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2862U -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2862U
CN215452862U CN202122140312.0U CN202122140312U CN215452862U CN 215452862 U CN215452862 U CN 215452862U CN 202122140312 U CN202122140312 U CN 202122140312U CN 215452862 U CN215452862 U CN 215452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photovoltaic
tracking devic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03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王虎
练军
朱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ei Tian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ei Tian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ei Tian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wei Tian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03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2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2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2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包括支撑部、两个对称设置于支撑部上并随着连带机构的运转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光伏板,支撑部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底座、对称焊接于底座顶面两侧的侧直梁及连接两个侧直梁并与底座平行的支撑台,于支撑台上方设有水平旋转以实现两个光伏板旋转追日的轴向盘;于支撑台内部设有内空腔,于两个侧直梁相向一侧面均设有与内空腔相通的运转槽;于支撑台不与两个侧直梁相交的两端均向外界形成有扩展台,且扩展台的直径大于轴向盘的直径,起到保护轴向盘的作用。该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连带机构的运转不需要由额外的电机工作实现,降低了线路的布置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太阳能光伏板,由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经连接封装后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2021920233.0公开了一种双轴双推杆式光伏发电支架,其包括支撑立柱、横梁、承载框架...此装置采用双轴向联动控制,可以很好的跟随太阳的方向,最大限度获取太阳能。其虽然“可以很好的跟随太阳的方向,最大限度获取太阳能”,但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不止一个电机工作,导致对电能的消耗变大,而且给线路的布置带来更大难度。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不止一个电力驱动设备(通常为电机)工作,导致对电能的消耗变大,而且给线路的布置带来更大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包括支撑部、两个对称设置于支撑部上并随着连带机构的运转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光伏板,所述支撑部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底座、对称焊接于底座顶面两侧的侧直梁及连接两个侧直梁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方设有水平旋转的轴向盘,支撑台上还设有使轴向盘和连带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
较佳的,所述支撑台内部设有内空腔,两个所述侧直梁相向一侧面均设有与内空腔相通的运转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焊接于支撑台底面的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传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底部的从动轴、同轴套接于传动轴和两个从动轴上的链轮及连接三个链轮的链条,所述传动轴的顶端穿过支撑台并与轴向盘同轴连接。
较佳的,所述连带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顶部的螺杆、同轴焊接于两个螺杆底端的保护筒及同轴焊接于两个从动轴顶端的转接块。
较佳的,两个所述保护筒上均设有液压推杆,且液压推杆的固定端内嵌于保护筒的底端,液压推杆的伸缩端伸向保护筒底部,两个所述转接块顶面开有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的伸缩端插接固定的定位孔。
较佳的,所述轴向盘上对称设有两个斜支板,两个所述光伏板分别镶嵌于两个斜支板内,两个所述斜支板相互远离一端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螺纹套接于螺杆上,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斜支板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电机工作带动轴向盘运转的同时也带动连带机构工作,因此连带机构的运转不需要由额外的电机工作实现,进一步节省了能源,降低了线路的布置难度,因此,仅依靠光伏板所产生的一部分电能即可满足整个装置工作的需要,免去了使用外界供电的麻烦;
2、电机工作带动轴向盘运转即可实现光伏板水平方位的改变,使得光伏板始终朝着太阳所在的方位,使光伏板的转化率更高,同时,由于设置了连带机构,当两个液压推杆与两个转接块相接后,电机工作也会带动两个螺杆运转,使连接杆和连接杆带动光伏板倾斜角度改变,自动调节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光伏板始终以最大效率工作,产生的电能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的竖直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的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的三个链轮和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部、100底座、200侧直梁、201螺杆、202保护筒、203转接块、204从动轴、300支撑台、301电机、302传动轴、303轴向盘、304链条、305扩展台、40光伏板、401斜支板、40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包括支撑部10、两个对称设置于支撑部10上并随着连带机构的运转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光伏板40,支撑部10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底座100、对称焊接于底座100顶面两侧的侧直梁200及连接两个侧直梁200并与底座100平行的支撑台300,于支撑台300上方设有水平旋转以实现两个光伏板40旋转追日的轴向盘303;
于支撑台300内部设有内空腔,于两个侧直梁200相向一侧面均设有与内空腔相通的运转槽;于支撑台300不与两个侧直梁200相交的两端均向外界形成有扩展台305,且扩展台305的直径大于轴向盘303的直径,起到保护轴向盘303的作用。
如图1-图2所示,连带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顶部的螺杆201、同轴焊接于两个螺杆201底端的保护筒202及同轴焊接于两个从动轴204顶端的转接块203,两个连接杆402分别与两个运转槽内壁贴合,使其分别沿着两个运转槽的内壁进行升降,两个保护筒202上均设有液压推杆,且液压推杆的固定端内嵌于保护筒202的底端,其伸缩端伸向保护筒202底部,且两个转接块203顶面开有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的伸缩端插接固定的定位孔;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光伏板40分别镶嵌安装于两个斜支板401内,且于两个斜支板401相互远离一端均设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一端螺纹套接于螺杆201上,且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与斜支板401抵接。
如图3-图5所示,该装置还通过设置于支撑台300上的驱动机构实现轴向盘303的水平旋转和连接机构的运转,驱动机构包括焊接于支撑台300底面的电机301、与电机30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并穿入内空腔的传动轴30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底部的从动轴204、同轴套接于传动轴302和两个从动轴204上的链轮及连接三个链轮的链条,值得注意的是,如图5所示,三个链轮包括传动轴302上的中心链轮和两个从动轴204上的边缘链轮,且中心链轮的直径大于边缘链轮的直径,传动轴302的顶端穿过支撑台300并与轴向盘303同轴连接,电机301的外部套有与支撑台300一体成型的机罩,该装置中,传动轴302为双轴的第一轴,两个从动轴204为双轴的第二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随着太阳光线照射的位置不断改变,电机301工作带动传动轴302和轴向盘303运转,从而带动两个光伏板40运转(以图1中所示的位置为基准,光伏板40可运转的最大角度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0度,实现光伏板40位置的微调),使得太阳光线更好地照射于两个光伏板40上,由于斜支板401与连接杆402抵接,使得斜支板401带动光伏板40在连接杆402上旋转;
当两个光伏板40的倾斜角度不合适,以至于影响到对太阳能的转化时,两个保护筒202内的液压推杆工作,使其伸缩端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块203顶面的定位孔内,此时,由于传动轴302运转带动其上的中心链轮运转,使得链条304带动两个从动轴204及其上的边缘链轮运转,从而带动两个连接块203、两个保护筒202和两个螺杆201运转,使得螺纹套接于两个螺杆201上的连接杆402上升或下降,带动斜支板401(和光伏板40)沿着其底部的铰链翻转,从而发生倾斜角度的改变,以提高转化太阳能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包括支撑部(10)、两个对称设置于支撑部(10)上并随着连带机构的运转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光伏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底座(100)、对称焊接于底座(100)顶面两侧的侧直梁(200)及连接两个侧直梁(200)的支撑台(300),所述支撑台(300)上方设有水平旋转的轴向盘(303),支撑台(300)上还设有使轴向盘(303)和连带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00)内部设有内空腔,两个所述侧直梁(200)相向一侧面均设有与内空腔相通的运转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焊接于支撑台(300)底面的电机(301)、与电机(30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传动轴(30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底部的从动轴(204)、同轴套接于传动轴(302)和两个从动轴(204)上的链轮及连接三个链轮的链条,所述传动轴(302)的顶端穿过支撑台(300)并与轴向盘(303)同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带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运转槽顶部的螺杆(201)、同轴焊接于两个螺杆(201)底端的保护筒(202)及同轴焊接于两个从动轴(204)顶端的转接块(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护筒(202)上均设有液压推杆,且液压推杆的固定端内嵌于保护筒(202)的底端,液压推杆的伸缩端伸向保护筒(202)底部,两个所述转接块(203)顶面开有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的伸缩端插接固定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盘(303)上对称设有两个斜支板(401),两个所述光伏板(40)分别镶嵌于两个斜支板(401)内,两个所述斜支板(401)相互远离一端均设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一端螺纹套接于螺杆(201)上,且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与斜支板(401)抵接。
CN202122140312.0U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Active CN215452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0312.0U CN215452862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0312.0U CN215452862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2862U true CN21545286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0312.0U Active CN215452862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2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52862U (zh) 一种光伏发电双轴追日装置
CN113644860B (zh) 一种光伏电站施工用光伏板转运装置
CN111605870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运输装置
CN2155909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用装配设备
CN212332766U (zh) 一种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用底盘
CN212726927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太阳能装置
CN211266840U (zh) 一种方便调整角度的太阳能板固定装置
CN112003547A (zh) 一种可利用水力的光伏发电板
CN215186563U (zh) 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
CN220057734U (zh) 一种节能型工业开门机
CN215400627U (zh) 一种光伏储能集装箱
CN211405954U (zh) 一种转向调解式光伏底座
CN212163224U (zh) 一种太阳能板用旋转装置
CN216959782U (zh) 一种带有扇形折叠太阳能板
CN210075149U (zh) 一种高刚性支架双轴光伏发电装置
CN221103240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光伏发电支撑架
CN213365336U (zh) 一种联动式太阳能光伏板
CN219204420U (zh) 一种高效采光的光伏板支架
CN22030715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支架
CN212725346U (zh) 一种太阳能板生产用覆膜设备
CN219740308U (zh) 一种太阳能板清扫装置
CN213637639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光伏发电机构
CN218958849U (zh) 一种光伏电站用可调支架
CN220434936U (zh) 一种风能发电机的紧固装置
CN219611673U (zh) 一种具有变向结构的光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