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0070U -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0070U
CN215420070U CN202121227586.7U CN202121227586U CN215420070U CN 215420070 U CN215420070 U CN 215420070U CN 202121227586 U CN202121227586 U CN 202121227586U CN 215420070 U CN215420070 U CN 215420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installation frame
telescopic rod
exchang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75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睿忱
计奔
张振华
蹇和达
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nengji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nengji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nengji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nengji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75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0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0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0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与安装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伸缩杆与支撑板,使得交换器本体得到基本的缓冲保护,保证设备可以在轻微的晃动中保持稳定,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弹簧,进一步增强了交换器本体的缓冲保护能力,提高了交换器本体在剧烈晃动中的稳定性,在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交换器本体在晃动时不会受到磕碰。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中,需要将电池直流电压转换为目标设备所需的直流电压,电池可以处于放电工作模式,为目标设备提供能量,电池也可以处于充电工作模式,通过目标设备吸取能量,目标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电容、四象限工作AC/DC整流器、四象限工作DC/AC逆变器等。
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缓冲保护,在新能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或者磕碰,造成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受损,并影响到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具备缓冲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缓冲保护,在新能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或者磕碰,造成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受损,并影响到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与安装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交换器本体,所述交换器本体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弹簧的顶部均与安装框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交换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远离滑块的一端与交换器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且防护块的表面与交换器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数量为八个。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翻盖,且翻盖的表面为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左侧的前端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左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支架且保护支架位于通风槽的左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伸缩杆与支撑板,使得交换器本体得到基本的缓冲保护,保证设备可以在轻微的晃动中保持稳定,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弹簧,进一步增强了交换器本体的缓冲保护能力,提高了交换器本体在剧烈晃动中的稳定性,在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交换器本体在晃动时不会受到磕碰,保护了交换器本体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支撑块、滑块、滑槽和连接柱,达到固定交换器本体的效果,防止交换器本体受到外力的影响出现位移,以此解决了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缓冲保护,在新能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或者磕碰,造成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受损,并影响到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块,达到加固交换器本体的效果,防止交换器本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出现位移,通过设置散热孔,避免安装框架的内部空气不流通,导致交换器本体温度过高,并造成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风扇与通风槽,增强安装框架内部的空气流动,配合散热孔达到对交换器本体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保护支架,达到保护风扇的效果,防止有异物通过通风槽对于风扇造成损坏,造成设备故障,通过设置翻盖,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透过翻盖表面的玻璃看到交换器本体的面板上的数据,减少打开安装框架的频率,使设备更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框架;2、支撑板;3、第一弹簧;4、翻盖;5、第一伸缩杆;6、防护块;7、支撑块;8、滑槽;9、滑块;10、连接柱;11、第二伸缩杆;12、第二弹簧;13、散热孔;14、风扇;15、保护支架;16、交换器本体;17、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架1、支撑板2、第一弹簧3、翻盖4、第一伸缩杆5、防护块6、支撑块7、滑槽8、滑块9、连接柱10、第二伸缩杆11、第二弹簧12、散热孔13、风扇14、保护支架15、交换器本体16和通风槽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且第一弹簧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第一弹簧3与第一伸缩杆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第一伸缩杆5底部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交换器本体16,交换器本体16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1与第二弹簧12的顶部均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1的底部与交换器本体16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框架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且连接柱10远离滑块9的一端与交换器本体1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3、第一伸缩杆5与支撑板2,使得交换器本体16得到基本的缓冲保护,保证设备可以在轻微的晃动中保持稳定,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11与第二弹簧12,进一步增强了交换器本体16的缓冲保护能力,提高了交换器本体16在剧烈晃动中的稳定性,在第二弹簧12与第一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交换器本体16在晃动时不会受到磕碰,保护了交换器本体16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支撑块7、滑块9、滑槽8和连接柱10,达到固定交换器本体16的效果,防止交换器本体16受到外力的影响出现位移,以此解决了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缓冲保护,在新能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或者磕碰,造成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受损,并影响到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6,且防护块6的表面与交换器本体1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块6,达到加固交换器本体16的效果,防止交换器本体16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出现位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安装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13,且散热孔13的数量为八个,通过设置散热孔13,避免安装框架1的内部空气不流通,导致交换器本体16温度过高,并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安装框架1的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翻盖4,且翻盖4的表面为玻璃材质,通过设置翻盖4,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透过翻盖4表面的玻璃看到交换器本体16的面板上的数据,减少打开安装框架1的频率,使设备更加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安装框架1左侧的前端开设有通风槽17,且通风槽17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风扇14,通过设置风扇14与通风槽17,增强安装框架1内部的空气流动,配合散热孔13达到对交换器本体16降温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安装框架1左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支架15且保护支架15位于通风槽17的左侧,通过设置保护支架15,达到保护风扇14的效果,防止有异物通过通风槽17对于风扇14造成损坏,造成设备故障。
使用时,启动风扇14,通过通风槽17与散热孔13保证安装框架1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安装框架1的内部空气不流通,导致交换器本体16温度过高,并造成安全隐患,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并受到剧烈摇晃时,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12在弹力的作用下防止交换器本体16被磕碰,造成设备损坏,同时在第二伸缩杆11与第一伸缩杆5的支撑下,避免了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12发生扭曲,此时在剧烈晃动的过程中,滑槽8与连接柱10防止交换器本体16出现偏移,同时在滑块9的限制下,对于交换器本体16进行限位,以此解决了目前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缓冲保护,在新能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或者磕碰,造成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受损,并影响到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的问题。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且第一弹簧(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5),所述第一弹簧(3)与第一伸缩杆(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第一伸缩杆(5)底部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交换器本体(16),所述交换器本体(16)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1),所述第二伸缩杆(11)与第二弹簧(12)的顶部均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1)的底部与交换器本体(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且连接柱(10)远离滑块(9)的一端与交换器本体(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6),且防护块(6)的表面与交换器本体(1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13),且散热孔(13)的数量为八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翻盖(4),且翻盖(4)的表面为玻璃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左侧的前端开设有通风槽(17),且通风槽(17)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风扇(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左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支架(15)且保护支架(15)位于通风槽(17)的左侧。
CN202121227586.7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Active CN215420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7586.7U CN21542007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7586.7U CN21542007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0070U true CN21542007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7586.7U Active CN21542007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0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7100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容补偿柜
CN205159879U (zh) 散热防潮配电箱
CN210516408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散热装置
CN215420070U (zh)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机构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207817631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数据采集平台
CN214478996U (zh) 一种防冻损的箱式变电站
CN21167048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配电箱
CN216087231U (zh) 一种变频器故障保护装置
CN212086795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控制设备
CN210200824U (zh) 一种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208656626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控制柜
CN208190005U (zh) 一种ggd型低压配电柜
CN212137552U (zh) 一种新型车载电源结构
CN215898296U (zh) 一种基于智能交互用硬件稳定保护设备
CN216087370U (zh) 一种usp电源散热防护装置
CN214044610U (zh) 一种机电设备保护装置
CN213337423U (zh) 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
CN215498748U (zh) 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
CN220732180U (zh) 一种可控温配电箱
CN21557972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低压电容柜
CN220421243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配电箱
CN218343288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车换电柜
CN210167665U (zh) 一种防尘防水型室外挂式配电柜
CN216163100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装置
CN219718675U (zh) 一种散热电源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