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6339U - 一种新型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6339U
CN215486339U CN202121836771.6U CN202121836771U CN215486339U CN 215486339 U CN215486339 U CN 215486339U CN 202121836771 U CN202121836771 U CN 202121836771U CN 215486339 U CN215486339 U CN 21548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rc
shell
wate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67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仁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367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6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换能器,其包括机壳以及叶轮;所述机壳套置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配合在叶轮座两侧的两个环形挡板以及若干个与叶轮座外周壁连接的弧形叶片,各个弧形叶片关于叶轮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环形挡板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水槽。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换能器。
背景技术
水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能通过换能器转换为机械能以用于发电和驱动其他设备转动。现有的将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换能器很多采用的是叶轮,通过水流冲击叶轮的叶片来驱动叶轮转动而使得水力转换为机械能,但是现有将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换能器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流对叶轮的叶片作用时间短,导致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能器,其能有效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换能器,其包括机壳以及叶轮;所述机壳呈环形结构,机壳内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通口,机壳顶部设有进水口,机壳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配合在叶轮座两侧的两个环形挡板以及若干个与叶轮座外周壁连接的弧形叶片,各个弧形叶片关于叶轮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环形挡板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水槽;所述叶轮的各个环形挡板和各个弧形叶片从机壳的环形通口伸入机壳内,且叶轮的各个环形挡板和各个弧形叶片可在机壳内转动。
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机壳的进水口连接有导水板,导水板伸入机壳内且导水板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导水板与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互不干涉。
所述叶轮的两个环形挡板的外侧均向外凸出各个弧形叶片,所述导水板插入两个环形挡板之间的间隔。
所述导水板的倾斜角为30~60°。
所述机壳的进水口连接有位于机壳外的进水管,进水管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而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
所述进水管的倾斜角为30~60°。
所述机壳外侧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出风端口与机壳内腔连通。
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口与机壳外侧的右部连接。
所述进风管沿机壳的切向设置。
所述进风管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进风管的出水端口和进风端口分别处于进风管的上下两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当外部水流从进水口流入机壳内时,进入机壳的水流会对叶轮的弧形叶片的凹面进行冲击而驱使叶轮转动;其中弧形叶片为弧形结构,两个环形挡板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水槽,这样水槽起到蓄水作用而能将冲击弧形叶片的水流进行一定时间的存储,从而提高水流对弧形叶片的作用时间,进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机壳进水口处于机壳顶部,这样可以提高进入机壳内的水流势能,进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出水口处于机壳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机壳内腔下部积水而阻碍叶轮的转动,从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标号说明:
机壳1,环形通口11,进水口12,出水口13,
叶轮2,水槽20,叶轮座21,环形挡板22,弧形叶片23,
导水板3,
进水管4,
进风管5,出风端口51,进风端口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型换能器,其包括机壳1以及叶轮2;所述机壳1呈环形结构,机壳1内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通口11,机壳1顶部设有进水口12,机壳1底部设有出水口13;所述叶轮2包括叶轮座21、配合在叶轮座21两侧的两个环形挡板22以及若干个与叶轮座21外周壁连接的弧形叶片23,叶轮座21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发电机)而给外部设备提供动力,各个弧形叶片23关于叶轮座21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环形挡板22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23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23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水槽20;所述叶轮2的各个环形挡板22和各个弧形叶片23从机壳1的环形通口11伸入机壳1内,且叶轮2的各个环形挡板22和各个弧形叶片23可在机壳1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当外部水流从进水口12流入机壳1内时,进入机壳1的水流会对叶轮2的弧形叶片23的凹面进行冲击而驱使叶轮2转动;其中弧形叶片23为弧形结构,两个环形挡板22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23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23与两个环形挡板22之间形成一个水槽20,这样水槽20起到蓄水作用而能将冲击弧形叶片23的水流进行一定时间的存储,从而提高水流对弧形叶片23的作用时间,进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机壳进水口12处于机壳1顶部,这样可以提高进入机壳1内的水流势能,进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而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出水口13处于机壳1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机壳1内腔下部积水而阻碍叶轮2的转动,从而提高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配合图3所示,所述叶轮2的各个弧形叶片23可沿逆时针方向(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弯曲设置;而所述机壳1的进水口12连接有导水板3,导水板3伸入机壳1内且导水板3与叶轮2的各个弧形叶片23互不干涉,导水板3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该导水板3能对从进水口12进入机壳1的水流起到引导作用,经过导水板3引导后的水流能直接冲击弧形叶片23的凹面,保证水流对弧形叶片23的冲击效果,进而保证水力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配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叶轮2的两个环形挡板22的外侧均向外凸出各个弧形叶片23,导水板3插入两个环形挡板22之间的间隔,这样可以使得经导水板3引导的水流基本都进入水槽20中,从而保证水槽20中有足够的水流来对弧形叶片23进行作用,该导水板3的倾斜角a1可为30~60°,导水板3的倾斜角a1优选为45°。
配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机壳1的进水口12连接有位于机壳1外的进水管4,进水管4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这样在叶轮2的各个弧形叶片23沿逆时针方向(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弯曲设置的情况下,即使不设置导水板3,从进水管4和进水口12进入机壳1内的水流也能准确冲击弧形叶片23的凹面,从而保证水流对弧形叶片23的冲击效果;所述进水管4的倾斜角a2可为30~60°,进水管4的倾斜角a2优选为45°。
配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机壳1外侧连接有进风管5,进风管5的出风端口51与机壳1内腔连通,这样在从进水口12进入机壳1内的水流流量减小时,外部的气流可从进风管5输入到机壳1内而对叶轮2的弧形叶片23进行作用,从而保证叶轮2可以维持给外部设备提供的动力。
配合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轮2的各个弧形叶片23沿逆时针方向(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弯曲设置,这样机壳1内腔左侧有水流通过,而机壳1内腔右侧基本没有水流通过,因此所述进风管5的出风端口51可与机壳1外侧的右部连接,从而避免机壳1内的水流干扰从进风管5输入到机壳1内的气流对叶轮弧形叶片23产生的作用;配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进风管5可沿机壳1的切向设置,从而提高从进风管5输入到机壳1内的气流对叶轮弧形叶片23的作用力。配合图3所示,所述进风管5可沿上下方向设置(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且进风管5的出水端口51和进风端口52分别处于进风管5的上下两端,这样有助于提高从进风管5输入到机壳1内的气流对叶轮弧形叶片23的作用力。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叶轮;
所述机壳呈环形结构,机壳内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通口,机壳顶部设有进水口,机壳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配合在叶轮座两侧的两个环形挡板以及若干个与叶轮座外周壁连接的弧形叶片,各个弧形叶片关于叶轮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环形挡板分别连接各个弧形叶片的两侧,且相邻两个弧形叶片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水槽;所述叶轮的各个环形挡板和各个弧形叶片从机壳的环形通口伸入机壳内,且叶轮的各个环形挡板和各个弧形叶片可在机壳内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机壳的进水口连接有导水板,导水板伸入机壳内且导水板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导水板与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互不干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两个环形挡板的外侧均向外凸出各个弧形叶片,所述导水板插入两个环形挡板之间的间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的倾斜角为30~6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进水口连接有位于机壳外的进水管,进水管自上而下向左倾斜设置;而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倾斜角为30~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侧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出风端口与机壳内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各个弧形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设置,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口与机壳外侧的右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沿机壳的切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进风管的出水端口和进风端口分别处于进风管的上下两端。
CN202121836771.6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换能器 Active CN21548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6771.6U CN21548633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换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6771.6U CN21548633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换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6339U true CN215486339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6771.6U Active CN21548633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6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8042B (zh) 可双向发电的对旋贯流式水轮机转轮
CN110671257B (zh) 一种海上发电装置
CN101956641A (zh) 一种水平轴潮流发电水轮机的导流装置
CN215486339U (zh) 一种新型换能器
JP2013130110A (ja) 流体機械および流体プラント
CN201546883U (zh)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CN112049748A (zh) 一种水轮机和水力发电机
CN201757019U (zh) 一种水轮机叶轮结构
CN110030137A (zh) 一种新型的雨水发电装置
CN101705903B (zh)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CN206309522U (zh) 新型直冲式通用水轮机及其水斗
CN105863930B (zh) 一种小型一体式水轮发电机组
CN212774579U (zh) 一种双叶轮式水轮机
CN215213748U (zh) 混流式水轮及水轮机
CN109973281B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用于水利发电装置的水轮机蜗壳
CN106762332B (zh) 直冲式通用水轮机及其水斗
CN215595999U (zh) 一种高效节能泵
CN110454309A (zh) 动叶水轮机
CN214403851U (zh) 海边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
CN219412770U (zh) 一种小型水利发电结构
CN211623599U (zh) 一种双向贯流式水轮机
CN213574446U (zh) 一种大、小叶轮在同侧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CN218151232U (zh) 一种低水位抽水蓄能发电机
CN218151223U (zh) 高压水锥壶轮机
CN217813743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涡轮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