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1578U - 罩棚灯 - Google Patents
罩棚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11578U CN215411578U CN202121936441.4U CN202121936441U CN215411578U CN 215411578 U CN215411578 U CN 215411578U CN 202121936441 U CN202121936441 U CN 202121936441U CN 215411578 U CN215411578 U CN 2154115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lamp
- cavity
- light
- w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罩棚灯,其壳体内部设有电气腔和独立于电气腔的接线腔,壳体的局部由外向内凹陷形成具有敞口的光源腔,光源组件安装于光源腔内,接线组件连接于接线腔内,透光件连接于光源腔的敞口用于使光源组件发射出光线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罩棚灯设有密闭的接线腔、电气腔以及光源腔,罩棚灯内部的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分别安装在与其所对应的密闭腔体内,不仅便于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的安装,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从而提高该罩棚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安全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罩棚灯。
背景技术
罩棚灯,也称作罩棚灯具、防爆照明灯,是指用于可燃性气体和粉尘存在的危险场所,能防止罩棚灯内部可能产生的电弧、火花和高温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和粉尘,从而达到防爆要求的灯具。
目前,现有的罩棚灯,其内部的电控组件、接线组件以及光源均安装在同一个腔体内。采用上述方案,不仅不便于电控组件、接线组件以及光源的安装,而且还容易造成罩棚灯的密封性不足,从而使电控组件、接线组件以及光源在接通电源的瞬间所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和粉尘,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罩棚灯,以解决现有技术罩棚灯中存在的密封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罩棚灯,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电气腔和独立于所述电气腔的接线腔,所述壳体的局部由外向内凹陷形成具有敞口的光源腔;
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源腔内;
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气腔内,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接线组件,连接于所述接线腔内,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透光件,连接于所述光源腔的敞口,用于使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发射出所述光源腔。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主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拉伸的安装槽,所述光源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底壁的外侧;
副壳体,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电气腔、接线腔均设置于所述副壳体内,且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接线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
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接线腔沿第二方向错位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拉伸而形成;
所述副壳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所述电气腔由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四端拉伸而形成;所述接线腔中由所述四端向所述第三端拉伸而形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副壳体周向的侧壁与所述主壳体周向的侧壁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副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实施例中,所述罩棚灯还包括:
安装架,用于将所述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主壳体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布列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主壳连接端和第二主壳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主壳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主壳连接端一一对应且可拆卸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固定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架,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罩棚灯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于所述第一端端面上的区域,所述防尘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一实施例中,所述罩棚灯还包括均光件,所述均光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均光件位于所述透光件外侧,并覆盖所述透光件的出光面。
一实施例中,所述罩棚灯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罩壳拉伸有容置空间;
所述罩壳上开设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和所述容置空间的拉伸口正对设置,所述透光件容置于所述拉伸口的内侧且所发射的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口透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架和安装于所述灯架上的照灯,所述灯架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微波传感模块,所述安装支架装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微波传感模块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移动物的运动速度和所述移动物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的距离。
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腔的腔壁开设有盲孔结构,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灯架的厚度并连通所述盲孔结构,所述安装支架装设于所述盲孔结构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源和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的控制组件,所述照灯、微波传感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罩棚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罩棚灯设有密闭的接线腔、电气腔以及光源腔,罩棚灯内部的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分别安装在与其所对应的密闭腔体内,不仅便于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的安装,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接线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光源组件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从而提高该罩棚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仰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剖视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剖视图二;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剖视图三;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2、光源组件;3、电控组件;4、接线组件;5、透光件;6、电气腔;7、接线腔;8、光源腔;9、主壳体;10、副壳体;11、接线盖;12、密封件;13、安装架;14、中间连接架;15、固定架;16、防尘件;17、均光件;18、罩壳;
201、灯架;202、照灯;203、安装支架;204、微波传感模块;
401、进线接头;402、接线端子;403、压线块;
901、安装槽;902、第一端;903、第二端;904、第一主壳连接端;905、第二主壳连接端;
1001、第三端;1002、第四端;
141、第一连接端;142、第二连接端;
151a、连接部;152a、固定部;153a、吊装孔;
151b、第一管卡;152b、第二管卡;153b、固定孔;
181、容置空间;182、透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棚灯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罩棚灯,包括壳体1、光源组件2、电控组件3、接线组件4以及透光件5。壳体1内部设有电气腔6和独立于电气腔6的接线腔7,壳体1的局部由外向内凹陷形成具有敞口的光源腔8。光源组件2安装于光源腔8内。电控组件3安装于电气腔6,光源组件2与电控组件3电性连接。接线组件4连接于接线腔7内,并与电控组件3电性连接。透光件5连接于光源腔8的敞口,用于使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发射出光源腔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罩棚灯的接线腔7、电气腔6以及光源腔8均密闭设置,罩棚灯内部的接线组件4、电控组件3以及光源组件2分别安装在与其所对应的密闭腔体内,不仅便于接线组件4、电控组件3以及光源组件2的安装,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接线组件4、电控组件3以及光源组件2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从而提高该罩棚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壳体1包括主壳体9和副壳体10,主壳体9具有沿第一方向拉伸的安装槽901,光源组件2设置于安装槽901沿第一方向的侧壁的外侧。副壳体10连接于安装槽901的底壁;电气腔6、接线腔7均设置于副壳体10内,且电气腔6和接线腔7均沿第一方向拉伸。电气腔6和接线腔7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第一方向为图3和图4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图4和图5的水平方向。主壳体9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端902和第二端903,安装槽901沿第二端903向第一端902延伸,光源腔8设于第一端902的外侧壁的底部。透光件5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在主壳体9第一端902光源腔8的敞口,并将光源腔8进行密封,使光源腔8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防止光源组件2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同时也防止水气进入光源腔8。
副壳体10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三端1001和第四端1002,电气腔6由第三端1001向第四端1002拉伸而形成,即电气腔6的开口端位于副壳体10的下端。接线腔7由第四端1002向第三端1001拉伸而形成,即接线腔7的开口端位于副壳体10的上端。电气腔6和接线腔7沿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副壳体10的第三端1001安装于安装槽901的底壁的内侧,使电气腔6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防止电控组件3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同时也防止水气进入电气腔6。
接线组件4包括进线接头401、接线端子402、压线块403,进线接头401螺纹旋接于接线腔7的侧壁,接线端子402和压线块403连接于接线腔7的内部,且压线块403位于进线接头401和接线端子402之间,接线端子402电性连接于电控组件3,导线穿过进线接头401后与接线端子402连接,并由压线块403固定在接线腔7内,防止导线松动。接线腔7的开口端连接有接线盖11,接线盖1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副壳体10的第四端1002,使接线腔7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从而使接线端子402与外部隔绝,防止接线端子402在通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弧或者电火花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同时也防止水气进入接线腔7。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接线腔7由第三端1001向第四端1002拉伸而形成,即接线腔7的开口端位于副壳体10的下端。电气腔6由第四端1002向第三端1001拉伸而形成,即电气腔6的开口端位于副壳体10的上端。电气腔6和接线腔7沿第三方向错位设置,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方向为图图4和图5的水平方向,且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还包括密封件12,密封件12设置于透光件5与主壳体9的第一端902之间以及接线盖11与副壳体10的第三端1001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副壳体10周向的侧壁与主壳体9周向的侧壁的间隔设置。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如图3和图4所示,光源组件2安装于光源腔8,且光源组件2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主壳体9,从而通过主壳体9将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副壳体10的外侧壁与主壳体9安装槽901的内壁间隔,从而使安装槽901的侧壁的内、外两个侧面均可对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以提高了主壳体9的散热面积。
在本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壳体9和副壳体1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主壳体9和副壳体10均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电气腔6、接线腔7以及光源腔8的密封性。
在本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罩棚灯还包括安装架13,安装架13用于将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安装架13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副壳体10两侧的第一连接端141和第二连接端142。主壳体9具有沿第一方向布列于副壳体10两侧的第一主壳连接端904和第二主壳连接端905,第一连接端141和第二连接端142与第一主壳连接端904和第二主壳连接端905一一对应且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图4和图6,安装架13包括中间连接架14和固定架15。中间连接架14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副壳体10两侧的第一连接端141和第二连接端142。固定架15连接于中间连接架14,并位于第一连接端141和第二连接端142之间,固定架15用于将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
其中,第一主壳连接端904和第二主壳连接端905均设置在安装槽901的底壁,第一连接端141和第二连接端142采用螺栓与第一主壳连接端904和第二主壳连接端905一一对应连接。固定架15包括连接部151a和固定部152a,连接部151a通过螺栓与中间连接架14连接,固定部152a与连接部151a一体设置。固定部152a为管状结构,固定部152a上设有吊装孔153a,吊装孔153a沿水平方向贯穿固定部152a,绳索穿过吊装孔153a,从而将该罩棚灯通过绳索固定在预安装位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的,请参阅图10,固定架15包括第一管卡151b和第二管卡152b,第一管卡151b通过螺栓与中间连接架14固定连接,第二管卡152b采用螺栓与第一管卡151b连接,且第一管卡151b可第二管卡152b之间具有圆形的固定孔153b,便于将该罩棚灯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罩棚灯还包括防尘件16,防尘件16连接于第二端903。沿第二方向,第二端903的端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为中间连接架14沿第一方向投影于第二端903端面上的区域,防尘件16用于覆盖第二区域。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和图5,第一方向为图5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5的水平方向。防尘件1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防尘件16对称设置在中间连接架14的两侧,并采用螺钉与主壳体9的第二端903固定,用于对安装槽901位于中间连接架14两侧的开口进行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安装槽901的内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罩棚灯还包括均光件17,均光件17连接于主壳体9的第一端902,均光件17位于透光件5外侧,并覆盖透光件5的出光面。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8和图9,均光件17为均光板,均光件17采用螺栓固定在主壳体9的底端,并与位于透光件5的外侧,且均光件17覆盖透光件5的出光面,以避免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使人们产生眩晕。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罩棚灯还包括罩壳18,罩壳18连接于第一端902,且罩壳18拉伸有容置空间181。罩壳18上开设有透光口182,透光口182和容置空间181的拉伸口正对设置,透光件5容置于拉伸口的内侧且所发射的光线通过透光口182透出。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该罩棚灯采用罩壳18固定与预安装位置,罩壳18沿竖直方向拉有容置空间181,且容置空间181的开口端在罩壳18的顶部,容置空间181的底壁采用螺钉与主壳体9的下端连接,且容置空间181的位于透光件5的外侧。透光口182设置在容置空间181的底壁,且透光口182和容置空间181的拉伸口正对,以便于光源组件2发射的光线通过透光口182透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包括灯架201和安装于灯架201上的照灯202,灯架201开设有安装孔。光源组件2还包括安装支架203和嵌设于安装支架203上的微波传感模块204,安装支架203装设于安装孔内,微波传感模块204与电控组件3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移动物的运动速度和移动物与光源组件2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2和图5,灯架201为板状结构,照灯202安装在灯架201上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当灯架201安装于光源腔8内部时,灯架201与主壳体9下端的底壁贴合,便于照灯202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灯架201传递至主壳体9,从而通过主壳体9将光源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光照灯20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照灯202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亮度高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亮度。
微波传感模块204向该罩棚灯的工作环境中发射微波,并接收该工作环境中的移动物所反射的微波,以感知移动物的移动速度和距离该罩棚灯的距离。
当微波传感模块204检测到该环境中有移动物靠近该罩棚灯后,微波传感模块204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照灯20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微波传感模块204检测到该移动物远离该罩棚灯后,微波传感模块204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照灯20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在本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实施例中,光源腔8的腔壁开设有盲孔结构,安装孔贯穿灯架201的厚度并连通盲孔结构,安装支架203装设于盲孔结构内。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微波传感模块204嵌设在安装支架203中,安装支架203卡接在盲孔结构中,微波传感模块204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源腔8的腔壁开设有通孔结构,安装孔贯穿灯架201的厚度并连通该通孔结构,安装支架203装卡接于通孔结构内,且微波传感模块204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在本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组件3包括电源和电性连接于电源的控制组件,光源组件2、微波传感模块204均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具体的,在申请中,通过在电气腔6内设置电源,当该罩棚灯在断电后,照灯202和微波传感模块204均通过电控组件3与电源电性连接,从而使该罩棚灯具备应急照明功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罩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电气腔和独立于所述电气腔的接线腔,所述壳体的局部由外向内凹陷形成具有敞口的光源腔;
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源腔内;
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气腔内,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接线组件,连接于所述接线腔内,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透光件,连接于所述光源腔的敞口,用于使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发射出所述光源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主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拉伸的安装槽,所述光源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底壁的外侧;
副壳体,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电气腔、接线腔均设置于所述副壳体内,且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接线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
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接线腔沿第二方向错位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拉伸而形成;
所述副壳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所述电气腔由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四端拉伸而形成;所述接线腔中由所述四端向所述第三端拉伸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壳体周向的侧壁与所述主壳体周向的侧壁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副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棚灯还包括:
安装架,用于将所述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主壳体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布列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主壳连接端和第二主壳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主壳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主壳连接端一一对应且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
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副壳体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固定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架,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罩棚灯安装于预安装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棚灯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中间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于所述第一端端面上的区域,所述防尘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棚灯还包括均光件,所述均光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均光件位于所述透光件外侧,并覆盖所述透光件的出光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棚灯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罩壳拉伸有容置空间;
所述罩壳上开设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和所述容置空间的拉伸口正对设置,所述透光件容置于所述拉伸口的内侧且所发射的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口透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架和安装于所述灯架上的照灯,所述灯架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微波传感模块,所述安装支架装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微波传感模块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移动物的运动速度和所述移动物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的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腔的腔壁开设有盲孔结构,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灯架的厚度并连通所述盲孔结构,所述安装支架装设于所述盲孔结构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罩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源和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的控制组件,所述照灯、微波传感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6441.4U CN215411578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罩棚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6441.4U CN215411578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罩棚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11578U true CN215411578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6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36441.4U Active CN215411578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罩棚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11578U (zh) |
-
2021
- 2021-08-17 CN CN202121936441.4U patent/CN2154115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39045U (zh) | 一种照明装置 | |
JP7012258B2 (ja) |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 |
EP1598592A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13007675A (zh) | 一种光电核心模块及灯具 | |
CN215411578U (zh) | 罩棚灯 | |
KR101115551B1 (ko) | 비접촉스위치부를 구비하는 방수형작업등 | |
CN210165270U (zh) | 一种筒灯 | |
JP4527955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誘導灯装置 | |
JP2015088393A (ja) |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 |
JP6883753B2 (ja) | 照明器具 | |
CN210567738U (zh) | 隔爆灯 | |
CN211952574U (zh) | 一种具有应急电池的灯具 | |
CN221705411U (zh) | 一种带有雷达感应装置的吸顶灯 | |
CN209856883U (zh) | 灯具 | |
CN112856260A (zh) | 一种隔爆型防爆灯具及其密封结构 | |
JP2020161401A (ja) | 照明装置 | |
CN220958003U (zh) | 一种泛光筒 | |
JP7291904B2 (ja) |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 |
CN110736052A (zh) | 一种车库灯 | |
CN213872389U (zh) | 色温可调的灯具 | |
CN111189008A (zh) | 防爆灯 | |
JP2015095435A (ja) | 照明器具 | |
CN217382608U (zh) | 一种拼接防爆灯 | |
CN212456681U (zh) | 一种灯具 | |
CN216790000U (zh) | 壁灯及其外壳和盖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