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586U -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23586U CN215523586U CN202122196789.0U CN202122196789U CN215523586U CN 215523586 U CN215523586 U CN 215523586U CN 202122196789 U CN202122196789 U CN 202122196789U CN 215523586 U CN215523586 U CN 215523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umidifying
- wet film
- quick
- w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包括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湿膜组件和湿膜淋水组件,所述湿膜淋水组件包括快插三通接头,所述快插三通接头两端的接口均连接有布水管,快插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湿膜入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两根所述布水管的端头均设有管堵,布水管上均匀开设有正对湿膜组件顶端的布水孔,所述湿膜组件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箱上开设有电磁出水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将新风机现有内部空间充分利用,结构简单、紧凑,能在保证不飘水的情况下增大加湿水流量,均匀布水,使湿膜完全吸收水形成水膜,增大与风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空气得到加湿,且能实现加湿水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加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将空气加湿,使湿度提高。市场现有加湿种类及其主要弊端如下:
1.普通的超声波震荡加湿,是通过使用雾化片的高频震荡,将水珠打散成微小漂浮颗粒,在风机的作用下产生悬浮的水雾,该方法加湿量小,加湿范围小,面积小。
2.直排水湿膜加湿,是将水输送到湿膜顶部的淋水器,水均匀地淋到湿膜顶部,水沿湿膜材料向下渗透,形成均匀的水膜,当干燥的风通过湿膜材料时,水份蒸发进入空气。这种加湿方式如果需要增大加湿量就要增大水流量,浪费水的情况比较严重;
3.普通水箱的循环水加湿,若无电磁阀控制,蓄水箱中长期有水会滋生有害微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实现加湿水内循环的功能,且能配合新风机的紫外线对加湿后的空气进行杀菌的加湿内循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包括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湿膜组件和湿膜淋水组件,所述湿膜淋水组件包括快插三通接头,所述快插三通接头两端的接口均连接有布水管,快插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湿膜入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两根所述布水管的端头均设有管堵,布水管上均匀开设有正对湿膜组件顶端的布水孔,所述湿膜组件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箱上开设有电磁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湿膜组件包括湿膜,所述湿膜的顶端通过夹条连接有上框,所述湿膜的顶端、两个夹条和上框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湿膜淋水组件的容纳腔,所述上框开设有用于穿过湿膜入水管的通孔,湿膜的底端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内设有用于支撑湿膜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上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湿膜组件还包括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一端与集水槽连接,另一端与湿膜淋水器组、上框连接。
优选的,所述湿膜为连续弯折结构,所述布水管为连续弯折结构且与湿膜适配。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高度高于所述循环水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上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浮球阀和电磁进水阀,所述第二快插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潜水泵和快插球阀,所述浮球阀和潜水泵设于循环水箱内,所述快插球阀通过湿膜入水管与快插三通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快插球阀可调节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上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将新风机现有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在保证不飘水的情况下可增大加湿水流量,通过三通接头从中间向两端的布水管输送水,能保证两端的布水管中水量均衡,实现布水管均匀布水;湿膜完全吸收水形成均匀的水膜,能增大与风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空气得到加湿,提升加湿效率;同时内循环的设计保证加湿过程中不会出现直排水加湿所面对的浪费水比较严重的情况;当无需加湿时,由新风机的电磁阀控制关闭进水,电磁出水阀将循环水箱中的水排出,保证循环水箱内不会长期储水,避免积水中滋生的有害微生物通过新风进入室内,保证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湿膜淋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加湿机构;11、湿膜组件;111、湿膜;112、夹条;113、上框;114、集水槽;115、支架;116、滤网;117、侧边框;118、第三快插接头;119、钣金;12、湿膜淋水组件;121、快插三通接头;122、布水管;123、管堵;124、布水孔;2、循环水箱;21、湿膜入水管;22、回流管;23、箱盖;24、第一快插接头;25、第二快插接头;26、第四快插接头;27、密封圈;3、电磁出水阀;4、浮球阀;5、电磁进水阀;6、潜水泵;7、快插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包括加湿机构1,所述加湿机构1包括湿膜组件11和湿膜淋水组件12,所述湿膜淋水组件12包括快插三通接头121,所述快插三通接头121两端的接口均连接有布水管122,快插三通接头121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湿膜入水管21与循环水箱2连接,两根所述布水管122的端头均设有管堵123,布水管122上均匀开设有正对湿膜组件11顶端的布水孔124,相邻两个布水孔124的间距为L,所述湿膜组件11通过回流管22与循环水箱2连接,所述循环水箱2上开设有电磁出水阀3。
需要加湿时,循环水箱2通过湿膜入水管21将水输送至湿膜淋水组件12,水经快插三通接头121从中间一分为二,向两端输送至布水管122,使得两端的布水管122中水量均衡,保证布水管122均匀布水;水经布水管122上的布水孔124均匀地流淌至湿膜组件11的顶端,沿湿膜组件11向下渗透,能在湿膜组件11上形成均匀水膜,当干燥的风通过湿膜组件11时,水份蒸发随空气流出,能增大水膜与风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空气得到加湿,提升加湿效率;未蒸发的水通过回流管22流回循环水箱2内,实现加湿水的循环;当无需加湿时,由新风机的电磁进水阀5控制关闭进水,电磁出水阀3将循环水箱2中的水排出,保证循环水箱2内不会长期储水,避免积水中滋生有害微生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将新风机现有内部空间充分利用,结构简单、紧凑,能在保证不飘水的情况下增大加湿水流量,均匀布水,使湿膜完全吸收水形成水膜,增大与风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空气得到加湿,同时内循环的设计保证加湿过程中不会出现直排水加湿所面对的浪费水比较严重的情况。
更具体的,所述湿膜组件11包括湿膜111,所述湿膜111的顶端通过夹条112连接有上框113,所述湿膜111的顶端、两个夹条112和上框113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湿膜淋水组件12的容纳腔,使用时,拆开上框113即可对湿膜淋水组件12进行保养、更换;所述上框113开设有用于穿过湿膜入水管21的通孔,湿膜111的底端设有集水槽114,所述集水槽114通过回流管22与循环水箱2连接;循环水箱2上设有第四快插接头26,集水槽114上设有第三快插接头118,回流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快插接头26和第三快插接头118,第四快插接头26和第三快插接头118上均套设有密封圈27;快插接头使用方便,能提升组装、拆卸的效率;通过两个夹条112夹紧湿膜111,连接稳固,既能让水从两个夹条112之间流淌至湿膜111的顶端,又便于拆卸、更换湿膜111;集水槽114收集湿膜111上未蒸发的水,并将收集的水循环利用,能避免水资源浪费。
更具体的,所述集水槽114内设有用于支撑湿膜111的支架115;避免湿膜111的底部一直浸泡在水中,减少有害微生物滋生。
更具体的,所述支架115与上设有滤网116,过滤水中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潜水泵6,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更具体的,所述湿膜组件11还包括侧边框117,所述侧边框117的底端与集水槽114固定连接,侧边框117的顶端通过钣金119与夹条112、上框113连接,夹条112、两个侧边框117和集水槽114围合形成用于固定湿膜111的框架,两个侧边框117一方面为湿膜111提供良好的支撑,能避免空气通过时湿膜111抖动,另一方面能避免湿膜111上的水从侧面流出后,被吹散飘飞,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更具体的,所述集水槽114的高度高于所述循环水箱2的高度;使得集水槽114中的水由于重力向循环水箱2流动,保证停止加湿后,集水槽114中水迅速流入循环水箱2,再经电磁出水阀3排出,减少有害微生物滋生。
更具体的,所述循环水箱2上设有箱盖23,所述箱盖23上设有第一快插接头24和第二快插接头25,所述第一快插接头24的两端分别连接浮球阀4和电磁进水阀5,所述第二快插接头25的两端分别连接潜水泵6和快插球阀7,所述浮球阀4和潜水泵6设于循环水箱2内,所述快插球阀7通过湿膜入水管21与快插三通接头121连接;箱盖23能避免杂质落入循环水箱2,也方便售后人员清洗循环水箱2,快插球阀7和快插接头使用方便,既能提升生产组装效率,也方便售后人员拆卸、清洗或更换。
更具体的,所述快插球阀7可调节水流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湿膜111为连续弯折结构,所述布水管122为连续弯折结构且与湿膜111适配,布水管122的每个弯折处与湿膜111的弯折处对应,且布水管122的每个弯折处设有布水孔124,相邻两个布水孔124的间距为L,水经布水孔124流淌至湿膜组件11顶端的弯折处,能在湿膜111上形成均匀水膜,当干燥的风通过湿膜组件11时,连续弯折的湿膜111能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加湿效率。
一种新风机,包括上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使用时,纯净水通过新风机的电磁进水阀5控制进入第一快插接头24,由浮球阀4控制循环水箱2内的水位高低,潜水泵6将循环水箱2内的水吸入并经过快插球阀7输送至加加湿机构1的湿膜淋水组件12,快插球阀7可调节至合适的水流量大小并固定;水输送至湿膜淋水组件12后,通过布水管122底部的布水孔124均匀地流淌至湿膜111的顶端,让水沿湿膜111向下渗透,形成均匀水膜,当干燥的风通过湿膜111时,水份蒸发随空气流出,配合新风机的紫外线对加湿后的空气进行杀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未蒸发的水进入集水槽114,并通过回流管22流回循环水箱2内,实现加湿水的循环;当无需加湿时,由新风机的电磁进水阀5控制关闭进水,电磁出水阀3将循环水箱2中的水排出,保证循环水箱2内不会长期储水,避免积水中滋生有害微生物。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机构(1),所述加湿机构(1)包括湿膜组件(11)和湿膜淋水组件(12),所述湿膜淋水组件(12)包括快插三通接头(121),所述快插三通接头(121)两端的接口均连接有布水管(122),快插三通接头(121)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湿膜入水管(21)与循环水箱(2)连接,两根所述布水管(122)的端头均设有管堵(123),布水管(122)上均匀开设有正对湿膜组件(11)顶端的布水孔(124),所述湿膜组件(11)通过回流管(22)与循环水箱(2)连接,所述循环水箱(2)上开设有电磁出水阀(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组件(11)包括湿膜(111),所述湿膜(111)的顶端通过夹条(112)连接有上框(113),所述湿膜(111)的顶端、两个夹条(112)和上框(113)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湿膜淋水组件(12)的容纳腔,所述上框(113)开设有用于穿过湿膜入水管(21)的通孔,湿膜(111)的底端设有集水槽(114),所述集水槽(114)通过回流管(22)与循环水箱(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14)内设有用于支撑湿膜(111)的支架(1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5)与上设有滤网(116)。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组件(11)还包括侧边框(117),所述侧边框(117)的一端与集水槽(114)连接,另一端与夹条(112)、上框(113)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111)为连续弯折结构,所述布水管(122)为连续弯折结构且与湿膜(111)适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14)的高度高于所述循环水箱(2)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2)上设有箱盖(23),所述箱盖(23)上设有第一快插接头(24)和第二快插接头(25),所述第一快插接头(24)的两端分别连接浮球阀(4)和电磁进水阀(5),所述第二快插接头(25)的两端分别连接潜水泵(6)和快插球阀(7),所述浮球阀(4)和潜水泵(6)设于循环水箱(2)内,所述快插球阀(7)通过湿膜入水管(21)与快插三通接头(121)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球阀(7)可调节水流量。
10.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内循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6789.0U CN215523586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6789.0U CN215523586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23586U true CN215523586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79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96789.0U Active CN215523586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23586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196789.0U patent/CN2155235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39135B (zh) |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11076286B (zh) | 具加湿功能的风管式室内机 | |
CN212431204U (zh) | 新风系统管道加湿装置 | |
KR100739976B1 (ko) | 버섯재배사의 에너지 절약형 무창환기장치 | |
CN215523586U (zh) | 一种加湿内循环结构及新风机 | |
US20240003557A1 (en) | Humidifying device | |
CN202835632U (zh) | 一种湿膜加湿机 | |
CN211298083U (zh) | 一种通风湿帘及鸡舍 | |
CN215892645U (zh) | 一种建筑通风过滤装置 | |
CN210801428U (zh) | 一种吊顶恒湿机组 | |
CN216308074U (zh) | 一种加湿装置 | |
CN214249899U (zh) | 一种恒温恒湿调节用加湿除湿机 | |
CN213872996U (zh) | 用于纯净型加湿器的抑菌清洁水箱结构 | |
CN212673402U (zh) | 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 | |
CN213713357U (zh) | 加湿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
CN217154430U (zh) | 新风机 | |
CN113739274A (zh) | 一种带热交换功能的新风净化加湿一体机 | |
CN217540965U (zh) |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 |
CN206989363U (zh) | 一种具有斜膜结构的湿膜除尘装置 | |
CN209229906U (zh) | 一种水雾空气净化主机 | |
CN208652729U (zh) | 一种除甲醛装置 | |
CN215372771U (zh) | 一种节能型湿膜加湿器 | |
CN211976898U (zh) | 一种废料焚烧炉湿法收尘装置 | |
CN215336835U (zh) | 一种高能效湿膜加湿器 | |
CN208671216U (zh) | 房舍通风除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