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4834U -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4834U
CN215534834U CN202022791331.5U CN202022791331U CN215534834U CN 215534834 U CN215534834 U CN 215534834U CN 202022791331 U CN202022791331 U CN 202022791331U CN 215534834 U CN215534834 U CN 215534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utting
face
guide section
cutting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13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扬
周程沛
钱济先
黄孝敏
钱澍
高浩然
高全有
郭时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ACH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ACH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ACH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ACH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13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4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4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4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包括:手柄、固定于所述手柄上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一切开刀片,所述第一切开刀片包括与所述连接件卡接的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固接的导管段、与所述导管段一体式连接的引导段及固定于所述引导段上的半圆锥切开刀;其中,所述半圆锥切开刀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锥形面,所述引导段为一边条板,导管段靠近引导段的一端为一斜切开口,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与引导段一体式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避免挤压或者直接切割神经,还可在内窥镜下实时监测深度,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还可撑开椎间隙。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环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经皮脊柱内镜的被广泛的应用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来,尤其是后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后路治疗,效果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近年来,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减压融合治疗,在国内开展的如火如荼,已从传统认为的禁忌症转变为适应症。其具有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点,但目前尚未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适用于颈椎三节段以下病变的治疗,其具有组织间隙入路,创伤小等优点。但应用内镜手术的难点之一是在分离食管气管和血管鞘以后,如何有效切开前纵韧带和纤维环,尤其是切开退变增生较重(前缘钙化或骨化增生覆盖椎间隙)的纤维环,如果无法切开纤维环打开椎间隙,将无法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传统的开放手术采用小刀片切开纤维环后,髓核钳摘除髓核,然后应用小刮匙刮除软骨终板,进行椎间处理;对于椎间隙较窄或骨性增生较重的椎间隙,一般采用尖嘴咬骨钳咬除骨赘显露椎间隙或小骨刀切除骨赘撬拨椎间隙,以达到切开纤维环进行髓核摘除的目的,但对于内镜下融合手术,该工具无法在内镜工作通道内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避免挤压或者直接切割神经,还可在内窥镜下实时监测深度,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还可撑开椎间隙。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包括:
手柄、固定于所述手柄上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一切开刀片,所述第一切开刀片包括与所述连接件卡接的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固接的导管段、与所述导管段一体式连接的引导段及固定于所述引导段上的半圆锥切开刀;
其中,所述半圆锥切开刀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锥形面,所述引导段为一边条板,导管段靠近引导段的一端为一斜切开口,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与引导段一体式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开刀片,所述第三开刀片包括与连接件卡接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固接的第一导管段、与所述第一导管段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引导段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引导段的切割刀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段为实心圆杆,所述第一导管段靠近第一引导段的一端面上形成一扇形面,第一引导段的一端面的两边分别一体式固接有第一切割刀片与第二切割刀片,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与第二切割刀片之间相互垂直。
优选的,还包括第四开刀片,所述第四开刀片包括与连接件卡接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固接的第二导管段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管段上的等腰梯切割刀。
优选的,所述等腰梯切割刀包括一相对的第一切刀面及与所述第一切刀面相邻的一相对的第二切刀面,所述第一切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切刀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一切刀面与所述第二切刀面均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半圆锥切开刀、第三开刀片及第四开刀片的长度均不大于1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切开刀片的一端面为锥形弧面,且刃片的长度不大于15mm,可在切除椎体表面骨赘进入椎间隙后起到良好的撬拨作用,撑开椎间隙;第三开刀片的第一切割刀片与第二切割刀片相互垂直设计,可切割两次纤维环或骨赘后形成一份方形的间隙,方便下一步操作切除椎间盘;第四开刀片为竖直形,避免挤压或直接切割神经,同时可在内镜下实时监测所达到的深度,最大程度的保证手术安全,而且通过手柄与连接件相匹配锁死和开锁替换,达到良好把持并可进行敲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环切开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环切开装置的第三开刀片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环切开装置的第四开刀片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40.纤维环切开组件;41.手柄;42.连接件;43.第一切开刀片;44.第三开刀片;45.第四开刀片;431.连接段;432.导管段;433.引导段;434.半圆锥切开刀;441.第一连接段;442.第一导管段;443.第一引导段;444.第二切割刀片;445.第一切割刀片;451.第二连接段;452.第二导管段;453.等腰梯切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40,包括:手柄41、固定于所述手柄41上的连接件42及与所述连接件42上的第一切开刀片43,所述第一切开刀片43包括与所述连接件42卡接的连接段431、与所述连接段431固接的导管段432、与所述导管段432一体式连接的引导段433及固定于所述引导段433上的半圆锥切开刀434,而且手柄41可采用T型或直筒型,与连接件42相匹配锁死和开锁替换,达到良好把持并可进行敲击的目的;
其中,所述半圆锥切开刀434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锥形面,所述引导段433为一边条板,导管段432靠近引导段433的一端为一斜切开口,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与引导段433一体式连接,所述半圆锥切开刀434的剖面可起到撑开椎间隙的作用,同时,可来回晃动连接段431,也可起到撑开椎间隙的作用。
参照图2,还包括第三开刀片44,所述第三开刀片44包括与连接件42卡接的第一连接段441、与所述第一连接段441固接的第一导管段442、与所述第一导管段442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引导段443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引导段443的切割刀片,所述第一导管段442为实心圆杆,所述第一导管段442靠近第一引导段443的一端面上形成一扇形面,第一引导段443的一端面的两边分别一体式固接有第一切割刀片445与第二切割刀片444,所述第一切割刀片445与第二切割刀片444之间相互垂直,可以在切割两次纤维环或骨赘后形成一份方形的间隙,方便下一步操作切除椎间盘。
参照图3,还包括第四开刀片45,所述第四开刀片45包括与连接件42卡接的第二连接段45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451固接的第二导管段452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管段452上的等腰梯切割刀453,所述等腰梯切割刀453包括一相对的第一切刀面及与所述第一切刀面相邻的一相对的第二切刀面,所述第一切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切刀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一切刀面与所述第二切刀面均呈倾斜状,避免挤压或直接切割神经,同时可在内镜下实时监测所达到的深度,最大程度的保证手术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锥切开刀434、第三开刀片44及第四开刀片45的长度均不大于15mm,可以在切除椎体表面骨赘进入椎间隙后起到良好的撬拨作用,撑开椎间隙。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41)、固定于所述手柄(41)上的连接件(42)及与所述连接件(42)上的第一切开刀片(43),所述第一切开刀片(43)包括与所述连接件(42)卡接的连接段(431)、与所述连接段(431)固接的导管段(432)、与所述导管段(432)一体式连接的引导段(433)及固定于所述引导段(433)上的半圆锥切开刀(434);
其中,所述半圆锥切开刀(434)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锥形面,所述引导段(433)为一边条板,导管段(432)靠近引导段(433)的一端为一斜切开口,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与引导段(433)一体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开刀片(44),所述第三开刀片(44)包括与连接件(42)卡接的第一连接段(441)、与所述第一连接段(441)固接的第一导管段(442)、与所述第一导管段(442)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引导段(443)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引导段(443)的切割刀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段(442)为实心圆杆,所述第一导管段(442)靠近第一引导段(443)的一端面上形成一扇形面,第一引导段(443)的一端面的两边分别一体式固接有第一切割刀片(445)与第二切割刀片(444),所述第一切割刀片(445)与第二切割刀片(444)之间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开刀片(45),所述第四开刀片(45)包括与连接件(42)卡接的第二连接段(45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451)固接的第二导管段(452)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管段(452)上的等腰梯切割刀(45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切割刀(453)包括一相对的第一切刀面及与所述第一切刀面相邻的一相对的第二切刀面,所述第一切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切刀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一切刀面与所述第二切刀面均呈倾斜状。
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锥切开刀(434)、第三开刀片(44)及第四开刀片(45)的长度均不大于15mm。
CN202022791331.5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Active CN215534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1331.5U CN21553483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1331.5U CN21553483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4834U true CN21553483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1331.5U Active CN21553483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4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07794B1 (en) Apparatus for decompressing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s
US10172628B2 (en) Vertical cutter and method of use
US4545374A (en) Method and 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a 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
JP4223812B2 (ja) 経皮的外科手術用装置及び方法
AU692677B2 (en) Nerve deflecting conduit needle and method
US7578820B2 (en) Devices and techniques for a minimally invasive disc space preparation and implant insertion
AU2010318711B2 (en) Surgical access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50282817A1 (en) Expandable reamer and method of use
US20050171551A1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bone to receive an implant
US112244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srupting intervertebral disc tissue
JP2005538748A (ja) 椎間円板切除の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JP2013538624A (ja) カニューレ挿入型切開刀
JP2000511788A (ja) 経皮的外科手術用装置及び方法
CA2543295A1 (en) Tools and tool kits for performing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on the spine
JP2002501784A (ja) 椎体間用固定装置及び固定方法
EP1468652A1 (en) Apparatus for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
US20060052812A1 (en) Tool for preparing a surgical site for an access device
CN215534834U (zh) 一种纤维环切开装置
CN205215376U (zh) 一种微创关节突切除导向定位器及导向定位微创关节突切除器械组件
CN105559894A (zh) 一种微创关节突切除导向定位器及导向定位微创关节突切除器械组件
CN211796646U (zh) 一种内镜下椎体终板处理器
CN214761317U (zh) 一种用于椎间孔镜下手术的骨刀
CN220917459U (zh) 一种单边双通道手术用内镜骨刀
CN217827995U (zh) 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
US20070162034A1 (en) Annular repair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