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1651U - 一种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1651U
CN215531651U CN202121906086.6U CN202121906086U CN215531651U CN 215531651 U CN215531651 U CN 215531651U CN 202121906086 U CN202121906086 U CN 202121906086U CN 215531651 U CN215531651 U CN 215531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ction
heat
resistance circuit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60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60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1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1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1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包括:管体,包括发热层,以及覆盖包裹在所述发热层上的测温层、位于所述测温层一端的第一电阻线路和位于所述测温层另一端的第二电阻线路,所述第一电阻线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线路包括至少一段环形线路;第一电极,包括依次延伸的锥形段、接触段和延伸段,所述锥形段连接在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延伸至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延伸段从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延伸出去;第二电极,覆盖在所述管体上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发热体,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插入式,另一种是包裹式。而现有的插入式的发热体,都是在陶瓷载体上印刷发热导体,利用发热导体的电阻通电进行发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局部温度不均匀、一致性差。并且现有的陶瓷载体一般是采用片状的,只是两面加热,更加凸显了这种缺点。
在另一方面,现有的发热体的测温一般都是采用热电偶或者测量印刷的发热体电路的电阻值,前者属于点测温,后者属于线测温,不管是点测温还是线测温都不存在比较大的误差,不能精确的表示发热面的温度,并且测温的时候也不清楚什么地方测温是最合理的,这不仅导致误差更加大,也无法形成统一,对于规模化、标准化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发热均匀、测温精确的发热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热体,包括:管体,包括发热层,以及覆盖包裹在所述发热层上的测温层、位于所述测温层一端的第一电阻线路和位于所述测温层另一端的第二电阻线路,所述第一电阻线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线路包括至少一段环形线路;第一电极,包括依次延伸的锥形段、接触段和延伸段,所述锥形段连接在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延伸至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延伸段从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延伸出去;第二电极,覆盖在所述管体上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的环形线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阻线路的环形线路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和所述接触段之间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直径由所述接触段向所述延伸段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还包括载体层,所述发热层包裹在所述载体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层由陶瓷制成,所述发热层由导电和导热材料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层由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段抵接所述管体的端面,并与所述端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阻线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线路通过烧结成型、印刷或涂覆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印刷形成在所述管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管体发热,发热是周向的,能够使得各个方向发热均匀,从而使得烟雾均匀,提升口感;测温层同样是周向覆盖在发热层上的,测试的是整个周面的平均温度,从而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测温的精确性。同时第一电极的锥形段有利于发热体插入加热不燃烧雾化烟支、接触段提高了与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第一电阻线路和第二电阻线路不仅方便电流进入发热层和测温层,并且由于均包括至少一段与发热层和测温层接触的环形线路,使得电流进入均匀,避免了局部电流过高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热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热体的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管体;110、第一电阻线路;120、第二电阻线路;130、第二电极;
200、第一电极;210、锥形段;220、接触段;230、延伸段;240、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体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3,一种发热体,包括:管体100,包括发热层,以及覆盖包裹在发热层上的测温层、位于测温层一端的第一电阻线路110和位于测温层另一端的第二电阻线路120,第一电阻线路110和第二电阻线路120包括至少一段环形线路;第一电极200,包括依次延伸的锥形段210、接触段220和延伸段230,锥形段210连接在管体100的第一电阻线路110所在的一端,接触段220延伸至管体100内并与管体100的内壁相接触,延伸段230从管体100的第二电阻线路120所在的一端延伸出去;第二电极130,覆盖在管体100上的第二电阻线路120所在的一端。
管体100发热,发热是周向的,能够使得各个方向发热均匀,从而使得烟雾均匀,提升口感;测温层同样是周向覆盖在发热层上的,测试的是整个周面的平均温度,从而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测温的精确性。同时第一电极200的锥形段210有利于发热体插入加热不燃烧雾化烟支、接触段220提高了与管体10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第一电阻线路110和第二电阻线路120不仅方便电流进入发热层和测温层,并且由于均包括至少一段与发热层和测温层接触的环形线路,使得电流进入均匀,避免了局部电流过高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优选的,第二电阻线路120的环形线路的面积大于第一电阻线路110的环形线路的面积。由于第二电极130是直接配置在管体100上的,第二电阻线路120的环形线路的面积大于第一电阻线路110的环形线路的面积有利于从第二电极130传导的电流流动更加趋于周向。
请参照图3,延伸段230和接触段220之间具有过渡段240,过渡段240的直径由接触段220向延伸段230逐渐减小。设置过渡段240,有利于提升接触段220和延伸段23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理解的,锥形段210、接触段220、延伸段230和过渡段240一般采用一体成型支撑。
特别的,管体100还包括载体层,发热层包裹在载体层上。设置载体层有利于提升整个管体100的强度,并且可以提升发热导热性能。
优选的,载体层由陶瓷制成,发热层由导电和导热材料混合制成。简单的,导热材料可以采用陶瓷,导电材料可以采用铜、银等金属材料或者合金,由于在导热材料中添加了导电材料,降低了电阻,使得电流能够更好地遍布发热层,发热更加均匀。简单的,导电和导热材料可以采用粉末混合后通过烧结成型形成发热层。
特别的,测温层由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制成。测温层可以采用一体烧结成型或者涂覆的方式形成在发热层上。
请参照图1和图2,锥形段210抵接管体100的端面,并与端面相平齐。避免发热体插入和取出时受到端面的阻碍。
优选的,第一电阻线路110和第二电阻线路120通过烧结成型、印刷或涂覆形成。特别的,第一电阻线路110和第二电阻线路120的电阻低于发热层的电阻,优选的,电仪电阻线路和第二电阻线路120采用银或者铜制成。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采用石墨或者铜制成。
特别的,第二电极130印刷形成在管体100上。简单的,也可以采用涂覆的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体,管体发热,发热是周向的,能够使得各个方向发热均匀,从而使得烟雾均匀,提升口感;测温层同样是周向覆盖在发热层上的,测试的是整个周面的平均温度,从而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测温的精确性。同时第一电极的锥形段有利于发热体插入加热不燃烧雾化烟支、接触段提高了与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第一电阻线路和第二电阻线路不仅方便电流进入发热层和测温层,并且由于均包括至少一段与发热层和测温层接触的环形线路,使得电流进入均匀,避免了局部电流过高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包括发热层,以及覆盖包裹在所述发热层上的测温层、位于所述测温层一端的第一电阻线路和位于所述测温层另一端的第二电阻线路,所述第一电阻线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线路包括至少一段环形线路;
第一电极,包括依次延伸的锥形段、接触段和延伸段,所述锥形段连接在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延伸至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延伸段从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延伸出去;
第二电极,覆盖在所述管体上的所述第二电阻线路所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线路的环形线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阻线路的环形线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接触段之间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直径由所述接触段向所述延伸段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载体层,所述发热层包裹在所述载体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由陶瓷制成,所述发热层由导电和导热材料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层由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抵接所述管体的端面,并与所述端面相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线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线路通过烧结成型、印刷或涂覆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印刷形成在所述管体上。
CN202121906086.6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发热体 Active CN215531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6086.6U CN215531651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6086.6U CN215531651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1651U true CN215531651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6086.6U Active CN215531651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1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8781B1 (en)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emperature sensor system
CN207926944U (zh) 一种新型tc式加热装置
US5406053A (en) Heating probe having a heated tip forming a thermocouple
WO2022095306A1 (zh) 加热组件、测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4206004B (zh) 管状加热器
CN104838724B (zh) 加热器
CN215531651U (zh) 一种发热体
CN106768445B (zh) 一种快速响应测温热电偶
CN212300785U (zh) 一种瞬态热流传感器
CN113197369A (zh) 一种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55715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5647416U (zh) 一种金属发热体
CN208043262U (zh) 测温背板
CN112293800A (zh) 一种发热体和雾化装置
CN212678372U (zh) 加热器和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0967367U (zh) 复合加热式储热型烙铁
CN214014553U (zh) 一种发热体
CN110508895B (zh) 一种复合加热式储热型烙铁
CN209264886U (zh) 一种导体间电气连接质量的检测系统
CN207664301U (zh) 铂电阻传感器专用插座
CN213022049U (zh) 一种电烙铁温度计校准装置
CN217901092U (zh) 一种4-20mA电流输出的压力传感器
CN218066796U (zh) 一种快速反应的温度传感器
CN215124374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9265523U (zh) 一种真空物理沉积用测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