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7955U -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7955U
CN215367955U CN202121864551.4U CN202121864551U CN215367955U CN 215367955 U CN215367955 U CN 215367955U CN 202121864551 U CN202121864551 U CN 202121864551U CN 215367955 U CN215367955 U CN 215367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support column
elastic component
building suppor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45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承明秋
黄爱国
朱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uilding Design Inst Co L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uilding Design Inst Co 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uilding Design Inst Co L filed Critical Wuxi Building Design Inst Co L
Priority to CN2021218645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7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7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7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抗震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包括固定座、建筑支撑柱,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地基上,所述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建筑支撑柱沿竖向滑移连接在支撑块的上方。所述支撑块与建筑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轴线平行于支撑块的滑移方向。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抗震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发展的主流,为了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建筑物通常会采用一些抗震结构做支撑。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4181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抗震结构,包括混凝土墩,混凝土墩底端固定连接在地基上,混凝土墩顶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纹杆,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正上方设置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建筑支撑柱,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抗震机构。第二连接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每个固定板正上方均放置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第一横板,每个第一横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竖杆,第一竖杆杆体上套设有弹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建筑物抗震结构只能对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不具有水平方向的抗震能力,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包括固定座、建筑支撑柱,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地基上,所述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建筑支撑柱沿竖向滑移连接在支撑块的上方,所述支撑块与建筑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轴线平行于支撑块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支撑柱为建筑提供支撑,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竖向的震动时,第一弹性件为建筑物提供缓冲,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时,建筑物带动建筑支撑柱沿水平方向晃动,建筑支撑柱带动支撑块沿水平方向晃动,第二弹性件对支撑块提供缓冲,从而达到了抗震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建筑物具有竖向和水平方向的抗震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滑移方向与支撑块的滑移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弹性件的轴线,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沿水平方向晃动时,带动建筑支撑柱、支撑块沿水平的方向晃动,支撑块的晃动方向可拆解成分别沿第二弹性件轴线的晃动和第三弹性件轴线的晃动,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相互配合共同对支撑块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可对建筑物的不同水平方向进行缓震,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抵触于建筑支撑柱的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柱对建筑支撑柱的竖向震动进行缓冲,提高了建筑支撑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建筑支撑柱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于导向套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与导向套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套滑动配合,对第一弹性件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第一弹性件伸缩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第一弹性件对建筑支撑柱的缓冲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建筑支撑柱位于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内连接有水平缓冲组件,所述水平缓冲组件环绕建筑支撑柱分布有四组,所述水平缓冲组件抵触在防护罩的内侧壁与建筑支撑柱的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水平缓冲组件对建筑支撑柱的水平晃动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支撑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水平缓冲组件包括抵触板、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呈水平设置,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防护罩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弹性件用于驱使抵触板朝向建筑支撑柱移动,所述抵触板抵触于建筑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缓冲弹性件相互配合,对建筑支撑柱沿各个水平方向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建筑支撑柱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缓冲弹性件靠近建筑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于抵触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板与连接块铰接,使得建筑支撑柱沿水平方向晃动时,抵触板能够始终贴合于建筑支撑柱,提高了抵触板与建筑支撑柱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抵触板对建筑支撑柱的抵触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呈水平设置,所述滑动套内滑动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罩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弹性件套设在滑动套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套与固定杆滑动配合,对缓冲弹性件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缓冲弹性件伸缩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缓冲弹性件、连接块、抵触板相互配合下对建筑支撑柱的缓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支撑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建筑物具有竖向和水平方向的抗震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设置支撑座、第三弹性件,使得第三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配合下,提高了建筑物沿各个不同的水平方向的缓震效果;
3.水平缓冲组件包括抵触板、缓冲弹性件,四个缓冲弹性件的相互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支撑柱的水平方向的缓震效果,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座;11、安装槽;12、防护罩;2、建筑支撑柱;21、导向杆;3、支撑座;31、容纳槽;32、弹性柱;4、支撑块;41、导向套;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三弹性件;8、水平缓冲组件;81、抵触板;82、缓冲弹性件;83、连接块;84、滑动套;8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包括固定座1、建筑支撑柱2,固定座1固定连接在地基上,建筑支撑柱2为建筑提供支撑。固定座1的上表面开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沿水平滑动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上表面开有容纳槽31,容纳槽31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支撑块4,支撑块4的滑动方向与支撑座3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建筑支撑柱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支撑块4的上方,建筑支撑柱2与支撑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5。容纳槽3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件6,支撑块4位于两个第二弹性件6之间,两个第二弹性件6同轴设置,第二弹性件6固定连接于支撑块4,支撑块4沿第二弹性件6的轴线移动。安装槽1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性件7,两个第三弹性件7同轴设置,第三弹性件7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弹性件6的轴线,支撑座3位于两个第三弹性件7之间,第三弹性件7固定连接于支撑座3,支撑座3沿第三弹性件7的轴线滑移。第一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6、第三弹性件7均为压簧。
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竖向的震动时,第一弹性件5为建筑支撑柱2提供缓冲,从而使得建筑物具有沿竖向的抗震性能。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时,建筑物带动建筑支撑柱2沿水平方向晃动,建筑支撑柱2带动支撑块4沿水平方向晃动,支撑块4的晃动方向可拆解成分别沿第二弹性件6轴线的晃动和第三弹性件7轴线的晃动。第二弹性件6和第三弹性件7相互配合共同对支撑块4起到缓冲的效果,进而对建筑支撑柱2和建筑物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使得建筑物具有沿水平方向的抗震性能,达到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效果。
参照图2,为了提高第二弹性件6伸缩时的稳定性,建筑支撑柱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导向杆21呈竖向设置。支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1,导向杆21的底端滑动穿设于导向套41内,第一弹性件5套设在导向套41的外侧。
导向杆21与导向套41滑动配合,对第一弹性件5起到了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第一弹性件5伸缩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支撑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呈竖向设置的弹性柱32,弹性柱32为橡胶材质制成,容纳槽31位于两个弹性柱32之间。弹性柱3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建筑支撑柱2的底壁。
两个弹性柱32为建筑支撑柱2提供支撑,同时为建筑支撑柱2的竖向震动提供缓冲,从而提高了建筑支撑柱2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固定座1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内部呈中空状,防护罩12的上侧和下侧均呈开口状,建筑支撑柱2位于防护罩12的内部中心。防护罩12的四个竖向内侧壁均连接有水平缓冲组件8,四组水平缓冲组件8关于建筑支撑柱2的轴线旋转对称分布。
参照图1和图2,水平缓冲组件8包括抵触板81、缓冲弹性件82,缓冲弹性件82呈水平设置,缓冲弹性件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罩12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3,连接块83铰接于抵触板81,抵触板81背离连接块83的一侧贴合于建筑支撑柱2。
缓冲弹性件82对连接块83施加弹性力,驱使连接块83朝向建筑支撑柱2移动,连接块83带动抵触板81朝向建筑支撑柱2移动,使得抵触板81紧紧贴合于建筑支撑柱2。
建筑支撑柱2沿水平方向晃动时,建筑支撑柱2的晃动方向均可拆解成分别沿两个相互垂直的缓冲弹性件82的轴线方向的晃动,四个缓冲弹性件82可对建筑支撑柱2的各个水平方向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建筑支撑柱2沿水平方向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由于抵触板81与连接块83铰接,使得建筑支撑柱2在晃动时,抵触板81的板面始终贴合于建筑支撑柱2。提高了抵触板81与建筑支撑柱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抵触板81对建筑支撑柱2抵触的稳定性。
参照图2,另外,为了提高缓冲弹性件82伸缩时的稳定性,连接块83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套84,滑动套84呈水平设置,滑动套84内滑动穿设有固定杆85,固定杆85远离连接块83的一端穿出滑动套84且固定连接于防护罩12的内侧壁。缓冲弹性件82套设在滑动套84的外侧。
滑动套84与固定杆85滑动配合,对缓冲弹性件82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缓冲弹性件82伸缩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竖向的震动时,第一弹性件5和弹性柱32为建筑支撑柱2提供缓冲,从而使得建筑物具有沿竖向的抗震性能。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时,建筑物带动建筑支撑柱2沿水平方向晃动,建筑支撑柱2的晃动方向均可拆解成分别沿两个相互垂直的缓冲弹性件82的轴线方向的晃动,四个缓冲弹性件82可对建筑支撑柱2的各个水平方向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建筑支撑柱2沿水平方向的抗震性能。
建筑支撑柱2带动支撑块4沿水平方向晃动,支撑块4的晃动方向可拆解成分别沿第二弹性件6轴线的晃动和第三弹性件7轴线的晃动。第二弹性件6和第三弹性件7相互配合共同对支撑块4起到缓冲的效果,进而对建筑支撑柱2和建筑物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使得建筑物具有沿水平方向的抗震性能,达到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建筑支撑柱(2),所述固定座(1)固定连接在地基上,所述固定座(1)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块(4),所述建筑支撑柱(2)沿竖向滑移连接在支撑块(4)的上方,所述支撑块(4)与建筑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性件(5),所述固定座(1)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6),所述第二弹性件(6)的轴线平行于支撑块(4)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滑移方向与支撑块(4)的滑移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座(1)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7),所述第三弹性件(7)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弹性件(6)的轴线,所述第三弹性件(7)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柱(32),所述弹性柱(32)抵触于建筑支撑柱(2)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支撑柱(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所述支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1),所述导向杆(21)滑动穿设于导向套(4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5)套设与导向套(4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连接有防护罩(12),所述建筑支撑柱(2)位于防护罩(12)内,所述防护罩(12)内连接有水平缓冲组件(8),所述水平缓冲组件(8)环绕建筑支撑柱(2)分布有四组,所述水平缓冲组件(8)抵触在防护罩(12)的内侧壁与建筑支撑柱(2)的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缓冲组件(8)包括抵触板(81)、缓冲弹性件(82),所述缓冲弹性件(82)呈水平设置,所述缓冲弹性件(82)的一端连接于防护罩(12)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弹性件(82)用于驱使抵触板(81)朝向建筑支撑柱(2)移动,所述抵触板(81)抵触于建筑支撑柱(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82)靠近建筑支撑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3),所述连接块(83)铰接于抵触板(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3)上连接有滑动套(84),所述滑动套(84)呈水平设置,所述滑动套(84)内滑动穿设有固定杆(85),所述固定杆(8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罩(12)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弹性件(82)套设在滑动套(84)的外侧。
CN202121864551.4U 2021-08-10 2021-08-10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Active CN215367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4551.4U CN215367955U (zh) 2021-08-10 2021-08-10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4551.4U CN215367955U (zh) 2021-08-10 2021-08-10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7955U true CN21536795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4551.4U Active CN215367955U (zh) 2021-08-10 2021-08-10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7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4431B (zh)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CN112821306B (zh) 一种抗震型电缆桥架
CN110966345B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88847B (zh) 一种具有抗震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0563670U (zh) 一种房屋抗震结构
CN211117357U (zh) 一种建筑设备隔震安装座
CN20650617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底座
CN109826894A (zh) 一种弹簧式面减震装置
CN215367955U (zh) 建筑高稳定性抗震结构
CN21380595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0529994U (zh) 一种层间隔震结构多维隔震减震装置
CN210658714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抗震支座
CN211172063U (zh) 一种具有防震效果的浇筑式建筑基座
CN217328262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装置防震抗震底座
CN215106074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连接结构
CN110821809A (zh) 一种矿用泵测试用减震台座
CN217000273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模块化房屋底座
CN111809763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抗震支座
CN211525427U (zh) 一种电梯主机减震装置
CN212247528U (zh) 一种全悬浮避振式全自动洗脱机
CN2186439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CN212995513U (zh) 一种椅座弹簧的安装固定结构
CN205378398U (zh) 一种防震机柜底座
CN21510761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抗震型支撑结构
CN217125679U (zh) 工程材料放置用地面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