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9487U -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9487U
CN215499487U CN202120933645.6U CN202120933645U CN215499487U CN 215499487 U CN215499487 U CN 215499487U CN 202120933645 U CN202120933645 U CN 202120933645U CN 215499487 U CN215499487 U CN 215499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bone conduction
arm
signal inpu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36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煜
刘欣
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36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9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9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9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包括电枢片,所述电枢片上并排套设有音圈和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一磁路,所述电枢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所述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之间通过过渡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臂穿过所述音圈的内腔并延伸穿过所述磁路,所述第二电枢臂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振膜连接,所述电枢片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振膜振动。通过简化结构设计,与传统的骨传导喇叭相比,使得喇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
通常,我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是声波通过空气传导的,空气传导的声波通过外中耳到达耳蜗内耳而被听觉神经所感知。空气传导声波是指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骨传导则是振动颅骨或者颞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当中。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喇叭振膜产生声波的空气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技术的电声器件分为骨传导耳机喇叭和骨传导麦克风。其中,骨传导喇叭技术用于送话,送话即听取声音。气导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波(振动信号)传至听神经。而骨传导扬声器则是电信号转化的声波(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声波(振动信号)的传递介质不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用于受话,受话即收集声音。气导送话是声波通过空气传至麦克风,而骨传导送话则直接通过骨头传递。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也被称作骨导耳机、骨感耳机、骨传耳机和骨传感耳机。
目前,随着耳机的小型化,也要求骨传导耳机喇叭趋于小型化发展,但是目前的骨传导喇叭的设计结构较复杂,体积大,不能适应产品小型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用于简化设计,实现骨传导喇叭的小型化。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传导喇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线路连接;
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包括电枢片,所述电枢片上并排套设有音圈和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一磁路,所述电枢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所述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之间通过过渡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臂穿过所述音圈的内腔并延伸穿过所述磁路,所述第二电枢臂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振膜连接,所述电枢片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振膜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铁芯上下相对的两内壁上的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铁芯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铁芯靠近所述音圈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凹槽,所述连杆的一端从所述凹槽中穿过和所述第一电枢臂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振膜的中心位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枢臂远离所述第二电枢臂的一面和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的一侧设有槽孔,所述音圈经由所述槽孔导出后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侧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的底面和所述振膜之间设有上支撑环。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远离所述上支撑环的一面和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间设有下支撑环。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和所述上支撑环以及所述下支撑环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且半径相同。
一种耳机,包括所述的骨传导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包括电枢片,所述电枢片上并排套设有音圈和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一磁路,所述电枢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所述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之间通过过渡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臂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振膜连接,所述电枢片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振膜振动。通过简化结构设计,与传统的骨传导喇叭相比,使得喇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以满足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的振动发声部件的爆炸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的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的侧视图。
图中:1、外壳;10、圆孔;11、防尘网;2、振动发声部件;20、电枢片;201、第一电枢臂;202、第二电枢臂;203、过渡臂;21、音圈;22、铁芯;220、凹槽;23、磁路;24、连杆;25、振膜;26、磁铁;3、电信号输入部件;30、槽孔;4、上支撑环;5、下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用于简化设计,实现骨传导喇叭的小型化。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喇叭,包括外壳 1,所述外壳1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2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所述振动发声部件2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线路连接;
所述振动发声部件2包括电枢片20,所述电枢片20上并排套设有音圈 21和铁芯22,所述铁芯22内设有一磁路23,所述电枢片2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所述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之间通过过渡臂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臂202穿过所述音圈21的内腔并延伸穿过所述磁路23,所述第二电枢臂202和连杆2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 24的另一端和振膜25连接,所述电枢片20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24推动所述振膜25振动。
具体的,在外壳1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2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电信号输入部件3为PCB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振动发声部件2和PCB板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发声部件2包括电枢片20,所述电枢片20上并排套设有音圈21和铁芯22,所述铁芯22的内设有一磁路23、磁路23为固定磁场,如图2所示,电枢片 20是个U形片,U形的设置使得驱动机构的体积变小,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所述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之间通过过渡臂203固定连接,所述音圈21和所述铁芯22并列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枢臂202上,所述连杆2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枢臂202的底面连接。第二电枢臂202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上下振动,第二电枢臂202的上下振动带动了连杆24的上下振动,进而驱动振膜振动,产生良好的音效。
工作原理:电枢(U形片)放置于铁芯和磁铁组成的恒定磁场内使其磁化;交流电信号经由PCB板传递到音圈21,从而使音圈21周围产生交换的磁场,音圈的磁场和磁路23的固定磁场互相作用,并使磁化后的电枢片20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最后带动连杆24推动振膜25振动。
另外,所述音圈21靠近所述过渡臂203。具体的,音圈21靠近过渡臂203 设置,铁芯22并列套设在音圈21的一侧,铁芯22中产生固定磁场,音圈21 产生交换的磁场,两个磁场相互作用驱动电枢片20上下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2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铁芯22上下相对的两内壁上的磁铁26。
具体的,磁路23由设置在铁芯22内壁上的磁铁26形成,磁铁26分别设置在铁芯22上下相对的两个内壁上,两磁铁26间形成一磁路23。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铁芯22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铁芯 22靠近所述音圈21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凹槽220,所述连杆24的一端从所述凹槽220中穿过和所述第一电枢臂201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和所述振膜25的中心位置连接。
具体的,铁芯22是一个两端敞口的长方体形,铁芯22靠近音圈21的一端的开口处设有凹槽220,所述连杆2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凹槽220中穿过,其中一段和所述电枢片20的第一电枢臂201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振膜25的中心位置连接,使得结构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枢臂201远离所述第二电枢臂202的一面和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电枢臂201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也就是PCB板固定连接,方便音圈的线路和信号输入线路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的一侧设有槽孔30,所述音圈21经由所述槽孔30导出后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线路连接。
具体的,槽孔30是用于音圈21经由所述槽孔30导出后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线路连接。槽孔30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方形,菱形等其他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外壳1的底部中心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内侧设有防尘网11。
具体的,外壳1的作用是保护整个喇叭结构,同时也是为了设计美观,和减少体积,设计为空心圆柱体,底部中心设有圆孔10,圆孔10用于声音的发出,在圆孔10的内侧设有防尘网11,用于隔离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的底面和所述振膜25之间设有上支撑环4。
具体的,在电信号输入部件3也即是PCB板的底面和振膜25之间设有上支撑环4,用于支撑PCB板和振膜25,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25远离所述上支撑环4的一面和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侧间设有下支撑环5。
具体的,振膜25的背面和外壳1底部内侧面间设有下支撑环5,用于提高喇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和所述上支撑环4以及所述下支撑环5 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且半径相同。
电信号输入部件3是圆形的片状结构,振膜25也是圆形的片状结构,上支撑环4是圆环结构、下支撑环5是圆环结构,其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简化结构,与传统的骨传导喇叭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以满足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的市场需求。
实施例二:
一种耳机,包括了所述骨传导喇叭。当然,这种结构简单,音效好的骨传导喇叭也能用在其他电子产品上,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和电信号输入部件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包括电枢片,所述电枢片上并排套设有音圈和铁芯,所述铁芯内设有一磁路,所述电枢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所述第一电枢臂和第二电枢臂之间通过过渡臂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枢臂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振膜连接,所述电枢片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振膜振动。通过简化结构设计,与传统的骨传导喇叭相比,使得喇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以满足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的市场需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振动发声部件(2)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所述振动发声部件(2)和电信号输入部件(3)线路连接;
所述振动发声部件(2)包括电枢片(20),所述电枢片(20)上并排套设有音圈(21)和铁芯(22),所述铁芯(22)内设有一磁路(23),所述电枢片(2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所述第一电枢臂(201)和第二电枢臂(202)之间通过过渡臂(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臂(202)穿过所述音圈(21)的内腔并延伸穿过所述磁路(23),所述第二电枢臂(202)和连杆(2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和振膜(25)连接,所述电枢片(20)因交变磁场而产生上下振动,并带动所述连杆(24)推动所述振膜(25)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2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铁芯(22)上下相对的两内壁上的磁铁(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22)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铁芯(22)靠近所述音圈(21)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凹槽(220),所述连杆(24)的一端从所述凹槽(220)中穿过和所述第一电枢臂(201)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和所述振膜(25)的中心位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臂(201)远离所述第二电枢臂(202)的一面和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的一侧设有槽孔(30),所述音圈(21)经由所述槽孔(30)导出后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线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外壳(1)的底部中心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内侧设有防尘网(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的底面和所述振膜(25)之间设有上支撑环(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25)远离所述上支撑环(4)的一面和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侧间设有下支撑环(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输入部件(3)和所述上支撑环(4)以及所述下支撑环(5)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且半径相同。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骨传导喇叭。
CN202120933645.6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Active CN215499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3645.6U CN21549948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3645.6U CN21549948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9487U true CN215499487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3645.6U Active CN21549948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9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2426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1455436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036560A1 (zh) 无线耳机
WO2021063113A1 (zh) 骨传导扬声器、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助听器
CN104168527B (zh) 微型扬声器
CN210781334U (zh) 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N204425618U (zh) 扬声器箱
CN108810761A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CN214125513U (zh) 骨传导耳机
CN206164794U (zh) 耳机
CN214481253U (zh) 一种双动圈微型扬声器
CN218243813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振子及骨传导耳机
CN215499487U (zh)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14591966U (zh) 一种双驱动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5499486U (zh) 一种单驱动骨传导喇叭及耳机
CN103391500A (zh) 一种压电陶瓷骨传导受话器振子及其安装结构
CN211406274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11526448A (zh) 一种环境音接收可控型电磁式音乐耳机
CN219802576U (zh) 一种骨气传导二合一喇叭
CN106993251B (zh) 电子设备
CN103716738A (zh) 振动扬声器
WO2021103072A1 (zh) 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N204046807U (zh) 微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