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0961U -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30961U CN215530961U CN202121919768.0U CN202121919768U CN215530961U CN 215530961 U CN215530961 U CN 215530961U CN 202121919768 U CN202121919768 U CN 202121919768U CN 215530961 U CN215530961 U CN 215530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air
- ceramic inner
- tube
- ceram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包括:曝气管、气泵、及潜水泵,曝气管包括外管及布置于外管内且具有微孔的陶瓷内管,外管两端密封连接内管两端外周壁且外管与陶瓷内管之间设置空气腔,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连通空气腔;潜水泵通过连通管一连通陶瓷内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增氧效率快且运行噪音低,运转时,开启气泵和潜水泵,气泵将外界空气压入空气腔,由于陶瓷内管具有微孔,空气在充满空气腔后,快速且均匀的进入陶瓷内管内部;与此同时,潜水泵将养殖池塘水体压入陶瓷内管内部,与空气充分接触,该方式可在提高养殖池塘水循环效率的同时,快速提升养殖池塘下层水体的溶解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池塘增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池塘大多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其中水体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为提高水产养殖密度,通常采用增氧机来提高养殖池塘的溶氧量,
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及喷水式增氧机都具有一定的增氧效果,但是其增氧效率慢,运行噪音大,而且只能提高养殖池塘上层水体的溶解氧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增氧效率快、噪音低且能为养殖池塘的下层水体直接提供溶解氧的增氧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解决传统增氧机增氧速度慢、噪音高且不能为养殖池塘下层水体增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包括:曝气管、气泵、及潜水泵,曝气管包括外管及布置于外管内且具有微孔的陶瓷内管,外管两端密封连接内管两端外周壁且外管与陶瓷内管之间设置空气腔,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连通空气腔;潜水泵通过连通管一连通陶瓷内管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增氧效率快且运行噪音低,运转时,开启气泵和潜水泵,气泵将外界空气压入空气腔,由于陶瓷内管具有微孔,空气在充满空气腔后,快速且均匀的进入陶瓷内管内部;与此同时,潜水泵将养殖池塘水体压入陶瓷内管内部,与空气充分接触,该方式可在提高养殖池塘水循环效率的同时,快速提升养殖池塘下层水体的溶解氧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进气口安装有分子筛,用于将高浓度氧气吸入空气压缩机,且其出气口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空气压缩机将高浓度氧气压缩后通入气泵,气泵再将压缩气体通入空气腔,可以提高增氧装置的增氧效果。
进一步,曝气管可以为多段,多段曝气管中的陶瓷内管通过连通管二连通。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陶瓷内管与连通管一或连通管二连接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由密封圈设置在陶瓷内管与连通管一或连通管二连接处,可分别将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与陶瓷内管的两端密封,防止养殖池塘水体进入空气腔,便于提高增氧效率。
进一步,外管和潜水泵均距养殖池塘的池底的距离可以为20~5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潜水泵距池底距离为20~50cm,潜水泵运行时,不会搅动养殖池塘底部淤泥;由于陶瓷管距池底距离为20~50cm,便于增氧装置直接为下层水体增加溶氧量。
进一步,陶瓷内管的材质可以为高分子陶瓷管。
进一步,陶瓷内管上曝气的微孔直径可以为1~200um。
进一步,陶瓷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15mm。
进一步,陶瓷内管的管壁厚度可以为1~8mm。
进一步,外管的管壁厚度可以为1.5~8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气泵,2、空气输送管,3、外管,4、陶瓷内管,5、潜水泵,6、连接管一,7、连接管二,8、密封圈,9、空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包括:曝气管、气泵1、及潜水泵5,曝气管包括外管3及布置于外管3内且具有微孔的陶瓷内管4,外管3两端密封连接内管4两端外周壁且外管3与陶瓷内管4之间设置空气腔9,气泵1的出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2连通空气腔9;潜水泵5通过连通管一6连通陶瓷内管4的一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进气口安装有分子筛,用于将高浓度氧气吸入空气压缩机,且其出气口与气泵1的进气口连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曝气管可以为多段,多段曝气管中的陶瓷内管4通过连通管二7连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密封圈8,密封圈8设置在陶瓷内管4与连通管一6或连通管二7连接处,密封圈8设置在陶瓷内管4与连通管一6或连通管二7连接处,可分别将连接管一6和连接管二7与陶瓷内管4的两端密封,防止养殖池塘水体进入空气腔9,便于提高增氧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管3和潜水泵5均距池底的距离为20~50cm。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陶瓷内管4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铝陶瓷管。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陶瓷内管4上曝气的微孔直径可以为1~200um。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陶瓷内管4外壁与外管3内壁之间的间距为2~15mm。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陶瓷内管4的管壁厚度可以为1~8mm,外管3的管壁厚度为可以1.5~8m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管、气泵(1)、及潜水泵(5),所述曝气管包括外管(3)及布置于所述外管(3)内且具有微孔的陶瓷内管(4),所述外管(3)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内管(4)两端外周壁且所述外管(3)与所述陶瓷内管(4)之间设置空气腔(9),所述气泵(1)的出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2)连通所述空气腔(9);所述潜水泵(5)通过连通管一(6)连通所述陶瓷内管(4)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安装有分子筛,用于将高浓度氧气吸入空气压缩机,且其出气口与所述气泵(1)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为多段,所述多段曝气管中的所述陶瓷内管(4)通过连通管二(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陶瓷内管(4)与所述连通管一(6)或所述连通管二(7)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和所述潜水泵(5)均距池底的距离为2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管(4)的材质为高分子陶瓷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管(4)上曝气的微孔直径为1~20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管(4)外壁与所述外管(3)内壁之间的间距为2~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管(4)的管壁厚度为1~8mm,所述外管(3)的管壁厚度为1.5~8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9768.0U CN215530961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9768.0U CN215530961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30961U true CN215530961U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983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19768.0U Active CN215530961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30961U (zh) |
-
2021
- 2021-08-16 CN CN202121919768.0U patent/CN2155309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80253U (zh) | 一种增氧、提水装置 | |
CN204218748U (zh) | 一种果蔬清洗机 | |
CN202030576U (zh) | 微纳米推流曝气机 | |
CN201123305Y (zh) | 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缸 | |
CN103086526A (zh) | 水下臭氧增氧机 | |
CN206457326U (zh) | 一种水气混合增氧装置 | |
CN109650523B (zh) | 一种高效能污水处理喷射器 | |
CN215530961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增氧装置 | |
CN219449487U (zh) | 一种气液旋流曝气器 | |
CN210113956U (zh) | 一种用于水产暂养的充氧曝气头 | |
CN209974400U (zh) | 一种旋转自吸式双头文丘里管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2293182Y (zh) | 射流自吸式增氧机 | |
CN2468287Y (zh) | 水产养殖灭菌增氧装置 | |
CN203112601U (zh) | 水下臭氧增氧机 | |
CN213012226U (zh) | 一种高效双吸气溶氧混合器 | |
CN203866113U (zh) | 涡扇增压推流曝气机 | |
CN2336573Y (zh) | 潜水曝气泵 | |
CN209906474U (zh) | 一种射流打氧曝气机 | |
CN210683329U (zh) | 生物纳米曝气系统 | |
CN104071908A (zh) | 涡扇增压推流曝气机 | |
CN207219927U (zh) | 水源自净化用于农作物灌溉的滴灌系统 | |
CN215409465U (zh) | 一种多功能微型射流器 | |
CN206409441U (zh) | 多项流体混合输送泵 | |
CN214611742U (zh) | 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mbr膜耦合反应池 | |
CN210470701U (zh) | 一种鱼塘增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