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9946U -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9946U
CN215479946U CN202121780767.2U CN202121780767U CN215479946U CN 215479946 U CN215479946 U CN 215479946U CN 202121780767 U CN202121780767 U CN 202121780767U CN 215479946 U CN215479946 U CN 215479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cro
communicated
pipe
nano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0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永光
欧宏森
邓维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tai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tai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tai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tai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0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9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9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二次沉降出水池通过第一送水管道依次接通的混合反应器和排放渠,同时还包括循环水泵、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出水管,且混合反应器通过第二送水管接通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第三送水管接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液口,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口接通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气泡出口接通混合反应器,并且循环水泵通靠近二次沉降出水池,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靠近排放渠,排放渠通过出水管接通至市政管网。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不需要在现场放置盐酸,因此可以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减少安全审批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出水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尾水是发电站发电时或二次沉降出水池放出的水,这种水缺少氧气,并且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以被二次利用。
目前,尾水消毒采用二氧化氯,配套二氧化氯发生器,在制备二氧化氯过程中需要盐酸和氯酸钠,盐酸使用量不多,但是需要安全审批,不仅导致程序繁琐,而且盐酸放置在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并且,目前的消毒装置对尾水处理后,得到的水质有时不符合排放要求,则会污染环境,以及危害健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降低现场安全隐患以及提高出水质量的尾水消毒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不需要在现场放置盐酸,因此可以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减少安全审批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出水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还包括: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通过第一送水管道依次接通的混合反应器和排放渠,同时还包括循环水泵、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出水管,且所述混合反应器通过第二送水管接通所述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第三送水管接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液口,同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口接通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气泡出口接通所述混合反应器,并且所述循环水泵通靠近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靠近所述排放渠,所述排放渠通过所述出水管接通至市政管网。
优选的,还包括:循环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控制器,且所述排放渠内固定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排放渠通过所述循环管接通所述混合反应器,同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水口靠近排放渠,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靠近所述市政管网8,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循环管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水口靠近所述市政管网,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靠近所述混合反应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同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混合反应器、所述循环水泵、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位于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与所述混合反应器之间的所述第一送水管道上接通有送气管以及安装有第四电控阀,且所述第四电控阀靠近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所述送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同时所述送气管接通有电动气泵,并且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电动气泵和所述第四电控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内可拆卸连接有吸附套筒。
优选的,所述吸附套筒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出水管的内壁上,同时所述筒体内开设有流水通道,所述筒体的两端均为封闭端,且所述筒体的两个封闭端均贯通有多个与所述流水通道接通的流水孔;
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固定在所述流水通道的内壁上。
优选的,还包括贯通有多个网孔的限位网,所述限位网罩设在所述活性炭层上,同时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筒体的内壁。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可以提高出水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现场放置盐酸,因此可以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减少安全审批流程;
2、保证了出水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降低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的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筒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套筒的剖视图。
其中,1-二次沉降出水池;11-第一送水管道;2-混合反应器;3-排放渠;4-循环水泵;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臭氧发生器;7-出水管;12-第二送水管;13-第三送水管;8-市政管网;21-循环管;22-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送气管;25-第三电控阀;26-电动气泵;27-第四电控阀;91-筒体;92-活性炭层;90-流水孔;93-限位网;910-流水通道;930-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1,还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1通过第一送水管道11依次接通的混合反应器2和排放渠3,同时还包括循环水泵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臭氧发生器6和出水管7,且混合反应器2通过第二送水管12接通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通过第三送水管13接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液口,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气口接通臭氧发生器6,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气泡出口接通混合反应器2,并且循环水泵4靠近二次沉降出水池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靠近排放渠3,排放渠3通过出水管7接通至市政管网8。
本实用新型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将部分尾水和臭氧混合成气泡后释放至混合反应器2与其他尾水混合,从而对经过混合反应器2的所有尾水进行消毒,从而可以提高出水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现场放置盐酸,因此可以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减少安全审批流程。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循环管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和控制器,且排放渠3内固定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和水质检测传感器;排放渠3通过循环管21接通混合反应器2,同时第一单向阀22安装在出水管7上,且第一单向阀22的进水口靠近排放渠3,第一单向阀22的出水口靠近市政管网8,第二单向阀23安装在循环管21上,且第二单向阀23的进水口靠近市政管网8,第二单向阀23的出水口靠近混合反应器2。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水质检测传感器对经过臭氧消毒后的尾水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控制第一单向阀22和第二单向阀23控制只有水质合格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7流出至市政管网8,当水质不合格时,则水会通过循环管21返回至混合反应器2被臭氧再次消毒,直至水质合格后通过出水管7流出至市政管网8,从而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出水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降低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同时分别电性连接混合反应器2、循环水泵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臭氧发生器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用电设备均通过控制器控制,则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节省劳动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二次沉降出水池1与混合反应器2之间的第一送水管道11上接通有送气管24以及安装有第四电控阀27,且第四电控阀27靠近二次沉降出水池1,送气管24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25,同时送气管24接通有电动气泵26,并且第三电控阀25、电动气泵26和第四电控阀27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尾水消毒的管路中发生堵塞时,则控制第三电控阀25打开,以及控制第四电控阀27关闭,通过电动气泵26泵送气体,从而可以实现疏通管路的作用,以可以维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运行。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7内可拆卸连接有吸附套筒。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附套筒可以对经过消毒后的尾水中可能存在的微小颗粒进行吸附,从而可以进一步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输出水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套筒包括:
筒体91,筒体91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管7的内壁上,同时筒体91内开设有流水通道910,筒体91的两端均为封闭端,且筒体91的两个封闭端均贯通有多个与流水通道910接通的流水孔90;
活性炭层92,活性炭层92固定在流水通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吸附套筒的结构简单,通过活性炭层92可以吸收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并且筒体91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管7的内壁上,从而可以定期更换活性炭层92,确保出水质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贯通有多个网孔930的限位网93,限位网93罩设在活性炭层92上,同时通过螺栓紧固在筒体91的内壁,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网93对活性炭层9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进一步稳固活性炭层92,防止其脱落。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1,还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1通过第一送水管道11依次接通的混合反应器2和排放渠3,同时还包括循环水泵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臭氧发生器6和出水管7,且混合反应器2通过第二送水管12接通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通过第三送水管13接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液口,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气口接通臭氧发生器6,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气泡出口接通混合反应器2,并且循环水泵4靠近二次沉降出水池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靠近排放渠3,排放渠3通过出水管7接通至市政管网8。
工作原理如下:二次沉降出水池1中出来的尾水进入至混合反应器2中,然后循环水泵4将混合反应器2中的部分水泵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中,同时臭氧发生器6将产生的臭氧送入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将臭氧和进入的部分尾水混合形成气泡后输出至混合反应器2,从而对混合反应器2中其他尾水进行混合、消毒,消毒后的水进入至排放渠3,再通过出水管7接通至市政管网8。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循环管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和控制器,且排放渠3内固定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和水质检测传感器;排放渠3通过循环管21接通混合反应器2,同时第一单向阀22安装在出水管7上,且第一单向阀22的进水口靠近排放渠3,第一单向阀22的出水口靠近市政管网8,第二单向阀23安装在循环管21上,且第二单向阀23的进水口靠近市政管网8,第二单向阀23的出水口靠近混合反应器2;
控制器同时分别电性连接混合反应器2、循环水泵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臭氧发生器6;
位于二次沉降出水池1与混合反应器2之间的第一送水管道11上接通有送气管24以及安装有第四电控阀27,且第四电控阀27靠近二次沉降出水池1,送气管24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25,同时送气管24接通有电动气泵26,并且第三电控阀25、电动气泵26和第四电控阀27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出水管7内可拆卸连接有吸附套筒,吸附套筒包括:筒体91和活性炭层92;筒体91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管7的内壁上,同时筒体91内开设有流水通道,筒体91的两端均为封闭端,且筒体91的两个封闭端均贯通有多个与流水通道接通的流水孔90,活性炭层92固定在流水通道的内壁上,且限位网93罩设在活性炭层92上,同时通过螺栓紧固在筒体91的内壁。
工作原理如下:二次沉降出水池1中出来的尾水进入至混合反应器2中,然后循环水泵4将混合反应器2中的部分水泵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中,同时臭氧发生器6将产生的臭氧送入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将臭氧和进入的部分尾水混合形成气泡后输出至混合反应器2,从而对混合反应器2中其他尾水进行混合、消毒,消毒后的水进入至排放渠3,水质检测传感器对经过臭氧消毒后的尾水进行检测,当水质合格,控制第一单向阀22开,第二单向阀23关,则水质合格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7流出至市政管网8,当当水质不合格,控制第一单向阀22关,第二单向阀23开,则水会通过循环管21返回至混合反应器2被臭氧再次消毒,直至水质合格后通过出水管7流出至市政管网8,从而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出水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降低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尾水消毒的管路中发生堵塞时,则控制第三电控阀25打开,以及控制第四电控阀27关闭(在不进行疏通作业,而进行尾水消毒作业时,控制第三电控阀25关闭,以及控制第四电控阀27打开),并且控制电动气泵26泵送气体,从而可以实现疏通管路的作用,以可以维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运行;
并且,水从流水通道910中流通,通过活性炭层92可以吸收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并且筒体91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管7的内壁上,从而可以定期更换活性炭层92,确保出水质量,同时通过限位网93对活性炭层9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进一步稳固活性炭层92,防止其脱落,并且水可以通过网孔930接触到活性炭层92,则不会影响活性炭层92对水进行吸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包括:二次沉降出水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1)通过第一送水管道(11)依次接通的混合反应器(2)和排放渠(3),同时还包括循环水泵(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臭氧发生器(6)和出水管(7),且所述混合反应器(2)通过第二送水管(12)接通所述循环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4)通过第三送水管(13)接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液口,同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进气口接通所述臭氧发生器(6),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的气泡出口接通所述混合反应器(2),并且所述循环水泵(4)通靠近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1),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靠近所述排放渠(3),所述排放渠(3)通过所述出水管(7)接通至市政管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和控制器,且所述排放渠(3)内固定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22)、所述第二单向阀(23)和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排放渠(3)通过所述循环管(21)接通所述混合反应器(2),同时所述第一单向阀(22)安装在所述出水管(7)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2)的进水口靠近排放渠(3),所述第一单向阀(22)的出水口靠近所述市政管网(8),所述第二单向阀(23)安装在所述循环管(21)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23)的进水口靠近所述市政管网(8),所述第二单向阀(23)的出水口靠近所述混合反应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同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混合反应器(2)、所述循环水泵(4)、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所述臭氧发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1)与所述混合反应器(2)之间的所述第一送水管道(11)上接通有送气管(24)以及安装有第四电控阀(27),且所述第四电控阀(27)靠近所述二次沉降出水池(1),所述送气管(24)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25),同时所述送气管(24)接通有电动气泵(26),并且所述第三电控阀(25)、所述电动气泵(26)和所述第四电控阀(27)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内可拆卸连接有吸附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套筒包括:
筒体(91),所述筒体(9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出水管(7)的内壁上,同时所述筒体(91)内开设有流水通道(910),所述筒体(91)的两端均为封闭端,且所述筒体(91)的两个封闭端均贯通有多个与所述流水通道(910)接通的流水孔(90);
活性炭层(92),所述活性炭层(92)固定在所述流水通道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通有多个网孔(930)的限位网(93),所述限位网(93)罩设在所述活性炭层(92)上,同时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筒体(91)的内壁。
CN202121780767.2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Active CN21547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0767.2U CN21547994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0767.2U CN21547994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9946U true CN21547994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0767.2U Active CN21547994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9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8714B (zh) 具有管道自动消毒功能的中央直饮水分质供水系统
KR100940758B1 (ko) 난분해성 폐수처리를 위한 미세 오존 버블이 함유된 버블 오존수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수처리 장치
CN202594824U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紫外联合臭氧高级氧化反应器
CN215479946U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尾水消毒装置
CN108911301A (zh) 一种模块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101468844A (zh) 臭氧水处理系统
CN102583695B (zh) 一种实现微污染水处理的臭氧联合双氧水系统
CN210621814U (zh) 具有管道自动消毒功能的中央直饮水分质供水系统
CN102424492A (zh) 一种游泳池臭氧投加系统
CN2451575Y (zh) 循环冷却水净化处理机
CN202808463U (zh) 一种膜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83423U (zh) 一种多级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KR200462705Y1 (ko) 의료기기 소독용 차아염소산수 생성장치
CN203448068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气体产生装置
CN205990303U (zh) 一种处理污水用高级氧化设备
KR101505818B1 (ko) 수륙양용 수질 정화처리 장치
CN215924606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128406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03904155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5222870U (zh) 一种地下水处理装置
CN220597177U (zh) 一种针对高水深预臭氧接触池的高效臭氧投加系统
CN204644013U (zh) 二次供水净化系统
CN217650957U (zh) 一种自来水消毒用的加氯装置
CN204607799U (zh) 合成橡胶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152193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