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567U -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3567U
CN215523567U CN202121164346.7U CN202121164346U CN215523567U CN 215523567 U CN215523567 U CN 215523567U CN 202121164346 U CN202121164346 U CN 202121164346U CN 215523567 U CN215523567 U CN 215523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heat exchanger
baff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4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政委
杨欣旭
吉平
王先锋
朱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nvicool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nvicool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nvicool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nvicool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4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3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3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3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进风由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出,受换热器和挡板的阻挡,穿过换热器至其出风侧,挡板的通风缺口连通换热器的出风侧至出风口,使得经过换热器的进风经通风缺口后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通道,进风穿过换热器经通风缺口流出,使得进风通过通风缺口时流速增加,设置通风缺口上伸出挡水板遮盖在接水盘上方,使得接水盘内由进风带出的水流遮挡于挡水板的下方,有效避免接水盘中的水被气流带走而产生飞水现象,防止风机腐蚀以及避免气流将水珠从出风口带出而流向机房,保证了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机柜。

Description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柜式机房数据中心中,环境相对湿度与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正常运作密切相关,不同元器件有其特定的耐受值,不同器件受静电损伤的耐受值不同;当机房中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工作人员在机房中活动也非常容易产生静电。
现有计算机机房空调进风由风道通入,风道内设置接水盘和蒸发器,空调进风经接水盘后穿过蒸发器,机房空调具备体积小、单位时间内加湿量大、对水质要求低等优势,但同时要求机房空调对机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具备快速调节能力;同时,由于蒸发器前后压力差,或接水盘故障,容易出现水飞出情况,影响机柜式机房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以提高机房空调机柜的进风能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机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内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方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气流通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且用于隔断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至所述出风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至所述出风口的通风缺口,所述通风缺口上设置有向靠近所述进风口方向延伸且遮盖部分所述接水盘的挡水板。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的一端相互靠近并相连布置,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的另一端相互远离、且均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通风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一通气孔。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还包括围合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两个侧壁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两个侧壁板之间且均与两所述侧壁板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侧壁板之间分别开设有开设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分别为强电线缆孔和弱电线缆孔。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侧壁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挡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挡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二通气孔。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通气缺口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所述通气缺口两侧的所述挡板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风道结构中,所述挡水板上设有水泵固定板,所述水泵固定板上还设有对所述接水盘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开关。
一种机房空调机柜,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上方设置有换热器,气流通道内还设有位于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且用于隔断换热器的进风侧至出风口的挡板,挡板上形成有连通换热器的出风侧至出风口的通风缺口,通风缺口上设置有向靠近进风口方向延伸且遮盖部分接水盘的挡水板。进风由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出,受换热器和挡板的阻挡,穿过换热器至其出风侧,挡板的通风缺口连通换热器的出风侧至出风口,使得经过换热器的进风经通风缺口后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通道,进风穿过换热器经通风缺口流出,使得进风通过通风缺口时流速增加,设置通风缺口上伸出挡水板遮盖在接水盘上方,使得接水盘内由进风带出的水流遮挡于挡水板的下方,有效避免接水盘中的水被气流带走而产生飞水现象,防止风机腐蚀以及避免气流将水珠从出风口带出而流向机房,保证了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第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第二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提高了机房空调机柜的进风能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机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第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第二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进风口1和出风口2,进风口1和出风口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设置有接水盘3,接水盘3上方设置有换热器4,气流通道内还设有位于换热器4与出风口之间、且用于隔断换热器4的进风侧至出风口2的挡板5,挡板5上形成有连通换热器4的出风侧至出风口2的通风缺口51,通风缺口51上设置有向靠近进风口1方向延伸且遮盖部分接水盘3的挡水板52。进风由气流通道的进风口1向出风口2流出,受换热器4和挡板5的阻挡,穿过换热器4至其出风侧,挡板5的通风缺口51连通换热器4的出风侧至出风口,使得经过换热器4的进风经通风缺口51后由出风口2排出气流通道,进风穿过换热器4经通风缺口51流出,使得进风通过通风缺口51时流速增加,设置通风缺口51上伸出挡水板52遮盖在接水盘3上方,使得接水盘3内由进风带出的水流遮挡于挡水板52的下方,有效避免接水盘3中的水被气流带走而产生飞水现象,防止风机腐蚀以及避免气流将水珠从出风口2带出而流向机房,保证了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4包括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第一换热部分41的一端和第二换热部分42的一端相互靠近并相连布置,第一换热部分的另一端和第二换热部分的另一端相互远离,并均与挡板5连接,通风缺口51位于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也即换热器4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呈V型布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进风穿过换热器4的接触面积,提高对进风的冷却能力,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挡板5连接,即挡板5上设置对应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的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与气流通道的通道侧壁固接,保证与换热器4安装结构稳定性。同时,V字型布置的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将进入气流通道内的气流由V型外侧向V型内侧汇聚后排出,换热面积大,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布置足够大面积的换热器4,提高换热能力。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通过连接板6相连,连接板6上设置有连通换热器4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一通气孔61。连接板6由其宽度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连接,对二者同时抵接支撑,使得换热器4在进风方向上支撑结构稳定。同时,换热器填充于气流通道内部,设置第一通气孔61,直接连通换热器4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平衡换热器4两侧压差,可以防止换热器4进风侧与出风侧由于气压差过大而导致接水盘3中出风侧的水位高度高于进风侧的水位高度,避免出风侧的接水盘中的水被气流带走而产生飞水现象。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风道结构还包括围合形成气流通道的两个侧壁板7、顶板(图中未示出)以及底板8,接水盘3和挡板5设于两个侧壁板7之间且均与两侧壁板7连接。风道结构由顶板、底板8和两侧壁板7围成矩形风道,由两侧壁板7对挡板5长度方向两侧固接,提高挡板5的支撑稳定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挡板5与两个侧壁板7之间分别开设有开设第一走线孔53和第二走线孔54,第一走线孔53和第二走线孔54分别为强电线缆孔和弱电线缆孔。第一走线孔53和第二走线孔54分别靠近其对应侧的侧壁板7布置;第一走线孔53和第二走线孔54分别为强电线缆孔和弱电线缆孔。通过设置第一走线孔53和第二走线孔54,对应风道的侧壁板7上对应高度设置安装支架,将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分别由风道的两侧壁板7导出,强电和弱电做到线缆分离,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挡板5与两个侧壁板7、顶板以及底板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和/或挡板5与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挡板5、侧壁板7、顶板、底板8均为钣金部件,挡板5和换热器4之间同样为机械连接,设置密封件填充于相连的钣金件之间,优选密封件为密封棉,对钣金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避免飞水流出,提高安全性。密封装置还可以设为密封胶、密封橡胶。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挡板5设置有连通换热器4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二通气孔57。设置挡板5后对气流通道内进风压力产生影响,考虑由通风缺口51排出的气流风速过大导致的飞水问题,可根据风速变化开设第二通气孔57,以平衡压差,挡板5为钣金部件,其通过两个安装部分别与第一换热部分41和第二换热部分42固接,第二通气孔57对应包括分别位于两个安装部上的两组,且位于钣金结构挡板5的折弯结构上。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通气缺口52上设置有支撑架55,支撑架55的两端与通气缺口52两侧的挡板5连接。挡板5至少包括位于通风缺口51两侧的两部分,设置支撑架55对通风缺口51两侧的挡板5两部分进行连接,使得挡板5在通风缺口52位置由支撑架55撑开,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挡水板52上还设有水泵固定板9,水泵固定板6上还设有对接水盘3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开关。接水盘3内为保证水位安全,在挡水板52上布置水泵固定板9,同时在水泵固定板9上设置水位开关,由水泵将接水盘3内积水排出,由水位开关控制接水盘内水位高度,保证水位高度的安全。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风道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机柜,该机房空调机柜上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风道结构。
由于该机房空调机柜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风道结构,所以该机房空调机柜由风道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内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方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气流通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且用于隔断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至所述出风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至所述出风口的通风缺口,所述通风缺口上设置有向靠近所述进风口方向延伸且遮盖部分所述接水盘的挡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的一端相互靠近并相连布置,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的另一端相互远离且均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通风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一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合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两个侧壁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两个侧壁板之间且均与两所述侧壁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侧壁板之间分别开设有开设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分别为强电线缆孔和弱电线缆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侧壁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挡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第二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缺口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所述通气缺口两侧的所述挡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上设有水泵固定板,所述水泵固定板上还设有对所述接水盘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开关。
10.一种机房空调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CN202121164346.7U 2021-05-27 2021-05-27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Active CN215523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4346.7U CN215523567U (zh) 2021-05-27 2021-05-27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4346.7U CN215523567U (zh) 2021-05-27 2021-05-27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3567U true CN21552356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4346.7U Active CN215523567U (zh) 2021-05-27 2021-05-27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3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38123C1 (ru) Находящийся в помещении блок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воздуха
CN110740615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CN210468539U (zh) 变电站的室内通风系统
CN102003738A (zh) 壁挂式空调机
CN215523567U (zh)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CN209929779U (zh) 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
CN113237161A (zh) 机房空调机柜及其风道结构
CN212081528U (zh) 半导体空调
CN211607187U (zh) 一种隔离式空气换热器
CN104121640A (zh) 横吹式的空调机室外机
CN220107339U (zh) 一种电控柜
CN220669760U (zh) 一种接水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1835296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标准机柜
CN218495186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0370189C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613199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2908575U (zh) 一种恒温干燥智能配电柜
KR200146103Y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의 증발기
CN218955047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659199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6087355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智能控制均匀温湿度系统装置
CN111697468B (zh) 一种密闭无尘高效散热动力柜
CN218218141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220582665U (zh)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
CN21746917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低压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