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756U -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756U
CN218606756U CN202222035762.8U CN202222035762U CN218606756U CN 218606756 U CN218606756 U CN 218606756U CN 202222035762 U CN202222035762 U CN 202222035762U CN 218606756 U CN218606756 U CN 218606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leeve
flat
traditional chinese
nee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57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357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6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包括外针体和内针,所述外针体包括平头针体、稳固板和针座,所述稳固板与针座为一体结构,所述平头针体的一端嵌入稳固板内部,所述内针包括平头套管、实心针体和可调节长度的套管机构,所述实心针体的一端安装在平头套管上,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固定环和调节套管,所述固定环安装在平头套管外侧,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调节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将调节套管调节至适宜位置,改变了固定环和调节套管之间的长度,进而改变了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的间距,方便调节夹持针刀的姿势,使针刀拿持的稳定、舒适,便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使用针刀。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是中医针刀疗法用到的医疗器具,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器械,针刀的用法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中医中使用针刀疗法,治疗各类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穴位针刺、治疗通经,调节患者身体状态的平衡。
现有的针刀包括外针体和内针,内针插入外针体内,内针一端表面光滑,并且内针一端与外针体端部之间距离较近,对于在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来说,针刀捏持不够稳定,不能很好的改变针刀捏持的姿态,使针刀捏持稳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刀不便调节自身捏持的姿态,不利于在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包括外针体和内针,食指和中指夹持外针体,拇指按压内针的一端,调整针刀的位置,外针体一端穿刺穴道,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所述外针体包括平头针体、稳固板和针座,所述稳固板与针座为一体结构,所述平头针体的一端嵌入稳固板内部,所述内针包括平头套管、实心针体和可调节长度的套管机构,所述实心针体的一端安装在平头套管上,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固定环和调节套管,所述固定环安装在平头套管外侧,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与固定环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与调节套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环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旋转板,旋转板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所述旋转板一端面向调节套管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凸起与旋转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套管侧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平头套管、固定环和调节套管同轴,所述固定环、调节套管外径相同,平头套管、固定环和调节套管安装的准确。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槽为三角形状,所述卡块为弯曲形状,所述卡块与卡槽适配,卡块嵌入卡槽内,使调节套管被定位住。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弯曲形状,所述固定板的外径与调节套管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固定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当旋转板断裂时,可更换新的连接块和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旋转板由塑料材料制成,旋转板可以发生形变。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半圆球形状,所述凸起与凹槽适配。
优选的,所述平头套管为“T”型结构,所述平头套管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球,所述针座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起到密封和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圈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球与定位槽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固定环、调节套管、旋转板和凸起,将调节套管调节至适宜位置,改变了固定环和调节套管之间的长度,进而改变了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的间距,方便调节夹持针刀的姿势,使针刀拿持的稳定、舒适,便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使用针刀。
2.通过设置的固定板、卡块和旋转板,调节套管与固定环活动连接,卡块嵌入固定板表面的卡槽内,使调节套管得到限位,便于改变调节套管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套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套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头针体;2、稳固板;3、针座;4、平头套管;5、固定环;6、调节套管;7、连接块;8、旋转板;9、固定板;10、卡块;11、卡槽;12、凹槽;13、凸起;14、限位球;15、实心针体;16、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包括外针体和内针,外针体包括平头针体1、稳固板2和针座3,稳固板2与针座3为一体结构,平头针体1的一端嵌入稳固板2内部,内针包括平头套管4、实心针体15和可调节长度的套管机构,实心针体15的一端穿入针座3,实心针体15嵌入平头针体1内部,限位球14嵌入密封胶圈16内部,平头套管4处于稳定状态,食指和中指夹持针座3,拇指按压调节套管6,调整针刀的位置,平头针体1穿刺穴道,实心针体15的一端安装在平头套管4上,套管机构包括固定环5和调节套管6,固定环5安装在平头套管4外侧,固定环5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9,调节套管6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0,固定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11,卡块10与卡槽11适配,调节套管6套设在两个固定板9的外侧,将调节套管6旋转至适宜角度,卡块10嵌入卡槽11内部,使调节套管6被定位住,固定环5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上设置有旋转板8,旋转板8一端面向调节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凸起13,调节套管6侧面开设有凹槽12,旋转板8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凸起13嵌入凹槽12内,使调节套管6处于稳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平头套管4、固定环5和调节套管6同轴,固定环5套设在平头套管4外侧,固定环5、调节套管6外径相同,卡块10为三角形结构,卡槽11为三角形状,卡块10为弯曲形状,卡块10与卡槽11适配,调节套管6套设在两个固定板9的外侧,将调节套管6旋转至适宜角度,卡块10嵌入卡槽11内部,使调节套管6被定位住,固定板9为弯曲形状,固定板9的外径与调节套管6的内径相同,连接块7与固定环5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旋转板8的一端与连接块7为一体结构,旋转板8由塑料材料支撑,旋转板8可以发生形变,可以将旋转板8往外拉开适宜角度,凸起13为半圆球形状,凸起13与凹槽12适配,旋转板8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凸起13嵌入凹槽12内,使调节套管6处于稳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平头套管4为“T”型结构,平头套管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球14,针座3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胶圈16,密封胶圈16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限位球14与定位槽适配,实心针体15穿入针座3,实心针体15嵌入平头针体1内部,限位球14嵌入密封胶圈16内部,平头套管4处于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使用通经针刀时,实心针体15的一端穿入针座3,实心针体15嵌入平头针体1内部,限位球14嵌入密封胶圈16内部,平头套管4处于稳定状态,食指和中指夹持针座3,拇指按压调节套管6,调整针刀的位置,平头针体1穿刺穴道;
旋转板8由塑料材料支撑,旋转板8可以发生形变,可以将旋转板8往外拉开适宜角度,手指拨动调节套管6,卡块10离开卡槽11,将调节套管6调节适宜位置,反向拨动调节套管6,卡块10嵌入卡槽11,松开旋转板8,旋转板8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凸起13嵌入凹槽12内,使调节套管6处于稳定状态,改变了固定环5和调节套管6之间的长度,进而改变了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的间距,方便调节夹持针刀的姿势,使针刀拿持的稳定、舒适,便于按压针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包括外针体和内针,所述外针体包括平头针体(1)、稳固板(2)和针座(3),所述稳固板(2)与针座(3)为一体结构,所述平头针体(1)的一端嵌入稳固板(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包括平头套管(4)、实心针体(15)和可调节长度的套管机构,所述实心针体(15)的一端安装在平头套管(4)上,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固定环(5)和调节套管(6),所述固定环(5)安装在平头套管(4)外侧,所述固定环(5)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9),所述调节套管(6)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0),所述固定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固定环(5)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上设置有旋转板(8),所述旋转板(8)一端面向调节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凸起(13),所述调节套管(6)侧面开设有凹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头套管(4)、固定环(5)和调节套管(6)同轴,所述固定环(5)、调节套管(6)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槽(11)为三角形状,所述卡块(10)为弯曲形状,所述卡块(10)与卡槽(11)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为弯曲形状,所述固定板(9)的外径与调节套管(6)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与固定环(5)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旋转板(8)的一端与连接块(7)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为半圆球形状,所述凸起(13)与凹槽(12)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头套管(4)为“T”型结构,所述平头套管(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球(14),所述针座(3)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胶圈(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16)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球(14)与定位槽适配。
CN202222035762.8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Active CN218606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5762.8U CN218606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5762.8U CN218606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756U true CN21860675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5762.8U Active CN218606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6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06756U (zh)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CN109498445A (zh) 一种针灸定位装置
CN204501628U (zh) 一种中医用针灸针
CN209437546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可调节护理支架
CN207755338U (zh) 一种圆利针刀
CN112244926B (zh) 一种用于输液拔针后的压迫止血装置
CN209809020U (zh) 一种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具可调节长度装置
CN112205956A (zh) 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
CN207804350U (zh) 一种经皮穿刺针
CN205083569U (zh) 一种针刺刃针
CN208541571U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多层次针
CN208049007U (zh) 一种中医温针灸器
CN201492664U (zh) 一种针灸刀
CN208114930U (zh) 一种振动式弩药针
CN209187520U (zh) 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
CN205073258U (zh) 一种负压动态治疗仪
CN213129600U (zh) 一种骨穿针
CN211485682U (zh) 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
CN207734358U (zh) 一种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CN211301152U (zh) 一种针灸针用无痛进针器
CN209187516U (zh) 一种用于扁桃体的伸缩式照明辅助放血器
CN220757674U (zh) 一种中医用针灸针
CN216091847U (zh) 扣眼穿刺湿敷腕带
CN213697932U (zh) 一种中医针灸针
CN220459523U (zh) 一种床旁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