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9117U - 一种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9117U
CN215529117U CN202121552506.5U CN202121552506U CN215529117U CN 215529117 U CN215529117 U CN 215529117U CN 202121552506 U CN202121552506 U CN 202121552506U CN 215529117 U CN215529117 U CN 215529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frame
assembly
microphon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25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25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9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9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9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边框,其背侧开设有安装槽;麦克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转接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边框的背侧,且盖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摄像头组件,包括旋转座和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的摄像头,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转接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在位于所述边框外侧的拍摄位置和内藏于所述边框背侧的收纳位置间切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显示设备,能够提高用户的隐私保护性和使用过体验,且能够提高结构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图像、文字及视频进行显示和播放的可视化装置,其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娱乐、教育教学、广告宣传及远程通讯等各个领域中。
对于应用于视频会议等交互场景的一体机、显示平板等显示设备,通常会配置用于摄像的摄像头和用于传音的麦克风,摄像头和麦克风通常固设在显示设备的边框内,造成边框尺寸较厚,不利于显示设备的轻薄化设置,且麦克风和摄像头也易产生干涉;同时,摄像头由于始终处于可见状态,人无法确定摄像头是否在工作,具有隐私被侵犯的隐患,造成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以提高显示设备的隐私保护性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边框,其背侧开设有安装槽;
麦克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
转接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边框的背侧,且盖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摄像头组件,包括旋转座和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的摄像头,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转接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在位于所述边框外侧的拍摄位置和内藏于所述边框背侧的收纳位置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设置相对边框旋转的摄像头组件,能够实现摄像头在拍摄位置和收纳位置间的旋转切换,从而在需要使用摄像头时,使摄像头能够转动至拍摄位置,以实现正常的拍摄功能,当不需要使用摄像头时,将摄像头转动至收纳位置,从而能够保证摄像头在非使用状态能够不位于使用者的视线范围内,保证使用者的隐私不会受到侵犯,提高显示设备的隐私保护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在边框背侧设置安装槽,将麦克风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且通过盖设在安装槽槽口的转接架分隔麦克风组件和摄像头组件,能够减小麦克风组件和摄像头组件的占地空间,且避免摄像头组件与麦克风组件之间的结构干涉,提高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在摄像头处于拍摄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在摄像头处于收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在摄像头处于拍摄位置时的背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框和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框和麦克风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摄像头组件;11、摄像头;12、旋转座;121、安装壳体;1211、主体部;1212、延伸部;1213、前面板;1214、侧面板;122、连接壳体;1221、第一壳体;12211、封板部;1222、第二壳体;1223、散热孔;123、旋转轴;1231、第一半轴部;1232、第一连接部;1234、第二半轴部;1235、第二连接部;1236、插接凸部;
2、麦克风组件;21、MIC组件;211、MIC板;212、麦克风;213、连接器;22、安装支架;221、安装板部;222、安装耳板;223、挡板部;23、缓冲垫;231、容置槽;232、第一通孔;24、缓冲块;
3、边框;31、主框部;32、连接板部;33、安装槽;331、主槽部;332、延伸槽部;34、挡缘部;35、第二通孔;
4、驱动控制组件;41、驱动电机;42、驱动控制板;43、角度传感器;
5、转接架;51、转接板部;52、连接柱;53、固定板部;54、定位板部;55、电机安装板部;56、限位板部;
6、显示屏;7、背板;8、后壳;81、避让缺口;82、围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可应用于视频会议、线上交互教学等各种需要远程交互沟通的场景中。
如图1-9所示,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显示屏6、边框3、摄像头组件1、转接架5及麦克风组件2等。其中,显示屏6用于对图像、文字和视频进行显示;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屏6的显示提供背光源;边框3围设在显示屏6四周,用于对显示屏6进行支撑和保护;摄像头组件1用于拍摄图像以进行实时图像传输;麦克风组件2用于进行语音传播。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7和光学组件(未示出),背板7盖设在显示屏6的背侧且与显示屏6合围形成有容置空间,光学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可以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也可以为至下式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对背光模组的类型和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显示屏6可以为液晶显示屏,也可以为LED显示屏,且显示屏6可以为非触控式显示屏,也可以为触控式显示屏6,本实施例对显示屏6的类型和显示屏6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边框3整体呈矩形结构,且其优选采用分段式边框,即边框3包括四个首尾相连呈矩形的四个边框分段,每个边框分段均与相邻边框分段拼接,拼接的方式可以但不限定为焊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边框3也可以采用一体式边框。
摄像头组件1及麦克风组件2均设置于同一边框分段上,且根据常规使用需求,摄像头组件1及麦克风组件2通常设置于上边框分段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侧、背侧(或后侧)等描述,均根据显示设备在使用状态时,以使用者的视角为参考进行的限定。即,前侧为显示设备在使用时朝向使用者的一侧,背侧为显示设备在使用时背离使用者的一侧。
如图1-5所示,边框3的背侧开设有安装槽33,麦克风组件2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槽33处;转接架5可拆卸连接于边框3的背侧,且盖设于安装槽33的槽口处;摄像头组件1包括旋转座12和设置于旋转座12内的摄像头11,旋转座12与转接架5转动连接,以使摄像头11在位于边框3外侧的拍摄位置和内藏于边框3背侧的收纳位置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设置相对边框3旋转的摄像头组件1,能够实现摄像头11在拍摄位置和收纳位置间的旋转切换,从而在需要使用摄像头11时,使摄像头11能够转动至拍摄位置,以实现正常的拍摄功能,当不需要使用摄像头11时,将摄像头11转动至收纳位置,从而能够保证摄像头11在非使用状态能够不位于使用者的视线范围内,保证使用者的隐私不会受到侵犯,提高显示设备的隐私保护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在边框3背侧设置安装槽33,将麦克风组件2安装于安装槽33内,且通过盖设在安装槽33槽口的转接架5分隔麦克风组件2和摄像头组件1,能够减小麦克风组件2和摄像头组件2的占地空间,且避免摄像头组件1与麦克风组件3之间的结构干涉,提高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紧凑性。
如图4和5所示,为方便麦克风组件2的安装,边框3包括横截面为“口”字形的主框部31,安装槽33开设于主框部31的背侧。通过设置“口”字形的主框部31,能够在减小边框3的整体重量的前提下,增大边框3的厚度,为麦克风组件2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
主框部31的前侧面和内侧面的交汇处开设有限位槽,显示屏6的边缘搭设在限位槽中。边框3还包括连接板部32,连接板部32与显示屏6平行且间隔,且连接板部32与主框部31的内侧面连接,连接板部32与背板7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安装槽33贯通主框部31位于连接板部32背侧的部分结构,以方便麦克风组件2的安装和拆卸。
麦克风组件包括MIC组件21和安装支架22,MIC组件21包括MIC板211和设置于MIC板211上的麦克风212,麦克风212位于MIC板211远离安装槽33槽底的一侧;安装支架22分别与MIC板211及边框3可拆卸连接,且MIC板211位于安装支架22朝向安装槽33槽底的一侧。通过设置安装支架22,能够实现麦克风组件2在边框3上的整体拆装,提高麦克风组件2的拆装便利性。
MIC板211优选呈长条状结构,且MIC板211的延伸方向与边框3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相同,以更加方便MIC板211的安装,提高结构紧凑性。麦克风212优选沿MIC板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以提高拾音效果,且在保证音量大小的同时,减小单个麦克风212的尺寸。麦克风212优选为MEMS麦克风,体积小且性能好。麦克风212的具体结构和与MIC板211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安装支架22优选呈长条状的板状结构,且其长度方向与边框3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相同,安装支架22的两端与边框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安装支架22包括安装板部221,安装板部221与MIC板211平行设置,且MIC板211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板部221上。MIC板211上设置有用于与显示设备的主控板连接的连接器213,安装板部221对应连接器213开设有避让口,连接器213通过穿过避让口的导线与主控板连接。
安装板部2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沿远离安装槽33的槽底的方向弯折形成有L型的安装耳板222,其中一个安装耳板222的末端沿远离另一安装耳板222的方向延伸。安装耳板222上开设有安装通孔,边框3背侧开设有安装螺纹孔,安装耳板222与边框3通过穿设于安装通孔和安装螺纹孔中的螺纹件连接。
安装槽33优选包括主槽部331和延伸槽部332,主槽部331沿边框3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槽部332设置于主槽部331长度方向两端且与主槽部331连通,延伸槽部332的槽深小于主槽部331的槽深,安装板部221位于主槽部331中,且安装耳板222搭设在延伸槽部332的槽底并与该槽底连接。该种设置,可以使得麦克风组件2能够完全容置于安装槽33中,避免麦克风组件2外露于边框3的背面,且有效避免安装支架22的设置与转接架5的设置相干涉。
安装支架22还包括与安装板部221垂直连接的挡板部223,挡板部223位于安装板部221远离MIC板211的一侧,且与安装槽33远离显示屏6的一侧相对且间隔设置。挡板部22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避免其他结构与安装支架22上的结构相干涉,避免外部结构碰撞到安装支架22上的其它结构。
麦克风组件2还包括缓冲垫23,缓冲垫23呈长条状结构,且缓冲垫23朝向安装支架22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231,MIC组件21嵌设在容置槽231中。缓冲垫23的设置,能够避免麦MIC板211直接与边框3接触,避免外部震动传递至MIC板211上,减小传递至MIC板211上的噪音,提高麦克风212的出音音质。
MIC板211对应麦克风212的位置贯通设置有通音孔,缓冲垫23对应通音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232,第一通孔232和通音孔正对连通设置,边框3对应第一通孔232开设有第二通孔35,第一通孔232、第二通孔35及通音孔的设置,可以将边框3外的声音传递至位于MIC板211靠近安装板部221一侧的麦克风212处。
进一步地,MIC板211与安装板部221平行且间隔设置,麦克风组件2还包括缓冲块24,缓冲块24设置于MIC板211与安装板部221之间,缓冲块24与麦克风212一一对应设置,且麦克风212嵌设在缓冲块24内。缓冲块24的设置,能够对麦克风212进行包裹,避免麦克风212直接与安装支架22接触,从而避免外部震动通过安装支架22传递至麦克风212处,减小传递至麦克风212处的噪音。同时,缓冲块24和缓冲垫23的共同配合,能够实现对MIC板211和麦克风212的密封,提高麦克风212的拾音效果。
缓冲垫23和缓冲块24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不仅缓冲效果好,还具备较强的密封性。但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垫23和缓冲块24也可以不限于采用硅胶材料,还可以采用橡胶材料、泡棉等其他能够进行缓冲和密封的材料。
进一步地,缓冲垫23、MIC板211、缓冲块24及安装板部221通过贯通设置的螺纹件连接,以提高麦克风组件2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MIC板211上均设设置有三个麦克风212,且麦克风组件2沿边框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以增强对声音的拾取效果。且优选地,相邻设置的两个延伸槽部332连通,以简化加工。但可以理解的是,每个MIC板211上的麦克风212个数以及麦克风组件2的个数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3和图6所示,为实现摄像头11位置的自动化调节,显示设备还包括转接架5和驱动控制组件4。驱动控制组件4包括安装于转接架5上的驱动控制板42和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与旋转座12连接,驱动电机41、摄像头11、连接器213及显示设备的主控板均与驱动控制板42电性连接。该种设置,能够使得主控板通过驱动控制板42进行信号转接,避免主控板单独连接驱动电机41、MIC板211及摄像头11导致的连接导线较长、较多且布线凌乱等的问题。
更为优选地,驱动控制板42和驱动电机41优选位于摄像头组件1沿边框3长度方向的两侧,以节省布置空间,提高结构紧凑性。且进一步地,驱动控制板42位于靠近连接器213的一侧,以减短连接器213与驱动控制板42之间的连接导线的长度。
转接架5包括转接板部51,转接板部51与边框3的背侧面贴合并可拆卸连接。转接板部51与边框3的连接方式优选但不限定为螺纹连接,还可以为卡接连接等。进一步地,转接架5还包括与转接板部51垂直连接的定位板部54,定位板部54与主框部31的内侧面抵接,以定位转接架5与边框3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便利性。
更为优选地,边框3的外侧面沿背离显示面的方向延伸有挡缘部34,挡缘部34能够遮挡部分转接板部51,以提高外形美观性。
驱动控制板42与转接板部51平行且间隔设置,以提高驱动控制板42的散热效果。为方便驱动控制板42与转接板部51的连接,转接板部51远离边框3的一侧凸设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上开设有螺纹孔,驱动控制板42上开设有沉头孔,驱动控制板42抵接于连接柱52的端面上且与连接柱52通过穿设于螺纹孔和沉头孔中的螺纹件连接。优选地,连接柱52沿转接板部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以提高连接稳定性。转接板部51对于连接器213开设有避让口,以方便驱动控制板42与连接器213中之间的连接导线连接。
为方便驱动电机41的安装,转接板部51上连接有电机安装板部55,电机安装板部55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机固定板,驱动电机41可拆卸连接于电机固定板上。优选地,电机固定板呈L型结构,其一侧板与转接板部51可拆卸连接,其另一侧板与驱动电机41连接。
如图2、3及7-9所示,旋转座12包括旋转轴123和壳体,旋转轴123沿边框3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转动连接于转接架5远离边框3的一侧。且其两端均向外凸出壳体的外侧,且旋转轴123部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旋转轴123部的另一端与转接架5转动连接。壳体第一端与旋转轴123连接,其第二端安装有摄像头11。通过设置沿边框3长度方向布置的旋转轴123,能够方便摄像头组件1的转动,减小结构之间的干涉,且能够将摄像头组件1整体旋转于显示面的背侧,提高显示设备在摄像头11未使用状态时的外形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23部的一端开设有花键孔1233,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套设有花键齿轮,花键齿轮位于花键孔1233中且与花键孔1233孔壁上的花键结构配合。该种设置,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与旋转轴123部传动连接,如采用联轴器连接、采用齿轮连接或采用平键连接等。
壳体包括中空的安装壳体121,摄像头11安装于安装壳体121内,且安装壳体121开设有供摄像头11拍摄的拍摄口,当摄像头11处于拍摄位置时,安装壳体121位于边框3的外侧;当摄像头11处于收纳位置时,安装壳体121位于显示设备的背侧。通过设置中空的安装壳体121,能够提高摄像头11的安装便利性。
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旋转轴123与安装壳体121之间的连接壳体122,安装壳体121与连接壳体122可拆卸连接。该种设置,能够更好地对安装壳体121的外形进行设计,提高摄像头组件1外露于人视线范围内时,显示设备的整体美观性,且降低壳体的加工成本。
优选地,安装壳体121沿边框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安装壳体121包括位于中部的主体部1211和位于主体部121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延伸部1212,主体部1211的高度基本相等,且摄像头11安装于主体部1211内;延伸部1212的高度沿远离主体部1211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延伸部1212远离边框3一侧的面呈光滑曲面结构,以提高安装壳体121的整体外形美观性。
当摄像头11处于拍摄位置时,优选地,安装壳体121的前侧面与显示屏6平行,以进一步地提高外形美观性。且进一步地,当摄像头11处于拍摄位置时,安装壳体121朝向边框3的一侧与边框3抵接,以减小安装壳体121与边框3之间的结构,避免安装壳体121背侧的结构外露。
为避免摄像头组件1旋转时,安装壳体121与边框3之间相干涉,安装壳体121的前侧面沿朝向边框3的方向凸设有抵接凸部,抵接凸部与安装壳体121朝向边框3的一面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抵接凸部能够抵接与边框3外侧面上。
为安装壳体121的加工便利性,安装壳体121优选包括首尾相连呈环形结构的侧面板1214,侧面板1214整体呈光滑曲面结构,且整体外形与安装壳体121的外形一致。安装壳体121还包括前面板1213,前面板1213与侧面板1214垂直,且前面板1213与侧面板1214的一侧边缘连接,且前面板1213与侧面板1214合围形成开口朝向连接壳体122的空腔结构。
连接壳体122优选为中空结构,以减轻旋转座12的整体重量。优选地,连接壳体122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的一端均与旋转轴123连接,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的另一端均沿远离旋转轴123的方向同向延伸且与安装壳体121的开口端面连接。该种设置,能够降低连接壳体122的加工难度。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的连接可以采用螺接、卡接或者卡接与螺接配合的方式。通过将连接壳体122设置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能够提高连接壳体122的加工便利性。
第二壳体1222优选为板状结构,且当摄像头11处于拍摄位置时,第二壳体1222位于第一壳体1221朝向显示屏6的一侧。第一壳体1221优选呈开口朝向第二壳体1222的空腔结构,第二壳体1222扣合设置于空腔结构的开口处且第一壳体1221的周缘与第二壳体1222的周缘卡接,以提高安装便利性。
为提高连接壳体122与安装壳体121的对接紧密性,第一壳体1221远离旋转轴123的一端边缘向外延伸有封板部12211,封板部12211与前面板1213平行且间隔设置,且封板部12211与侧面板1214远离前面板1213的一侧内表面贴合,以封闭安装壳体121的开口,提高壳体的整体美观性,且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安装壳体121的内部。
优选地,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上均开设有散热孔1223,用于为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摄像头11及摄像头11电路板等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旋转轴123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第一半轴与第一壳体1221一体成型,第二半轴与第二壳体1222一体成型,以简化旋转座12的整体加工。
第一半轴包括沿轴线方向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32和第一半轴部1231,第二半轴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35和第二半轴部1234,第一连接部1232和第二连接部1235分别形成旋转轴123部的两端,第一半轴部1231和第二半轴部1234合围形成中空的转轴结构,第一连接部1232的末端设置有上述的花键孔1233并与驱动电机41连接。该种设置,能够减小旋转轴123部的尺寸,且提高旋转轴123部的加工便利性。
如图3和图7所示,为检测摄像头组件1翻转的角度,以更好地控制摄像头组件1的转动,驱动控制组件4还包括角度传感器43,角度传感器43设置于驱动控制板42上,且与旋转轴123远离驱动电机41的连接,即,角度传感器43与第二连接部1235连接。
为提高角度传感器43与第二连接部1235的连接便利性,第二连接部1235的端面上凸设有插接凸部1236,插接凸部1236与角度传感器43上的轴孔连接。且优选,插接凸起1237和轴孔均呈“D”字形结构,以防止插接凸起1237在轴孔内转动。角度传感器43的具体结构及角度检测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及图6所示,为进一步地提高显示设备的外形美观性,显示设备还包括后壳8,述后壳8盖设于背板7的背侧,且后壳8与背板7合围形成有安装空间,驱动控制组件4位于安装空间内,后壳8具有避让缺口81,摄像头组件1转动安装于避让缺口81处,且当摄像头11处于收纳位置时,摄像头11位于后壳8的背侧。
进一步地,后壳8包括合围形成避让缺口81的围板部82,围板部82呈开口向外的U型结构,摄像头组件1包括旋转轴123,旋转轴123的两端转动穿设于U型结构的两个侧边处。优选地,形成U型结构的底板部沿远离显示屏6的方向倾斜延伸,以避免干涉摄像头组件1的转动。
转接架5还包括固定板部53,固定板部53与转接板部51垂直,且固定板部53于旋转轴123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固定板部53位于安装空间内且与后壳8可拆卸连接。固定板部53的设置,能够确保后壳8与转接架5的相对位置准确性。
进一步地,旋转架5还包括限位板部56,限位板部56位于U型结构的两个侧边之间,且相对转接板部51倾斜设置。限位板部56的一端与转接板部51连接,另一端与U型结构的底板部抵接。限位板部56的设置,能够配合围板部82更好的对安装空间进行封闭,能够防止摄像头组件1旋转角而对安装空间的内部结构造成碰撞。优选地,限位板部56的倾斜方向与底板部的倾斜方向一致,以减小干涉。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3),其背侧开设有安装槽(33);
麦克风组件(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3)中;
转接架(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边框(3)的背侧,且盖设于所述安装槽(33)的槽口处;
摄像头组件(1),包括旋转座(12)和设置于所述旋转座(12)内的摄像头(11),所述旋转座(12)与所述转接架(5)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11)在位于所述边框(3)外侧的拍摄位置和内藏于所述边框(3)背侧的收纳位置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2)包括:
旋转轴(123),其沿所述边框(3)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接架(5)远离所述边框(3)的一侧;
壳体,其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123)连接,其第二端安装有所述摄像头(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安装壳体(121),所述摄像头(11)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21)内,且所述安装壳体(121)开设有供所述摄像头(11)拍摄的拍摄口;
当所述摄像头(11)处于拍摄位置时,所述安装壳体(121)位于所述边框(3)的外侧;当所述摄像头(11)处于收纳位置时,所述安装壳体(121)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旋转轴(123)与所述安装壳体(121)之间的连接壳体(122),所述安装壳体(121)与所述连接壳体(12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21)包括:
主体部(1211),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1211)的高度沿所述长度方向大致相等,且所述摄像头(11)安装于所述主体部(1211)内;
延伸部(121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211)的两端,所述延伸部(1212)的高度沿远离所述主体部(1211)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延伸部(1212)远离所述边框(3)的一侧面为光滑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组件(2)包括:
MIC组件(21),其包括MIC板(211)和设置于所述MIC板(211)上的麦克风(212),所述麦克风(212)位于所述MIC板(211)远离所述安装槽(33)槽底的一侧,且所述MIC板(211)和所述安装槽(33)的槽底均对应所述麦克风(212)开设有通孔;
安装支架(22),所述安装支架(22)分别与所述MIC板(211)及所述边框(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MIC板(211)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2)朝向所述安装槽(33)槽底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组件(2)还包括:
缓冲垫(23),其开设有容置槽(231),所述MIC组件(21)嵌设于所述容置槽(231)中,所述缓冲垫(23)对应所述麦克风(212)开设有通孔;和/或
缓冲块(24),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2)和所述MIC板(211)之间,所述麦克风(212)嵌设于所述缓冲块(24)中,且所述缓冲块(24)与所述麦克风(212)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驱动控制组件(4),所述驱动控制组件(4)设置于所述转接架(5)上,且所述驱动控制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12)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组件(4)包括安装于所述转接架(5)上的驱动控制板(42)和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旋转座(1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所述摄像头(11)、所述麦克风组件(2)及所述显示设备的主控板均与所述驱动控制板(42)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1)的旋转轴(123)沿所述边框(3)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控制板(42)和所述驱动电机(41)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轴(123)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组件(4)还包括角度传感器(43),所述角度传感器(43)设置于所述驱动控制板(42)上,所述摄像头组件(1)包括与所述转接架(5)转动连接的旋转轴(123),所述旋转轴(12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1)连接,所述旋转轴(123)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传感器(43)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后壳(8)和背板(7),所述后壳(8)盖设于所述背板(7)的背侧,且所述后壳(8)与所述背板(7)合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驱动控制组件(4)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后壳(8)具有避让缺口(81),所述摄像头组件(1)转动安装于所述避让缺口(81)处,且当所述摄像头(11)处于收纳位置时,所述摄像头(11)位于所述后壳(8)的背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8)包括合围形成所述避让缺口(81)的围板部(82),所述围板部(82)呈开口向外的U型结构,所述摄像头组件(1)包括旋转轴(123),所述旋转轴(123)的两端转动穿设于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侧边处。
CN202121552506.5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显示设备 Active CN215529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2506.5U CN215529117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2506.5U CN215529117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9117U true CN21552911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1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2506.5U Active CN215529117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9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984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ound module
EP3780566B1 (en)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986180U (zh) 中框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JP7383153B2 (ja) タッチフレー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
CN104871555A (zh) 显示装置
WO2022057225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552911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01212613A (zh) 显示装置
WO2013031781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200925848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36310A1 (zh) 显示设备
CN210016491U (zh) 移动终端
CN114430430A (zh) 摄像头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386607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屏
CN115225746B (zh) 电子设备
CN215910837U (zh) 一种边框、面框组件以及交互平板
CN219999830U (zh) 一种安装边框、边框组件以及交互平板
CN217770279U (zh) 显示设备及其条形音箱
CN219162602U (zh) 交互一体机
CN217693597U (zh) 显示设备及其条形音箱
CN220457549U (zh) 智能音响
CN210515084U (zh) 智能交互平板
CN219916603U (zh) 显示设备
CN216134558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