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3712U -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3712U
CN215453712U CN202121306299.5U CN202121306299U CN215453712U CN 215453712 U CN215453712 U CN 215453712U CN 202121306299 U CN202121306299 U CN 202121306299U CN 215453712 U CN215453712 U CN 21545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inlet
push
cabin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62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明
陈登志
赵毓毅
赵振东
梅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62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3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3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机柜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风罩板、推拉件和调节板,所述风罩板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罩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调节板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一侧且与所述推拉件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推拉件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上且与所述机柜电连接,所述推拉件推动所述调节板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相对,所述进风口打开;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错位,所述进风口关闭。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机柜无法自动关闭冷气进入通道造成冷气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背景技术
在通信、供电、自动控制等很多领域,都需要使用机柜来安装设备和元器件。机柜的进风装置,是机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进风装置一般为手动控制,不能及时根据机柜内的发热情况实时调节,有的机柜内没有发热设备工作,却不能根据情况关闭冷气进入通道,造成冷气浪费。反过来,如果机柜内温度过高,也不能及时加大冷气进风量对柜内设备有效冷却,影响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中:针对现有的机柜无法自动关闭冷气进入通道造成冷气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进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装置,适用于机柜,所述机柜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风罩板、推拉件和调节板,所述风罩板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罩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调节板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一侧且与所述推拉件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推拉件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上且与所述机柜电连接,所述推拉件推动所述调节板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相对,所述进风口打开;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错位,所述进风口关闭。
可选地,所述推拉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两侧,所述推拉件包括电磁铁和推杆,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上,所述推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拉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外周。
可选地,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挡板和用于容置所述调节板和推拉件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风罩板上;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外周,且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调节板抵触。
可选地,所述风罩板上设置有多个挡条,多个所述挡条合围形成所述凹槽和用于容置所述推拉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凹槽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防尘棉和压杆,所述防尘棉通过所述压杆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推拉件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调节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阵列设置于所述风罩板上,且各列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横向内径;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阵列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各列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横向内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柜,包括柜体、应急出风装置和所述的进风装置,所述柜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应急出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应急出风装置包括应急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推拉件推动调节板移动,改变风罩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和调节板上的第二通风孔的相对位置,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对时,风罩板的第一通风孔和进风口连通。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错位时,调节板阻断第一通风孔和进风口的连通,使得进风口关闭。推拉件与机柜电连接,可自动开闭进风口,且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维护方便,有效地遏制了机柜的冷气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装置的风罩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装置的调节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风装置,适用于机柜,所述机柜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风罩板10、推拉件20和调节板30,所述风罩板10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罩板1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11。所述调节板30安装于所述风罩板10一侧且与所述推拉件20连接,所述调节板30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31。所述推拉件20安装于所述风罩板10上且与所述机柜电连接,所述推拉件20推动所述调节板30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调节板3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的相对,所述进风口打开。所述调节板3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11和所述第二通风孔31错位,所述进风口关闭。
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拉件20推动调节板30移动,改变风罩板10上的第一通风孔11和调节板30上的第二通风孔31的相对位置,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相对时,风罩板10的第一通风孔11和进风口连通。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错位时,调节板30阻断第一通风孔11和进风口的连通,使得进风口关闭。推拉件20与机柜电连接,可自动开闭进风口,且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维护方便,有效地遏制了机柜的冷气流失。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拉件20设置在所述调节板30两侧,所述推拉件20包括电磁铁21和推杆22,所述电磁铁21安装于所述风罩板10上,所述推杆22与所述调节板30连接,所述推杆22远离所述调节板30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机柜需要排风降温时,调节板30一侧的电磁铁21通电带动推杆22收缩。调节板30另一侧的电磁铁21断电推动推杆22伸出,调节板30向通电的电磁铁21的方向移动。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相对,进风口打开。需要关闭进风口时,调节板30一侧通电的电磁铁21断电,调节板30另一侧断电的电磁铁21通电,使得调节板30反向移动,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错位,关闭进风口。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拉件20还包括弹簧23,所述弹簧23套设于所述推杆22外周,对推杆22的移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挡板4和用于容置所述调节板30和推拉件20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设置在所述风罩板10上。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凹槽12外周,且所述挡板4一端与所述调节板30抵触,避免调节板30和风罩板10之间产生缝隙,同时防止调节板30从风罩板10上脱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罩板10上设置有多个挡条13,多个所述挡条13合围形成所述凹槽12和用于容置所述推拉件20的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位于所述凹槽12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凹槽12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板30的宽度,所述凹槽12与所述调节板30的宽度差为25mm。左侧的电磁铁21带动推杆22收缩,右侧的电磁铁21推动推杆22伸出时,调节板30左侧与所述档条13抵触,此时调节板3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的相对。右侧的电磁铁21带动推杆22收缩,左侧的电磁铁21推动推杆22伸出时,所述调节板30右侧与所述档条13抵触,此时调节板30位于第二位置,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的错位。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防尘棉和压杆5,所述防尘棉通过所述压杆5安装于所述调节板30上,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柜内。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30两侧设置有连接座32,所述推拉件20通过所述连接座32与所述调节板30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11和所述第二通风孔3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11阵列设置于所述风罩板10上,且各列所述第一通风孔11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32的横向内径。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31阵列设置于所述调节板30上,且各列所述第二通风孔31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1的横向内径。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柜,包括柜体6、应急出风装置7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进风装置,所述柜体6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应急出风装置7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应急出风装置7启动后,机柜通电控制推拉件20推动调节板30移动,使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相对,打开进风口。应急出风装置7关闭后,推拉件20推动调节板30反向移动,使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31错位,关闭进风口。进风装置安装于柜体6的进风口处,方便安装和更换。同时遏制了机柜的冷气流失,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急出风装置7包括应急风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风装置,适用于机柜,所述机柜包括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风罩板、推拉件和调节板,所述风罩板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罩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调节板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一侧且与所述推拉件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推拉件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上且与所述机柜电连接,所述推拉件推动所述调节板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相对,所述进风口打开;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错位,所述进风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两侧,所述推拉件包括电磁铁和推杆,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风罩板上,所述推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挡板和用于容置所述调节板和推拉件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风罩板上;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外周,且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调节板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板上设置有多个挡条,多个所述挡条合围形成所述凹槽和用于容置所述推拉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凹槽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防尘棉和压杆,所述防尘棉通过所述压杆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推拉件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调节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阵列设置于所述风罩板上,且各列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横向内径;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阵列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各列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横向内径。
9.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应急出风装置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装置,所述柜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应急出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出风装置包括应急风扇。
CN202121306299.5U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Active CN215453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6299.5U CN21545371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6299.5U CN21545371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3712U true CN21545371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6299.5U Active CN21545371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3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7756A (zh) 一种通信系统户外机柜
CN103763887A (zh) 通信网络柜
CN215453712U (zh) 一种进风装置及机柜
CN104242116A (zh) 一种智能散热配电柜组合装置
CN202396117U (zh) 一种通信系统户外机柜
CN204994117U (zh) 一种基站机房及其机柜
CN116937365A (zh) 一种便于操控检修的高低压控制柜
CN21448203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控箱
CN107275956B (zh) 一种防尘型风冷电气柜
CN114096114A (zh) 一种电除尘高频电源控制柜双冷系统
CN21447866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
CN21363681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进线柜
CN218237798U (zh) 一种中央空调风柜控制器
CN212541458U (zh) 一种带有新型风道的自动售货机
CN219419961U (zh) 一种开关柜组
CN210921637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12064700U (zh) 一种控制柜
CN211428673U (zh) 一种双层户外不锈钢配电箱
CN220605360U (zh) 一种内置散热流道的配电箱
CN217957460U (zh) 一种改进的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电器柜
CN21462783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大数据分析用控制箱
CN220672336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柜体
CN110764597B (zh) 一种优化计算机主板模块化散热装置
CN219513580U (zh) 一种便于散热式馈电柜
CN214841267U (zh) 机壳侧板结构、空调室外机机壳及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