块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调节杆3,调节杆3前后贯穿换向块2且只能沿换向块2转动而不能前后移动,调节杆3的后端呈心形,方便医护人员转动调节杆3,调节杆3的外侧螺纹套装有一个伸缩套筒4,所述换向块2的前端设有一个限位板5,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前后贯穿限位板5的限位槽6,所述伸缩套筒4贯穿限位槽6且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伸缩套筒4与限位板5之间可以左右转动,调节杆3、换向块2与伸缩套筒4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5的前后限位结构,通过转动调节杆3,螺纹啮合可使伸缩套筒4前后移动,伸缩套筒4带动限位板5前后移动,所述换向块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半蜗轮7,半蜗轮7的前方啮合有一个蜗杆8,蜗杆8的右侧齿轮啮合有一个调向杆9,蜗杆8的右侧呈锥齿轮状,调向杆9的上端呈锥齿轮状与蜗杆8啮合,调向杆9的下端呈心形,方便医护人员转动调向杆9,调向杆9、蜗杆8、半蜗轮7、换向块2与伸缩套筒4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5的左右限位结构,通过转动调向杆9使蜗杆8转动,蜗杆8带动半蜗轮7转动,半蜗轮7带动换向块2转动,随换向块2一起转动的调节杆3带动伸缩套筒4移动,便可实现限位板5的左右移动,所述限位槽6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多个贯穿限位板5的导向孔10,每个导向孔10内均设有一个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的导向机构11,每个导向机构11均呈空心结构,可通过导向机构11对克氏针与空心钉进行导向及定位,导向机构11为可伸缩设计,换向块2、伸缩套筒4与限位板5相互配合形成每个导向机构11的限位结构,每个导向机构11的后端均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限位板5的前后移动便可带动导向机构11进行伸缩,限位板5的左右移动便可带动导向机构11进行左右旋转;
所述限位槽6右侧导向机构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角度杆12,角度杆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13,不完全齿轮13的前方啮合有一个不完全齿环14,不完全齿环14可沿第一壳体1左右滑动,不完全齿环14的上端设有刻度线,可以直观地查看导向机构11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贯穿第二壳体15的拔针孔16,拔针孔1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个拔针机构17,拔针孔16可以对手术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的克氏针进行拔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当装置使用时,可将装置放在患者的股骨大转子下方合适位置处,然后将导向机构11的前端紧贴患者股骨,通过调节调向杆9使换向块2转动,换向块2带动限位板5左右移动便可调节导向机构11的角度,通过转动调节杆3可使伸缩套筒4带动限位板5前后移动,限位板5前后移动便可控制导向机构11的伸缩变形。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5给出,为了达到导向器套筒与股骨外侧皮质紧密贴敷的目的,每个所述导向机构11均包括有一个与第一壳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18,每个第一套筒18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导向槽19,每个所述第一套筒18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18前后滑动的第二套筒20,每个第二套筒20的前端均呈锯齿状,能够在不划伤股骨外侧骨皮质的基础上减小导向器打滑的风险,每个第二套筒20的前端均贯穿第二壳体15,每个所述第二套筒20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杆21,每个导向杆21均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当限位板5前后移动时,限位板5便会通过导向杆21带动对应的第二套筒20沿对应的导向槽19前后移动,便可实现第二套筒20的前后移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6给出,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拔除克氏针的操作,所述拔针机构17包括有一个与拔针孔16螺纹连接的拔针套筒22,拔针套筒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23,固定块23的内部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可沿固定块23前后滑动的拔针板24,拔针板24呈圆弧状,能够有效的与克氏针贴合,增大拔针时的摩擦力,每个拔针板24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拔针杆25,每个拔针杆25均与固定块23螺纹连接,拔针杆25与固定块23相互配合形成拔针板24的限位结构,当手术中需要拔出克氏针时,可将克氏针裸露在患者骨质外侧的部分从拔针孔16右侧插入,然后转动拔针杆25使拔针板24夹紧克氏针,之后转动固定块23,固定块23带动拔针套筒22转动,使拔针机构17带动克氏针一同移动,便可达到用恒定的力拔出克氏针的目的。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7给出,为了达到装置使用过后容易清洁的目的,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块28,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板29,拆卸板29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能够进行一定的弹性形变,拆卸板29与拆卸块28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壳体15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27,当装置使用后可操作拆卸板29使拆卸板29与拆卸块28解除配合,便可取下第二壳体15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消毒,减小了不同病人使用时产生个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放在患者的股骨大转子下方合适位置处,然后将伸缩套筒4的前端紧贴患者股骨,通过转动调向杆9调节第一套筒18与第二套筒20的的角度,同时可观察不完全齿环14确定第二套筒20所需转动的角度,通过转动调节杆3可控制第二套筒18的伸缩长度,然后再通过第二套筒20依次打入克氏针与空心钉,当需要拔出克氏针时,可将克氏针裸露在患者骨质外侧的部分从拔针孔16右侧插入,然后转动拔针杆25使拔针板24夹紧克氏针,之后转动固定块23,固定块23带动拔针套筒22转动,使拔针板24带动克氏针一同移动,便可拔出克氏针,当装置使用过后,可操作拆卸板29使拆卸板29与拆卸块28解除配合,便可取下第二壳体15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消毒。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导向器长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与患者股骨颈骨皮质紧密贴敷的目的,增加了导向器角度可调节的功能,达到了装置角度调节可视化的目的,增加了可拔除克氏针的功能,优化了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的功能,减小了不同患者使用手术时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向块(2),换向块(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调节杆(3),调节杆(3)的外侧螺纹套装有一个伸缩套筒(4),所述换向块(2)的前端设有一个限位板(5),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前后贯穿限位板(5)的限位槽(6),所述伸缩套筒(4)贯穿限位槽(6)且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调节杆(3)、换向块(2)与伸缩套筒(4)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5)的前后限位结构,所述换向块(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半蜗轮(7),半蜗轮(7)的前方啮合有一个蜗杆(8),蜗杆(8)的右侧齿轮啮合有一个调向杆(9),调向杆(9)、蜗杆(8)、半蜗轮(7)、换向块(2)与伸缩套筒(4)相互配合形成限位板(5)的左右限位结构,所述限位槽(6)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多个贯穿限位板(5)的导向孔(10),每个导向孔(10)内均设有一个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的导向机构(11),换向块(2)、伸缩套筒(4)与限位板(5)相互配合形成每个导向机构(11)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槽(6)右侧导向机构(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角度杆(12),角度杆(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13),不完全齿轮(13)的前方啮合有一个不完全齿环(14),不完全齿环(14)可沿第一壳体(1)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贯穿第二壳体(15)的拔针孔(16),拔针孔(1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个拔针机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机构(11)均包括有一个与第一壳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18),每个第一套筒(18)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导向槽(19),每个所述第一套筒(18)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可沿第一套筒(18)前后滑动的第二套筒(20),每个第二套筒(20)的前端均贯穿第二壳体(15),每个所述第二套筒(20)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杆(21),每个导向杆(21)均与限位板(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针机构(17)包括有一个与拔针孔(16)螺纹连接的拔针套筒(22),拔针套筒(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23),固定块(23)的内部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可沿固定块(23)前后滑动的拔针板(24),每个拔针板(24)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拔针杆(25),每个拔针杆(25)均与固定块(23)螺纹连接,拔针杆(25)与固定块(23)相互配合形成拔针板(24)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块(28),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上下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拆卸板(29),拆卸板(29)与拆卸块(28)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壳体(15)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27)。
CN202121917478.2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Active CN215534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7478.2U CN215534947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7478.2U CN215534947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4947U true CN21553494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17478.2U Active CN215534947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4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45079A (en) Apparatus for mechanically holding, maneuvering and maintaining a body part of a patient during orthopedic surgery
CN106137409B (zh)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定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83881B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CN108324528A (zh) 一种医院骨科颈椎患者治疗护理设备
WO2019035734A1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лонных костей таза
CN108324358B (zh) 骨折固定设备和骨折复位系统
CN215534947U (zh)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CN108030541B (zh)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装置
CN111407489A (zh) 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
CN103637839B (zh) 一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快速复位器
CN215740235U (zh) 一种骨科手术定位装置
CN109009374A (zh) 一种肱骨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CN213310237U (zh) 一种关节镜监视下微创辅助复位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装置
CN109893202B (zh) 一种自动引导体外骨科用钻孔装置
CN209751188U (zh) 一种偏心单臂骨牵引装置
CN107349004A (zh) 一种骨水泥辅助注射装置
CN111493990A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CN206261677U (zh)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定位辅助装置
CN212234641U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CN210250027U (zh) 一种上肢骨折整复牵引器
CN113384338B (zh) 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自动导向装置
CN216221575U (zh) 一种骨科手术钻孔导向装置
CN219126624U (zh) 一种便于定位胫骨的通道克氏针
CN213310239U (zh) 一种用于单边外固定架的可延长平行螺钉导向器
CN215273248U (zh) 一种f型上、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