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0385U -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0385U
CN215520385U CN202120206978.9U CN202120206978U CN215520385U CN 215520385 U CN215520385 U CN 215520385U CN 202120206978 U CN202120206978 U CN 202120206978U CN 215520385 U CN215520385 U CN 21552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ull rod
micro
door
gap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69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厚
付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69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0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烹饪设备,在支架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拉杆和第一微动开关,拉杆向内运动能触发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拉杆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具有向外复位的趋势,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还安装有主动杆和限位杆,主动杆向内运动能带动限位杆解除对拉杆的限位而使拉杆向内运动,主动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外复位的趋势,限位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该烹饪设备的门联锁组件利用限位杆的结构来控制拉杆的运动,只有主动杆运动到最里面位置,拉杆才可以朝内运动,微动开关才可以闭合,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在门组件闭合过程中,门体先挤压主动杆,后挤压拉杆,无需在门组件增加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锁结构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微波炉、电蒸箱和电烤箱等厨房电器中,一般都设计成拉门式的开门方式,对于这种开门方式,都具有相应的门联锁组件。现有常规的门联锁组件一般包括门体和与门体配合的箱体前板,在门体上安装有门钩,在箱体前板上安装门联锁支架,在门联锁支架上安装由门钩触发的微动开关。如专利号为ZL 201020545967.5(授权公告号为CN2019259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微波炉通用炉门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包括开关座、门钩和前板,开关座上可放置多个开关,对应每个开关的位置设有操作这一开关的动作键,门钩设在微波炉的炉门上并随炉门的开、关而与该开关座结合或者脱离,该门钩具有至少一个钩部,用于通过触碰这些动作键来触发这些开关,前板用于将开关座固定在微波炉的腔体上。
现有带微波功能的烹饪设备的门联锁是通过门组件上的凸筋进行挤压而进行联通的,由于联锁组件连通后就可以启动微波功能,因而存在用户误启动微波的情况,由于微波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此,这种联锁的接通方式存在这种风险。另外,由于安规的要求,当产品关门准备开始工作时,必须满足第一强电开关先连通之后,第二强电开关再连通;当产品烹饪完成,用户开门时,必须满足第二强电开关先断开,第一强电开关再断开的先后顺序,否则,如果在两个强电开关顺序错误时,产品会自动启动保护程序,炸掉电控板上的保险管来阻止产品工作。同时对存在微波功能的产品,按照安规要求,必须至少存在一个强电开关是手指无法触碰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门联锁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门组件结构简洁、安全性能高的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门联锁组件,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拉杆和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拉杆向内运动能触发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且向内运动后的拉杆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具有向外复位的趋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主动杆和限位杆,所述主动杆位于第一微动开关的下方,所述主动杆向内运动能带动限位杆解除对拉杆的限位而使拉杆向内运动,向内运动的主动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外复位的趋势,在主动杆带动下运动的限位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
为了保证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能顺序闭合和断开,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顶部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底部设有第二触点,所述拉杆的底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一触点的第一碰块,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二触点的第二碰块,并且,所述拉杆在向内移动过程中依次触发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拉杆在向外复位过程中依次断开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一微动开关。
第一弹性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安装柱,在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内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柱上。这样,拉杆向内运动后,第一弹簧被压缩,从而对拉杆施加有向外的弹力,进而使拉杆保持有向外复位的趋势。
为了使拉杆移动更为平稳,在所述支架上设有对拉杆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块。
第二弹性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所述主动杆的外端部具有限位凸块,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主动杆穿过固定板且限位凸块位于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在主动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与限位凸块相抵,第二弹簧的内端与固定板相抵,所述主动杆在向外复位状态下向外伸出于支架且所述限位凸块设于支架内。这样,主动杆向内运动后,第二弹簧被压缩,从而对主动杆施加有向外的弹力,进而使主动杆保持有向外复位的趋势。
为了使主动杆移动更为平稳,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对主动杆进行支撑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内侧。
第三弹性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来容置限位杆的固定架,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安装在固定架内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限位杆相抵,第三弹簧的下端与固定架相抵。这样,限位杆向下运动后,第三弹簧为压缩,从而对限位杆施加有向上的弹力,进而使限位杆保持有向上复位的趋势。
为了使主动杆向内运动过程中能带动限位杆向下运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面成型有自上而下斜向外倾斜的导向面,在限位杆上还成型有与所述导向面相衔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导向面的上方,在主动杆向外复位状态下,限位杆处于最高位置且所述导向面对应于所述主动杆的内端,在主动杆向内到底的状态下,限位杆处于最低位置且主动杆锁止在所述限位槽内。
为了使限位杆向下运动后能解除对拉杆的限位,在所述限位杆的顶部成型有台阶,在所述限位杆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拉杆的内端与限位杆的外侧壁相抵,在限位杆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拉杆的内端向内伸入至所述台阶上。
为了将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定位在支架上。在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安装在对应的定位柱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杆和主动杆均水平设置,所述限位杆竖向设置且位于拉杆和主动杆的内侧。这样,拉杆和主动杆均保持水平运动,限位杆保持竖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安装有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前侧安装有前板,所述前板上安装有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联锁组件的支架安装在内胆的外侧壁上,所述前板上开有与所述拉杆相对应的插孔,所述主动杆的前端部向前伸出于所述前板,主动杆的伸出部位于插孔的下方,在所述门组件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柱,在门组件向上关闭过程中,门组件的内侧壁首先压住所述主动杆而使主动杆向内运动,之后,所述凸柱插入插孔并压住所述拉杆使拉杆向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烹饪设备的门联锁组件的主动杆向内运动带动限位杆运动,进而,限位杆解除对拉杆的限位而使拉杆能向内运动,即利用限位杆的结构来控制拉杆的运动,只有主动杆运动到最里面位置,拉杆才可以朝内运动,微动开关才可以闭合,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机器的安全性,并且主动杆位于拉杆的下方,在门组件闭合的过程中,门体首先挤压主动杆,然后挤压拉杆,无需在门组件增加结构,使门体结构更为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联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门打开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门关闭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门联锁组件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有定位柱16,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安装在对应的定位柱16上,第一微动开关2为第一强电开关,第二微动开关3为第二强电开关,以图1中箭头C所示方向为前向,第一微动开关2位于第二微动开关3的前下方。第一微动开关2的顶部设有第一触点21,第二微动开关3的底部设有第二触点31。
在支架1上还安装有水平分布并能前后向移动的拉杆4,在支架1上安装有对拉杆4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块12。拉杆4位于第一微动开关2与第二微动开关3之间,如图6所示,拉杆4的底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一触点21的第一碰块41,拉杆4的顶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二触点31的第二碰块42。拉杆4在向内(即向后)移动过程中依次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拉杆在向外(即向前)复位过程中依次断开第二微动开关3和第一微动开关2。
本实施例中,在支架1上设有第一安装柱11,如图6所示,在拉杆4上设有与第一安装柱1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柱43,第一弹簧7构成第一弹性件,第一弹簧7的内端(即后端)套设在第一安装柱11上,第一弹簧7的外端(即前端)套设在第二安装柱43上。拉杆4向内运动后,第一弹簧7被压缩,从而使拉杆4具有向外复位的趋势。
在支架1上安装有水平分布并能前后向移动的主动杆5,在支架1上安装有固定板13和支撑块14,支撑块14位于固定板13的内侧(即后侧),固定板13上开有供主动杆5穿过的通孔,固定板13和支撑块14都对主动杆5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使主动杆 5能够平稳移动。如图7所示,主动杆5的外端部具有限位凸块51,限位凸块51位于固定板13的外侧(即前侧),第二弹簧8构成第二弹性件,第二弹簧8套设在主动杆5 上,第二弹簧8的外端与限位凸块51相抵,第二弹簧8的内端与固定板13相抵。主动杆5的前端部即位于限位凸块51的前侧部分形成伸出部52,伸出部52的前端形成主动杆套53,主动杆5在向外复位状态下,伸出部52向外伸出于支架1,限位凸块51设于支架1内。
在支架1上安装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内安装有限位杆6和第三弹簧9。第三弹簧9构成第三弹性件,第三弹簧9的上端与限位杆6相抵,第三弹簧9的下端与固定架 15相抵。当限位杆6向下运动后,第三弹簧9被压缩,在第三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6保持有向上复位的趋势。
如图8所示,限位杆6的外侧面成型有自上而下斜向外倾斜的导向面61,在限位杆6上还成型有与导向面相衔接的限位槽62,限位槽62位于导向面61的上方,在限位杆 6的顶部成型有台阶63。如图1所示,在主动杆5向外复位状态下,主动杆5完全移动至限位杆6的外侧,限位杆6处于最高位置且导向面61对应于主动杆5的内端,拉杆4 的内端与限位杆6的外侧壁相抵,限位杆6阻止拉杆4向内移动。如图5所示,在主动杆5向内到底的状态下,限位杆6处于最低位置且主动杆5锁止在限位槽62内,拉杆对应于限位杆6的台阶63,在外力作用下,拉杆4向内运动,拉杆4的内端向内伸入至台阶63上,此时,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和第三弹簧9均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为带有微波功能的烹饪设备,比如微波炉、蒸微一体机、蒸烤微一体机等等,其包括内胆100,内胆前侧安装有前板101,前板101上安装有门组件 102,门联锁组件的支架1安装在内胆100的右外侧壁上,前板101上开有与拉杆4相对应的插孔103,主动杆5的伸出部52向前伸出于前板10,伸出部52位于插孔103的下方。在门组件10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拉杆4相配合的凸柱104。
该门联锁结构的动作过程如下:
关门时,首先,门组件102的内侧壁首先压住主动杆套53而使主动杆5向内运动,主动杆5向内运动带动限位杆6向下运动,限位杆6向下运动后,直到主动杆5限位在限位杆6的限位槽62内,此时,限位杆6解除对拉杆4的限位,从而使门进一步关闭过程中,门组件102的凸柱104能顺利插入插孔103并向内压住拉杆4,带动拉杆4向内运动。在拉杆4向内移动过程中,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先后被触发闭合,满足安规要求。
开门时,首先,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拉杆4向前复位;接着,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主动杆5向前复位,直到主动杆5移动至完全移动至限位杆6的外侧;最后,在第三弹簧9的作用下,限位杆6向上复位,以阻止拉杆4向内移动。并且,在拉杆4 向前复位过程中,第二微动开关3和第一微动开关2先后断开。

Claims (11)

1.一种门联锁组件,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3)、拉杆(4)和第一微动开关(2),所述拉杆(4)向内运动能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且向内运动后的拉杆(4)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具有向外复位的趋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还安装有主动杆(5)和限位杆(6),所述主动杆(5)位于第一微动开关(2)的下方,所述主动杆(5)向内运动能带动限位杆(6)解除对拉杆(4)的限位而使拉杆(4)向内运动,向内运动的主动杆(5)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外复位的趋势,在主动杆(5)带动下运动的限位杆(6)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的顶部设有第一触点(21),所述第二微动开关(3)的底部设有第二触点(31),所述拉杆(4)的底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一触点的第一碰块(41),所述拉杆(4)的顶部设有用来触发第二触点的第二碰块(42),并且,所述拉杆(4)在向内移动过程中依次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拉杆在向外复位过程中依次断开第二微动开关(3)和第一微动开关(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安装柱(11),在所述拉杆(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柱(43),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内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柱(11)上,所述第一弹簧(7)的外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柱(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设有对拉杆(4)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5)的外端部具有限位凸块(51),所述支架(1)上设有固定板(13),所述主动杆(5)穿过固定板(13)且限位凸块(51)位于固定板(13)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在主动杆(5)上的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外端与限位凸块(51)相抵,第二弹簧(8)的内端与固定板(13)相抵,所述主动杆(5)在向外复位状态下向外伸出于支架(1)且所述限位凸块(51)设于支架(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对主动杆(5)进行支撑的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位于所述固定板(13)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用来容置限位杆(6)的固定架(15),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安装在固定架(15)内的第三弹簧(9),所述第三弹簧(9)的上端与限位杆(6)相抵,第三弹簧(9)的下端与固定架(15)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面成型有自上而下斜向外倾斜的导向面(61),在限位杆(6)上还成型有与所述导向面相衔接的限位槽(62),所述限位槽(62)位于导向面(61)的上方,在主动杆(5)向外复位状态下,限位杆(6)处于最高位置且所述导向面(61)对应于所述主动杆(5)的内端,在主动杆(5)向内到底的状态下,限位杆(6)处于最低位置且主动杆(5)锁止在所述限位槽(6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杆(6)的顶部成型有台阶(63),在所述限位杆(6)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拉杆(4)的内端与限位杆(6)的外侧壁相抵,在限位杆(6)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拉杆(4)的内端向内伸入至所述台阶(6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设有定位柱(16),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安装在对应的定位柱(16)上。
11.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包括内胆(100),所述内胆前侧安装有前板(101),所述前板上安装有门组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联锁组件的支架(1)安装在内胆(100)的外侧壁上,所述前板(101)上开有与所述拉杆(4)相对应的插孔(103),所述主动杆(5)的前端部向前伸出于所述前板(101),主动杆(5)的伸出部(52)位于插孔(103)的下方,在所述门组件(102)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柱(104),在门组件(102)向上关闭过程中,门组件(102)的内侧壁首先压住所述主动杆(5)而使主动杆向内运动,之后,所述凸柱(104)插入插孔(103)并压住所述拉杆(4)使拉杆(4)向内运动。
CN202120206978.9U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Active CN21552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978.9U CN215520385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978.9U CN215520385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0385U true CN215520385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6978.9U Active CN215520385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0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97653A1 (en) Lock structure and cooking appliance
CN108888223B (zh) 门体锁止组件及洗碗机
EP2740830B1 (en) Detergent case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CN113261794B (zh) 锁止组件、抽屉组件和储物柜
CN111820726B (zh) 一种烹饪装置的水箱推出结构
CN215520385U (zh)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CN114790855A (zh) 一种门联锁组件及安装该门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CN215520386U (zh) 一种联锁组件及应用该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CN208173451U (zh) 一种门联锁机构
CN110353495B (zh) 电器水盒及蒸汽式家用电器
CN210493714U (zh) 水箱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16346498U (zh) 灶具和集成灶
CN115110839A (zh) 一种联锁组件及应用该联锁组件的烹饪设备
CN221060492U (zh) 一种新型手柄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CN111396939A (zh) 一种具有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CN217054728U (zh) 烹饪设备的门锁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19864535U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18978826U (zh) 一种防拉脱的洗碗机门锁结构
CN220036395U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侧开门铰链锁
CN219197018U (zh) 一种童锁装置及其家用电器
CN219374445U (zh) 一种带互锁机构的空气炸锅
CN21994039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25626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5711071A (zh) 一种童锁装置及其家用电器
CN110416006A (zh) 一种门联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