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9658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9658U
CN215379658U CN202121756332.4U CN202121756332U CN215379658U CN 215379658 U CN215379658 U CN 215379658U CN 202121756332 U CN202121756332 U CN 202121756332U CN 215379658 U CN215379658 U CN 21537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box
wall
monitoring system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63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
祝劲
谢亮
陈玉全
林云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ingdom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ingdom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ingdom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ingdom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63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9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箱盖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元器件,箱盖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内滑移设有制冷片,安装孔内设有用于驱动制冷片滑移的驱动机构,箱盖朝向元器件的侧壁设有集冷盒,若干散热孔均与集冷盒内部连通,集冷盒朝向元器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制冷孔,集冷盒内设有用于将集冷盒内的冷气吹向制冷孔的吹风机构。本申请具有对元器件降温散热的效果,尽量避免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能效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目前,居民用电在我国的电力能源消耗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因此做好居民用电的能效监测对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具有推进作用。
相关技术中,对电力能效监测数据的采集一般是电力部门通过电力能效监测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电力能效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元器件容易发热,若元器件长时间在发热的状态下工作,元器件容易发生老化,降低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电力能效监测装置内的元器件在工作时容易发热而导致元器件老化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箱盖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元器件,所述箱盖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移设有制冷片,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驱动制冷片滑移的驱动机构,所述箱盖朝向元器件的侧壁设有集冷盒,若干所述安装孔均与集冷盒内部连通,所述集冷盒朝向元器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制冷孔,所述集冷盒内设有用于将集冷盒内的冷气吹向制冷孔的吹风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制冷片通电后,制冷片迅速降温,进而制冷片上的冷气进入集冷盒内并通过若干冷却孔流动至箱体内,实现了对箱体内的元器件降温,且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制冷片在安装孔内滑移,增大了制冷片上的冷气进入集冷盒内的面积,同时利用吹风机构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吹入箱体内,加快了对箱体内元器件的散热速度,尽量避免箱体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工作,延长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以及散热块,所述电机的机体安装在安装孔的一侧孔壁上,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另一侧孔壁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并在安装孔内滑移,所述制冷片设置在散热块朝向集冷盒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带动散热块在安装孔内滑移,进而带动制冷片沿安装孔的长度方向滑移,增大了制冷片对集冷盒内的制冷面积。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孔壁上设有密封伸缩环,所述密封伸缩环的内环壁与散热块的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散热块在安装孔内的滑移,密封伸缩环发生形变,并封堵散热块与安装孔孔壁之间的空间,降低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散热块与安装孔孔壁之间的空间流动出箱盖侧壁外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与制冷片电连接的两个风扇,所述集冷盒的内侧壁且位于风扇的两侧均设有支杆,两所述支杆的相对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远离支板的一端与风扇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集冷盒内设有用于摆动杆转动的摆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制冷片通电后,启动风扇,以便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吹向箱体内,风扇在吹风过程中,利用摆动组件驱动摆动杆转动,进而带动风扇转动,增大了风扇的吹风面积,加快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进入箱体内的概率,提高了对元器件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集冷盒的内侧壁设有支板,所述齿条滑移设置在支板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的两侧壁轴心处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齿轮的一端穿过支杆并与摆动杆同轴连接,所述支杆的侧壁设有供连接杆转动的转动孔,所述支板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的往复滑移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往复滑移件驱动齿条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进而带动齿轮转动,随着齿轮的转动,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风扇转动,增大了风扇的吹风面积。
可选的,所述往复滑移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齿条两侧端壁的永磁铁,所述支板上且位于齿条的两侧均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和永磁铁正对设置,所述电磁铁和永磁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条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时,对其中一个电磁铁通电,进而其中一个永磁铁带动齿条向通电后的其中一个电磁铁方向滑移;对另一个电磁铁通电,进而另一个永磁铁带动齿条向通电后的另一个电磁铁方向滑移,最终使得齿条沿自身长度方向往复滑移;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可选的,所述支板的顶壁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支板的一端与集冷盒的内顶壁相连,所述支板设置在集冷盒的两侧内壁之间,两个所述侧板、支板的顶壁和集冷盒的两侧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保温室,所述侧板的侧壁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旋转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侧板,使得两个侧板、支板和集冷盒的两侧内壁之间围合形成保温室,减小了集冷盒内储存冷气的空间,加快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进入箱体内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对元器件的散热速度。
可选的,所述集冷盒的内底壁设有吸湿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冷盒内的温度较低,且箱体内的温度过高时,集冷盒的内底壁容易粘附水珠,利用吸湿布层吸附粘附在集冷盒内底壁的水珠,尽量避免水珠通过冷却孔流入箱体内的元器件上,以便元器件稳定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制冷片通电后,制冷片迅速降温,进而制冷片上的冷气进入集冷盒内并通过若干冷却孔流动至箱体内,实现了对箱体内的元器件降温,尽量避免箱体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工作,延长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2.将制冷片通电后,启动风扇,加快了集冷盒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进入箱体内的概率,提高了对元器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沿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箱盖;3、元器件;4、安装孔;5、制冷片;6、驱动机构;61、电机;62、丝杆;63、散热块;64、密封伸缩环;7、集冷盒;8、制冷孔;9、吹风机构;91、风扇;92、支杆;93、摆动杆;10、摆动组件;101、齿条;102、齿轮;103、支板;104、连接杆;105、转动孔;106、侧板;107、旋转孔;11、往复滑移件;111、永磁铁;112、电磁铁;113、弹簧;12、吸湿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参照图1和图2,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箱体1,箱体1顶壁安装有箱盖2,箱体1的内底壁设有若干元器件3。箱盖2的顶壁设有若干安装孔4,安装孔4呈长孔状设置,本实施例中,安装孔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安装孔4呈长方形设置,三个安装孔4沿箱盖2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每个安装孔4的长度方向均与箱盖2的长度方向同向,安装孔4内滑移设有制冷片5,本实施例中,制冷片5的冷面朝向元器件3设置,制冷片5的热面背向元器件3设置,安装孔4内设有用于驱动制冷片5滑移的驱动机构6。
箱盖2朝向元器件3的侧壁固定设有集冷盒7,集冷盒7朝向箱盖2的侧壁设为开口状,若干安装孔4均与集冷盒7内部连通,集冷盒7朝向元器件3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制冷孔8,集冷盒7内设有用于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吹向制冷孔8的吹风机构9。
散热时,将制冷片5接通电源后,制冷片5的冷面一侧快速降温,进而实现了对集冷盒7内部的温度降温,同时利用驱动机构6驱动制冷片5在安装孔4内滑移,增大了制冷片5对集冷盒7内部的散热面积,并利用吹风机构9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吹向制冷孔8,最终集冷盒7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制冷孔8吹向箱体1内部的元器件3,实现了对元器件3的快速降温,尽量避免元器件3因长时间工作后温度过高而发生老化的现象,延长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由于集冷盒7内的温度较低,若元器件3产生的高温热量与集冷盒7的内底壁接触时,集冷盒7的内底壁容易出现大量水珠,并且水珠容易通过若干制冷孔8流向箱体1内的元器件3上,对元器件3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
本实施例中,集冷盒7的内顶壁设有吸湿布层12,利用吸湿布层12对集冷箱内底壁的水珠起到吸水的作用,尽量避免水珠通过制冷孔8流入箱体1内,以便元器件3稳定工作,延长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电机61的机体安装在安装孔4的一侧短边孔壁,电机61的驱动周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杆62,丝杆62远离电机61的一端与安装孔4的另一侧短边孔壁转动连接,丝杆62上螺纹连接有散热块63,散热块63滑移设置在安装孔4内,制冷片5固定散热块63朝向集冷盒7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散热块63为铝材质,具有良好的吸热和散热效果,且制冷片5的热面朝向散热块63,通过散热块63对制冷片5的热面起到散热效果。启动电机61,电机61驱动丝杆62正反转动,带动散热块63在安装孔4内往复滑移,进而制冷片5随着散热块63同步滑移,增大了制冷片5对集冷盒7内部的制冷面积。
参照图2,安装孔4的孔壁设有密封伸缩环64,密封伸缩环64的外环壁胶粘固定在安装孔4的孔壁,密封伸缩环64的内环壁紧贴在散热块63的侧壁,随着散热块63在安装孔4内的滑移,利用密封伸缩环64封堵散热块63与安装孔4孔壁之间的空间,进而避免集冷盒7内的冷气通过散热块63与安装孔4孔壁之间的空气散出箱盖2外。
参照图2和图3,吹风机构9包括两个风扇91,两个风扇91沿安装孔4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集冷盒7内且位于风扇91的两侧均设有支杆92,支杆92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端和竖直端,支杆92的水平端均固定在集冷盒7的内侧壁,两个支杆92的竖直端且朝向风扇91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摆动杆93,摆动杆93水平设置,摆动杆93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孔4的长度方向同向,且两个摆动杆93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摆动杆93远离支杆92的竖直端侧壁与风扇91的外壳转动连接,集冷盒7内设有用于驱动摆动杆9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的摆动组件10。
本实施例中,两个风扇91均与制冷片5电连接,当制冷片5工作后,风扇91工作,利用摆动组件10驱动摆动杆93沿自身周向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进而带动风扇91的机壳转动,增大了风扇91的吹风面积,以便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制冷孔8吹向箱体1内的元器件3,提高了对元器件3的散热速度。
参照图3和图4,摆动组件10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101,齿条101上的锯齿位于齿条101的顶壁,集冷盒7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板103,支板103的一侧端壁固定在集冷盒7的一侧内壁,支板103的另一侧端壁固定连接在集冷盒7的另一侧内壁,支板103和齿条101的长度方向均与集冷盒7的宽度方向同向,支板103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101沿集冷盒7的宽度方向滑移的往复滑移件11。齿条101的底壁设有燕尾块,支板103的顶壁且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供燕尾块滑移的燕尾槽,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对齿条101在支板103上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
齿条101上啮合设有齿轮102,齿轮102的两侧壁轴心处均固定设有连接杆104,两个连接杆104分别与两个支杆92的竖直端一一对应,支杆92的竖直端侧壁设有转动孔105,摆动杆93远离齿轮102的一端穿过转动孔105并与连接杆104同轴固定连接,连接杆104转动连接在转动孔105内。
当利用往复滑移件11驱动齿条101在支板103上往复滑移时,进而齿条101带动齿轮10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进而齿轮102带动摆动杆93转动,从而风扇91通过摆动杆93同步转动,增大了风扇91对集冷盒7内的吹风面积。
参照图2和图3,支板103的顶壁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侧板106,两个侧板106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04一一对应,侧板106的侧壁设有供连接杆104穿过的旋转孔107,连接杆104转动连接在旋转孔107内。
本实施例中,侧板106的下沿固定焊接在支板103的顶壁边缘处,侧板106的上沿固定焊接在箱盖2的底壁,侧板106的两侧壁端壁分别与集冷盒7的两侧内壁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支板103、两个侧板106和集冷盒7的两侧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保温室;侧板106的设置,减小了集冷盒7内部的空间,加快了集冷盒7内部的降温面积。
参照图4和图5,往复滑移件11包括固定设置在齿条101两侧端壁上的永磁铁111,支板103的顶壁且位于齿条10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电磁铁112,电磁铁112和永磁铁111正对设置,电磁铁112和永磁铁111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弹簧113,弹簧113的一端与电磁铁112相连,弹簧113的另一端与永磁铁111相连。
使用时,先对其中一个电磁铁112通电,其中一个电磁铁112产生电磁铁112,进而其中一个永磁铁111向通电后的电磁铁112方向移动,进而其中一个弹簧113压缩,同时另一个弹簧113拉伸,使得齿条101向通电后的电磁铁112方向滑移;然后对通电后的其中一个电磁铁112断电,并对另一个电磁铁112通电,进而另一个永磁铁111带动齿条101向另一个电磁铁112方向滑移;重复上述步骤,使得齿条101沿自身轴向往复滑移,使得齿条10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将冷却片通电,进而冷却片的冷面产生低温,同时启动电机61,驱动丝杆62转动,带动散热块63在安装孔4内滑移,增大了冷却片上的冷气散布到集冷盒7内的面积,同时启动风扇91,风扇91的叶片旋转,以便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快速通过若干冷却孔进入箱体1内部,以实现对元器件3的降温。
同时对其中一个电磁铁112通电,电磁铁112通电产生磁场,进而其中一个永磁铁111带动齿条101向靠近通电后的电磁铁112方向滑移,然后将其中一个电磁铁112断电,利用其中一个弹簧113的弹力,使得齿条101复位;再对另一个电磁铁112通电,进而另一个永磁铁111带动齿条101向通电后的另一个电磁铁112方向滑移,最终使得齿条101沿自身长度方向往复滑移,随着齿条101的滑移,带动齿轮10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进而齿轮102通过连接杆104带动摆动杆93转动,从而风扇91转动,增大了风扇91对动集冷盒7内冷气的面积,提高了风扇91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通过若干冷却孔吹入箱体1内的速度,最终实现了对元器件3的降温散热,尽量避免元器件3因为工作温度过高而损坏,延长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上的箱盖(2)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若干元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内滑移设有制冷片(5),所述安装孔(4)内设有用于驱动制冷片(5)滑移的驱动机构(6),所述箱盖(2)朝向元器件(3)的侧壁设有集冷盒(7),若干所述安装孔(4)均与集冷盒(7)内部连通,所述集冷盒(7)朝向元器件(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制冷孔(8),所述集冷盒(7)内设有用于将集冷盒(7)内的冷气吹向制冷孔(8)的吹风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丝杆(62)以及散热块(63),所述电机(61)的机体安装在安装孔(4)的一侧孔壁上,所述电机(61)的驱动轴与丝杆(62)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丝杆(62)的另一端与安装孔(4)的另一侧孔壁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块(63)螺纹连接在丝杆(62)上并在安装孔(4)内滑移,所述制冷片(5)设置在散热块(63)朝向集冷盒(7)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孔壁上设有密封伸缩环(64),所述密封伸缩环(64)的内环壁与散热块(63)的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9)包括与制冷片(5)电连接的两个风扇(91),所述集冷盒(7)的内侧壁且位于风扇(91)的两侧均设有支杆(92),两所述支杆(92)的相对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摆动杆(93),所述摆动杆(93)远离支板(103)的一端与风扇(91)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集冷盒(7)内设有用于摆动杆(93)转动的摆动组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10)包括齿条(101)和齿轮(102),所述集冷盒(7)的内侧壁设有支板(103),所述齿条(101)滑移设置在支板(103)上,所述齿轮(102)与齿条(101)啮合,所述齿轮(102)的两侧壁轴心处均设有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104)远离齿轮(102)的一端穿过支杆(92)并与摆动杆(93)同轴连接,所述支杆(92)的侧壁设有供连接杆(104)转动的转动孔(105),所述支板(103)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101)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的往复滑移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滑移件(11)包括分别设置在齿条(101)两侧端壁的永磁铁(111),所述支板(103)上且位于齿条(101)的两侧均设有电磁铁(112),所述电磁铁(112)和永磁铁(111)正对设置,所述电磁铁(112)和永磁铁(111)之间通过弹簧(1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3)的顶壁两侧均设有侧板(106),所述侧板(106)远离支板(103)的一端与集冷盒(7)的内顶壁相连,所述支板(103)设置在集冷盒(7)的两侧内壁之间,两个所述侧板(106)、支板(103)的顶壁和集冷盒(7)的两侧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保温室,所述侧板(106)的侧壁设有供连接杆(104)穿过的旋转孔(1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冷盒(7)的内底壁设有吸湿布层(12)。
CN202121756332.4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Active CN21537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6332.4U CN21537965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6332.4U CN21537965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9658U true CN21537965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3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6332.4U Active CN21537965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9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57471A1 (zh) 空调外机及空调
CN113271504A (zh) 一种基于网络路由器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
CN114336381B (zh) 一种散热低压开关柜
CN21537965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能效监测系统
CN21446815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背光框
CN213752855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储能箱
CN210075805U (zh) 一种空调机控制箱的自散热结构
CN216216192U (zh) 一种散热性强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外壳
CN11497689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除湿除尘功能的配电柜
CN211607149U (zh) 一种高性能柜体的一体成型设备控制设备
CN112489947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变压器
CN210663108U (zh) 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
CN218603493U (zh) 一具有高性能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的设备
CN201037720Y (zh) 电能驱动的多床切换式吸附发生器
CN211063543U (zh) 一种开关磁阻控制器散热底板
CN201037715Y (zh) 带有加热、冷却装置的立式吸附发生器
CN215927823U (zh) 一种可防尘降温的离心通风机
CN104533729A (zh) 一种隔尘排风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轮毂冷却系统
CN215663958U (zh) 一种汽油复合抗爆剂研发用降噪型制冷设备
CN218816841U (zh) 一种节能型空压机组
CN211370776U (zh) 一种大型pmsm直流风扇
CN216198968U (zh) 节能型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
CN210470134U (zh) 一种具有良好制冷效果的变桨柜
CN217110558U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塔
CN21798473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绕线机用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