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737U -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737U
CN215533737U CN202121747061.6U CN202121747061U CN215533737U CN 215533737 U CN215533737 U CN 215533737U CN 202121747061 U CN202121747061 U CN 202121747061U CN 215533737 U CN215533737 U CN 21553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late
food cooking
partitio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70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m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m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m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m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70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锅体;锅体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一种食物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分隔锅体的内部空间的隔板和用于检测锅体内是否安装隔板的微动开关;隔板可拆卸安装至锅体;壳体的前端形成有供锅体插入的敞口;微动开关安装至壳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检测锅体内是否安装隔板。

Description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食物烹饪器具用于对食物进行烹饪。空气炸锅是一种常见的食物烹饪器具。空气炸锅可以用空气来进行“油炸”的器具。主要是利用热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使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
食物烹饪器具的锅体内可以设置可拆卸的隔板,因此需要设置检测装置以判断锅体内是否安装隔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锅体;锅体可滑动地安装至壳体;一种食物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分隔锅体的内部空间的隔板和用于检测锅体内是否安装隔板的微动开关;隔板可拆卸安装至锅体;壳体的前端形成有供锅体插入的敞口;微动开关安装至壳体的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微动开关可以检测锅体内是否安装隔板。微动开关的位置设置,使得带隔板的锅体放入至壳体内部时,隔板最后碰触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触发后滞,减少微动开关触杆与隔板之间的摩擦,使微动开关接触隔板的触发更加灵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另外,也使得隔板安装安全到位后,微动开关才能被触发,保证了锅体能被隔板很好的完整地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烹饪空间,二者之间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更不会造成串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安装有反射板;锅体可滑动地安装至下壳体;微动开关安装至反射板。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壳体设置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方式,方便反射板的安装。微动开关安装至放射板,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安装机构对微动开关进行安装,即可以将微动开关的开关触杆设置到隔板的上方,直接利用隔板触发开关触杆,减少中转传动机构,提升系统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微动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相对于开关本体运动的开关触杆;开关触杆远离开关本体的一端形成用于与隔板接触的接触结构。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开关触杆直接形成接触结构,不需要额外在开关触杆上安装接触结构,避免了接触结构从开关触杆脱落进入烹饪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开关本体设置于反射板和上壳体之间;反射板形成有供接触结构穿过的通孔;接触结构穿过通孔;开关本体覆盖通孔。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开关本体的位置设置保证了开关本体不会因故障脱落进入到烹饪腔内,同时利用开关本体覆盖通孔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额外复杂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反射板包括两个与锅体的内部空间对齐的反射部和与隔板对齐的分隔部;分隔部连接两个反射部;分隔部形成通孔;开关本体安装至分隔部。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对于双腔式的反射板,分隔部的高度相对于较低,开关本体安装到分隔部在高度方向上与隔板的距离较近,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开关本体可以直接设置到隔板的正上方,有助于缩短开关触杆的长度,提升开关触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隔板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开关触杆接触的顶平板部;接触结构接触顶平板部触发微动开关。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隔板上设置顶平板部增大隔板与微动开关的接触区域的尺寸,从而保证隔板可以稳定地与微动开关的开关触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顶平板部的长度方向与锅体的滑动方向平行;在锅体的滑动安装的方向上定义顶平板部的前端和后端;在锅体内安装隔板时,微动开关的开关触杆与顶平板部的前端接触。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带隔板的锅体放入至壳体内部时,顶平板部的前端直接碰触微动开关,减少微动开关触杆与顶平板部之间的摩擦,提升微动开关触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接触结构设置为球头结构。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球头结构减少开关触杆与隔板的摩擦,在隔板与球头结构接触时,可以利用球头结构的导向,引导球头结构被隔板顶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微动开关还包括用于对开关触杆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开关触杆设有触杆限位板和连接杆部;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杆部的外周;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触杆限位板抵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开关本体抵接。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开关触杆设置触杆限位板和连接杆部,并利用连接杆部对复位弹簧进行定位,有效防止复位弹簧在压缩变形后脱离开关触杆。利用触杆限位板与复位弹簧抵接,可以将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开关触杆,从而带动开关触杆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开关本体形成有用于限制触杆限位板运动范围的限位板滑槽;触杆限位板在限位板滑槽内滑动;复位弹簧设置于限位板滑槽内并与限位板滑槽的槽底抵接。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限位板滑槽既限制了触杆限位板的位移,又可以对复位弹簧的外侧进行限位,提升装置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锅体和托盘位于壳体外。
图4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反射板和微动开关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锅体和隔板的立体图;
图6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锅体和隔板的正视图;
图7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隔板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结构的右视图;
图9是图1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微动开关的爆炸图。
食物烹饪器具100,壳体10,敞口11,上壳体12,反射板121,反射部1211,分隔部1212,下壳体13,锅体20,托盘30,隔板40,顶平板部41,微动开关50,开关本体51,限位板滑槽511,开关触杆52,接触结构521,触杆限位板522,连接杆部523,复位弹簧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食物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0、锅体20和托盘30。托盘30可滑动地安装至壳体10。托盘30用于承载锅体20。锅体20可滑动地设置壳体10内。具体而言,通过托盘30的移动带动锅体20滑动。一种食物烹饪器具100还包括:隔板40和微动开关50。隔板40用于分隔锅体20的内部空间。微动开关50用于检测锅体20内是否安装隔板40。隔板40可拆卸安装至锅体20。采用可拆卸的隔板40相比固定式不可拆的隔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或不安装隔板从而实现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安装隔板40后,可以将锅体20的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烹饪空间,两个烹饪空间可以独立进行控制,实现不同食物不同烹饪方式的同步烹饪,两者互不干扰。在拆卸隔板40后,两个独立的烹饪空间合并成一个较大的烹饪空间,从而可以烹饪体积较大的食物。
采用微动开关50可以检测锅体20内是否安装隔板40,从而可以根据是否安装隔板40对食物烹饪器具100的运行模式进行自动控制。
壳体10的前端形成有敞口11。敞口11供托盘30和锅体20插入。微动开关50安装至壳体10的后端。具体而言,微动开关50安装至远离壳体10的敞口11的一端。微动开关50的位置设置,使得带隔板40的锅体20放入至壳体10内部时,隔板40最后碰触微动开关50,微动开关50触发后滞,减少微动开关50的触杆与隔板40之间的摩擦,使微动开关50接触隔板40的触发更加灵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另外,也使得隔板40安装安全到位后,微动开关50再启动,保证了锅体20能被隔板40很好的完整地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烹饪空间,二者之间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更不会造成串味。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托盘30安装至护板。护板设有把手。用户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托盘30运动。具体而言,锅体20可分离地设置于托盘30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锅体可以固定至托盘。此时也可以将托盘认定为锅体的一部分。或者说,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不设置托盘,采用锅体直接与壳体对接,从而放置到壳体内。
锅体可以直接滑动地安装至壳体。可以根据需要在锅体的前端固定有护板。护板上安装把手,用户可以拉动把手带动锅体滑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壳体10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壳体12安装有反射板121。托盘30可滑动地安装至下壳体13。微动开关50安装至反射板121。将壳体10设置为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的方式,方便反射板121的安装。微动开关50安装至放射板121,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安装机构对微动开关进行安装,即可以将微动开关50的开关触杆设置到隔板40的上方,直接利用隔板40触发开关触杆,减少中转传动机构,提升系统稳定性。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微动开关安装至壳体。具体而言,可以根据需要将微动开关安装至上壳体。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微动开关50包括开关本体51和开关触杆52。开关触杆52相对于开关本体51运动。开关本体51可以采用两半壳体组装的方式安装为一个整体,将开关触杆52至于两半壳体之间。微动开关50安装至反射板121。微动开关50可以设置在隔板40的上方,通过隔板40直接接触微动开关50对微动开关50进行触发,不需要额外设置传动机构实现对微动开关50的间接控制。另外微动开关50安装到反射板121上,可以通过开关本体51实现反射板121上的开关触杆52穿过的通孔的密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开关本体51的位置设置保证了开关本体51不会因故障脱落进入到烹饪腔内,同时利用开关本体51覆盖通孔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额外复杂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而言,开关触杆52相对于开关本体51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托盘30相对于下壳体13滑动的方向。开关触杆52远离开关本体51的一端形成接触结构521。接触结构521用于与隔板40接触。接触结构521设置为球头结构。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接触结构也可以设置为斜坡结构或楔块结构等。具体而言,开关触杆52用于与隔板40接触的一端设置为球头结构。采用开关触杆52直接形成接触结构521,不需要额外在开关触杆52上安装接触结构521,避免了接触结构521从开关触杆52脱落进入烹饪腔内。采用球头结构可以减少锅体20移动时,隔板40与开关触杆52的摩擦面积,并且在隔板40相对于开关触杆52运动时也有助于顶起开关触杆52。微动开关50还包括用于对开关触杆52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53。开关触杆52设有触杆限位板522和连接杆部523。复位弹簧53套设在连接杆部523的外周。复位弹簧53的一端与触杆限位板522抵接。复位弹簧53的另一端与开关本体51抵接。开关触杆52设置触杆限位板522和连接杆部523,并利用连接杆部523对复位弹簧53进行定位,有效防止复位弹簧53在压缩变形后脱离开关触杆52。利用触杆限位板522与复位弹簧53抵接,可以将复位弹簧53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开关触杆52,从而带动开关触杆52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开关触杆52一体成型,即触杆限位板522和连接杆部523被加工成一个整体。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开关触杆的触杆限位板和连接杆部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组装成一个整体。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接触结构521作为开关触杆52的一部分,由开关触杆52的端部形成。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接触结构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结构安装至开关触杆,采用这样方式,可以在微动开关安装完成后,在开关触杆的端部安装接触结构。此时可以减小开关触杆穿过的反射板上的通孔的大小。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复位弹簧53为螺旋弹簧。具体而言,复位弹簧53为压缩弹簧。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弹簧或弹片从而对开关触杆进行复位。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微动开关50还包括:动触片和静触片。动触片安装至开关触杆52。静触片安装至开关本体51。复位弹簧53对开关触杆52施加作用力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隔板40接触开关触杆52时对开关触杆52施加克服复位弹簧53的作用力使动触片脱离与静触片的接触从而触发微动开关50。具体而言,动触片安装至开关触杆52的顶部。接触结构位于开关触杆52的底部。具体而言,动触片位于所述静触片的上方。复位弹簧53对开关触杆52施加向下运动的作用力。更具体而言,复位弹簧53对开关触杆52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开关触杆52的重力的方向相同。
若锅体20内安装隔板40时,隔板40接触开关触杆52触发微动开关50。若锅体50内未安装隔板40时,开关触杆52不接触隔板40,微动开关50不触发。具体而言,食物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控制板。微动开关与控制板电连接。具体而言,微动开关通过2pin端子与控制板插接。2pin端子分别与微动开关50的动触片和静触片电连接。微动开关50的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板。锅体20通过敞口插入至壳体10内,隔板40触发微动开关50使微动开关50进入断开状态,即微动开关50的动触片和静触片脱离接触。锅体20从壳体10抽出,隔板40脱离微动开关50,微动开关50复位恢复至闭合状态即动触片和静触片接触。在锅体20内不安装隔板40使,则锅体20插入至壳体10内时,同样无法触发微动开关50。采用常闭合式微动开关,在触发后进入断开状态从而判断装有隔板40,检测稳定性高,误检可能性低。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开关本体51设置于反射板121和上壳体12之间。反射板121形成有通孔。通孔供接触结构521穿过。接触结构521穿过通孔且开关本体51覆盖通孔。开关本体51覆盖通孔可以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利用开关本体51直接密封,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附加中间密封件。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反射板121包括两个与锅体20的内部空间对齐的反射部1211和与隔板40对齐的分隔部1212。分隔部1212连接两个反射部1211。分隔部1212形成通孔。开关本体51安装至分隔部1212。分隔板1212的高度较低,开关本体51安装到分隔部1212在高度方向上与隔板40的距离较近,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开关本体51可以直接设置到隔板40的正上方,有助于缩短开关触杆52的长度,提升开关触杆52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隔板40的顶部设有顶平板部41。顶平板部41用于与开关触杆52接触。接触结构521接触顶平板部41触发微动开关50。通过隔板40上设置顶平板部41增大隔板40与微动开关50的接触区域的尺寸,从而保证隔板40可以稳定地与微动开关50的开关触杆52接触。顶平板部41的长度方向与托盘30的滑动方向平行。在托盘30的滑动安装的方向上定义顶平板部41的前端和后端。在锅体20内安装隔板40时,微动开关50的开关触杆52与顶平板部41的前端接触。在开关触杆52接触顶平板部41时即触发微动开关50,减少开关触杆52在顶平板部41的摩擦滑动,提升使用寿命。带隔板40的锅体20放入至壳体10内部时,顶平板部41的前端直接碰触微动开关50,减少微动开关触杆52与顶平板部41之间的摩擦,提升微动开关触杆52的使用寿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隔板40为钣金件一体成型。隔板40的底部设置支撑平板部。支撑平板部的底部与烹饪腔的腔底面贴合。即支撑平板部的底部与锅体的内底面贴合。底部设置支撑平板部与锅体20接触对隔板40进行支撑,通过平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支撑稳定性高。且避免了采用直板结构,板的端面接触锅体20划伤锅体20涂层。隔板40构成工字型结构。顶平板部41构成工字型结构的顶板,底平板部构成工字型结构的底板。微动开关50的开关触杆52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到工字型结构上,从而传递到锅体20的底部,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隔板40的长度方向与锅体20的滑动方向平行。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隔板的长度也可以设置垂直于锅体的滑动方向。这种安装方式将使隔板在沿宽度方向上运动时触发与微动开关的接触,进一步减少摩擦。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开关本体51形成有限位板滑槽511。限位板滑槽511用于限制触杆限位板522运动范围。触杆限位板522在限位板滑槽511内滑动。复位弹簧53设置于限位板滑槽511内并与限位板滑槽511的槽底抵接。采用限位板滑槽511既限制了触杆限位板522的位移,又可以对复位弹簧53的外侧进行限位,提升装置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复位弹簧53设置在开关本体51内。利用开关本体51包裹复位弹簧53,可以提升复位弹簧53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微动开关50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锅体;所述锅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食物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锅体的内部空间的隔板和用于检测所述锅体内是否安装所述隔板的微动开关;所述隔板可拆卸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有供所述锅体和所述锅体插入的敞口;所述微动开关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有反射板;所述锅体可滑动地安装至所述下壳体;所述微动开关安装至所述反射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相对于所述开关本体运动的开关触杆;所述开关触杆远离所述开关本体的一端形成用于与所述隔板接触的接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本体设置于所述反射板和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反射板形成有供所述接触结构穿过的通孔;所述接触结构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开关本体覆盖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板包括两个与所述锅体的内部空间对齐的反射部和与所述隔板对齐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连接两个所述反射部;所述分隔部形成所述通孔;所述开关本体安装至所述分隔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开关触杆接触的顶平板部;所述接触结构接触所述顶平板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平板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锅体的滑动方向平行;在所述锅体的滑动安装的方向上定义所述顶平板部的前端和后端;在所述锅体内安装所述隔板时,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触杆与所述顶平板部的前端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结构设置为球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开关触杆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开关触杆设有触杆限位板和连接杆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部的外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杆限位板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本体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食物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本体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触杆限位板运动范围的限位板滑槽;所述触杆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滑槽内滑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板滑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板滑槽的槽底抵接。
CN202121747061.6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53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7061.6U CN21553373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7061.6U CN21553373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737U true CN21553373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7061.6U Active CN21553373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5432U (zh) 一种检锅控制装置及燃气灶
CN215533737U (zh)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US5487328A (en) Toaster
CN113349647A (zh)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
US4121570A (en) Sauna stove
CN214307193U (zh) 一种点火装置
CN211238593U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16203552U (zh) 检测装置及燃气灶
CN210830575U (zh) 一种燃气开关阀及燃气灶具
CN215959469U (zh) 一种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20308988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空气炸锅
CN212209259U (zh)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组件
CN113757735A (zh) 检测装置及燃气灶
CN203468397U (zh) 多士炉断电保护机构
CN220192818U (zh) 一种稳定触发的空气炸锅
CN218474487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8957042U (zh) 一种定时器及烹饪容器
CN217521868U (zh) 开关机构及烹饪设备
CN210325595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组件
CN215731365U (zh) 一种外推启动的手报
CN21669533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温度检测装置和集成灶
CN215127546U (zh) 烹饪器具
CN219642736U (zh) 一种具有开盖检测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09602296B (zh) 一种安全开关机构及多士炉
CN214048448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