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6726U - 一种气管插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6726U
CN215386726U CN202022979959.8U CN202022979959U CN215386726U CN 215386726 U CN215386726 U CN 215386726U CN 202022979959 U CN202022979959 U CN 202022979959U CN 215386726 U CN215386726 U CN 215386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patient
independent
tracheal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99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正坤
张玉丽
黄建春
张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9799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6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6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6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其包括:本体、气囊部、多个充气部和吸痰管;气囊部设于本体上,气囊部沿周向限定出多个独立腔室;多个充气部与多个独立腔室连通以使各充气部单独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充放气;吸痰管埋设于本体的管壁且一端适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另一端连通本体的管外并位于气囊部的上方;当多个独立腔室均充气时,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封闭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当部分独立腔室充气、另一部分独立腔室放气时,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该气管插管在吸痰操作或者出现气管插管的管内痰堵时,可提供患者自主呼吸的通道,并且可清理气囊上的痰液。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呼吸较为困难的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和气管插管辅助病人呼吸。具体为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然后再将气管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中。使用时,当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封闭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定位插管和通气时防止气体泄漏。
对于气管插管,其管内容易被痰痂或痰液堵塞,使得患者无法呼吸;此时,需进行吸痰操作;然而大多数的吸痰操作需停用呼吸机,患者的气管壁与气管插管之间的间隙又被气囊封闭,无法自主呼吸,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再者,对于吸痰操作,其通常是需要配备独立的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使用,吸痰管对于气囊上的痰液或是气管插管的管外上的痰液是无法清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在吸痰操作或者出现气管插管的管内痰堵时,可提供患者自主呼吸的通道,并且可清理气囊或气管插管的管外上的痰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管插管,其包括:
本体;
气囊部,所述气囊部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气囊部沿周向限定出多个独立腔室;
多个充气部,多个所述充气部与多个所述独立腔室连通以使各所述充气部单独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充放气;
吸痰管,所述吸痰管埋设于所述本体的管壁且一端适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另一端连通所述本体的管外并位于所述气囊部靠近墨菲孔的一侧或/和远离墨菲孔的一侧;
当多个所述独立腔室均充气时,所述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封闭所述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当部分所述独立腔室充气、另一部分所述独立腔室放气时,所述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所述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通过气囊部沿周向设置多个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通过其连通的充气部进行分开的充放气,使得在出现本体管内堵时,或者停掉呼吸机时,可使部分独立腔室保持充气状态,另一部分独立腔室进行放气,保持充气状态的独立腔室仍能将气囊部定位在患者的气管壁上,而放气的独立腔室可使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存有间隙,可供患者进行自主呼吸,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另外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吸痰管,吸痰管的入口连通本体的管外,可通过吸痰设备将气囊部上方、本体管外的痰液清理;并且在患者自主呼吸时,会有部分痰液位于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中,也可通过该吸痰管对其进行清理,保证患者可顺畅的进行自主呼吸。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管插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独立腔室之间通过一隔层隔开。
进一步地,在所述独立腔室充气时,所述隔层具有直边和弧形边,所述直边贴合于所述本体,所述弧形边的两末端均贴合于所述本体,所述弧形边适于接触患者的气管壁。
可选地,所述充气部包括气阀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阀,另一端连通所述独立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埋设于所述本体的管壁。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部还包括指示气囊,所述指示气囊设置在所述通气管和所述气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吸痰设备为吸引器。
可选地,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吸痰管的第一端,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端盖盖住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端盖打开所述第一端以便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吸痰管的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的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囊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00;
气囊部200、独立腔室201、隔层202;
充气部300、气阀301、通气管302、指示气囊303;
吸痰管400、吸入口401、端盖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可以保证在停掉呼吸机或者气管插管内堵塞时,患者仍能进行呼吸,另外可对气囊上或者气管插管的管外的痰液进行清理。因此,该气管插管包括本体100、气囊部200、多个充气部300和吸痰管400。
具体而言,气囊部200设于本体100上,气囊部200沿周向限定出多个独立腔室201;多个充气部300与多个独立腔室201连通以使各充气部300单独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201充放气;吸痰管400埋设于本体100的管壁且其第一端适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第二端连通本体100的管外并位于气囊部200靠近墨菲孔的一侧或/和远离墨菲孔的一侧;当多个独立腔室201均充气时,气囊部200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封闭本体100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当部分独立腔室201充气、另一部分独立腔室201放气时,气囊部200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本体100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留有间隙。
通常,气囊部200的两端部均是贴合于本体100的外管壁上,其中一端靠近本体100的墨菲孔;多个独立腔室201沿气囊部200的周向限定出,可以理解为,各独立腔室201是气囊部200沿其周向分隔成多瓣,多个独立腔室201的端部共同形成气囊部200的端部;所以,各独立腔室201的充放气不会互相干涉,并且部分独立腔室201放气时,仍处于充气状态的独立腔室201仍能定位在患者的气管壁上。然后,吸痰管400埋设于本体100的管壁,可防止吸痰管400干涉本体100的使用,吸痰管400的第二端连通本体100的管外并位于气囊部200靠近墨菲孔的一侧或/和远离墨菲孔的一侧;可以理解为,吸痰管400的吸入口是与本体100的管外连通且该吸入口401设置在气囊部200远离墨菲孔的一侧,或者吸入口401设置在气囊部200靠近墨菲孔的一侧,或者在气囊部200远离墨菲孔的一侧和靠近墨菲孔的一侧均设有吸入口401。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通过气囊部200沿周向设置多个独立腔室201,各独立腔室201通过其连通的充气部300进行分开的充放气,使得在出现本体100管内堵时,或者停掉呼吸机时,可使部分独立腔室201保持充气状态,另一部分独立腔室201进行放气,保持充气状态的独立腔室201仍能将气囊部200定位在患者的气管壁上,而放气的独立腔室201可使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存有间隙,可供患者进行自主呼吸,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另外通过在本体100上设置吸痰管400,吸痰管400的吸入口401连通本体100的管外,可通过吸痰设备将气囊部200上方、本体100管外的痰液清理;并且在患者自主呼吸时,会有部分痰液随着呼吸而移动至本体100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中或者是附着在气囊部200上,也可通过该吸痰管400对其进行清理,保证患者可顺畅的进行自主呼吸。
其中,多个充气部300可以是与多个独立腔室201一一对应地连通,使得各充气部300一对一的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201进行充放气。当然,也可以是每个充气部300连通多个独立腔室201,使得各充气部300一对多的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201进行充放气。例如,充气部300设置两个,独立腔室201也设置两个,两个充气部300一一对应地连通两个独立腔室201。或者是充气部300设置两个,独立腔室201设置三个,其中一个充气部300连通一个独立腔室201,另外一个充气部300连通两个独立腔室201。
结合图1和图2,例如将气囊部200沿其周向分隔出两独立腔室201,在图1中,两独立腔室201均充气,气囊部200呈球体状态,使得气囊部200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会封闭本体100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在图2中,当左边的独立腔室201a充气,右边的独立腔室201b放气时,气囊部200呈半球体状态,半球体的外周仍能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使得本体100仍能定位在患者的气管内,而右边的独立腔室201b放气后,收合于本体100的外管壁上,此时本体100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就留有间隙,可供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并且当间隙内有痰液或是201b外有痰液时,可通过吸痰管400对其进行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独立腔室201之间通过一隔层202隔开。其中,气囊部200通常是采用薄膜材料,隔层202也可以是薄膜材料,隔层202与气囊部200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独立腔室201充气时,隔层202具有直边和弧形边,直边贴合于本体100,弧形边的两末端均贴合于本体100,弧形边适于接触患者的气管壁。如此,便于合理地设置独立腔室201的数量。
另外,独立腔室20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双数,例如是两个、四个、六个等。当独立腔室201设置为四个或者六个时,可操作两对称的独立腔室201进行放气,从而保证气囊部200可较好地定位在患者的气管内。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独立腔室201的数量也可以是单数,例如三个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充气部300包括气阀301和通气管302,通气管302的一端连通气阀301,另一端连通独立腔室201。其中,气阀301可配合注射器进行操作,使得独立腔室201进行充放气。在本实施例中,气阀301可以是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通气管302埋设于本体100的管壁。如此,保证通气管302不会与吸痰管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吸痰设备为吸引器。将吸痰管400连接在吸引器上,通过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痰液从吸痰管400吸出。其中,为保证痰液可顺利地从吸痰管400吸出,吸痰管400可做成宽扁状的,使其沿着本体100的管壁周向弧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端盖402,端盖40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吸痰管400的第一端,在关闭位置,端盖402盖住吸痰管400的第一端,在打开位置,端盖402打开吸痰管400的第一端以便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通过端盖402的设置,可在本体100连接呼吸机时,端盖402将吸痰管400封盖,防止气体从吸痰管400跑出,当需要吸痰操作时,将端盖402打开,使得吸痰管400可与吸痰设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端盖402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吸痰管400的第一端。例如,可以是在端盖402内设置内螺纹,在吸痰管400的第一端的管外设置外螺纹,通过二者的螺纹连接实现端盖40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吸痰管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充气部300还包括指示气囊303,指示气囊303设置在通气管302和气阀301之间。通过指示气囊303的设置可以对独立腔室201的充气两的多少进行观察,使指示气囊303对独立腔室201的气量进行监测及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的其他结构可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在详细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气囊部,所述气囊部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气囊部沿周向限定出多个独立腔室;
多个充气部,多个所述充气部与多个所述独立腔室连通以使各所述充气部单独向其连通的独立腔室充放气;
吸痰管,所述吸痰管埋设于所述本体的管壁且其第一端适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第二端连通所述本体的管外并位于所述气囊部靠近墨菲孔的一侧或/和远离墨菲孔的一侧;
当多个所述独立腔室均充气时,所述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封闭所述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当部分所述独立腔室充气、另一部分所述独立腔室放气时,所述气囊部的外周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且所述本体与患者的气管壁之间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独立腔室之间通过一隔层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独立腔室充气时,所述隔层具有直边和弧形边,所述直边贴合于所述本体,所述弧形边的两末端均贴合于所述本体,所述弧形边适于接触患者的气管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部包括气阀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阀,另一端连通所述独立腔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埋设于所述本体的管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部还包括指示气囊,所述指示气囊设置在所述通气管和所述气阀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设备为吸引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吸痰管的第一端,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端盖盖住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端盖打开所述第一端以便于连接外部的吸痰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吸痰管的第一端。
CN202022979959.8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气管插管 Active CN215386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9959.8U CN2153867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气管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9959.8U CN2153867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气管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6726U true CN21538672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3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9959.8U Active CN2153867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气管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67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5696A (zh) * 2022-12-13 2023-01-31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套囊神经监护气管插管
CN11609909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淄博恒智威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弹性支撑结构的气切插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5696A (zh) * 2022-12-13 2023-01-31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套囊神经监护气管插管
CN11609909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淄博恒智威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弹性支撑结构的气切插管
CN116099092B (zh) * 2023-04-12 2023-06-20 淄博恒智威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弹性支撑结构的气切插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2058B2 (en) Tracheal tube positioning devices and methods
CN215386726U (zh) 一种气管插管
USRE43886E1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respiratory device with a patient
US20100307508A1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dedicated evacuation port
US20130047993A1 (en) Tracheal tube having a flange with a variable volume
CN110665101A (zh) 多功能气管插管
US4155365A (en) Artificial respiration apparatus
CN111658943A (zh) 气道操作气管套管
CN215386727U (zh) 气管插管
CN209361566U (zh) 无创通气专用头罩
CN106730205A (zh) 免充气引流型喉罩气管导管
CN203763605U (zh) 喉罩通气道结构
CN212383060U (zh) 气道操作气管套管
CN213823033U (zh) 实现两侧肺不同通气状态的通气装置
CN215386724U (zh) 一种具有可变罩部的喉罩
CN211272980U (zh) 多功能气管插管
CN209771059U (zh) 一种带操作开口的医用面罩
CN209809242U (zh) 改良型气管插管
CN111494771A (zh) 带有抽吸功能的并排气囊支气管插管
CN201299879Y (zh) 气管及支气管两用型导管
CN110420372B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4343862U (zh) 多功能无创通气口鼻罩
CN216536463U (zh)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
CN210933278U (zh) 气管导管
CN215822021U (zh) 一种带舌板支撑结构的免充气式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Haihao

Inventor after: Shan Zhonggui

Inventor after: Ke Shaofan

Inventor after: Ding Yula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li

Inventor after: He Zhengkun

Inventor after: Hong Suqian

Inventor after: Huang Jianchun

Inventor before: He Zhengk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li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anch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i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