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7508U -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7508U
CN215527508U CN202121463169.2U CN202121463169U CN215527508U CN 215527508 U CN215527508 U CN 215527508U CN 202121463169 U CN202121463169 U CN 202121463169U CN 215527508 U CN215527508 U CN 21552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uckle
housing
circuit breaker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31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自强
王琴
潘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31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涉及开关电气技术领域。该锁定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手柄和卡扣,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手柄带动操作机构分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缩回所述壳体内,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合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过孔凸出于所述壳体。能够防止断路器插入或撤出机箱时误操作,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机械设备起到实时保护作用,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断路器按安装方式分:有插入式、固定式和抽屉式,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器设备使用行业的安全性,随着插入式断路器在各种电器设备上的广泛使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电器设备的安装需要,插入式断路器的结构也发展到各式各样。
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不仅能为用电线路及电器设备提供断路器所具有的各种安全保护性能,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电器设备对电源质量的需要,并且能使断路器以插拔的方式,便捷地装入或撤出电路。但采用插入式断路器可能具有合闸状态下被误操作装入机箱、未安装到位时断路器被合闸或在合闸状态下被直接从机箱错误地拔出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能够防止断路器插入或撤出机箱时误操作,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手柄和卡扣,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手柄带动操作机构分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缩回所述壳体内,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合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过孔凸出于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转动部和卡持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偏心位置铰接,以使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卡扣转动。
可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槽孔,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脱扣拉杆,所述脱扣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另一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槽孔内。
可选地,所述卡扣为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沿所述壳体滑动,以使所述滑动块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使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滑动块和所述手柄铰接。
可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辅助拉杆,所述辅助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手柄铰接,拉动所述辅助拉杆,所述手柄转动,以使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地,所述手柄包括转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拨手,或,所述手柄包括转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手动拉杆。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手柄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短路保护器,所述短路保护器和所述操作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短路保护器沿所述断路器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边还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其中,所述输入端子与动触头连接,所述输出端子与静触头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及断路器,通过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手柄和卡扣,手柄与壳体转动连接,在手柄转动时,能够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以使断路器分闸或合闸。同时,手柄与卡扣连接,在手柄带动操作机构动作时,也带动卡扣同步动作。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下,卡扣缩回壳体内,在断路器插入或抽出机箱过程中,卡扣不会与机箱之间产生干涉,断路器能够顺利的插入或抽出机箱。在断路器合闸的情况下,卡扣通过过孔凸出于壳体,此时,断路器若尚未插入机箱,则无法插入;断路器若已经与机箱对应安装,则卡扣与机箱的限位孔卡接配合,断路器无法抽出。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的过程中,如果转动手柄使操作机构动作进行合闸操作时,断路器若尚未推进到位,则卡扣与机箱的内壁抵持,无法凸出于壳体,从而限制手柄的转动,无法进行合闸。采用上述方式,能够防止断路器插入或撤出机箱时误操作,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锁定机构;110-壳体;112-过孔;120-手柄;122-连接臂;124-第二连接孔;126-转动本体;127-拨手;128-第一按压部;129-第二按压部;1222-定位孔;130-卡扣;132-连接部;134-转动部;136-卡持部;138-第一连接孔;140-操作机构;150-脱扣拉杆;160-连杆;170-辅助拉杆;180-手动拉杆;200-断路器;210-短路保护器;220-输入端子;230-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采用插入式断路器可能具有合闸状态下被误操作装入机箱、未安装到位时断路器被合闸或在合闸状态下被直接从机箱错误地拔出等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案,以防止断路器插入或撤出机箱时误操作,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定机构100,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手柄120和卡扣130,手柄120与壳体110转动连接,且手柄120与卡扣130连接,壳体110上设置有过孔112,手柄120带动操作机构140分闸的状态下,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手柄120带动操作机构140合闸的状态下,卡扣130通过过孔112凸出于壳体110。
具体的,通过壳体11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手柄120,手柄120与壳体110转动连接,示例的,在手柄120正向转动时,带动操作机构140动作,使断路器合闸,在手柄120反向转动时,再次带动操作机构140动作,使断路器分闸。在断路器分闸状态下,断路器可以插入或抽出机箱(如图1所示),而断路器合闸状态下,卡扣130通过过孔112凸出于壳体110,以使卡扣130与机箱卡接,避免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从机箱抽出,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通过与手柄120连接的卡扣130,在手柄120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带动卡扣130同步动作,以使分闸状态下,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并在合闸状态下,卡扣130通过过孔112凸出于壳体110。由于手柄120与卡扣130连接,手柄120可以作用于卡扣130,使卡扣130动作。同样的,卡扣130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手柄120,示例的,当断路器插入机箱过程中,卡扣130受限于机箱的内壁无法凸出于壳体110时,手柄120受卡扣130的阻挡作用,无法带动操作机构140进行合闸操作,避免断路器尚未安装到位时合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100,通过壳体11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手柄120和卡扣130,手柄120与壳体110转动连接,在手柄120转动时,能够带动操作机构140动作,以使断路器分闸或合闸。同时,手柄120与卡扣130连接,在手柄120带动操作机构140动作时,也带动卡扣130同步动作。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下,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在断路器插入或抽出机箱过程中,卡扣130不会与机箱之间产生干涉,断路器能够顺利的插入或抽出机箱。在断路器合闸的情况下,卡扣130通过过孔112凸出于壳体110,此时,断路器若尚未插入机箱,则无法插入;断路器若已经与机箱对应安装,则卡扣130与机箱的限位孔卡接配合,断路器无法抽出。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的过程中,如果转动手柄120使操作机构140动作进行合闸操作时,断路器若尚未推进到位,则卡扣130与机箱的内壁抵持,无法凸出于壳体110,从而限制手柄120的转动,无法进行合闸。采用上述方式,能够防止断路器插入或撤出机箱时误操作,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扣13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32、转动部134和卡持部136,转动部134与壳体110转动连接,连接部132与手柄120朝向连接部132的偏心位置铰接,以使手柄120转动时,带动卡扣130转动。
示例的,转动部134上设置有转轴或连接孔,以使转动部134通过转轴或连接孔与壳体110转动连接。在卡扣130通过转动部134与壳体110转动连接时,在转动部134上设置转轴的情况下,壳体110内可对应设置套筒,以使转轴插入套筒内,从而使卡扣130与壳体110之间相对转动。可以理解的,在转动部134上设置连接孔的情况下,壳体110内可对应设置转轴,以使转动部134通过连接孔套设在转轴上,从而使卡扣130与壳体110之间相对转动。
另外,通过将连接部132与手柄120朝向连接部132的偏心位置铰接,在手柄120转动时,手柄120的该偏心位置绕手柄120的转动中心转动,由于连接部132与该偏心位置铰接,在手柄120转动时,该偏心位置具有一定的位移量,从而带动转动部134发生位置的偏移,以提供使卡扣130转动的驱动力。示例的,如图1所示,在手柄120反向转动使操作机构140执行分闸的情况下,锁扣正向转动,以使卡持部136缩回壳体110内。在手柄120正向转动使操作机构140执行合闸的情况下,锁扣反向转动,以使卡持部136凸出于壳体110,以使卡扣130的卡持部136与机箱的限位孔之间配合。
可以理解的,为保证卡持部136能正常的凸出或缩回壳体110,卡持部136与转动部134之间具有一定的弯折过渡,从而使转动部134转动时,卡持部136正好能够与过孔112之间形成所需的对应关系,以使卡持部136能在过孔112处凸出或缩回壳体110。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1,手柄120上设置有连接臂122,连接臂122上设置有定位孔1222,连接部132设置有与定位孔1222对应的槽孔,锁定机构100还包括脱扣拉杆150,脱扣拉杆150的一端伸出壳体110、另一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1222和槽孔内。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手柄120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分别带动卡扣130和操作机构140动作即可,示例的,当手柄120与卡扣130之间距离较远时,可以在手柄120上设置连接臂122,以通过连接臂122与卡扣130的连接部132连接。连接部132和连接臂122可通过销轴连接,以便于手柄120和卡扣130之间连接。如图1所示,当锁定机构100还包括脱扣拉杆150时,脱扣拉杆150的一端伸出壳体110,脱扣拉杆150的另一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1222和槽孔内,以通过脱扣拉杆150相互连接。通过在连接部132设置槽孔,当手柄120带动卡扣130转动时,可通过连接处的槽孔进行让位,防止手柄120与卡扣130之间卡死,有利于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另外脱扣拉杆150的另一端穿设于定位孔1222和槽孔内,同时作用于手柄120和卡扣130,有利于减少零件,使得装配更方便,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将脱扣拉杆150分别与连接臂122和连接部132连接,也可以通过脱扣拉杆150带动手柄120转动,实现所需的传动关系。示例的,通过设置脱扣拉杆150,在拉动脱扣拉杆150时,能够带动手柄120动作,使操作机构140分闸,并使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在需要将断路器200从机箱内抽出时,可以通过脱扣拉杆150施加作用力,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从而降低操作难度。可以理解的,也可以使脱扣拉杆150推入壳体110,以使手柄120反向动作,实现操作机构140的合闸操作,以实现特殊情况下(如手柄120施力处断裂)通过脱扣拉杆150进行分合闸操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卡扣130为滑动块,滑动块与壳体110滑动连接,滑动块通过连杆160与手柄120连接;手柄120转动时,带动滑动块沿壳体110滑动,以使滑动块伸出或缩回壳体110。
具体的,通过与手柄120连接的滑动块,在手柄120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带动滑动块同步动作,以使分闸状态下,滑动块缩回壳体110内,并在合闸状态下,滑动块通过过孔112伸出于壳体110。由于手柄120通过连杆160与滑动块连接,手柄120可以作用于滑动块,使滑动块动作。同样的,滑动块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手柄120,示例的,当滑动块受限于机箱的内壁无法伸出壳体110时,手柄120受滑动块的阻挡作用,无法带动操作机构140进行合闸操作,从而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8,手柄1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24,连杆1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孔138和第二连接孔124内,以使连杆160分别与滑动块和手柄120铰接。
具体的,采用上述形式,在进行装配时,直接将连杆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孔138和第二连接孔124对应即可,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可以理解的,连杆160的两端可分别设置有折弯头,以便于进行装配对位。另外,通过连杆160分别与滑动块和手柄120铰接,以建立所需的连接关系,避免滑动块与手柄120之间卡死,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手柄120上设置有辅助拉杆170,辅助拉杆170的一端伸出壳体110、另一端与手柄120铰接,拉动辅助拉杆170,手柄120转动,以使操作机构140分闸。
具体的,辅助拉杆170便于将断路器抽出壳体110时施加作用力,为了保证拉动辅助拉杆170抽出断路器时,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需要将辅助拉杆170与手柄120的铰接位置设置在对手柄120施加作用力时,手柄120转动,并且转动的方向能够使断路器分闸。同时,在手柄120转动使断路器分闸时,手柄120带动卡扣130动作,以使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保证断路器能够顺利抽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手柄120包括转动本体126,以及设置在转动本体126上的拨手127。
具体的,当手柄120采用转动本体126,以及设置在转动本体126上的拨手127时,需要使手柄120转动时,直接推动拨手127即可。在手柄120转动时,即可控制断路器200的分闸或合闸操作,同时实现卡扣130缩回或凸出壳体110。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手柄120包括转动本体126,以及设置在转动本体126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按压部128和第二按压部129。
当手柄120采用转动本体126,以及在转动本体126上设置第一按压部128和第二按压部129的结构形式时,需要手柄120转动时,只需按压第一按压部128或按压第二按压部129即可。在手柄120转动时,即可控制断路器200的分闸或合闸操作,同时实现卡扣130缩回或凸出壳体110。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壳体110上设置有手动拉杆180。手动拉杆180主要用于将断路器从机箱中抽出时,便于对断路器施加作用力,以降低操作难度。采用上述方式,在断路器分闸状态下,卡扣130缩回壳体110内,解除与机箱之间的锁定状态,以便于通过手动拉杆180顺利将断路器抽出。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断路器200,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操作机构140,操作机构140与手柄120连接。该断路器200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锁定机构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壳体110内还设置有短路保护器210,短路保护器210和操作机构140分别位于壳体11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短路保护器210沿断路器200的宽度方向设置;壳体110长度方向的一侧边还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220和输出端子230,其中,输入端子220与动触头连接,输出端子230与静触头连接。
具体的,短路保护器210主要用于负载电路的短路保护,当断路器200串联的负载电路中电流突然增大到预设值时,短路保护器210动作,以使操作机构140执行分闸操作,以保护电路安全。通过将短路保护器210和操作机构140分别位于壳体11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短路保护器210沿断路器20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壳体110内的有限空间,提升相互间的紧凑性,以减小断路器200的体积。
另外,通过壳体110长度方向的一侧边还分别设置输入端子220和输出端子230,在将断路器200插入机箱时就可以完成所需的电连接关系。与常规形式中分别设置在壳体相对两侧边的结构相比,省去了接线的麻烦,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输入端子220与静触头连接,输出端子230与动触头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手柄和卡扣,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手柄带动操作机构分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缩回所述壳体内,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合闸的状态下,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过孔凸出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转动部和卡持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偏心位置铰接,以使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卡扣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槽孔,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脱扣拉杆,所述脱扣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另一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槽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沿所述壳体滑动,以使所述滑动块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使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滑动块和所述手柄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辅助拉杆,所述辅助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手柄铰接,拉动所述辅助拉杆,所述手柄转动,以使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转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拨手,或,所述手柄包括转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手动拉杆。
9.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手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短路保护器,所述短路保护器和所述操作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短路保护器沿所述断路器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边还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其中,所述输入端子与动触头连接,所述输出端子与静触头连接。
CN202121463169.2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1552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169.2U CN21552750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169.2U CN21552750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7508U true CN215527508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1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3169.2U Active CN21552750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7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5233B (zh) 小型断路器
CN215527508U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111477511A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115547714A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111916317A (zh) 断路器
CN212934498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斜滑块式安装机构
CN214848440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213877980U (zh) 漏电断路器的复位指示装置
AU2020381806B2 (en) Plug-in circuit breaker
CN115602502A (zh) 断路器脱扣结构
CN113284771A (zh) 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
CN220933990U (zh)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112289651A (zh) 一种应用于微型断路器的新型触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3816034U (zh) 一种快速合闸小型断路器
CN217768263U (zh) 一种安全装置及插入式断路器
CN216902721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112582221A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安装装置
CN217035567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111477513A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221008882U (zh) 小型漏电断路器的漏电模块
CN214797293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9759499U (zh) 断路器及底座
CN215869239U (zh) 断路器脱扣结构
CN114496672B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锁定和解锁结构
CN216213214U (zh) 一种断路器防插拔结构及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