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7043U -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7043U
CN215387043U CN202120604997.7U CN202120604997U CN215387043U CN 215387043 U CN215387043 U CN 215387043U CN 202120604997 U CN202120604997 U CN 202120604997U CN 215387043 U CN215387043 U CN 215387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lectrode
shell
hand
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49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海
王井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ke Da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ke Da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ke Da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ke Da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49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7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7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7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使用时反握式操作更方便,水平面设置触动按键,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该等离子体杀菌仪采用内盖加外盖式结构,内盖确保电极与人体间距离固定,达到最佳放电效果。

Description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其中的离子和空气发生相互碰撞,引起一系列的反应。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可“击碎”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突破了常规生物控制技术在灭活时间和灭活效率上的瓶颈,将灭活时间降低了2个数量级(毫秒级)且灭活效率接近100%。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促凝血、灭菌、灭活癌细胞等诸多生物医学效应,一些病人手术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缝合伤口难愈合,比如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大量药物来辅助伤口的愈合,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而采用等离子体装置可以辅助这类病人的康复。
现有的等离子体康复仪,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在伤口感染流脓清理后,急需进行消毒,同时现有的等离子体康复仪等离子发射端通过手持把控伤口与等离子发生端之间的距离,且难以长时间控制,不能为使用者方便操作。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外盖和内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的平端面罩覆外盖,外盖内部为内盖,内盖的一端固接在壳体的平端面,内盖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内盖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放电单元释放等离子体;通过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之间的配合,放电单元释放电,促使离子与空气发生相互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击碎”伤口处的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极和高压包;所述电极的发射端位于发射孔内,电极电性连接通过高压包,高压包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且高压包通过螺钉固接在电极与控制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控制板、电池和电源开关,电池卡接在壳体的另一端内部,电池上方为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池,电路控制板通过螺钉固接在壳体内,电路控制板的边角位置电性连接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触动部位伸出壳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与电路控制板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呈网格状;通过隔板,将电池与电路控制板之间隔开,减小电路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通过将电极的发射端设置成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上开设指示灯孔和设有触动按键,触动按键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触动开关用于驱动高压包工作;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口,充电插口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和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口处设有橡胶封盖;通过橡胶封盖,将充电插口进行保护,防止灰尘颗粒或者水渗透至壳体内部,影响等离子体杀菌仪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平端外圈上对称开设卡槽;所述外盖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卡扣,卡扣卡接在卡槽内;外盖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卡扣内,方便该等离子体杀菌仪的使用,同时外盖罩覆在壳体的平端面,保护壳体内部的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与壳体的水平端之间设有环形状的装饰条,且装饰条套在壳体开设卡槽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等离子体杀菌仪体积小,可放入衣物口袋内或者包内,便于携带,方便使用者操作,以及可充电反复使用;
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使用时反握式操作更方便,水平面设置触动按键,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
该等离子体杀菌仪采用内盖加外盖式结构,内盖确保电极与人体间距离固定,达到最佳放电效果。
通过橡胶封盖,将充电插口进行保护,防止灰尘颗粒或者水渗透至壳体内部,影响等离子体杀菌仪的正常使用。
装饰条套在卡槽部位,限制外盖在壳体上的移动区域,防止卡扣脱离卡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盖的立体图;
图中:1、壳体;2、电单元;3、控制单元;4、电极;5、高压包;6、电路控制板;7、电池;8、电源开关;9、上盖;10、下盖;11、外盖;12、内盖;13、通气孔;14、发射孔;15、指示灯孔;16、触动按键;17、充电插口;18、橡胶封盖;19、卡槽;20、卡扣;21、装饰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6所示,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1、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1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所述上盖9与下盖10的平端面罩覆外盖11,外盖11内部为内盖12,内盖12的一端固接在壳体1的平端面,内盖1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13,内盖12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14;所述上盖9和下盖10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放电单元2释放等离子体;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且壳体1通过拼装组装一起,方便等离子体杀菌仪流水线生产,同时又方便后期的拆卸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单元2包括电极4和高压包5;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位于发射孔14内,电极4电性连接通过高压包5,高压包5电性连接控制单元3,且高压包5通过螺钉固接在电极4与控制单元3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电路控制板6、电池7和电源开关8,电池7卡接在壳体1的另一端内部,电池7上方为电路控制板6,电路控制板6电性连接电池7,电路控制板6通过螺钉固接在壳体1内,电路控制板6的边角位置电性连接电源开关8,电源开关8的触动部位伸出壳体1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池7与电路控制板6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呈网格状;通过隔板,将电池与电路控制板之间隔开,减小电路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4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4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操作者在使用手持等离子体杀菌仪之前,首先确保操作者手部无水,同时检查伤口感染处是否残留有液体,然后操作者将电源开关8推到通电位置,接着将该等离子体杀菌仪的电极4的发射端罩在伤口感染处,高压包5通电产生阳极高压,电极4放电,促使电极4周边的离子与空气发生相互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击碎”伤口处的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加快伤口的愈合;以及内盖12固接在壳体1上,控制电极4发射端与人体皮肤端之间的距离,保证电极4放电效果,防止电极4发射端触碰到人体皮肤,造成伤口的二次受伤。
所述上盖9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上开设指示灯孔15和设有触动按键16,触动按键16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6,触动开关用于驱动高压包5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口17,充电插口17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6和电池7;设置触动开关,使得电源开关8打开后,电极4处于待机状态,当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4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插口17处设有橡胶封盖18;通过橡胶封盖18,将充电插口17进行保护,防止灰尘颗粒或者水渗透至壳体1内部,影响等离子体杀菌仪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的平端外圈上对称开设卡槽19;所述外盖1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卡扣20,卡扣20卡接在卡槽19内;外盖11上的卡扣20滑入卡槽19的开口处,然后顺时针转动外盖11,卡扣20滑入卡槽19内深部,此时外盖11稳定罩覆在壳体1的平端面,保护壳体1内部的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盖11与壳体1的水平端之间设有环形状的装饰条21,且装饰条21套在壳体1开设卡槽19的部位;装饰条21套在卡槽19部位,限制外盖11在壳体1上的移动区域,防止卡扣20脱离卡槽19。
工作原理:电源开关8推到通电位置,高压包5通电产生阳极高压,电极4放电,促使电极4周边的离子与空气发生相互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击碎”伤口处的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加快伤口的愈合。
使用方法:操作者在使用手持等离子体杀菌仪之前,首先确保操作者手部无水,同时检查伤口感染处是否残留有液体,防止水粘附在电极4的发射端,然后操作者将电源开关8推到通电位置,接着将该等离子体杀菌仪的电极4的发射端罩在伤口感染处,高压包5通电产生阳极高压,电极4放电,促使电极4周边的离子与空气发生相互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击碎”伤口处的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加快伤口的愈合;
同时电极4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4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以及内盖12固接在壳体1上,控制电极4发射端与人体皮肤端之间的距离,保证电极4放电效果,防止电极4发射端触碰到人体皮肤,造成伤口的二次受伤;
再者设置触动开关,使得电源开关8打开后,电极4处于待机状态,当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4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
其次外盖11上的卡扣20滑入卡槽19的开口处,然后顺时针转动外盖11,卡扣20滑入卡槽19内深部,此时外盖11稳定罩覆在壳体1的平端面,保护壳体1内部的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
其次装饰条21套在卡槽19部位,限制外盖11在壳体1上的移动区域,防止卡扣20脱离卡槽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1)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所述上盖(9)与下盖(10)的平端面罩覆外盖(11),外盖(11)内部为内盖(12),内盖(12)的一端固接在壳体(1)的平端面,内盖(1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13),内盖(12)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14);所述上盖(9)和下盖(10)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放电单元(2)释放等离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2)包括电极(4)和高压包(5);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位于发射孔(14)内,电极(4)电性连接通过高压包(5),高压包(5)电性连接控制单元(3),且高压包(5)通过螺钉固接在电极(4)与控制单元(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电路控制板(6)、电池(7)和电源开关(8),电池(7)卡接在壳体(1)的另一端内部,电池(7)上方为电路控制板(6),电路控制板(6)电性连接电池(7),电路控制板(6)通过螺钉固接在壳体(1)内,电路控制板(6)的边角位置电性连接电源开关(8),电源开关(8)的触动部位伸出壳体(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7)与电路控制板(6)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呈网格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呈U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9)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上开设指示灯孔(15)和设有触动按键(16),触动按键(16)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6),触动开关用于驱动高压包(5)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口(17),充电插口(17)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6)和电池(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17)处设有橡胶封盖(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平端外圈上对称开设卡槽(19);所述外盖(1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卡扣(20),卡扣(20)卡接在卡槽(19)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1)与壳体(1)的水平端之间设有环形状的装饰条(21),且装饰条(21)套在壳体(1)开设卡槽(19)的部位。
CN202120604997.7U 2021-03-24 2021-03-24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Active CN215387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4997.7U CN215387043U (zh) 2021-03-24 2021-03-24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4997.7U CN215387043U (zh) 2021-03-24 2021-03-24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7043U true CN215387043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4997.7U Active CN215387043U (zh) 2021-03-24 2021-03-24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7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1616B1 (ko) 플라즈마 발생 장치 및 휴대용 플라즈마 미용기기
CN111107707A (zh) 一种蓄电池供电的电晕灭菌装置
CN112891746A (zh)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CN203694183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KR101177261B1 (ko) 휴대용 살균장치
CN215387043U (zh)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CN112843278B (zh) 一种手持式医用冷密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喷枪
CN204813658U (zh) 一种等离子体干手器
CN212187262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消毒器
CN216725277U (zh) 一种安全便捷的消毒杀菌棒
CN215133896U (zh) 一种手持式医用冷密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喷枪
CN217330200U (zh) 一种负离子出风口格栅
CN213723718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杀菌仪
CN212204832U (zh) 一种采用臭氧负离子净化的除味器
CN220833851U (zh) 一种等离子杀菌装置
CN211141527U (zh) 一种组合开关结构及臭氧喷壶
CN109442612B (zh) 一种低功耗的空间洁净装置
CN214380141U (zh) 空气净化移动电源
CN110002405B (zh) 一种手持式臭氧发生器
CN111076324A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8351898U (zh) 一种空气电离结构、离子发生组件及离子发生器
CN215113134U (zh) 智能扩香杀菌净化器
CN216055676U (zh) 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
CN214420177U (zh) 汽车空间消毒器
CN220343835U (zh) 一种便携口罩收纳更新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