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5622U -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5622U
CN215385622U CN202122144047.3U CN202122144047U CN215385622U CN 215385622 U CN215385622 U CN 215385622U CN 202122144047 U CN202122144047 U CN 202122144047U CN 215385622 U CN215385622 U CN 215385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arc
shaped
position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40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周瑞
蔡世忠
王谦
熊前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1440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5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5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5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头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在所述固定立座的外侧固定有一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腔体通过一与所述U型框架固连的固定隔板分隔成外腔与内腔,在所述内腔内安装有一动力驱动组件,在所述外腔内安装有一摆位执行组件,在所述U型框架的外侧板以及所述固定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各所述弧形贯通槽组均由两同轴且对称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成,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内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两弧形贯通槽后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固连。本旋转支撑机构采用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摆位执行组件的倾斜角度,操作相对简单快捷,能够有效地适应多种需要调节旋转角度的工况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头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整体手术过程中对人体头部进行适应性定位支撑的调节式的头架结构,尤其是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背景技术
整形美容是指运用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为目的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医学科学。通俗的讲整形美容就是人体雕刻。
随着整形美容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整形美容逐渐趋于平民化,很多爱美的平常群众也都会去尝试对自身进行微调整形。
而在整形美容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实现对人体容貌的微调、改变,在进行整形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平躺与手术台上,一般情况下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稳定的支撑定位,然后配合麻醉后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一般采用传统手术头架来进行患者的头部支撑,传统的头架原本主要是用于患者头部开颅术中对头部进行支撑,这种头架主要考虑到头部支撑的固定牢固性,因其需要开颅操作,因此一般需要保持麻醉后的患者的头部处于固定状态。但是,上述传统的固定式的头架并不适用于整形手术操作中使用,主要是因为在微整形手术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对患者的头部体位进行调整,因此目前很多单位和个人也针对调节式的手术头架进行了设计与改进。
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3040580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台的头架,包括一个与手术台连接的底座,一个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支撑所述患者头部的额骨的第一支撑部,一对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可旋转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患者头部的颧骨的第二支撑部,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并可在垂直方向旋转的用于夹持所述患者头部的枕骨的第一夹持部,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患者头部的下颌角的第二夹持部;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患者颈部正下方对应的中空的投影区。上述专利虽然可以通过对患者头部枕骨和下颌骨的夹持来确保患者头部与所述头架的稳固连接,实现头架调节移位的功能,但是上述头架的调节操作相对不便,且主要功能是为了使得患者俯卧时颈部正下方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从而方便了在手术过程中对对患者颈部进行X光拍摄等操作。
因此,可知上述现有改进专利同样不能有效地适用于患者面部微整形手术过程中,为此,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总结出的问题并结合手术操作的具体经验,特此设计改进出了一款专用于面部整形手术过程中实现患者头部支撑与调节的头架结构,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一用于栓接固定安装在手术台床头端部的固定立座,在所述固定立座的外侧固定有一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腔体通过一与所述U型框架固连的固定隔板分隔成外腔与内腔,在所述内腔内安装有一动力驱动组件,在所述外腔内安装有一摆位执行组件,在所述U型框架的外侧板以及所述固定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各所述弧形贯通槽组均由两同轴且对称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成,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内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两弧形贯通槽后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固连,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外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组后与一外圆盘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一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立座上的微调式的步进电机,在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连有一内圆盘,所述内圆盘的外端面与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对应端部固连,所述内圆盘通过自身旋转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的旋转与周向锁位;所述步进电机上配置调速控制开关、内置减速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摆位执行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水平外螺杆,两水平外螺杆的两端分别活动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各所述水平外螺杆的内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内圆盘上、外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外圆盘上,在两所述水平外螺杆的上方的外腔内竖直设置有一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的两竖直段的下端均通过其上的套孔活动套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水平外螺杆的外侧壁上,在所述H型支架的两竖直段两侧的水平外螺杆的外侧壁上分别旋合有一锁位调节螺母,位于同一水平外螺杆上的两锁位调节螺母配合实现对当前的H型支架的竖直段的锁位抵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H型支架的顶部高于所述U型框架的顶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U型框架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外圆盘下部外侧壁上的外弧形承托座,所述外弧形承托座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外圆盘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固定隔板的内端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内圆盘下部外侧壁上的内弧形承托座,所述内弧形承托座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内圆盘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旋转支撑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包括如上述的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一头部托板,所述头部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其下方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H型支架的顶部,所述头部托板用于实现对面部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托;所述头部托板正常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头部托板的中部设置有一头部定位托孔,在所述头部定位托孔的周边设置有过渡倒角曲面,所述头部定位托孔用于放置患者的枕骨部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头部托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地栓接固定有侧护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旋转支撑机构采用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摆位执行组件的倾斜角度,操作相对简单快捷,能够有效地适应多种需要调节旋转角度的工况需求。
2、摆位执行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上位置可以通过配合旋合各个锁位调节螺母来实现对整个H型支架前后位置的调节并锁位,可以有效地匹配头部托板的移位来使用。
3、本整形定位调节头架依赖于旋转支撑机构的摆位调节可以带动头部托板实现按需进行左右两侧的摆动调节后并通过步进电机的停转来实现锁位。
4、当本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头部托板需要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前后位置的调位时,可以通过旋合各个锁位调节螺母来实现对整个H型支架前后位置的调节并锁位,最终实现带动头部托板前后移位后锁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撑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撑机构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撑机构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撑机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框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框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旋转支撑机构;1、固定立座;2、U型框架;3、固定隔板;4、外腔;5、内腔;6、弧形贯通槽;7、外圆盘;8、步进电机;9、内圆盘;10、水平外螺杆;11、H型支架;12、锁位调节螺母;13、外弧形承托座;14、内弧形承托座;15、头部托板;16、头部定位托孔;17、过渡倒角曲面;18、侧护挡板;19、额部弹性固定带;20、下颌弹性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8中所示,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一用于栓接固定安装在手术台床头端部的固定立座1,在所述固定立座1的外侧固定有一U型框架2,所述U型框架2的腔体通过一与所述U型框架2固连的固定隔板3分隔成外腔4与内腔5,在所述内腔5内安装有一动力驱动组件,在所述外腔4内安装有一摆位执行组件,在所述U型框架2的外侧板以及所述固定隔板3上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各所述弧形贯通槽组均由两同轴且对称设置的弧形贯通槽6组成,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内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两弧形贯通槽6后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固连,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外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组后与一外圆盘7相连接。
本旋转支撑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固定立座1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将动力驱动组件接通电源可以有动力驱动组件的驱动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进行按需要的速度与方向来进行摆动,从而达到控制旋转并达到支撑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一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立座1上的微调式的步进电机8,在所述步进电机8的电机轴上固连有一内圆盘9,所述内圆盘9的外端面与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对应端部固连,所述内圆盘9通过自身旋转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的旋转与周向锁位;所述步进电机8上配置调速控制开关、内置减速机。
动力驱动组件主要的动力部件是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8在进行旋转时会带动内圆盘9旋转,由于内圆盘9与摆位执行组件固定连接,因此在内圆盘9旋转时会带动摆位执行组件进行旋转,同时由于步进电机8的存在,会使得当步进电机8停转后将整个摆位执行组件实现旋转锁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摆位执行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水平外螺杆10,两水平外螺杆10的两端分别活动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6,各所述水平外螺杆10的内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内圆盘9上、外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外圆盘7上,在两所述水平外螺杆10的上方的外腔4内竖直设置有一H型支架11,所述H型支架11的两竖直段的下端均通过其上的套孔活动套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水平外螺杆10的外侧壁上,在所述H型支架11的两竖直段两侧的水平外螺杆10的外侧壁上分别旋合有一锁位调节螺母12,位于同一水平外螺杆10上的两锁位调节螺母12配合实现对当前的H型支架11的竖直段的锁位抵紧。
摆位执行组件的旋转摆动主要通过内圆盘9的旋转来带动两个水平外螺杆10沿着各自的弧形贯通槽6实现一定角度幅度的摆动,从而达到带动H型支架11实现摆动的目的;同样的在此设置的H型支架11的前后移位是可以通过手动旋合对应位置处的锁位调节螺母12来实现带动H型支架11向前后或者向后进行移动,达到指定位置后可以再次将同一水平外螺杆10的两个锁位调节螺母12锁紧来实现将对应位置处的H型支架11的竖直段的下端锁位锁紧,达到移位后快速锁位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U型框架2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外圆盘7下部外侧壁上的外弧形承托座13,所述外弧形承托座13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外圆盘7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固定隔板3的内端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内圆盘9下部外侧壁上的内弧形承托座14,所述内弧形承托座14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内圆盘9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所述摆位执行组件通过各个弧形贯通槽6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样的考虑到其使用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故此在外圆盘7、内圆盘9的下方设置有外弧形承托座13、内弧形承托座14有效地起到承托的作用,从而保证在摆位执行组件上方受到载荷时可以有效地分散到外弧形承托座13、内弧形承托座14上,同时由于外圆盘7、内圆盘9为圆柱结构,故此承载时不会影响其旋转摆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H型支架11的顶部高于所述U型框架2的顶部,且存在间隔距离,这样可以保证H型支架11顶部安装头部托板15后可以为头部托板15的摆动提供一定的旋转摆动预留空间,防止干涉产生;头部托板15具体的摆动幅度、角度根据需求进行常规设定。
本旋转支撑机构采用步进电机8进行控制摆位执行组件的倾斜角度,操作相对简单快捷,能够有效地适应多种需要调节旋转角度的工况需求。摆位执行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上位置可以通过配合旋合各个锁位调节螺母12来实现对整个H型支架11前后位置的调节并锁位,可以有效地匹配头部托板15的移位来使用。
实施例2:
如图1-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旋转支撑机构A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包括如上述的旋转支撑机构A,还包括一头部托板15,所述头部托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其下方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A的H型支架11的顶部,所述头部托板15用于实现对面部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托;所述头部托板15正常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采用上述的旋转支撑机构A来固定安装在手术台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后旋转支撑机构A的U型框架2处于固定状态,同时将步进电机8的电源接通后即可使用。
通过操控步进电机8进行适当的运转可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按照需要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向指定的方向摆动,摆动到位后即可控制步进电机8停转,此时步进电机8可以起到自锁的作用,从而使得摆位执行组件处于锁位状态,在摆位执行组件摆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上固定的头部托板15跟随摆动,摆动的角度相对较小,因为在面部整形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头部摆动的幅度要求比较小,因此小范围的摆动即可满足要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头部托板15的中部设置有一头部定位托孔16,在所述头部定位托孔16的周边设置有过渡倒角曲面17,所述头部定位托孔16用于放置患者的枕骨部位。
头部定位托孔16可以更好地将患者的枕骨部位进行定位,从而保证患者头颅定位的准确性。
设置的过渡倒角曲面17可以保证患者枕卧时头部的舒适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头部托板15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地栓接固定有侧护挡板18。
设置的侧护挡板18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配,安装后当头部托板15出现小角度的侧倾时两个侧护挡板18可以有效地起到限位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
选配有如下部件:
如图1-15所示,在所述头部托板15的外侧上部设置有用于限位捆绑患者头颅额头部位的额部弹性固定带19;在所述头部托板1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用于限位捆绑患者头颅下颌部位的下颌弹性固定带20。
额部弹性固定带19、下颌弹性固定带20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头部在头部托板15固定的牢固性,有效地保证患者头部体位的准确性,降低头部移位的概率。
具体工作原理:
使用时需要先将固定立座1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将动力驱动组件接通电源,手术前使得患者平躺仰卧在手术台上,同时头部支撑在头部托板15上,为了保证手术患者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通过额部弹性固定带19、下颌弹性固定带20将患者头部捆绑固定,患者体位调整完毕后进行后续脸部整形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控制患者体位小幅度移位时,可以由辅助操作人员按照需要调控动力驱动组件的驱动来带动操控步进电机8进行适当的运转可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按照需要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向指定的方向摆动,摆动到位后即可控制步进电机8停转,此时步进电机8可以起到自锁的作用,从而使得摆位执行组件处于锁位状态,在摆位执行组件摆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上固定的头部托板15跟随摆动,摆动的角度相对较小,因为在面部整形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头部摆动的幅度要求比较小,因此小范围的摆动即可满足要求。
本整形定位调节头架依赖于旋转支撑机构的摆位调节可以带动头部托板15实现按需进行左右两侧的摆动调节后并通过步进电机8的停转来实现锁位。当本整形定位调节头架的头部托板15需要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前后位置的调位时,可以通过旋合各个锁位调节螺母12来实现对整个H型支架11前后位置的调节并锁位,最终实现带动头部托板15前后移位后锁位。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9)

1.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的固定立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立座的外侧固定有一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腔体通过一与所述U型框架固连的固定隔板分隔成外腔与内腔,在所述内腔内安装有一动力驱动组件,在所述外腔内安装有一摆位执行组件,在所述U型框架的外侧板以及所述固定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各所述弧形贯通槽组均由两同轴且对称设置的弧形贯通槽组成,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内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两弧形贯通槽后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固连,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外端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组后与一外圆盘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一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立座上的微调式的步进电机,在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连有一内圆盘,所述内圆盘的外端面与所述摆位执行组件的对应端部固连,所述内圆盘通过自身旋转来带动摆位执行组件的旋转与周向锁位;所述步进电机上配置调速控制开关、内置减速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位执行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水平外螺杆,两水平外螺杆的两端分别活动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贯通槽,各所述水平外螺杆的内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内圆盘上、外端分别固定插装在所述外圆盘上,在两所述水平外螺杆的上方的外腔内竖直设置有一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的两竖直段的下端均通过其上的套孔活动套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水平外螺杆的外侧壁上,在所述H型支架的两竖直段两侧的水平外螺杆的外侧壁上分别旋合有一锁位调节螺母,位于同一水平外螺杆上的两锁位调节螺母配合实现对当前的H型支架的竖直段的锁位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支架的顶部高于所述U型框架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框架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外圆盘下部外侧壁上的外弧形承托座,所述外弧形承托座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外圆盘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隔板的内端侧壁上固连有一位于所述内圆盘下部外侧壁上的内弧形承托座,所述内弧形承托座的顶部弧形面与所述内圆盘下部外侧壁相抵紧配合。
7.一种具有旋转支撑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一头部托板,所述头部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其下方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H型支架的顶部,所述头部托板用于实现对面部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托;所述头部托板正常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支撑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托板的中部设置有一头部定位托孔,在所述头部定位托孔的周边设置有过渡倒角曲面,所述头部定位托孔用于放置患者的枕骨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支撑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托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地栓接固定有侧护挡板。
CN202122144047.3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Active CN215385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4047.3U CN21538562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4047.3U CN21538562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5622U true CN215385622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4047.3U Active CN21538562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5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04666A1 (en) Cervical spine brace and traction device
CN109172236A (zh) 一种面部整容整形用手术床
CN109620621B (zh) 头面部整形多向调整架
CN113288695A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
CN208989536U (zh) 急诊科用头部固定器
CN112245228A (zh) 一种产科护理装置的孕妇腿部肌肉放松机构
CN215385622U (zh) 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整形定位调节头架
CN212853988U (zh) 一种手术室用头架装置
CN114366338B (zh) 整形美容用颌面部固定装置
CN215960518U (zh) 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
CN216724619U (zh) 一种烧伤整形用气动式磨皮机
CN213031148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CN212816625U (zh) 一种用于口腔正畸的辅助装置
CN210842309U (zh) 一种办公用颈腰保健椅
CN213218335U (zh) 一种用于颈部护理的旋转护理套
CN220967612U (zh) 一种整形美容颌面部固定装置
CN208287201U (zh) 一种脊椎伸展床
CN211535397U (zh) 一种临床骨科手术用的固定装置
CN212439294U (zh) 一种颈椎康复机器人
CN215019982U (zh) 一种颈托
CN209864580U (zh) 一种肿瘤化疗止吐按摩护理装置
CN215080404U (zh) 一种颈椎牵引机构
CN117339126B (zh) 放疗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2282059U (zh) 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
CN215840119U (zh) 一种手术麻醉多功能护理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