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5183U -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5183U
CN215465183U CN202120808571.3U CN202120808571U CN215465183U CN 215465183 U CN215465183 U CN 215465183U CN 202120808571 U CN202120808571 U CN 202120808571U CN 215465183 U CN215465183 U CN 215465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ixed
electric field
field channe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85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陶丹
夏盼
肖红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an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an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an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an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85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5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5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5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包括主体、支架和进风口,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主体的右侧表面设有进风口,主体的左侧表面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左侧固定有出风管,主体的中间固定有电场通道,电场通道的内部中间固定有导流器,电场通道的左侧固定有阴极振打器,电场通道的右侧固定有阳极振打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导流器设置开孔、导流板,使得粉尘能够通过导流器表面的开孔吸入电场通道内部的粉尘,而通过导流板可有效消除电场通道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大大降低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确保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处在最佳放电状态,有利于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器,具体为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
但是现有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效消除电场通道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导致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增加,造成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不能处在最佳放电状态,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不能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导致装置在捕集时因清灰振打而产生的二次扬尘,不仅降低装置对粉尘的收尘效率而且可能造成空气质量出现污染,不利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效消除电场通道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导致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增加,造成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不能处在最佳放电状态,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不能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导致装置在捕集时因清灰振打而产生的二次扬尘,不仅降低装置对粉尘的收尘效率而且可能造成空气质量出现污染,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包括主体、支架和进风口,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主体的右侧表面设有进风口;
所述主体的左侧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左侧固定有出风管,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有电场通道,所述电场通道的内部中间固定有导流器,所述电场通道的左侧固定有阴极振打器,所述电场通道的右侧固定有阳极振打器,所述主体的内部右侧固定有集尘器,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有电源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收口状漏斗,且漏斗的底部设有卸灰口,所述支架的底部四角均设有呈垂直状固定的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固定有矩形垫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的内部镶嵌有呈弯折状的进风管,且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衔接处包覆有密封套,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有收集桶,且收集桶的底部固定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托举架,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设有喷吹管,且出风管与出风口的衔接处设有弧形的固定卡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器的表面设有呈贯通状的圆形开孔,且导流器呈三角形,所述导流器的内部设有呈波纹状的导流板,且导流器的顶部位于进风口的正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阴极振打器的一端设有阴极,所述阳极振打器的一端设有阳极,且阴极振打器和阳极振打器均呈嵌入状与主体衔接,并且阴极和阳极分别位于电场通道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器的表面固定有过滤格栅,且过滤格栅的内部均镶嵌有过滤网,所述集尘器的内部设有呈等距排列状分布的集尘板,且集尘器位于阳极振打器的正后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能效消除电场通道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大大降低了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有效确保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处在最佳放电状态,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能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避免装置在捕集时因清灰振打而产生的二次扬尘,不仅提高装置对粉尘的收尘效率而且可能有效避免造成空气质量出现污染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
1、通过导流器设置开孔、导流板,使得粉尘能够通过导流器表面的开孔吸入电场通道内部的粉尘,而通过导流板可有效消除电场通道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大大降低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确保阴极芒刺线芒刺尖端点处在最佳放电状态,有利于实际使用。
2、通过集尘器设置过滤格栅、过滤网、集尘板,使得粉尘能够通过集尘器表面过滤格栅内部的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后端的集尘板进行统一收集,使得集尘板的收尘面积能够得到提高,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捕集因清灰振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提高了粉尘收尘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场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01、漏斗;102、卸灰口;2、支架;201、支腿;202、垫脚;3、进风口;301、进风管;302、密封套;4、出风口;401、固定卡钳;5、出风管;501、收集桶;502、托举架;503、喷吹管;6、电场通道;7、导流器;701、开孔;702、导流板;8、阴极振打器;801、阴极;9、阳极振打器;901、阳极;10、集尘器;1011、过滤格栅;1012、过滤网;1013、集尘板;11、电源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包括主体1、支架2和进风口3,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主体1的右侧表面设有进风口3;
主体1的左侧表面设有出风口4,出风口4的左侧固定有出风管5,主体1的中间固定有电场通道6,电场通道6的内部中间固定有导流器7,电场通道6的左侧固定有阴极振打器8,电场通道6的右侧固定有阳极振打器9,主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有集尘器10,主体1的上端固定有电源器11。
其中,主体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收口状漏斗101,且漏斗101的底部设有卸灰口102,支架2的底部四角均设有呈垂直状固定的支腿201,且支腿201的底部固定有矩形垫脚202;
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主体1内部形成的粉尘能够通过漏斗101底部的卸灰口102进行回收清理,避免粉尘淤积在主体1的内部而出现粉尘分扬的情况,而且支架2能够通过底部的支腿201对主体1进行稳定支撑,且支腿201能够通过底部的垫脚202提高支腿201的稳定性,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进风口3的内部镶嵌有呈弯折状的进风管301,且进风管301与进风口3的衔接处包覆有密封套302,出风管5的一端固定有收集桶501,且收集桶501的底部固定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托举架502,收集桶501的顶部设有喷吹管503,且出风管5与出风口4的衔接处设有弧形的固定卡钳401;
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风力能够通过进入进风管301的方式由进风口3吹入主体1的内部,而且通过进风管301与进风口3的衔接处包覆有密封套302的设计,能够避免风力进入时出现漏风的情况,有效保持风压的强度,而且风力能够通过出风口4排入出风管5的内部,而风中残留的粉尘通过收集桶501进行统一收集并由喷吹管503排出。
其中,导流器7的表面设有呈贯通状的圆形开孔701,且导流器7呈三角形,导流器7的内部设有呈波纹状的导流板702,且导流器7的顶部位于进风口3的正前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粉尘能够通过导流器7表面的开孔701吸入电场通道6内部的粉尘,而通过导流板702可有效消除电场通道6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大大降低阴极801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确保阴极801芒刺线芒刺尖端点处在最佳放电状态,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阴极振打器8的一端设有阴极801,阳极振打器9的一端设有阳极901,且阴极振打器8和阳极振打器9均呈嵌入状与主体1衔接,并且阴极801和阳极901分别位于电场通道6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阴极801和阳极901能够通过阴极振打器8以及阳极振打器9的振打作用有效将电场通道6内部的粉尘进行吸附,有效提高了装置对粉尘的吸附范围,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集尘器10的表面固定有过滤格栅1011,且过滤格栅1011的内部均镶嵌有过滤网1012,集尘器10的内部设有呈等距排列状分布的集尘板1013,且集尘器10位于阳极振打器9的正后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粉尘能够通过集尘器10表面过滤格栅1011内部的过滤网1012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后端的集尘板1013进行统一收集,使得集尘板1013的收尘面积能够得到提高,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捕集因清灰振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提高了粉尘收尘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工作原理:风力能够通过进入进风管301的方式由进风口3吹入主体1的内部,而且通过进风管301与进风口3的衔接处包覆有密封套302的设计,能够避免风力进入时出现漏风的情况,有效保持风压的强度,而且风力能够通过出风口4排入出风管5的内部,而风中残留的粉尘通过收集桶501进行统一收集并由喷吹管503排出,且粉尘能够通过导流器7表面的开孔701吸入电场通道6内部的粉尘,而通过导流板702可有效消除电场通道6中间粉尘荷电的盲区,大大降低阴极801芒刺线芒刺尖端点附着的粉尘量,确保阴极801芒刺线芒刺尖端点处在最佳放电状态,且粉尘能够通过集尘器10表面过滤格栅1011内部的过滤网1012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后端的集尘板1013进行统一收集,使得集尘板1013的收尘面积能够得到提高,有效捕集逃逸的粉尘,捕集因清灰振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提高了粉尘收尘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包括主体、支架和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主体的右侧表面设有进风口;
所述主体的左侧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左侧固定有出风管,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有电场通道,所述电场通道的内部中间固定有导流器,所述电场通道的左侧固定有阴极振打器,所述电场通道的右侧固定有阳极振打器,所述主体的内部右侧固定有集尘器,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有电源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收口状漏斗,且漏斗的底部设有卸灰口,所述支架的底部四角均设有呈垂直状固定的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固定有矩形垫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内部镶嵌有呈弯折状的进风管,且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衔接处包覆有密封套,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有收集桶,且收集桶的底部固定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托举架,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设有喷吹管,且出风管与出风口的衔接处设有弧形的固定卡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的表面设有呈贯通状的圆形开孔,且导流器呈三角形,所述导流器的内部设有呈波纹状的导流板,且导流器的顶部位于进风口的正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振打器的一端设有阴极,所述阳极振打器的一端设有阳极,且阴极振打器和阳极振打器均呈嵌入状与主体衔接,并且阴极和阳极分别位于电场通道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集尘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的表面固定有过滤格栅,且过滤格栅的内部均镶嵌有过滤网,所述集尘器的内部设有呈等距排列状分布的集尘板,且集尘器位于阳极振打器的正后方。
CN202120808571.3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Active CN215465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571.3U CN2154651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571.3U CN2154651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5183U true CN215465183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8571.3U Active CN21546518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5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7322B (zh) 静电除尘器
CN102553382B (zh) 一种前级带电场区的双排滤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3566695B (zh) 一种增强耦合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16790313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油烟净化器
CN208465529U (zh) 一种布袋除尘环保设备
CN104606997A (zh) 静电过滤除尘器
CN215465183U (zh) 一种高效集尘电除尘器
CN206935004U (zh) 一种环境保护灰尘颗粒吸收设备
CN102824804B (zh) 斜气流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6103604U (zh) 一种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17940485U (zh) 一种高效捕集细微粉尘的电除尘器
CN205913942U (zh) 一种新型静电/布袋复合除尘系统
CN217140736U (zh) 一种库伦复合阳极板型高效静电除尘器装置
CN216023769U (zh) 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烟尘净化装置
CN212417437U (zh) 一种顶部垂直进风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15465187U (zh) 一种高效多极静电除尘器
CN212701153U (zh) 一种环保除尘过滤装置
CN211069497U (zh) 多级混合除尘装置
CN208382425U (zh) 一种带有静电除尘空气净化装置
CN209423847U (zh) 一种腻子粉生产用车间静电除尘设备
CN210434224U (zh) 一种带有静电除尘空气净化装置
CN204502682U (zh) 静电过滤除尘器
CN208694594U (zh) 一种低阻高效的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1529470U (zh) 立式曲面电滤袋组合除尘器
CN214515275U (zh) 一种锅炉静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