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5841U -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5841U
CN215385841U CN202120093936.9U CN202120093936U CN215385841U CN 215385841 U CN215385841 U CN 215385841U CN 202120093936 U CN202120093936 U CN 202120093936U CN 215385841 U CN215385841 U CN 215385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djusting box
block
gear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939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雨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we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we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we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we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939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5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5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5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包括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位于调节盒内腔一端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软带,所述旋转柱位于调节盒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柱和卡槽的配合,用于对软带进行缠绕,以此对软带的长度进行调整,使电极本体能够准确的压在病人的穴位上,解决了捆绑带不能调节,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治疗的问题,通过齿轮、推动杆、扇形齿轮和弹簧的配合,用于限制旋转柱转动,通过限制旋转柱转动,使软带能够保持符合病人手腕的长度,解决了由于长时间握持治疗电极仪器导致手部酸软乏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背景技术
电极治疗是现阶段常使用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电极按摩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手持治疗笔,通过医生手持治疗笔对准人体穴位进行治疗,每次只能治疗一个穴位,不仅不能对病人的手掌或手腕进行固定,而且医生长时间握持使手部酸软乏力,手掌捆绑法,即用捆绑带把电极捆绑在手掌上,医生把电极对准病人穴位压好然后再捆绑在病人手掌上,其中在对病人的手腕或手掌进行固定时,由于捆绑带的长度不能根据病人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不能使电极准确的压准在穴位上,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并降低了电极治疗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对病人的手腕或手掌进行固定时,由于捆绑带的长度不能根据病人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不能使电极准确的压准在穴位上,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并降低了电极治疗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包括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位于调节盒内腔一端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软带,所述旋转柱位于调节盒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调节盒背面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位于调节盒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推动杆位于调节盒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带的两端均贯穿至调节盒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块正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极本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和扣件,所述卡块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扣件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柱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贯穿调节盒并延伸至调节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四个,且每两个连接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柱和卡槽的配合,用于对软带进行缠绕,以此对软带的长度进行调整,使电极本体能够准确的压在病人的穴位上,解决了捆绑带不能调节,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治疗的问题,通过齿轮、推动杆、扇形齿轮和弹簧的配合,用于限制旋转柱转动,通过限制旋转柱转动,使软带能够保持符合病人手腕的长度,解决了由于长时间握持治疗电极仪器导致手部酸软乏力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块,用于对连接端口进行固定,使连接端口与电极本体能够稳定连接,从而具备了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对病人的手腕或手掌进行固定时,由于捆绑带的长度不能根据病人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不能使电极准确的压准在穴位上,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并降低了电极治疗的实用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限位块、扣件、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用于对治疗电极仪器进行连接固定,使治疗电极仪器捆绑在病人的手腕部,通过设置第一拉块,便于对旋转柱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第二拉块,便于对推动杆拉动,通过设置松紧带,用于对连接块进行连接,使连接块具备向两侧拉伸的能力,以此辅助电极本体对不同病人的手腕宽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盒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盒;2、旋转柱;3、卡槽;4、软带;5、齿轮;6、推动杆;7、扇形齿轮;8、弹簧;9、连接块;10、固定块;11、连接端口;12、电极本体;13、卡块;14、限位块;15、扣件;16、第一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8、第一拉块;19、第二拉块;20、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包括调节盒1,其调节盒1的内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旋转柱2,旋转柱2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卡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软带4,旋转柱2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5,调节盒1背面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杆6,推动杆6位于调节盒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7,齿轮5与扇形齿轮7啮合,推动杆6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扇形齿轮7固定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调节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软带4的两端均贯穿至调节盒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远离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11,连接块9正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极本体12,通过旋转柱2和卡槽3的配合,用于对软带4进行缠绕,以此对软带4的长度进行调整,使电极本体12能够准确的压在病人的穴位上,解决了捆绑带不能调节,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治疗的问题,通过齿轮5、推动杆6、扇形齿轮7和弹簧8的配合,用于限制旋转柱2转动,通过限制旋转柱2转动,使软带4能够保持符合病人手腕的长度,解决了由于长时间握持治疗电极仪器导致手部酸软乏力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块10,用于对连接端口11进行固定,使连接端口11与电极本体12能够稳定连接,从而具备了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对病人的手腕或手掌进行固定时,由于捆绑带的长度不能根据病人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不能使电极准确的压准在穴位上,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并降低了电极治疗的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块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13和扣件15,卡块13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扣件15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6,第一限位槽16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通过设置卡块13、限位块14、扣件15、第一限位槽16、第二限位槽17,用于对治疗电极仪器进行连接固定,使治疗电极仪器捆绑在病人的手腕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旋转柱2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盒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18,推动杆6的一端贯穿调节盒1并延伸至调节盒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19,通过设置第一拉块18,便于对旋转柱2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第二拉块19,便于对推动杆6拉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块9为四个,且每两个连接块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20,通过设置松紧带20,用于对连接块9进行连接,使连接块9具备向两侧拉伸的能力,以此辅助电极本体12对不同病人的手腕宽度进行调整。
使用时,首先将治疗仪器放置于病人手腕处并,通过卡块13和限位块14卡入扣件15表面的第一限位槽16,并通过限位块14卡入第二限位槽17对电极仪器的两端进行连接,使电极仪器呈环状套在手腕处,通过移动连接块9使电极本体12压在穴位处,通过第二拉块19向外拉动推动杆6,推动杆6带动扇形齿轮7运动,扇形齿轮7带动弹簧8运动使弹簧8受力发生形变,通过第一拉块18转动旋转柱2,旋转柱2转动时使软带4通过卡槽3缠绕在旋转柱2的表面,以此对软带4进行收紧,从而使治疗仪器紧贴于手腕处,通过松开第二拉块19,弹簧8的复位弹力推动扇形齿轮7,使扇形齿轮7与齿轮5啮合,以此限制旋转柱2转动,使软带4保持符合病人手腕的长度,从而具备了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对病人的手腕或手掌进行固定时,由于捆绑带的长度不能根据病人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不能使电极准确的压准在穴位上,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并降低了电极治疗的实用性的问题。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包括调节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的内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旋转柱(2),所述旋转柱(2)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软带(4),所述旋转柱(2)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调节盒(1)背面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杆(6),所述推动杆(6)位于调节盒(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7),所述齿轮(5)与扇形齿轮(7)啮合,所述推动杆(6)位于调节盒(1)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扇形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调节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带(4)的两端均贯穿至调节盒(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远离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11),所述连接块(9)正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极本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13)和扣件(15),所述卡块(13)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15)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6),所述第一限位槽(16)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2)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盒(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18),所述推动杆(6)的一端贯穿调节盒(1)并延伸至调节盒(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为四个,且每两个连接块(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20)。
CN202120093936.9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Active CN215385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3936.9U CN21538584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3936.9U CN21538584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5841U true CN21538584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93936.9U Active CN21538584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5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8099Y (zh) 手指肌腱损伤术后强制康复装置
CN201510389U (zh) 一种适用于骨折患者的复位定位牵引器
CN107485480A (zh) 一种稳定穿刺固定装置
CN111419511A (zh) 一种骨折辅助固定夹
CN215385841U (zh) 一种新型专用治疗电极
CN211884812U (zh)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CN209865042U (zh) 一种中低频脉冲治疗仪
CN108498128B (zh) 皮肤牵张闭合器
CN109820701A (zh) 一种带状紧贴式腹部胀痛理疗装置
CN115281788A (zh) 一种肛瘘治疗橡皮筋挂线定向紧线力道控制器及使用方法
CN209864211U (zh) 一种创伤骨科临时固定夹板
CN2254338Y (zh) 便携式四肢骨折固定牵引架
CN207400917U (zh) 一次性针灸埋线针装置
CN2193754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针灸器的针灸套装
CN213910388U (zh) 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CN220572223U (zh) 骨穿术后一次性压迫装置
CN218606756U (zh)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KR200316034Y1 (ko) 안면 주름 완화 및 피부 탄력 회복용 테이핑 키트
CN208464443U (zh) 一种固定褥疮敷料装置
CN220877268U (zh) 一种耳针穴位刺激治疗装置
CN218833312U (zh) 一种用于动脉穿刺置管的手腕固定器
CN219439622U (zh) 一种中医骨伤肢体固定器
CN214761805U (zh) 一种耳廓软骨加压器
CN109009629A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中医骨伤夹板
CN211066848U (zh) 一种肿瘤科用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