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5204U -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5204U
CN215425204U CN202121035967.5U CN202121035967U CN215425204U CN 215425204 U CN215425204 U CN 215425204U CN 202121035967 U CN202121035967 U CN 202121035967U CN 215425204 U CN215425204 U CN 21542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ental polishing
whirlwind
cyclone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5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冬
李培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quan Zhuangq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quan Zhuang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quan Zhuangq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quan Zhuang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35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5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该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包括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均由若干弹性条围合而成,上层旋风轮的弹性条与下层旋风轮的弹性条相互交错设置,弹性条的外侧面通过结合剂结合有磨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用抛光旋风轮,能够对窝沟、边缘嵴、唇面、舌面和切端都能很好的抛光天然牙和各种形态材料的修复体,减少口腔医生频繁更换器械的时间,减少病患长时间保持口腔张开的痛苦,提高抛光的效果,产品对于不同形态的牙齿通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背景技术
抛光对于口腔临床和技工室非常重要。抛光可以使天然牙或者义齿表面光洁度提高,减少菌斑附着,减少牙结石产生,进而可以使口腔环境更健康。抛光在临床牙体预备后也尤为重要,牙体的预备会留下粗糙的划痕或者一些“飞边”,这些“飞边”和划痕不利于后续的治疗,需要进行抛光处理,例如“飞边”不利于后续粘接和修复体的就位。抛光步骤工艺可以使天然牙或者义齿表面具有光泽,看起来会更加美观和自然。所以在口腔科室和义齿加工厂,抛光是重要的工艺过程和不可省略的步骤。
目前口腔领域抛光工具的形状有很多种,现有的一些形状的抛光工具基本可以满足抛光的要求,但是在窝沟或者边缘嵴处需要反复更换不同形状的抛光磨头产品来满足修复体或天然牙的抛光,操作不方便,因为产品使用过程和修复体都是固态“硬碰硬”的接触,会导致局部地区漏抛。如果可以将抛光的橡胶或者硅胶产品做成弹性更好,产品可以根据牙齿的形态适当受力变形并贴合牙齿边缘嵴和窝沟处等位置,那么抛光效果会更好,使用操作会人更方便,不用反复更换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能够对窝沟、边缘嵴、唇面、舌面和切端都能很好的抛光天然牙和各种形态材料的修复体,减少口腔医生频繁更换器械的时间,减少病患长时间保持口腔张开的痛苦,提高抛光的效果,产品对于不同形态的牙齿通用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所述旋风轮包括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均由若干弹性条围合而成,所述上层旋风轮的弹性条与所述下层旋风轮的弹性条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弹性条的外表面含有磨料。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通过结合剂结合有磨料。
优选地,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上的弹性条均为24根,相邻的弹性条之间的夹角为15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的直径为0.8-1.5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12-30mm。
优选地,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上的弹性条均为32根,相邻的弹性条之间的夹角为11.25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的直径为0.6-1.2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6-12mm。
优选地,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
优选地,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碳化硅颗粒。
优选地,所述结合剂为硅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或氧化铝颗粒。
优选地,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呈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为圆柱形、正方形截面或长方形截面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从中心向四种呈散射状分布。
优选地,弹性条从中心纵向分布,成为一束或一捆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用抛光旋风轮,能够对窝沟、边缘嵴、唇面、舌面和切端都能很好的抛光天然牙和各种形态材料的修复体,减少口腔医生频繁更换器械的时间,减少病患长时间保持口腔张开的痛苦,提高抛光的效果,产品对于不同形态的牙齿通用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用抛光旋风轮,除口腔之外其他工业领域,该结构产品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抛光效果,例如珠宝首饰以及玉石加工领域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上层旋风轮,2.下层旋风轮,3.弹性条,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所述旋风轮包括上层旋风轮1和下层旋风轮2,所述上层旋风轮1和所述下层旋风轮2均由若干弹性条3围合而成,所述上层旋风轮1的弹性条3与所述下层旋风轮2的弹性条3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弹性条3的外表面含有磨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条3通过结合剂结合有磨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旋风轮1和所述下层旋风轮2上的弹性条3均为24根,相邻的弹性条3之间的夹角为1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条3的直径为0.8-1.5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12-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旋风轮1和所述下层旋风轮2上的弹性条3均为32根,相邻的弹性条3之间的夹角为11.2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条3的直径为0.6-1.2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6-1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适用于氧化锆和烤瓷材质的修复体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碳化硅颗粒,适用于复合树脂材质和金属材质的修复体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剂为硅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或氧化铝颗粒,适用于天然牙体抛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开设有安装孔4,以便于抛光工具的连接杆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呈圆弧状,以实现更好的抛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条3为圆柱形、正方形截面或长方形截面中的至少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条3从中心向四种呈散射状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条3从中心纵向分布,成为一束或一捆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用抛光旋风轮,整体上产品由两层构成,每一层由若干独立的弹性条围合而成,每一个单根的弹性条都具有弹性,都可以起到抛光作用,并且由于做成了单根的弹性条的形状,产品的弹性和柔韧性比较好,抛光过程中产品旋转后每一根弹性条都可以充分接触到牙体的位置,接触到牙体并受力后,产品非常容易产生适当的弹性变形,然后更好的贴合牙齿的形态去抛光,抛光时间更短,后续可以不使用的羊毛轮或毡轮和抛光膏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可以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亦或者将具有弹性的材料切割形成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用抛光旋风轮的抛光方法如下:
为了更好实现抛光效果,将抛光分解为3步骤;
第一步为粗抛光,去划痕,第二步为预抛光,第三步为高亮度抛光。
有些要求不高的使用场景,可以采用两步法抛光,即第二步和第三步抛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轮包括上层旋风轮和下层旋风轮,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均由若干弹性条围合而成,所述上层旋风轮的弹性条与所述下层旋风轮的弹性条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弹性条的外表面含有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通过结合剂结合有磨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上的弹性条均为24根,相邻的弹性条之间的夹角为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的直径为0.8-1.5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12-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旋风轮和所述下层旋风轮上的弹性条均为32根,相邻的弹性条之间的夹角为11.2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的直径为0.6-1.2mm,所述旋风轮的直径为6-1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橡胶,所述磨料为碳化硅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硅胶,所述磨料为金刚石颗粒或氧化铝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开设有安装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轮的头部呈圆弧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为圆柱形、正方形截面或长方形截面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从中心向四种呈散射状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其特征在于,弹性条从中心纵向分布,成为一束或一捆状分布。
CN202121035967.5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Active CN21542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5967.5U CN21542520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5967.5U CN21542520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5204U true CN215425204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5967.5U Active CN21542520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5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efferie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abrasive finishing and polishing in restorative dentistry
Fages et al. The endocrown: a different type of all-ceramic reconstruction for molars
Jefferies Abrasive finishing and polishing in restorative dentistry: a state-of-the-art review
EP0623319B1 (en) Finishing/polishing system
Signore et al. Sectional porcelain veneers for a maxillary midline diastema closure: a case report.
JPS636218B2 (zh)
Politano et al. The use of bonded partial ceramic restorations to recover heavily compromised teeth
Wafaie et al. Fracture resistance of prepared premolars restored with bonded new lab composite and all‐ceramic inlay/onlay restorations: Laboratory study
CN106109039B (zh) 固定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6651A (zh) 一种氧化锆全瓷义齿的加工方法
US6860738B2 (en) Hygiene instrument for cleaning and polishing the surface of the teeth and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of dental fillings
Hari et al.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s: A review
Mahesh et al. Endocrow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a case report
US20140220507A1 (en) Dental shaping strip
Retie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etching solutions: effects on enamel surface and adhesive‐enamel interface
CN215425204U (zh) 一种牙科用抛光旋风轮
Swati et al. Marginal strength of collarless metal ceramic crown
CN202682074U (zh) 多层复合氧化锆全冠
Salamoni Sinhori et al.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reconstruction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ad/cam ceramic inlays
McCarthy The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composite onlays in the restoration of severely broken down posterior teeth
CN204092245U (zh) 义齿抛光磨具
CN215147987U (zh) 一种牙科用旋螺旋状抛光磨头
Gallucci et al. Achieving natural-looking morphology and surface textures in anterior ceramic fixed rehabilitations.
Passos et al. Fracture strength of CAD/CAM posterior ceramic crowns after manual enhancement of occlusal morphology.
CN202682075U (zh) 一次成型氧化锆全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