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4310U -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4310U
CN215384310U CN202120268422.2U CN202120268422U CN215384310U CN 215384310 U CN215384310 U CN 215384310U CN 202120268422 U CN202120268422 U CN 202120268422U CN 215384310 U CN215384310 U CN 215384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ostasis
palm
puncture
inverted
thu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84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彦
吴鸣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2684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4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4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43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及手掌固定套;手掌固定套上中部开有大拇指穿套孔;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可拆卸式固于手掌固定套内顶面,其中部开有与大拇指穿套孔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的大拇指过孔。效果:使用本申请时,可先使用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贴设于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而后即可将手掌固定套套固于病人手掌外,以对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进行罩合式压迫,继而实现对相应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相关操作简单快捷,能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劳累,通过手掌固定套套固于病人手掌外相关操作方式相对于使用医用绑带绑紧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处,不易产生勒痕,病人不易产生不适,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大医院,经常需要在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进行动脉穿刺,在动脉穿刺完毕后,通常则是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以将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进行包合来实现压迫止血,相应包合时间一般为4个小时左右。
对于上述操作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缠紧过程操作繁琐,使得增加医护人员劳累,另一方面,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时,还易使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周缘产生勒痕,使得病人会产生疼痛感等不适,并且,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时,需要缠好几圈才能将虎口位置穿刺点进行缠紧来实现压迫止血,使得所使用的医用绑带长度较长,这就必然造成绑带资源的浪费,使得使用成本较高,同时,当需要查看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情况时,则需拆拿掉整个的医用绑带,使得操作起来同样费力,此外,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好几圈时,也使得非常的不美观,病人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护理,使得会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进程。
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及适于套设至病人手掌外的手掌固定套;
所述手掌固定套上中部向上开设有以使大拇指伸出的大拇指穿套孔;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手掌固定套内顶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的大拇指过孔。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手掌固定套包括用以夹固手掌的U型夹板及用以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倒U型约束带;
所述倒U型约束带为非弹性面料制作,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左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右上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上端面中部向上开设有所述大拇指穿套孔。
优选地,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A,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B;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A,右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B;
当所述母魔术贴A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不同位置且所述母魔术贴B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不同位置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高度可调,以使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松紧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左凹阶,所述U型夹板右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右凹阶;所述公魔术贴A贴设于所述左凹阶;所述公魔术贴B贴设于所述右凹阶;
所述母魔术贴A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相齐平;所述母魔术贴B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右侧面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倒U型约束带上端面中部向上设有一连接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的大拇指套筒,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后上部向下连接有一适于包合病人手掌的位于大拇指与手腕之间的部位的防脱限位带,所述防脱限位带左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后上部,右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后上部。
优选地,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左牵拉块;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右牵拉块。
优选地,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左握环;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右握环。
优选地,所述U型夹板内壁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所述U型夹板中下部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软体护垫内壁的排汗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撕膜、第一隔离膜、压迫止血用海绵垫、第二隔离膜及第二撕膜;
所述第一撕膜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撕膜边缘设有一第一撕袢;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其下底面的过液孔;所述第二撕膜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二隔离膜下底面,且所述第二撕膜边缘设有一第二撕袢。
优选地,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还包括止血药液及隔离框;
所述止血药液吸附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内;所述隔离框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之间,并过盈配合的框设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其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及适于套设至病人手掌外的手掌固定套,由此,使用本申请时,可先使用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贴设于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而后即可将所述手掌固定套套固于病人手掌外,以对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进行罩合式压迫,继而实现对相应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相关操作简单快捷,使得能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劳累,另一方面,通过手掌固定套套固于病人手掌外相关操作方式相对于使用医用绑带绑紧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处,不易产生勒痕,使得病人不易产生疼痛感等不适,同时,所使用的手掌固定套为一可露出病人手指的半截式手套结构,其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好几圈,能大大的节省材料,使得节约资源,使用成本低,此外,当需要查看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情况时,直接随手的脱掉所述手掌固定套即可,使得操作起来省时省力,并且,所使用的手掌固定套为套固于病人手掌外,其结构及形状类似为可露出病人手指的半截式手套,使用非常美观,使得病人不易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使得病人能较好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护理,使得医护人员工作顺畅高效,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的分解图二;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1000;
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
大拇指过孔10a;
第一抵贴部10b;
第二抵贴部10c;
第一撕膜101;
第一撕袢1011;
第一隔离膜102;
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
第二隔离膜104;
过液孔1041;
第二撕膜105;
第二撕袢1051;
隔离框106;
手掌固定套20;
U型夹板201;
公魔术贴A2011;
公魔术贴B2012;
左凹阶2013;
右凹阶2014;
软体护垫2015;
排汗透气孔2016;
倒U型约束带202;
母魔术贴A2021;
母魔术贴B2022;
大拇指套筒2023;
防脱限位带2024;
左牵拉块2025;
右牵拉块2026;
左握环2027;
右握环20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1000,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及适于套设至病人手掌外的手掌固定套20;
其中,所述手掌固定套20为一可露出病人手指的半截式手套结构,所述手掌固定套20上中部向上开设有以使大拇指伸出的大拇指穿套孔,所述手掌固定套20前后两端均形成为敞口;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手掌固定套20内顶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的大拇指过孔10a。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1000使用。
一方面,本申请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及适于套设至病人手掌外的手掌固定套20,由此,使用本申请时,可先使用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贴设于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而后即可将所述手掌固定套20套固于病人手掌外,以对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进行罩合式压迫,继而实现对相应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相关操作简单快捷,使得能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劳累。
另一方面,通过手掌固定套20套固于病人手掌外相关操作方式相对于使用医用绑带绑紧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处,不易产生勒痕,使得病人不易产生疼痛感等不适,同时,所使用的手掌固定套20为一可露出病人手指的半截式手套结构,其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医用绑带缠绕于病人手掌、大拇指及手腕好几圈,能大大的节省材料,使得节约资源,使用成本低。
此外,当需要查看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情况时,直接随手的脱掉所述手掌固定套20即可,使得操作起来省时省力。
并且,所使用的手掌固定套20为套固于病人手掌外,其结构及形状类似为可露出病人手指的半截式手套,使用非常美观,使得病人不易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使得病人能较好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护理,使得医护人员工作顺畅高效。
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掌固定套20包括用以夹固手掌的U型夹板201及用以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倒U型约束带202;
其中,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为非弹性面料制作,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201左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201右上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上端面中部向上开设有所述大拇指穿套孔。
由此,本申请所述手掌固定套20为分体式结构,使用本申请时,以使病人手掌竖置而使其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朝上,再将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贴设于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后续的,再将所述U型夹板201卡置于病人手掌的背离大拇指的一侧,并将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连接至所述U型夹板201左上部,且同步的将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连接至所述U型夹板201右上部,如此一来,即可实现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与所述U型夹板201固定连接在一起来包紧病人手掌,以使能向下包合并拉紧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实现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对相应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进而,本申请所述手掌固定套20穿戴方便,身心省力。
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夹板201左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A2011,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B2012;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A2021,右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B2022;
当所述母魔术贴A2021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2011不同位置且所述母魔术贴B2022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2012不同位置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高度可调,以使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松紧度可调。
由此,则可预见:
一方面,将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下拉至至所述U型夹板201左上部,以使所述母魔术贴A2021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2011,且同步的将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下拉至所述U型夹板201右上部,以使所述母魔术贴B2022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2012,如此,即可快速的实现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与所述U型夹板201固定连接在一起来包紧病人手掌,以使向下包合并拉紧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实现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对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
另一方面,以使所述母魔术贴A2021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2011不同位置且以使所述母魔术贴B2022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2012不同位置,即可实现所述手掌固定套20大小及松紧度均可调,以使能紧密的套固于手宽大小不同的病人手掌外,使得本申请使用适应性强。
并且,所述手掌固定套20为分体式结构,简易撕开所述母魔术贴A2021与所述公魔术贴A2011,并简易撕开所述母魔术贴B2022与所述公魔术贴B2012,既便于本申请所述手掌固定套20的快速脱拿,使得本申请拆拿快捷,方便省力,使得便于在需要查看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情况时脱掉本申请所述手掌固定套20。
同时,当需要查看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止血情况时,直接随手的脱掉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即可,所述U型夹板201则可无需拆卸,使得本申请所述手掌固定套20使用户更加便利。
且当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用脏时,即可将其更换,并使用一新的倒U型约束带202连接固定至所述U型夹板201上,使得不用更换整个所述手掌固定套20,使得本申请使用起来更加省材。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所述U型夹板201左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左凹阶2013,所述U型夹板201右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右凹阶2014;所述公魔术贴A2011贴设于所述左凹阶2013;所述公魔术贴B2012贴设于所述右凹阶2014;
其中,所述母魔术贴A2021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2011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201左侧面相齐平;所述母魔术贴B2022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2012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201右侧面相齐平。
如此,即使得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与所述U型夹板201相连接固定时,所构成的所述手掌固定套20整体对称性好及更加美观大气,使得病人左手掌及右手掌均可穿戴适用,以使本申请可作为左手掌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1000使用及作为右手掌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1000使用,使得本申请使用通用性强。
同时,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上端面中部向上设有一连接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的大拇指套筒2023,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后上部向下连接有一适于包合病人手掌的位于大拇指与手腕之间的部位的防脱限位带2024,所述防脱限位带2024左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后上部,右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后上部。
由此,则可理解,通过设置所述大拇指套筒2023,即便于其套设在病人大拇指外,其连接部周缘也能起到一定的压固压紧作用,以使所设置的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能更好的被包合压固。
并且,病人在穿戴好本申请时,所述防脱限位带2024能紧密的包合病人手掌的位于大拇指与手腕之间的部分,使得本申请在病人手掌上穿戴好后不易向病人食指端头所在方向滑动移位,使得本申请使用固定性好。
再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左牵拉块2025;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右牵拉块2026。
由此,当需要向下牵拉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及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或需要向上牵拉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下部及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下部时,均可对应的手持所述左牵拉块2025及所述右牵拉块2026来进行使力,使得本申请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使用便捷。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左握环2027;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右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右握环2028。
由此,在使用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时,即可先拿捏所述左握环2027及所述右握环2028来对其进行定向定位,而后,即可再手持所述左牵拉块2025及所述右牵拉块2026来向下使力对其进行牵拉,以使所述母魔术贴A2021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2011外,并以使所述母魔术贴B2022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2012外,以将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与所述U型夹板201相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U型夹板201内壁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2015,所述软体护垫2015优选为海绵块,所述U型夹板201中下部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软体护垫2015内壁的排汗透气孔2016。
由此,病人手掌长时间的穿戴本申请,所设置的多个所述排汗透气孔2016能对病人手掌很好的进行排汗透气,使得能尽量的避免病人手掌出汗而滋生细菌,使得本申请使用健康卫生。
同时,所述软体护垫2015为海绵块,使得具有一定的弹性及伸缩性,使得其相对的一面之间夹紧间隙可调,以适配手掌宽度不同的病人手掌的卡入,使得本申请使用适应性更强。
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撕膜101、第一隔离膜102、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第二隔离膜104及第二撕膜105;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上端面及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下底面均为粘性面,所述第一撕膜101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撕膜101边缘设有一第一撕袢1011;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上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上端面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其下底面的过液孔1041;所述第二撕膜105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下底面,且所述第二撕膜105边缘设有一第二撕袢1051。
由此,先手捏所述第二撕袢1051拿掉所述第二撕膜105,将所述第二隔离膜104粘设至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再手捏所述第一撕袢1011拿掉所述第一撕膜101,而后,即可将所述U型夹板201夹固在病人手掌外,再将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连接至所述U型夹板201,即使得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能对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进行罩合式压迫,以实现对相应穿刺点进行包合压迫止血,在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对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进行罩合式压迫时,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上端面粘性面即可粘固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内顶面,使得其不易被罩合式压迫时出现移位及旋转,使得其固定效果更优。
并且,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所残留的部分血渍等即可通过多个所述过液孔1041被吸附引流至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中,使得本申请使用效果极佳,使用也更干净卫生,不易有血渍溢出。
且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申请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还包括止血药液及隔离框106;
其中,所述止血药液吸附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内;所述隔离框106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上端面之间,并过盈配合的框设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外。
由此,则可理解,本申请在套固于病人手掌外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被压迫,其内所吸附的止血药液即可经多个所述过液孔1041溢出至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来对其进行止血,使得本申请对于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的压迫止血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并且,使用前,所述隔离框106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上端面之间,并过盈配合的框设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外,所述第二撕膜105粘设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下底面以将多个所述过液孔1041密封,使得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被完全密封,使得其中吸附有的止血药液使用前不易蒸发及流失,使得其使用可靠。
且在使用时,所述隔离框106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102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104上端面之间,并依然过盈配合的框设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103外,使得其中所吸附的止血药液不易经其周缘外流导致流失浪费,使得其使用更加的可靠。
且还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所构成的整体包括适于抵贴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内顶面的第一抵贴部10b及适于抵贴所述倒U型约束带202其中一侧面的第二抵贴部10c,所述第一抵贴部10b设有所述大拇指套筒2023。
由此,即使得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10面积大,其中的所述第一抵贴部10b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其中的所述第二抵贴部10c可较好的贴合至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周缘部位,使得病人手掌背面与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穿刺点压迫面积大,压迫止血效果能达到最佳。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及适于套设至病人手掌外的手掌固定套;
所述手掌固定套上中部向上开设有以使大拇指伸出的大拇指穿套孔;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手掌固定套内顶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的大拇指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固定套包括用以夹固手掌的U型夹板及用以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倒U型约束带;
所述倒U型约束带为非弹性面料制作,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左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下部与所述U型夹板右上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上端面中部向上开设有所述大拇指穿套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A,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一层公魔术贴B;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A,右下部内端面设置有一层母魔术贴B;
当所述母魔术贴A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不同位置且所述母魔术贴B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不同位置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高度可调,以使压紧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至病人虎口穿刺部位的松紧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左凹阶,所述U型夹板右侧面上部向内开设有一右凹阶;所述公魔术贴A贴设于所述左凹阶;所述公魔术贴B贴设于所述右凹阶;
所述母魔术贴A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A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左侧面相齐平;所述母魔术贴B粘设至所述公魔术贴B外时,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下部外端面与所述U型夹板右侧面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约束带上端面中部向上设有一连接于所述大拇指穿套孔的大拇指套筒,且所述倒U型约束带后上部向下连接有一适于包合病人手掌的位于大拇指与手腕之间的部位的防脱限位带,所述防脱限位带左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后上部,右端连接至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后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左牵拉块;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侧面前下部及后下部分别连接有一右牵拉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约束带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左握环;所述倒U型约束带右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右握环。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板内壁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所述U型夹板中下部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软体护垫内壁的排汗透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撕膜、第一隔离膜、压迫止血用海绵垫、第二隔离膜及第二撕膜;
所述第一撕膜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撕膜边缘设有一第一撕袢;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其下底面的过液孔;所述第二撕膜可撕拿的粘设于所述第二隔离膜下底面,且所述第二撕膜边缘设有一第二撕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口压迫止血贴还包括止血药液及隔离框;
所述止血药液吸附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内;所述隔离框粘固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下底面与所述第二隔离膜上端面之间,并过盈配合的框设于所述压迫止血用海绵垫外。
CN202120268422.2U 2021-01-29 2021-01-29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4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8422.2U CN215384310U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8422.2U CN215384310U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4310U true CN21538431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842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4310U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4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6071B2 (en) Invertible wound dres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90208844A1 (en) Skin care mask glove and mask sock
CN210644114U (zh) 一种调节式压迫止血敷料
CN215384310U (zh)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CN112869819A (zh) 虎口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CN215651998U (zh) 一种体检中心护理专用采血包扎带
CN215307404U (zh) 一种健康环保型的透气创可贴
JP2017144034A (ja) 駆血兼止血テープ
CN211068636U (zh) 一种胃肠减压用胃管固定结构
CN200998277Y (zh) 采血针眼压迫止血带
WO2004019759A2 (en) Enclosure for a blood pressure cuff
CN113491558A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压迫止血器
CN207837602U (zh) 一种急救护理用止血器
CN206183278U (zh) 指脉氧仪用隔离指套
JP2558818Y2 (ja) 止血用貼付材
CN216676602U (zh) 一种临床输液留置针固定结构
CN217339119U (zh) 一种加压止血敷料
CN219721073U (zh) 一种产后止血外用贴
CN218484747U (zh) 一种改良型透明敷贴
CN211633770U (zh) 一种耳廓畸形整形术后的耳部束紧护理套
CN21358825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
CN217696715U (zh) 外科止血绷带
CN212816261U (zh) 一种用于静脉取血的施压固定装置
CN215018357U (zh) 一种体检中心护理用的采血包扎带
CN215739233U (zh) 一种伤口压迫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