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1806U - 枕木粘合固定夹 - Google Patents

枕木粘合固定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1806U
CN215471806U CN202121285470.9U CN202121285470U CN215471806U CN 215471806 U CN215471806 U CN 215471806U CN 202121285470 U CN202121285470 U CN 202121285470U CN 215471806 U CN215471806 U CN 21547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er
pressing
plate
limi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5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中彦
郭岳鹏
郭栋
李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bo Track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ongbo Track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ongbo Track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ongbo Track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5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1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装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枕木粘合固定夹,包括底板,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倒U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压板,所述两个侧压板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两个侧压板之间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轴向的压簧,压簧上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压杆,所述压杆上端贯穿固定架且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端设有可使压杆上下移动的按压机构,所述压杆上设有可限制压杆移动位置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便于在对枕木固定时进行装拆,在轨道装备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枕木粘合固定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装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枕木粘合固定夹。
背景技术
枕木,作为一种承载工具,弹性好,重量轻,制作简单,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地施工、铁路和专用轨道上进行支撑。
现有的在制造枕木的过程中,需要对多块枕木进行加工粘合,在使用粘胶将多块枕木粘合成为一块枕木后,需要对枕木进行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保证粘合效果,此时需要用到能够固定枕木的固定夹,现有的枕木粘合固定夹不便于拆装,工人在装拆固定夹时非常麻烦,浪费了大量时间,为此急需一种便于拆装的枕木粘合固定夹,来解决现有枕木粘合固定夹不便装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枕木粘合固定夹不便于拆装,工人在装拆固定夹时非常麻烦,浪费了大量时间的问题,发明一种枕木粘合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倒U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压板,所述两个侧压板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两个侧压板之间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轴向的压簧,压簧上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压杆,所述压杆上端贯穿固定架且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端设有可使压杆上下移动的按压机构,所述压杆上设有可限制压杆移动位置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按动杆、凸块,所述固定架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按动杆,所述按动杆下端设有与压杆上端接触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插孔、限位柱,所述压杆前端开设有多个上下均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限位孔连通的插孔,所述固定架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同时插入插孔和限位孔的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压簧内套装有上下轴向的导杆,所述导杆上端贯穿导向板且与导向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导柱,每个所述导柱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侧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为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侧压板与其对应侧的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右端贯穿固定架且设有转动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侧压板、上压板、底座,利用压板与底座之间的挤压,便于对需要粘合的枕木进行固定;(2)通过按压机构,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按动杆带动压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压板向下移动,操作简便,便于本装置的使用;(3)通过压簧、螺杆,便于使枕木各部分均匀受力,使枕木在粘合时不会发生偏移;(4)通过限位机构,便于对压杆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使枕木的粘合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轨道装备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全剖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剖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全剖剖切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全剖剖切图。
其中,1、底座,2、固定架,3、侧压板,4、上压板,5、压簧,6、导向板,7、压杆,8、固定座,9、按动杆,10、凸块,11、限位孔,12、插孔,13、限位柱,14、导杆,15、导柱,16,、螺杆,17、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底座1上设有“倒U形”的固定架2,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支撑设置,固定架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压板3,侧压板3为倒置的L形板,通过对枕木的挤压贴合达到对枕木粘合时的固定,两个侧压板3可相对或相背移动,在使用时,通过使两侧相背移动,将需要粘合的枕木置于两个侧压板3之间,转动转动块17,使两个侧压板3发生相对移动,对枕木的侧面进行固定,两个侧压板3之间设有上压板4,通过上压板4向下移动来达到对枕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固定,上压板4上设有多个上下轴向的压簧5,压簧5的设置可将压杆7传递的动力均匀的分布在上压板4上,可使枕木受力均匀,从而有利于使枕木的粘合效果更好,压簧5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通过导向板6可将压力传递给每个压簧5,压簧5为均布设置,有利于每个压簧5的均匀受力,导向板6上端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7,通过压杆7向下移动,将按压按动杆9的力传递给导向板6,压杆7上端贯穿固定架2且与固定架2滑动连接,固定架2上端设有可使压杆7上下移动的按压机构,通过按压机构,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按动杆9带动压杆7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压板4向下移动,操作简便,便于本装置的使用,压杆7上设有可限制压杆7移动位置的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便于对压杆7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使枕木的粘合效果更好。
如图1-5所示的枕木粘合固定夹,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8、按动杆9、凸块10,固定架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固定座8,固定座8上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按动杆9,具体地说,固定架2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槽口,按动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固定柱,固定柱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且插入槽口内且与固定块铰接连接,按动杆9下端设有固定连接有与压杆7上端接触的凸块10,通过向下按压按动杆9,按动杆9带动凸块10向下挤压压杆7,压杆7向下移动带动导向板6向下移动。
如图1-5所示的枕木粘合固定夹,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11、插孔12、限位柱13,压杆7前端开设有多个上下均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孔11,固定架2上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限位孔11连通的插孔12,设置插孔12的大小与限位孔11的大小相同,固定架2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同时插入插孔12和限位孔11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的大小与限位孔11的大小相同,在压杆7向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将限位柱13经插孔12插入到与其对应的限位孔11中达到对压杆7的上下位置的固定,此时完成对需要粘合的枕木进行固定。
如图1-5所示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压簧5内套装有上下轴向的导柱15,导柱15上端贯穿导向板6且与导向板6滑动连接,导柱15的设置便于使压簧5沿着上下方向收缩,不会使其发生偏移,有利于使枕木只承受上下方向上的压力,有利于保证枕木的粘合效果,上压板4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导柱15,每个导柱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侧压板3固定连接,具体地说,上压板4上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孔,每个导柱15分别插入到其对应侧的导孔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导柱15被限定在左右方向上左右移动,导柱15的设置有利于对侧压板3的位置进行限定,使侧压板3只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便于使侧压板3对枕木的左右两侧面进行固定,上压板4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6,螺杆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为旋向相反的螺纹,侧压板3与其对应侧的螺杆16螺纹连接,螺杆16右端贯穿固定架2且设有转动块17,通过转动转动块17,可带动螺杆16发生转动,螺杆16带动其对应侧的侧压板3发生相对或相背移动。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使枕木置于本装置的底座1上,使枕木的下端面与底座1的上端面贴合,转动转动块17,转动块17带动左右侧压板3相对移动,在侧压板3与枕木的侧面紧密接触后,停止转动转块,此时由于螺纹连接的自锁性,侧压板3的位置被固定,此时向下按动按动杆9,按动杆9带动凸块10向下移动,凸块10带动压杆7向下移动,压杆7带动导向板6向下移动,导向板6向下压缩压簧5,压簧5向下挤压上压板4,此时上压板4接触枕木的上表面并对枕木进行固定,在上压板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限位柱13插入到与其对应的限位孔11中,上压板4的位置被固定,此时完成对枕木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枕木粘合固定夹,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倒U形”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压板(3),两个所述的侧压板(3)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两个侧压板(3)之间设有上压板(4),所述上压板(4)上设有多个上下轴向的压簧(5),压簧(5)上端设有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压杆(7),所述压杆(7)上端贯穿固定架(2)且与固定架(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可使压杆(7)上下移动的按压机构,所述压杆(7)上设有可限制压杆(7)移动位置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8)、按动杆(9)、凸块(10),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按动杆(9),所述按动杆(9)下端设有与压杆(7)上端接触的凸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11)、插孔(12)、限位柱(13),所述压杆(7)前端开设有多个上下均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孔(11),所述固定架(2)上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限位孔(11)连通的插孔(12),所述固定架(2)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同时插入插孔(12)和限位孔(11)的限位柱(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5)内套装有上下轴向的导杆(14),所述导杆(14)上端贯穿导向板(6)且与导向板(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4)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导柱(15),每个所述导柱(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侧压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木粘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4)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为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侧压板(3)与其对应侧的螺杆(16)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6)右端贯穿固定架(2)且设有转动块(17)。
CN202121285470.9U 2021-06-09 2021-06-09 枕木粘合固定夹 Active CN21547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5470.9U CN215471806U (zh) 2021-06-09 2021-06-09 枕木粘合固定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5470.9U CN215471806U (zh) 2021-06-09 2021-06-09 枕木粘合固定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1806U true CN21547180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4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5470.9U Active CN215471806U (zh) 2021-06-09 2021-06-09 枕木粘合固定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1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0207A (zh) 一种回流传送夹治具快速上料并夹紧装置
CN215471806U (zh) 枕木粘合固定夹
CN111745775B (zh)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CN208575977U (zh) 一种便于竹木拼接用开槽装置
CN116619817A (zh) 一种防火材料生产用铝纤维模块挤压装置
CN215146177U (zh) 压紧装置及焊接机
CN2118180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夹具
CN21494557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安装卡扣
CN21340687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头部护理按摩器
CN108816578B (zh) 一种仿生鱼饵自动定位夹紧装置
CN216952508U (zh) 一种连接固定装置
CN218939649U (zh) 一种igbt并联压接结构
CN211687151U (zh) 一种回流传送夹治具快速上料并夹紧装置
CN212947559U (zh) 一种平衡式测试模组组装装置
CN213765594U (zh) 一种双节点波纹板定位压紧工装
CN216251186U (zh) 一种电气柜输配电排线分接装置
CN213381148U (zh) 一种具有抗变形塑料玩具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5111672U (zh) 具有拼接功能的新媒体网络直播设计用显示器定位装置
CN218590983U (zh) 一种零件组装自动点胶机
CN21238962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屏幕压合治具
CN217269419U (zh) 一种机械密码装置
CN211808629U (zh) 一种市场营销调查问卷夹板
CN213068406U (zh) 夹持稳定的水泥胶砂振实台
CN221088771U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208604324U (zh) 一种绣花机及其绣框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