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3098U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3098U
CN215483098U CN202120975976.6U CN202120975976U CN215483098U CN 215483098 U CN215483098 U CN 215483098U CN 202120975976 U CN202120975976 U CN 202120975976U CN 215483098 U CN215483098 U CN 215483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drainage
rain
rain pon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59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伟
刘士才
刘其名
李玉府
刘远明
杨传志
许可
刘开南
李京君
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59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3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3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3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领域,其包括排水舱主体,所述排水舱主体内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水舱主体底壁固定连接有蓄雨池,所述蓄雨池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上端与排水渠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机构下端与蓄雨池连通。本申请具有对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从而方便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背景技术
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3289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其包括包括干线综合管廊,干线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地下物流舱室、给排水舱室、电力电缆舱室和通信电缆舱室,给排水舱室内设有给排水管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雨水经排水渠排入给排水管道内,
给排水管道将雨水与污水混合排放,因雨水相较污水处理难度低且可回收利用,直接将雨水与污水混合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从而方便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包括排水舱主体,所述排水舱主体内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水舱主体底壁固定连接有蓄雨池,所述蓄雨池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上端与排水渠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机构下端与蓄雨池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排污管道排出,雨水从排水渠经雨水收集机构进入蓄雨池内进行储存,当需要对雨水回收利用时,将蓄雨池内的雨水取出即可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可选的,所述蓄雨池形状为长方体,所述蓄雨池长度方向与排水舱主体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蓄雨池两端设置有排水机构,当蓄雨池内液面高于指定液面,雨水经排水机构排出,当蓄雨池内液面降至指定液面后,所述排水机构停止排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雨池内的雨水不断蓄积,当蓄雨池内液面高于指定液面后,排水机构将蓄雨池内雨水排出,从而有效减少因蓄雨池内雨水蓄满而导致雨水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蓄雨池上竖直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内穿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下端伸入蓄雨池内,所述抽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雨水的输送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时,通过输送泵和抽水管将雨水从蓄雨池内取出,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可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蓄雨池一端的导水筒,所述导水筒侧壁下端与蓄雨池内连通,所述导水筒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通水口,所述导水管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浮标,所述浮标侧壁抵接于导水筒侧壁,当导水筒内液面上升时,所述浮标随之上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面上升推动浮标上升,当浮标将第二通水口露出后,雨水经第二通水口排出,从而有效减少因蓄雨池内雨水蓄满导致雨水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蓄雨池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雨水缓冲管,所述雨水缓冲管通过多根第二连接管与排水渠连通,所述雨水缓冲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蓄雨池内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遭遇暴雨天时,当雨水从蓄雨池内排出速度小于雨水进入蓄雨池的速度时,雨水仍不断在蓄雨池内积聚,通过雨水缓冲管可以将无法及时排出的雨水暂存,从而有效减少雨水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蓄雨池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块支撑块,多块支撑块沿蓄雨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雨水缓冲管固定连接于支撑块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对雨水缓冲管起支撑作用,通过支撑块将雨水缓冲管固定于蓄雨池上表面,从而节约雨水收集机构占地面积。
可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排水舱竖直侧壁的多组支撑架,多组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排污管道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污管道固定于支撑架上,从而对排污管道进行安置,进而方便排污管道搭建。
可选的,所述排水舱主体两个竖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所述蓄雨池位于两组承载机构之间,所述蓄雨池与承载机构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人在排水舱主体内行走,进而方便对排污管道等进行维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排污管道将污水排出,雨水蓄积于蓄雨池内等待回收再利用,当蓄雨池内雨水超过指定量后,排水机构将雨水排出,从而减少雨水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2.蓄雨池内液面上升从而使导水筒内液面上升,浮标随之上升将第二通水口露出,从而将雨水排出,雨水排出导致液面下降,浮标下降从而将第二通水口关闭,减少对蓄雨池内雨水的污染;
3.通过排污管道与蓄雨池间隔设置,从而方便工人在排水舱主体内行走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雨水收集机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排水机构;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舱主体;2、蓄雨池;21、侧板;22、端板;23、顶板;24、第一通水口;3、排水机构;31、导水筒;32、第二通水口;33、浮标;34、导水管;4、雨水收集机构;41、支撑块;42、收集组件;421、雨水缓冲管;422、第一连接管;423、第二连接管;5、供水机构;51、通水组件;511、通水管;512、端盖;52、抽水组件;521、抽水管;522、输送泵;6、支撑架;7、排污管道;8、排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参照图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包括埋设于地面内的排水舱主体1,排水舱主体1底部设置有长方体形蓄雨池2,蓄雨池2上设置有排水机构3,蓄雨池2上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4,雨水收集机构4与蓄雨池2连通,排水舱主体1上设置有供水机构5,供水机构5与蓄雨池2内连通,排水舱主体1侧壁设置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供污水通过的排污管道7。
通过排污管道7和蓄雨池2将污水与雨水分离,雨水收集机构4将雨水储存于蓄雨池2内;当需要使用雨水时,利用供水机构5将蓄雨池2内的雨水抽出进行利用;当遭遇暴雨天气,蓄雨池2内无法继续储存雨水时,蓄雨池2内的雨水经排水机构3排出。
参照图1,排水舱主体1竖直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蓄雨池2长度方向与排水舱长度方向平行,蓄雨池2位于两组承载机构之间,蓄雨池2与承载机构间隔设置,承载机构与蓄雨池2之间为检修通道。
参照图1,承载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排水舱主体1侧壁的三组支撑架6,排水舱主体1同一侧壁上的三组支撑架6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排污管道7沿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架6上表面,每组支撑架6上表面设置有两条排污管道7。
参照图2,蓄雨池2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排水舱主体1底壁的两块侧板21,侧板21长度方向与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平行,侧板21两端竖直固定连接有端板22,侧板21上表面水平固定连接有顶板23,两块侧板21、两块端板22、顶板23和排水舱主体1底壁之间形成储存雨水的储雨腔。
参照图2,雨水收集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23上表面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组件42,收集组件42下端与蓄雨池2内连通,收集组件42上端与排水渠8连通。
参照图2,支撑组件包括沿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顶板23上表面的多块支撑块41,相邻两块支撑块41间隔设置。
参照图2,收集组件42包括雨水缓冲管421,雨水缓冲管421长度方向与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平行,支撑块41上表面沿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雨水缓冲管421固定连接于定位槽内。雨水缓冲管421侧壁竖直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一连接管422,第一连接管422朝下设置,第一连接管422背离雨水缓冲管421一端固定连接于顶板23上且与储雨腔内连通,第一连接管422与支撑块41沿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交错设置,相邻两块支撑块41之间均设置有一根第一连接管422,雨水缓冲管421直径大于第一连接管422直径。雨水缓冲管421侧壁竖直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连接管423,多根第二连接管423沿雨水缓冲管4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管423朝上设置,第二连接管423背离雨水缓冲管421一端与排水渠8底壁连接,雨水缓冲管421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管423直径。
排水渠8内雨水经第二连接管423进入雨水缓冲管421内,再经第一连接管422进入储雨腔内储存。当遭遇暴雨天气蓄雨池2无法继续储存雨水时,蓄雨池2内雨水经排水机构3排出,当雨水无法及时从蓄雨池2内排出时,雨水储存于雨水缓冲管421内,从而有效减少雨水因无法进入蓄雨池2内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参照图2,供水机构5包括通水组件51和抽水组件52。通水组件51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顶板23上的通水管511,通水管511上端从地面穿出,通水管511上端铰接有用于封闭通水管511上端的端盖512。抽水组件52包括经通水管511伸入储雨腔内的抽水管521,抽水管521一端伸入储雨腔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泵522,输送泵522通过抽水管521将储雨腔内的雨水抽出。
参照图3和图4,排水机构3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端板22背离另一端板22一侧的方形导水筒31,导水筒31上下两端均封闭,端板22下端开设有第一通水口24,第一通水口24穿过导水筒31侧壁,储雨腔通过第一通水口24与导水筒31内连通。导水筒31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通水口32,导水筒3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浮标33,浮标33侧壁抵接于导水筒31内壁。导水筒31侧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34,导水管34位于第二通水口32处,导水管34将雨水排至河流中。
蓄雨池2内液面不断上升从而带动导水筒31内液面上升,进而推动浮标33上升将第二通水口32露出,蓄雨池2内雨水经导水管34排至河流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的实施原理为:污水从排污管道7排出。雨水从排水渠8经第二连接管423进入雨水缓冲管421内,雨水再经第一连接管422进入储雨腔内。
需要将雨水再利用时,打开端盖512将抽水管521经通水管511伸入蓄雨池2内,输送泵522将雨水输送至地面再利用。
遭遇暴雨天气蓄雨池2内水位上涨推动浮标33上升,第二通水口32露出后,蓄雨池2内的雨水经导水管34排至河流中。
当蓄雨池2内雨水排出速度小于雨水进入蓄雨池2内的速度时,雨水在雨水缓冲管421内堆积,从而有效减少雨水在地面上积聚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舱主体(1),所述排水舱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排污管道(7),所述排水舱主体(1)底壁固定连接有蓄雨池(2),所述蓄雨池(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雨水收集机构(4),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上端与排水渠(8)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下端与蓄雨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池(2)形状为长方体,所述蓄雨池(2)长度方向与排水舱主体(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蓄雨池(2)两端设置有排水机构(3),当蓄雨池(2)内液面高于指定液面,雨水经排水机构(3)排出,当蓄雨池(2)内液面降至指定液面后,所述排水机构(3)停止排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池(2)上竖直固定连接有通水管(511),所述通水管(511)内穿置有抽水管(521),所述抽水管(521)下端伸入蓄雨池(2)内,所述抽水管(521)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雨水的输送泵(5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3)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蓄雨池(2)一端的导水筒(31),所述导水筒(31)侧壁下端与蓄雨池(2)内连通,所述导水筒(31)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通水口(32),所述导水管(34)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浮标(33),所述浮标(33)侧壁抵接于导水筒(31)侧壁,当导水筒(31)内液面上升时,所述浮标(33)随之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组件(42),所述收集组件(42)包括沿蓄雨池(2)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雨水缓冲管(421),所述雨水缓冲管(421)通过多根第二连接管(423)与排水渠(8)连通,所述雨水缓冲管(421)通过第一连接管(422)与蓄雨池(2)内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池(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块支撑块(41),多块支撑块(41)沿蓄雨池(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雨水缓冲管(421)固定连接于支撑块(41)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排水舱竖直侧壁的多组支撑架(6),多组支撑架(6)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排污管道(7)固定连接于支撑架(6)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舱主体(1)两个竖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机构,所述蓄雨池(2)位于两组承载机构之间,所述蓄雨池(2)与承载机构间隔设置。
CN202120975976.6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Active CN215483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5976.6U CN215483098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5976.6U CN215483098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3098U true CN21548309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5976.6U Active CN215483098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3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4892B (zh) 一种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
CN215483098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舱
CN108617468B (zh) 一种生态园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3977456U (zh) 一种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
NL2030103B1 (en) Staged retaining and storing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groundwater in hilly regions
CN214657654U (zh) 一种电缆工井自动排水系统
CN212641678U (zh) 一种地下车库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0800691U (zh) 一种稀油密封式煤气柜活塞上部排积液系统
CN111549891B (zh)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雨水利用方法
CN210117787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CN113863373A (zh) 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210327446U (zh) 可自动调节水位的升降式自清洗光伏装置
CN210032375U (zh)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CN111139864A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216839820U (zh) 一种新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CN217630235U (zh) 一种深井泵池
CN21915791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988702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
CN217176707U (zh) 一种v型坡市政隧道洞内自然引排水系统
CN220521535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的地下雨水储蓄池
CN216142003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设施分布式事故挡油系统
CN219197397U (zh) 隧洞排水系统
CN212926395U (zh) 一种建筑排水用施工集水井装置
CN220704415U (zh) 一种坝区积水处理结构
CN217630395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