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7778U -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 Google Patents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7778U
CN215407778U CN202121002753.8U CN202121002753U CN215407778U CN 215407778 U CN215407778 U CN 215407778U CN 202121002753 U CN202121002753 U CN 202121002753U CN 215407778 U CN215407778 U CN 215407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ir
film
air supply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27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秦
郭永亮
汪晓勇
杨锋
张辉
常铁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dewe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27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7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7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7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基础包括子模块,相邻子模块拼接以形成封闭环形,子模块包括底座、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从底座上伸出;气膜包括内膜组件与外膜组件,外膜组件罩于内膜组件外部,内膜组件内部形成容纳腔体,内膜组件与外膜组件间形成夹层腔体,内膜组件与内支撑件连接,外膜组件与外支撑件连接;排风装置与夹层腔体连通,用于将夹层腔体内的气体排出;送风装置与夹层腔体连通,用于将气体送入夹层腔体。该气膜建筑的建造速度能够进一步加快,可以适用于一些需要大批量的场合。

Description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逐渐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较复杂,建造周期动辄几个月。因此,能够快速完成搭建并投入使用的气膜建筑开始崭露头角。虽然气膜建筑的建造速度相较于传统建筑更快,但在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同项目施工环境与体量等均不同,每个项目需要单独设计与施工,若遇到需要大批量建造气膜建筑的情况,建造速度可能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建造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该气膜建筑的建造速度能够进一步加快,可以适用于一些需要大批量的场合。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包括:
基础,所述基础包括子模块,相邻的所述子模块拼接以形成封闭环形,所述子模块包括底座、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支撑件从所述底座上伸出;
气膜,所述气膜包括内膜组件与外膜组件,所述外膜组件罩于所述内膜组件的外部,所述内膜组件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体,所述内膜组件与所述外膜组件之间形成夹层腔体,所述内膜组件与所述内支撑件连接,所述外膜组件与所述外支撑件连接;
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所述排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夹层腔体内的气体排出;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气体送入所述夹层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膜组件包括内膜与内索网,所述内索网设于所述内膜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模块包括内固定件,所述内固定件与所述内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件上设有内悬挂件,所述内悬挂件位于所述内固定件的外侧,所述内膜的边缘夹设于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内固定件之间,所述内索网挂设于所述内悬挂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膜组件包括外膜与外索网,所述外索网设于所述外膜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模块包括外固定件,所述外固定件与所述外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外悬挂件,所述外悬挂件位于所述外固定件的外侧,所述外膜的边缘夹设于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外固定件之间,所述外索网挂设于所述外悬挂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安装缺口,另一个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二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排风壳体,所述排风装置设置于所述排风壳体内,所述排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所述第二安装缺口内嵌入有送风壳体,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壳体内,所述送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底壁、所述第二安装缺口的底壁均与所述地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上设有第五安装缺口,所述第五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排送风壳体,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送风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排送风壳体内,所述排送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送风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五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所述夹层腔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的内门模块,所述内支撑件上设有第三安装缺口,所述第三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所述内门模块,且所述内门模块朝所述容纳腔体内伸出;
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三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所述夹层腔体与外界连通的外门模块,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四安装缺口,所述第四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所述外门模块,且所述外门模块朝外界伸出;
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四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地锚和/或锚桩连接的通孔。
上述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基础由子模块拼接形成,多个子模块拼接,形成环形的基础。内膜组件与子模块中的内支撑件连接,外膜组件与子模块中的外支撑件连接。在搭建上述气膜建筑时,只需要将子模块进行拼接便能形成基础。与常规气膜建筑中搭建基础的方式相比,上述的子模块可以使用标准件提前预制,在搭建时,只需要进行拼接组装,能够提升搭建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气膜建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膜建筑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常规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安装外门模块的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安装内门模块的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外门模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内门模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安装排风模块或送风模块的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排风模块或送风模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气膜建筑中普通边模块与地面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普通边模块的剖视图;
图13为又一实施例中普通边模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边模块110、边模块底座111、边模块通孔1111、边模块内支撑件112、边模块内悬挂件1121、边模块内螺杆1122、边模块外支撑件113、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边模块外螺杆1132、第一安装缺口114、第二安装缺口115、第三安装缺口116、第四安装缺口117、角模块120、角模块底座121、角模块通孔1211、角模块内支撑件122、角模块内悬挂件1221、角模块内螺杆1222、角模块外支撑件123、角模块外悬挂件1231、角模块外螺杆1232;
内膜组件200、内膜210、内索网220、内挂钩221;
外膜组件300、外膜310、外索网320、外挂钩321;
边模块内固定件410、边模块外固定件420、地锚430;
软连接件500;
内门模块610、外门模块620;
送风模块710、排风模块720、百叶窗730、检修门740;
地面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包括基础、气膜、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等部件。其中,基础由多个子模块拼装而成,多个子模块拼装形成封闭环形。子模块包括底座、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从底座上伸出。气膜包括内膜组件200与外膜组件300,外膜组件300罩于内膜组件200的外部,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内膜组件200与内支撑件连接,外膜组件300与外支撑件连接。内膜组件200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可以容纳所需存储的气体。内膜组件200与外膜组件300之间形成夹层腔体。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均与夹层腔体连通,排风装置可以将夹层腔体内的气体排出,送风装置可以将气体送入夹层腔体内。
上述的子模块具有不同的规格。可以提前在工厂内预制成标准件,搭建时,只需计算好各种类型与规格的子模块需要的数量,将这些标准件运送至目标地后,拼装形成基础,并将气膜、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安装至基础上,即可完成搭建,搭建速度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可以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搭建的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模块选用混凝土预制件。
在附图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模块包括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两种规格,边模块110呈直线状,角模块120呈“L”形。将多个边模块110依次拼装,形成四组直线状的边组件,并将相邻的边组件的拐角处通过角模块120拼装,如此,便能形成图1所示的矩形基础。改变边模块的拼装数量,便能形成不同尺寸的基础。例如,可以形成圆形基础,此时,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均选用弧形,此时,可以仅有一种规格的子模块。为便于描述与理解,下面的各实施例以附图所示的矩形基础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1,边模块110有多种规格,使用数量最多的为图3所示的普通规格,在一些需要安装排风模块720、送风模块710或其他模块的位置,可以选用特殊规格,这些特殊规格与普通规格的整体形状与尺寸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特殊规格是在普通规格的基础上设置了缺口,以便于安装对应的模块。
以下先参阅图3对普通规格的边模块11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模块110包括边模块底座111、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三者连为一体,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从边模块底座111上伸出。参阅图4,类似的,角模块120包括角模块底座121、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与角模块外支撑件123,三者连为一体,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与角模块外支撑件123从角模块底座121上伸出。内膜组件200与外膜组件300铺开后,边模块110对应区域的内膜组件200的边缘与边模块内支撑件112固定连接,角模块120对应区域的内膜组件200的边缘与角模块内支撑件122固定连接。边模块110对应区域的外膜组件300的边缘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固定连接,角模块120对应区域的外膜组件300的边缘与角模块外支撑件123固定连接。
参阅图1、图3与图4,角模块120中,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与角模块外支撑件123均呈“L”形;边模块110中,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均呈直线形。角模块120与边模块110的尺寸匹配,例如,二者中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的尺寸与间距相同,二者中底座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相邻的边模块110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件,以增强密封性。密封件可以为耐候结构胶、橡胶垫或者硅胶垫等。类似的,角模块120与边组件中位于两端的边模块110之间也填充有密封件。
优选的,相邻的边模块110之间凹凸配合,以增强限位。例如,边模块110的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凸块,相邻的两个边模块110中,凸块卡入凹槽内。类似的,角模块120与边组件中位于两端的边模块110之间也凹凸配合。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膜组件200包括内膜210与内索网220,内索网220铺设于内膜210的外表面。内索网220的边缘一周与边模块内支撑件112或角模块内支撑件122固定连接。在地面上还铺设有地膜,内膜与地膜之间形成前述的容纳腔体,气体未存入容纳腔体时,内索网220并未被完全绷紧,气体存入容纳腔体过程中,内膜210被撑起至一定程度后,会使内索网220逐渐绷紧,容纳腔体内的气体施加于内膜210上的压力主要由内索网220承担,使内膜210不易破裂。
参阅图3、图4与图8,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均包括内固定件,内固定件与内支撑件固定连接,内支撑件上设有内悬挂件,内悬挂件位于内固定件的外侧,内膜210的边缘夹设于内支撑件与内固定件之间,内索网220挂设于内悬挂件上。此处所指的“内悬挂件位于内固定件的外侧”是在水平面内从气膜建筑的中心到外周的方向。
参阅图3与图8,具体的,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上预制有边模块内螺杆1122与边模块内悬挂件1121,边模块内螺杆1122与边模块内悬挂件1121的底端埋入边模块内支撑件112内,顶端伸出至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以上。边模块内固定件410与内膜210对应位置均设有孔位,将内膜210夹在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与边模块内固定件410之间,边模块内螺杆1122穿过内膜210上的孔位与边模块内固定件410上的孔位后与螺母连接。边模块内悬挂件1121可以设计为附图所示的倒U形结构,内索网220的边缘设置有D形的内挂钩221,内挂钩221挂接于倒U形结构上。上述的边模块内固定件410可以选用角钢。参阅图4,类似的,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上预制有角模块内螺杆1222与角模块内悬挂件1221,角模块内螺杆1222与角模块内悬挂件1221的底端埋入角模块内支撑件122内,顶端伸出至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以上。使用角钢作为固定件,角钢与外膜310对应位置均设有孔位,将内膜210夹在角模块内支撑件122与角钢之间,角模块内螺杆1222穿过内膜210上的孔位与角钢上的孔位后与螺母连接。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膜组件300包括外膜310与外索网320,外索网320铺设于外膜310的外表面。外索网320的边缘一周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或角模块外支撑件123固定连接。内膜组件200、外膜组件300、地面之间形成前述的夹层腔体,由于外膜310的外表面有外索网320来分担夹层腔体内的气体施加于外膜310的压力,可以使外膜310不易被撕裂。
参阅图3、图4与图7,与前述内膜组件200的固定方式类似,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均包括外固定件,外固定件与外支撑件固定连接,外支撑件上设有外悬挂件,外悬挂件位于外固定件的外侧,外膜310的边缘夹设于外支撑件与外固定件之间,外索网320挂设于外悬挂件上。此处所指的“外悬挂件位于外固定件的外侧”是在水平面内从气膜建筑的中心到外周的方向。
参阅图3与图7,具体的,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预制有边模块外螺杆1132与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边模块外螺杆1132与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的底端埋入边模块外支撑件113内,顶端伸出至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以上。边模块外固定件420与外膜310对应位置均设有孔位,将外膜310夹在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与边模块外固定件420之间,边模块外螺杆1132穿过外膜310上的孔位与边模块外固定件420上的孔位后与螺母连接。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可以设计为附图所示的倒U形结构,外索网320的边缘设置有D形的外挂钩321,外挂钩321挂接于倒U形结构上。上述的边模块外固定件420可以选用角钢。参阅图4,类似的,角模块外支撑件123上预制有角模块外螺杆1232与角模块外悬挂件1231,角模块外螺杆1232与角模块外悬挂件1231的底端埋入角模块外支撑件123内,顶端伸出至角模块外支撑件123以上。使用角钢作为固定件,角钢与外膜310对应位置均设有孔位,将外膜310夹在角模块外支撑件123与角钢之间,角模块外螺杆1232穿过外膜310上的孔位与角钢上的孔位后与螺母连接。
参阅图3、图4与图11,所有的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的底座均被埋设于地面800以下,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伸出至地面800以上。具体的,边模块底座111上设有边模块通孔1111,通过地锚430将边模块底座111固定在地下,以免其位置出现偏移。地锚430还可以替换为锚桩等类似部件。类似的,角模块底座121上设有与地锚430连接的角模块通孔1211。另外,参阅图12与图13,边模块110除了图3所示结构外,还可以是图12或图13所示结构,边模块底座111的端部可以不伸出至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以外,或者,可以仅有一端的端部伸出至边模块内支撑件112或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以外。
参阅图9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础上安装有排风模块720与送风模块710。排风模块720包括排风壳体,以及设置于排风壳体内的排风装置,排风壳体上设有与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排风口位于排风壳体上靠近夹层腔体的一侧,排风口与夹层腔体连通。排风壳体上远离夹层腔体的一侧上设有百叶窗730,夹层腔体的气流可以经排风口进入,从百叶窗排出。具体的,排风装置为风阀。排风壳体上远离夹层腔体的一侧还设有检修门740,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对排风装置进行检修。进一步的,排风壳体内可以设置多个排风装置。类似的,送风模块710包括送风壳体,以及设置于送风壳体内的送风装置,送风壳体上设有与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送风口位于送风壳体上靠近夹层腔体的一侧,送风口与夹层腔体连通。送风壳体上远离夹层腔体的一侧上设有百叶窗730,气流可以经百叶窗730进入,从送风口送入夹层腔体。具体的,送风装置为风机。送风壳体上远离夹层腔体的一侧还设有检修门740,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对送风装置进行检修。进一步的,送风壳体内可以设置多个送风装置。上述的排风壳体与送风壳体尺寸规格相同,可以选用集装箱。
参阅图9与图10,除了前述的普通规格的边模块,还有图9所示的用于安装送风模块710或排风模块720的特制规格的边模块。这种特制规格的边模块与图3所示的普通规格的边模块的区别在于,在普通规格的边模块110的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设置了第一安装缺口114,排风模块720可以嵌入第一安装缺口114内。或者,在普通规格的边模块110的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设置了第二安装缺口115,送风模块710可以嵌入第二安装缺口115内。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尺寸形状相同,第一安装缺口114与第二安装缺口115的尺寸形状也相同,安装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的边模块可以混用。当然,若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尺寸形状不同,分别设置安装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的边模块亦可。如前所述,边模块底座111埋入地面800以下,优选的,安装完成后,第一安装缺口114与第二安装缺口115的底壁与地面800平齐,如此,当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安装后,底部与地面贴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基础上安装有排送风模块,排送风模块包括排送风壳体,以及设置于排送风壳体内的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即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集成在一个壳体内。排送风壳体上设有与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排送风壳体上还设有与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其壳体、送风口、排风口等具体设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中排风装置与送风装置分开设置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排风装置为风阀,送风装置为风机。上述的排送风壳体可以选用集装箱。
排送风模块的安装结构与前一实施例中安装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的安装结构相同。类似的,还有用于集成安装送风模块710与排风模块720的特制规格的边模块。这种特制规格的边模块与图3所示的普通规格的边模块的区别在于,在普通规格的边模块110的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设置了第五安装缺口,排送风模块可以嵌入第五安装缺口内。优选的,安装完成后,第五安装缺口的底壁与地面800平齐,如此,当排送风模块安装后,底部与地面贴合。
参阅图5至图8,优选的,气膜建筑还包括将夹层腔体与外界连通的外门模块620,外门模块620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拼装,外门模块620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处朝外伸出。优选的,气膜建筑还包括将夹层腔体与容纳腔体连通的内门模块610。内门模块610与边模块内支撑件112拼装,内门模块610从边模块内支撑件112处朝内伸出。维修人员可以经外门模块620进入内膜组件200与外膜组件300之间的通道内进行检修,还可以从通道经内门模块610进入容纳腔体内。优选的,外门模块620与内门模块610均选用互锁门。如此,可以减小外界气压对夹层腔体与容纳腔体内气压的影响,使夹层腔体与容纳腔体内气压较为稳定。
与安装送风模块710或排风模块720的特制规格的边模块类似,安装外门模块620与内门模块610的边模块也是在普通规格的边模块110上设置了对应的缺口。不同之处在于缺口的尺寸,以及安装内门模块610的第三安装缺口116设置于边模块内支撑件112上,安装外门模块620的第四安装缺口117设置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安装完成后,第三安装缺口116与第四安装缺口117的底壁与地面800平齐。当外门模块620与内门模块610安装后,底部与地面贴合。
如前所述,由于内索网220位于内膜210的外表面,外索网320位于外膜310的外表面,因此,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上,与外索网320连接的外悬挂件位于与外膜310连接的外固定件的外侧,与内索网220连接的内悬挂件位于与内膜210连接的内固定件的外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图5中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边模块外螺杆1132的内外两侧均设置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此处的外侧是指在水平面内从气膜建筑的中心到外周的方向。如此,安装外门模块620与内门模块610的边模块便可以混用,只需将图5所示的安装外门模块620的边模块110在水平面内转动180度,即可用于安装内门模块610。在安装内门模块610与外门模块620时,内索网220与外索网320分别与边模块外螺杆1132两侧的边模块外悬挂件1131连接。
参阅图7、图8与图10,将前述的内门模块610、外门模块620、送风模块710、排风模块720嵌入对应的缺口后,这些模块与对应的膜材之间均通过软连接件500进行过渡连接。以图7中所示的外门模块620处为例进行说明,外门模块620的下半部分嵌入第四安装缺口117,外膜310上位于外门模块620范围内的这部分通过软连接件500与外门模块620连接,其他部分与对应位置的边模块外支撑件113连接。软连接件500也选用气膜材质,围绕外门模块620设置,软连接件500的一侧与外膜310通过焊接或热合等方式连为一体,另一侧中位于外门模块620区域处通过角钢与螺纹紧固件压紧至外门模块620的顶面与两个侧面上,位于边模块外支撑件113区域处使用相同方式压紧在边模块外支撑件113上。其他几个模块安装处与对应膜材间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相邻的边模块110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件。类似的,第三安装缺口116与内门模块610之间、第四安装缺口117与外门模块620之间、第一安装缺口114与排风模块720之间、第二安装缺口115与送风模块710之间也设有密封件。具体设置方式与前述内容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相邻的边模块110之间凹凸配合。类似的,第三安装缺口116与内门模块610之间、第四安装缺口117与外门模块620之间、第一安装缺口114与排风模块720之间、第二安装缺口115与送风模块710之间也凹凸配合。具体设置方式与前述内容相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处的各个安装缺口与对应模块间凹凸配合是指缺口的两侧位置与模块对应位置凹凸配合。
另外,前述的内门模块610、外门模块620、送风模块710、排风模块720等模块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安装基础之前,要先在地面800上挖坑,以便于将边模块110与角模块120的底座埋入地面800以下。根据各模块的安装位置在坑内对应位置放置对应的普通规格或特制规格的边模块110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所述基础包括子模块,相邻的所述子模块拼接以形成封闭环形,所述子模块包括底座、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支撑件从所述底座上伸出;
气膜,所述气膜包括内膜组件与外膜组件,所述外膜组件罩于所述内膜组件的外部,所述内膜组件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体,所述内膜组件与所述外膜组件之间形成夹层腔体,所述内膜组件与所述内支撑件连接,所述外膜组件与所述外支撑件连接;
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所述排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夹层腔体内的气体排出;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气体送入所述夹层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组件包括内膜与内索网,所述内索网设于所述内膜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包括内固定件,所述内固定件与所述内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件上设有内悬挂件,所述内悬挂件位于所述内固定件的外侧,所述内膜的边缘夹设于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内固定件之间,所述内索网挂设于所述内悬挂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组件包括外膜与外索网,所述外索网设于所述外膜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包括外固定件,所述外固定件与所述外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外悬挂件,所述外悬挂件位于所述外固定件的外侧,所述外膜的边缘夹设于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外固定件之间,所述外索网挂设于所述外悬挂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安装缺口,另一个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二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排风壳体,所述排风装置设置于所述排风壳体内,所述排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所述第二安装缺口内嵌入有送风壳体,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壳体内,所述送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底壁、所述第二安装缺口的底壁均与所述地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上设有第五安装缺口,所述第五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排送风壳体,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送风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排送风壳体内,所述排送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送风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的送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五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夹层腔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的内门模块,所述内支撑件上设有第三安装缺口,所述第三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所述内门模块,且所述内门模块朝所述容纳腔体内伸出;
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三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夹层腔体与外界连通的外门模块,所述外支撑件上设有第四安装缺口,所述第四安装缺口内嵌入有所述外门模块,且所述外门模块朝外界伸出;
所述底座埋入地面以下,所述外支撑件与所述内支撑件伸出至所述地面以上,所述第四安装缺口的底壁与所述地面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地锚和/或锚桩连接的通孔。
CN202121002753.8U 2021-05-11 2021-05-11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Active CN215407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2753.8U CN21540777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2753.8U CN21540777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7778U true CN21540777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2753.8U Active CN21540777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77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4600A (zh) * 2023-12-13 2024-01-16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储气库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4600A (zh) * 2023-12-13 2024-01-16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储气库安装方法
CN117404600B (zh) * 2023-12-13 2024-03-19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储气库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07778U (zh) 便于快速装配的气膜建筑
US6708455B1 (en) Polyhedral fabricat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20130042538A1 (en) Low cost hurricane and earthquake resistant house
CN21164683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
KR101415321B1 (ko) 건축물 외벽용 커튼월 유닛
US4388785A (en) Cooling towers
BR112020019159A2 (pt) Conjunto de partes, painel e tanque
US9469962B1 (en) Prefab lift station
CN109140049B (zh) 抗震支吊架及建筑物
CN21642865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WO2019038569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E
CN213952285U (zh) 一种u型组合式混凝土预制箱涵
CN102691311A (zh) 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通风机房
CN202578060U (zh) 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通风机房
CN203669091U (zh) 一种建筑物的新型安装结构以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房屋
CN215253152U (zh) 一种复合模压水窖
CN210507380U (zh) 一种岩土工程测斜管
CN203775553U (zh) 连接二板材的连接结构及拼装机柜
CN212430168U (zh) 一种既有管道保护用涵洞
CN213014361U (zh) 一种可防水的地下综合管廊
CN21245318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装置
US20230220647A1 (en) Foundation structural design with cells configured to redirect and distribute stress loads
CN218758121U (zh) 模块拼接式防火隔墙
CN211396150U (zh) 一种建筑可拆卸式保温幕墙
CN216648600U (zh) 一种吸顶灯型美化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02, Building B, Smart Plaza, No. 4068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dewe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1 b1-603, building B, Kexing Science Park, 15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