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7518U - 力反馈摇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力反馈摇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7518U
CN215387518U CN202120820094.2U CN202120820094U CN215387518U CN 215387518 U CN215387518 U CN 215387518U CN 202120820094 U CN202120820094 U CN 202120820094U CN 215387518 U CN215387518 U CN 215387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magnetic element
electromagnetic coil
pcb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00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斌涛
喻伟
许乃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shin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shin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shin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shin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00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7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7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7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力反馈摇杆装置,包括摇杆、3D头及PCB板,所述摇杆的底部套设在所述3D头的外侧并与所述3D头连接,所述3D头的底部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磁线圈,所述摇杆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磁性元件,每一所述磁性元件与其对应的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摇杆的反馈力;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每一磁性元件位于其对应的电磁线圈的上方;当所述摇杆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通过增加力反馈组件,即可实现摇杆的力反馈功能,提高游戏手柄的真实感,增加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力反馈摇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杆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力反馈摇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游戏娱乐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且游戏职业化的趋势,使人们对游戏设备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有着更高的要求,摇杆在各种高端的游戏配置中是必不可少的。
摇杆是影响游戏手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技术中的摇杆结构简单,无动力反馈部件,整体设计影响游戏体验感。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力反馈摇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力反馈摇杆装置,包括摇杆、3D头及PCB板,所述摇杆的底部套设在所述3D头的外侧并与所述3D头连接,所述3D头的底部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磁线圈,所述摇杆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磁性元件,每一所述磁性元件与其对应的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摇杆的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每一磁性元件位于其对应的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摇杆包括摇杆芯和连接底座,所述摇杆芯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套设在所述3D头的外侧并与所述3D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对称设置在所述3D头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一反馈力,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二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向左拨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内;
当所述摇杆向右拨动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线圈和第四电磁线圈,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和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对称设置在所述3D头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三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三反馈力,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与所述第四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四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三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四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向上拨动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内;
当所述摇杆向下拨动时,所述第四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通过第一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通过第二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三磁性元件通过第三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四磁性元件通过第四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上,所述第二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上,所述第三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三卡件,所述第三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三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三固定孔上,所述第四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固定孔相卡接的第四卡件,所述第四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四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四固定孔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及第四磁性元件均为磁铁。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及第四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配合的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槽,第三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相配合的第三固定槽,第四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磁性元件相配合的第四固定槽,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上,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槽上,所述第四磁性元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呈半球状。
进一步的,所述摇杆芯的上端设置有摇杆帽,所述摇杆帽与所述摇杆芯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摇杆帽顶部的形状为球状、圆柱状或者圆盘状。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通过增加力反馈组件,即可实现摇杆的力反馈功能,提高游戏手柄的真实感,增加用户体验感;本实用新型的摇杆帽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更换不同类型的摇杆帽,增强了摇杆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摇杆向左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摇杆向右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摇杆向右下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三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四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3D头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摇杆;101、摇杆芯;102、连接底座;103、摇杆帽;1021、第一固定件;1022、第二固定件;1023、第三固定件;1024、第四固定件;1025、第一固定槽;1026、第二固定槽;1027、第三固定槽;1028、第四固定槽;1029、连接孔;
2、3D头;201、连接柱;202、引脚;
3、PCB板;301、第一固定孔;302、第二固定孔;303、第三固定孔;304、第四固定孔;
4、第一电磁线圈;
5、第二电磁线圈;
6、第一磁性元件;
7、第二磁性元件;
8、第三电磁线圈;
9、第四电磁线圈;
10、第三磁性元件;
11、第四磁性元件;
12、第一固定底座;1201、第一卡件;
13、第二固定底座;1301、第二卡件;
14、第三固定底座;1401、第三卡件;
15、第四固定底座;1501、第四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或“套设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力反馈摇杆装置,包括摇杆1、3D头2(又称电位器)及PCB板3,摇杆1的底部套设在3D头2的外侧并与3D头2连接,3D头2的底部与PCB板3连接,PCB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磁线圈,摇杆1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磁性元件,每一磁性元件与其对应的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摇杆1的反馈力;当摇杆1未拨动时,每一磁性元件位于其对应的电磁线圈的上方;当摇杆1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通过增加力反馈组件,即可实现摇杆1的力反馈功能,提高游戏手柄的真实感,增加用户体验感。
工作原理: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摇杆1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使摇杆1的底部边缘上对应的磁性元件插入该电磁线圈内,当磁性元件插入电磁线圈时即受到磁场的作用,产生力回馈,从而实现摇杆1的力反馈功能;其中,磁场大小受通电电流大小影响,电流越大,磁场越强,磁场越大,则力反馈越大。
其中,力反馈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软件定义,比如当游戏中的角色碰到障碍物、碰撞等情景时,PCB板3上的主控芯片接收到相关信号,给对应的电磁线圈通电,从而实现力反馈功能,提高游戏手柄的真实感,增加用户体验感。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摇杆1包括摇杆芯101和连接底座102,连接底座102呈半球状,摇杆芯101的下端与连接底座102的顶部连接,连接底座102的底部套设在3D头2的外侧并与3D头2连接。
PCB板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4和第二电磁线圈5,第一电磁线圈4和第二电磁线圈5对称设置在3D头2的左右两侧,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6和第二磁性元件7,第一磁性元件6和第二磁性元件7均为磁铁,第一磁性元件6与第一电磁线圈4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连接底座102的第一反馈力,第二磁性元件7与第二电磁线圈5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连接底座102的第二反馈力;当摇杆1未拨动时,第一磁性元件6位于第一电磁线圈4的上方,第二磁性元件7位于第二电磁线圈5的上方;当摇杆1向左拨动时,第一磁性元件6插入第一电磁线圈4内;当摇杆1向右拨动时,第二磁性元件7插入第二电磁线圈5内。
第一电磁线圈4和第二电磁线圈5通电时,产生磁场,当摇杆1向左拨动时,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上的第一磁性元件6插入第一电磁线圈4内,第一磁性元件6受到磁场的作用,产生力回馈,从而实现摇杆1的力反馈功能;当摇杆1向右拨动时,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上的第二磁性元件7插入第二电磁线圈5内,第二磁性元件7受到磁场的作用,产生力回馈,从而实现摇杆1的力反馈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PCB板3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线圈8和第四电磁线圈9,第三电磁线圈8、第四电磁线圈9设置在3D头2的上下两侧,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磁性元件10和第四磁性元件11,第三磁性元件10和第四磁性元件11均为磁铁,第三磁性元件10与第三电磁线圈8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连接底座102的第三反馈力,第四磁性元件11与第四电磁线圈9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连接底座102的第四反馈力。当摇杆1未拨动时,第三磁性元件10位于第三电磁线圈8的上方,第四磁性元件11位于第四电磁线圈9的上方;当摇杆1向上拨动时,第三磁性元件10插入第三电磁线圈8内;当摇杆1向下拨动时,第四磁性元件11插入第四电磁线圈9内;当摇杆向左上拨动时,第一磁性元件6插入第一电磁线圈4内,第三磁性元件10插入第三电磁线圈8内;当摇杆1向右上拨动时,第二磁性元件7插入第二电磁线圈5内,第三磁性元件10插入第三电磁线圈8内;当摇杆1向左下拨动时,第一磁性元件6插入第一电磁线圈4内,第四磁性元件11插入第四电磁线圈9内;当摇杆1向右下拨动时,第二磁性元件7插入第二电磁线圈5内,第四磁性元件11插入第四电磁线圈9内。同时,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磁线圈、磁性元件的数目和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磁性元件插入电磁线圈时摇杆的拨动幅度,如摇杆1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至二分之一最大拨动幅度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或者摇杆1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至三分之二最大拨动幅度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或者摇杆1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至最大拨动幅度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请参阅图6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6通过第一固定底座12固定在PCB板3上,第二磁性元件7通过第二固定底座13固定在PCB板3上,第三磁性元件10通过第三固定底座14固定在PCB板上,第四磁性元件11通过第四固定底座15固定在PCB板上。具体的,PCB板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01、第二固定孔302、第三固定孔303及第四固定孔304,第一固定底座1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301相卡接的第一卡件1201,第二固定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302相卡接的第二卡件1301,第三固定底座14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孔303相卡接的第三卡件1401,第四固定底座1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四固定孔304相卡接的第四卡件150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固定底座12通过第一卡件1201固定在PCB板3的第一固定孔301上,第二固定底座13通过第二卡件1301固定在PCB板3的第二固定孔302上,第三固定底座14通过第三卡件1401固定在PCB板的第三固定孔303上,第四固定底座15通过第四卡件1501固定在PCB板的第四固定孔304上。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021、第二固定件1022、第三固定件1023及第四固定件1024,第一固定件102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磁性元件6相配合的第一固定槽1025,第二固定件102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磁性元件7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槽1026,第三固定件102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三磁性元件10相配合的第三固定槽1027,第四固定件1024的底部设置有与第四磁性元件11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元件6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025上,第二磁性元件7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026上,第三磁性元件10的上端固定在第三固定槽1027上,第四磁性元件11的上端固定在第四固定槽1028上。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磁性元件6通过第一固定件1021底部的第一固定槽1025固定在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的左侧,第二磁性元件7通过第二固定件1022底部的第二固定槽1026固定在连接底座102的底部边缘的右侧,第三磁性元件10通过第三固定件1023底部的第三固定槽1027固定在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上侧,第四磁性元件11通过第四固定件1024底部的第四固定槽1028固定在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下侧。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3D头2上设置有连接柱201,连接柱201套设在连接底座102的底部中心的连接孔1029内,3D头2的底部设置有引脚202,3D头2通过该引脚202与PCB板3连接。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摇杆芯101的上端设置有摇杆帽103,摇杆帽103与摇杆芯10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摇杆帽103顶部的形状为球状、圆柱状、圆盘状或者其他形状,可根据客户的喜好设计。上述摇杆帽103的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更换不同类型的摇杆帽103,增强了摇杆1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通过增加力反馈组件,即可实现摇杆的力反馈功能,提高游戏手柄的真实感,增加用户体验感;本实用新型的摇杆帽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更换不同类型的摇杆帽,增强了摇杆的通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力反馈摇杆装置,包括摇杆、3D头及PCB板,所述摇杆的底部套设在所述3D头的外侧并与所述3D头连接,所述3D头的底部与所述PCB板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磁线圈,所述摇杆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磁性元件,每一所述磁性元件与其对应的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摇杆的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每一磁性元件位于其对应的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朝着任一电磁线圈方向拨动时,该方向的磁性元件插入至该电磁线圈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包括摇杆芯和连接底座,所述摇杆芯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套设在所述3D头的外侧并与所述3D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对称设置在所述3D头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一反馈力,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二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向左拨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内;
当所述摇杆向右拨动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线圈和第四电磁线圈,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和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对称设置在所述3D头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三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三反馈力,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与所述第四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形成对所述连接底座的第四反馈力;
当所述摇杆未拨动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三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四电磁线圈的上方;
当所述摇杆向上拨动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内;
当所述摇杆向下拨动时,所述第四磁性元件插入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通过第一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通过第二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三磁性元件通过第三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四磁性元件通过第四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上,所述第二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上,所述第三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相卡接的第三卡件,所述第三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三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三固定孔上,所述第四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固定孔相卡接的第四卡件,所述第四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四卡件固定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四固定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及第四磁性元件均为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呈半球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芯的上端设置有摇杆帽,所述摇杆帽与所述摇杆芯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力反馈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帽顶部的形状为球状、圆柱状或者圆盘状。
CN202120820094.2U 2021-04-20 2021-04-20 力反馈摇杆装置 Active CN215387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094.2U CN215387518U (zh) 2021-04-20 2021-04-20 力反馈摇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094.2U CN215387518U (zh) 2021-04-20 2021-04-20 力反馈摇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7518U true CN21538751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0094.2U Active CN215387518U (zh) 2021-04-20 2021-04-20 力反馈摇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7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3248B2 (en) Rocker action electric generator
CA2566689A1 (en) Game controller with interchangeable controls
CN106409588B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机构
CN215387518U (zh) 力反馈摇杆装置
WO2024046177A1 (zh) 一种霍尔摇杆开关
CN217067627U (zh) 一种游戏摇杆
CN209752156U (zh) 一种三维拼图儿童玩具
CN201394355Y (zh) 游戏跳舞机
CN2882728Y (zh) 电子棋盘游戏之结构
CN219072039U (zh) 游戏机的摇杆
CN214175670U (zh) 一种钢琴击弦机模拟系统仿真触感传感器
CN212757197U (zh) 一种游戏方向盘
CN220546565U (zh) 一种游戏手柄摇杆装置及游戏手柄
CN219501961U (zh) 一种游戏3d摇杆
CN2771953Y (zh) 一种演示磁性强度实验仪
CN214050457U (zh) 一种不倒翁叠叠高玩具
CN210443475U (zh) 电磁机械开关
CN214232764U (zh) 一种新型空间组合玩具
CN216061928U (zh) 一种板材拼装球体
CN219128259U (zh) 游戏控制器
CN209438047U (zh) 一种墙面玩具
JP4126256B2 (ja) 磁性駒ゲーム
CN220349378U (zh) 含有拼图的儿童益智板纸书
CN207909763U (zh) 一种按键摇杆键盘
CN2708966Y (zh) 一种电子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