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9884U -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9884U
CN215419884U CN202121876568.1U CN202121876568U CN215419884U CN 215419884 U CN215419884 U CN 215419884U CN 202121876568 U CN202121876568 U CN 202121876568U CN 215419884 U CN215419884 U CN 215419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motor
motor body
power output
hybrid pow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765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炎
黄桃玉
黄新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q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q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765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9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9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9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涉及混合动力输出技术领域,包括电动马达本体,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安装环安装在电动马达本体的外部,当电动马达本体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底壳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框,辅助框的一侧开设有内槽,转轴设置在内槽的内部,且转轴的一端贯穿辅助框,并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风扇部连接,操作人员利用电机促使转轴和风扇部进行转动,能够将部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从而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上壳内部的限位板的表面设有磁柱,磁柱与磁槽互为异性磁铁,能够使磁柱插入磁槽内,通过设置的四组限位板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输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
一般混合动力汽车是由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而在利用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使用时,由于电动马达需要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若没有没有辅助冷却降温的结构,电动马达一直保持较高的温度,容易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效果不好,且有的不便对混合动力结构进行限位安装,操作繁琐。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安装环安装在电动马达本体的外部,当电动马达本体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冷却降温,操作人员利用电机促使转轴和风扇部进行转动,能够将部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降低外壳组件内的温度,从而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本体,所述电动马达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壳组件,外壳组件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框,电动马达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降温件,外壳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件;
所述辅助框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一侧的内槽和设置在内槽一侧的散热孔,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辅助框,并外接电机输出端,转轴的另一端与风扇部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端的上壳,底壳和上壳的两侧均安装有侧块,侧块的一侧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侧槽的内侧设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降温件包括设置在电动马达本体外侧的安装环和设置在安装环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底壳内部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限位板,底壳和上壳的内壁均安装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组,一组限位板设置在底壳内,另一组限位板设置在上壳内,且上壳内部的限位板表面设置有磁柱,底壳内部的限位板表面开设有磁槽。
优选的,所述磁柱和磁槽相匹配,且互为异性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底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为弧形状结构的构件,同时在底壳内部的限位板表面开设有磁槽,操作人员可以将电动马达本体放置在限位板的上端,同时上壳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支撑杆和限位板,上壳内部的限位板的表面设有磁柱,磁柱与磁槽互为异性磁铁,根据磁铁间的异性相吸的特点,能够使磁柱插入磁槽内,通过设置的四组限位板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限位,同时在上壳和底壳的两侧均设有侧块,利用螺栓可以将两组侧块之间进行固定安装,进而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限位安装,且在底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操作人员可以将整体放置在某处,利用螺钉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电动马达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环,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安装环安装在电动马达本体的外部,当电动马达本体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底壳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框,辅助框的一侧开设有内槽,转轴设置在内槽的内部,且转轴的一端贯穿辅助框,并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风扇部连接,操作人员利用电机促使转轴和风扇部进行转动,能够将部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降低外壳组件内的温度,从而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电动马达本体;2、外壳组件;21、底壳;211、侧槽;212、螺钉;22、上壳;23、侧块;24、螺栓;3、辅助框;31、内槽;32、散热孔;33、转轴;34、风扇部;4、降温件;41、安装环;42、半导体制冷片;5、限位件;51、支撑杆;52、限位板;521、磁柱;522、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本体1,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组件2,外壳组件2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框3,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降温件4,外壳组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件5。
请参阅图4,辅助框3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2一侧的内槽31和设置在内槽31一侧的散热孔32,散热孔32的内部安装有转轴33,转轴33的一端贯穿辅助框3,并外接电机输出端,转轴33的另一端与风扇部34固定安装;操作人员利用电机促使转轴33和风扇部34进行转动,能够将部分热量从散热孔32排出,降低外壳组件2内的温度,从而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外壳组件2包括底壳21和设置在底壳21上端的上壳22,底壳21和上壳22的两侧均安装有侧块23,侧块23的一侧设置有螺栓24;底壳2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11,侧槽211的内侧设有螺钉212;利用螺栓24可以将两组侧块23之间进行固定安装,进而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限位安装,且在底壳2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11,操作人员可以将整体放置在某处,利用螺钉212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
请参阅图4,降温件4包括设置在电动马达本体1外侧的安装环41和设置在安装环41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42;半导体制冷片42通过安装环41安装在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部,当电动马达本体1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42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冷却降温。
请参阅图2和图3,限位件5包括设置在底壳21内部的支撑杆51和设置在支撑杆51另一端的限位板52,底壳21和上壳22的内壁均安装有支撑杆51;限位板52设置有两组,一组限位板52设置在底壳21内,另一组限位板52设置在上壳22内,且上壳22内部的限位板52表面设置有磁柱521,底壳21内部的限位板52表面开设有磁槽522;磁柱521和磁槽522相匹配,且互为异性磁铁;操作人员可以将电动马达本体1放置在限位板52的上端,根据磁铁间的异性相吸的特点,能够使磁柱521插入磁槽522内,通过设置的四组限位板52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可以将电动马达本体1放置在限位板52的上端,同时上壳22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支撑杆51和限位板52,上壳22内部的限位板52的表面设有磁柱521,磁柱521与磁槽522互为异性磁铁,根据磁铁间的异性相吸的特点,能够使磁柱521插入磁槽522内,通过设置的四组限位板52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限位,同时在上壳22和底壳21的两侧均设有侧块23,利用螺栓24可以将两组侧块23之间进行固定安装,进而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限位安装,且在底壳2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11,操作人员可以将整体放置在某处,利用螺钉212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环41,半导体制冷片42通过安装环41安装在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部,当电动马达本体1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42能够对电动马达本体1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底壳2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框3,辅助框3的一侧开设有内槽31,转轴33设置在内槽31的内部,且转轴33的一端贯穿辅助框3,并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风扇部34连接,操作人员利用电机促使转轴33和风扇部34进行转动,能够将部分热量从散热孔32排出,降低外壳组件2内的温度,从而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组件(2),外壳组件(2)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框(3),电动马达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降温件(4),外壳组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件(5);
所述辅助框(3)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2)一侧的内槽(31)和设置在内槽(31)一侧的散热孔(32),散热孔(32)的内部安装有转轴(33),转轴(33)的一端贯穿辅助框(3),并外接电机输出端,转轴(33)的另一端与风扇部(34)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2)包括底壳(21)和设置在底壳(21)上端的上壳(22),底壳(21)和上壳(22)的两侧均安装有侧块(23),侧块(23)的一侧设置有螺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11),侧槽(211)的内侧设有螺钉(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件(4)包括设置在电动马达本体(1)外侧的安装环(41)和设置在安装环(41)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设置在底壳(21)内部的支撑杆(51)和设置在支撑杆(51)另一端的限位板(52),底壳(21)和上壳(22)的内壁均安装有支撑杆(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2)设置有两组,一组限位板(52)设置在底壳(21)内,另一组限位板(52)设置在上壳(22)内,且上壳(22)内部的限位板(52)表面设置有磁柱(521),底壳(21)内部的限位板(52)表面开设有磁槽(5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柱(521)和磁槽(522)相匹配,且互为异性磁铁。
CN202121876568.1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Active CN215419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6568.1U CN21541988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6568.1U CN21541988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9884U true CN21541988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76568.1U Active CN21541988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9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55645U (zh)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CN101087077A (zh) 没有前后端盖的汽车永磁发电机
CN210951992U (zh) 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CN201549981U (zh) 变频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CN215419884U (zh) 一种设有辅助冷却机构的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102055278B (zh) 变频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CN20780167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冰箱电机
CN11548379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7883031U (zh) 一种降噪防尘小型电机
CN212343573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电机
CN211183606U (zh) 一种中立电机
CN212875548U (zh) 一种电动车散热电机
CN211151780U (zh) 一种双磁路运转的感应电机
CN209943032U (zh) 一种真空泵的智能管理装置
CN215408852U (zh) 一种用于单缸柴油机的散热装置
CN112542914B (zh) 一种电机定子和电机
CN216056618U (zh) 一种小尺寸风冷发电机
CN218124494U (zh) 直线电机z轴模组
KR20160065551A (ko) 모터 및 인버터 통합형 재시동 장치
CN21348464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高效散热装置
CN219554766U (zh) 一种可多向散热型减速电机
CN220822645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用的充电器
CN217216217U (zh) 车库用永磁直流电机
CN214035851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汽油发动机
CN214135180U (zh) 一种用于电锤配件生产的齿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