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1608U -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1608U
CN215461608U CN202121217994.4U CN202121217994U CN215461608U CN 215461608 U CN215461608 U CN 215461608U CN 202121217994 U CN202121217994 U CN 202121217994U CN 215461608 U CN215461608 U CN 21546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ter
water supply
groo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79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叶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uoxi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uoxi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uoxi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uoxin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79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1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属于消防领域,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包括密封外壳,水管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并抽出限位块,水管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进行收缩,保障水管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通过弹簧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的一端插入限位块,通过电机带动收卷盘转动,对水管进行收卷,在对水管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通过辊压轴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对密封外壳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
传统的超高层用的消防给水管道一般较长,当消防作业完毕进行收卷的过程中,需要边收卷边将管道内部的残留水渍排出,若管道内部的残留水渍较大,会极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但现有的管道收卷排水的效率较慢,且管道内部残留水渍的排出较为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当水管进行给水作业时,拉伸水管,当水管拉伸完毕后,其水管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并抽出限位块,水管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进行收缩,保障水管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通过弹簧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的一端插入限位块,通过电机带动收卷盘转动,对水管进行收卷,在对水管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通过辊压轴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对密封外壳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包括密封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源连通接口,所述密封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连接端贯穿隔离板,所述电机的连接端固定安装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的外圆周面缠绕收卷有水管,所述密封外壳的壁体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辊压轴,所述收纳块的弹簧连接端嵌设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端贯穿收纳槽的内壁,所述密封外壳的外圆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当水管进行给水作业时,拉伸水管,当水管拉伸完毕后,其水管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并抽出限位块,水管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进行收缩,保障水管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通过弹簧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的一端插入限位块,通过电机带动收卷盘转动,对水管进行收卷,在对水管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通过辊压轴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对密封外壳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盘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水管的金属接头处与嵌合槽之间相匹配,通过嵌合槽对水管的金属接头处进行限位,便于收卷盘带动水管进行收卷。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密封外壳的外圆周面,当限位块抽离后,通过拉绳配合固定块依旧连接在密封外壳的外圆周面,防止限位块在抽离后后出现丢失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辊压轴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辊压轴在对水管进行挤压排水收卷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层的隔离,对水管的外圆周面进行防护,防止水管表面出现摩擦破碎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外壳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隔离板的下端呈一种倾斜状结构,当水管收纳至密封外壳的内部时,水管的外表面依旧残留有水渍滴落在密封外壳的内部,通过出水孔配合倾斜状结构隔离板,便于密封外壳内部的水渍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所述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均与限位块相匹配,当限位块贯穿第二穿槽对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收纳块收缩至收纳槽的内部,防止辊压轴与水管之间接触,保障水管的拉伸效率,当限位块贯穿第一穿槽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保障辊压轴对水管的挤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之间相互吸引,当限位块对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通过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保障限位块与收纳块之间的稳定性。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当水管进行给水作业时,拉伸水管,当水管拉伸完毕后,其水管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并抽出限位块,水管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进行收缩,保障水管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通过弹簧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的一端插入限位块,通过电机带动收卷盘转动,对水管进行收卷,在对水管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通过辊压轴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对密封外壳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
(2)收卷盘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嵌合槽,水管的金属接头处与嵌合槽之间相匹配,通过嵌合槽对水管的金属接头处进行限位,便于收卷盘带动水管进行收卷。
(3)限位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密封外壳的外圆周面,当限位块抽离后,通过拉绳配合固定块依旧连接在密封外壳的外圆周面,防止限位块在抽离后后出现丢失的现象。
(4)辊压轴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辊压轴在对水管进行挤压排水收卷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层的隔离,对水管的外圆周面进行防护,防止水管表面出现摩擦破碎的现象。
(5)密封外壳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出水孔,隔离板的下端呈一种倾斜状结构,当水管收纳至密封外壳的内部时,水管的外表面依旧残留有水渍滴落在密封外壳的内部,通过出水孔配合倾斜状结构隔离板,便于密封外壳内部的水渍排出。
(6)收纳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均与限位块相匹配,当限位块贯穿第二穿槽对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收纳块收缩至收纳槽的内部,防止辊压轴与水管之间接触,保障水管的拉伸效率,当限位块贯穿第一穿槽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保障辊压轴对水管的挤压效果。
(7)收纳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石,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之间相互吸引,当限位块对收纳块进行限位固定时,通过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保障限位块与收纳块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密封外壳、101出水孔、2水源连通接口、3隔离板、4电机、5收卷盘、501嵌合槽、6水管、7收纳槽、701第一穿槽、702第二穿槽、8弹簧、9收纳块、901第一磁石、10辊压轴、1001防护层、11限位块、1101拉绳、1102固定块、1103第二磁石、12密封盖、13换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包括密封外壳1,其特征在于:密封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源连通接口2,密封外壳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离板3,隔离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连接端贯穿隔离板3,电机4的连接端固定安装有收卷盘5,收卷盘5的外圆周面缠绕收卷有水管6,密封外壳1的壁体内部开设有收纳槽7,收纳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9,收纳块9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辊压轴10,收纳块9的弹簧8连接端嵌设安装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外端贯穿收纳槽7的内壁,密封外壳1的外圆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2,密封盖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13,当水管6进行给水作业时,拉伸水管6,当水管6拉伸完毕后,其水管6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2,并抽出限位块11,水管6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9进行收缩,保障水管6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6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6通过弹簧8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9的一端插入限位块11,通过电机4带动收卷盘5转动,对水管6进行收卷,在对水管6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6通过辊压轴10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6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6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6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13对密封外壳1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1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6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3,收卷盘5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嵌合槽501,水管6的金属接头处与嵌合槽501之间相匹配,通过嵌合槽501对水管6的金属接头处进行限位,便于收卷盘5带动水管6进行收卷,限位块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101,拉绳1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02,固定块1102固定安装在密封外壳1的外圆周面,当限位块11抽离后,通过拉绳1101配合固定块1102依旧连接在密封外壳1的外圆周面,防止限位块11在抽离后后出现丢失的现象,辊压轴10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防护层1001,防护层100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辊压轴10在对水管6进行挤压排水收卷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层1001的隔离,对水管6的外圆周面进行防护,防止水管6表面出现摩擦破碎的现象,收纳槽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穿槽701和第二穿槽702,第一穿槽701和第二穿槽702均与限位块11相匹配,当限位块11贯穿第二穿槽702对收纳块9进行限位固定时,收纳块9收缩至收纳槽7的内部,防止辊压轴10与水管6之间接触,保障水管6的拉伸效率,当限位块11贯穿第一穿槽701收纳块9进行限位固定时,保障辊压轴10对水管6的挤压效果,收纳块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901,限位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石1103,第一磁石901和第二磁石1103之间相互吸引,当限位块11对收纳块9进行限位固定时,通过第一磁石901和第二磁石1103保障限位块11与收纳块9之间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密封外壳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出水孔101,隔离板3的下端呈一种倾斜状结构,当水管6收纳至密封外壳1的内部时,水管6的外表面依旧残留有水渍滴落在密封外壳1的内部,通过出水孔101配合倾斜状结构隔离板3,便于密封外壳1内部的水渍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关内的技术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当水管6进行给水作业时,拉伸水管6,当水管6拉伸完毕后,其水管6的一端接通水源连通接口2,并抽出限位块11,水管6的给水膨胀将带动收纳块9进行收缩,保障水管6的正常给水作业,当水管6进行收卷时,停止供水的水管6通过弹簧8的挤压将干瘪收缩,再重新在收纳块9的一端插入限位块11,通过电机4带动收卷盘5转动,对水管6进行收卷,在对水管6进行收卷的过程中,水管6通过辊压轴10的挤压实现排水收卷同步进行,提高水管6的收卷排水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管6的水渍残留,提高水管6的使用寿命,通过换气扇13对密封外壳1的内腔进行换气,降低密封外壳1的内部的湿度,进一步提高水管6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包括密封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源连通接口(2),所述密封外壳(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连接端贯穿隔离板(3),所述电机(4)的连接端固定安装有收卷盘(5),所述收卷盘(5)的外圆周面缠绕收卷有水管(6),所述密封外壳(1)的壁体内部开设有收纳槽(7),所述收纳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9),所述收纳块(9)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辊压轴(10),所述收纳块(9)的弹簧(8)连接端嵌设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的外端贯穿收纳槽(7)的内壁,所述密封外壳(1)的外圆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2),所述密封盖(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盘(5)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嵌合槽(501),所述水管(6)的金属接头处与嵌合槽(501)之间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101),所述拉绳(1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02),所述固定块(1102)固定安装在密封外壳(1)的外圆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轴(10)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防护层(1001),所述防护层(100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出水孔(101),所述隔离板(3)的下端呈一种倾斜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穿槽(701)和第二穿槽(702),所述第一穿槽(701)和第二穿槽(702)均与限位块(1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块(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901),所述限位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石(1103),所述第一磁石(901)和第二磁石(1103)之间相互吸引。
CN202121217994.4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Active CN21546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7994.4U CN215461608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7994.4U CN215461608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1608U true CN21546160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7994.4U Active CN215461608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1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216A (zh) * 2022-01-27 2022-05-06 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216A (zh) * 2022-01-27 2022-05-06 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61608U (zh) 一种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
CN210310829U (zh) 潜水面罩
CN201551750U (zh) 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
US6032668A (en) Fire emergency life saving arrangement
CN109568829B (zh) 一种用于提供火灾应急湿巾的水车式装置
CN112854982B (zh)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防火门
CN213912095U (zh) 一种消防车的水带卷盘装置
CN109102831A (zh) 一种头戴式录音装置
CN214103300U (zh)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CN211483077U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
CN207694133U (zh) 一种智能建筑防火应急装置
CN207445374U (zh) 一种新型防毒面罩
CN106215344A (zh) 一种火灾自助救生装置
CN208448468U (zh) 一种新型双层隔离消防卷帘门结构
CN207640830U (zh) 搜救型自动压缩氧自救器
CN218010727U (zh) 一种便携式水基消防灭火器
CN217714133U (zh) 自吸气式防护装置及航空发动机部件
CN211705690U (zh) 一种消防灭火用腰带
CN114159705B (zh) 一种矿用呼吸面罩
CN213491608U (zh) 一种消防紧急求生用的头盔式呼吸器
CN211050795U (zh) 一种室内无箱门式快速消火栓箱
CN219229817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结构的内窥镜
CN208641575U (zh) 一种消防绳
CN219941617U (zh) 正压消防防火空气呼吸器
CN2442690Y (zh) 耐磨消防水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