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1794U -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1794U
CN215351794U CN202120937489.0U CN202120937489U CN215351794U CN 215351794 U CN215351794 U CN 215351794U CN 202120937489 U CN202120937489 U CN 202120937489U CN 215351794 U CN215351794 U CN 21535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ase
sleeve
groups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74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c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c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c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c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74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1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底座内部远离第二固定杆的另一侧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底座内部两端靠近传动箱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两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三传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套管、支杆和伸缩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跑步机产生的震动进行消减,保证跑步机不会因强烈的震动而造成跑步机内部的元件受损,加强跑步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生命在于运动,加强身体锻炼才能使身体保持年轻和活力,另外身体锻炼也是肥胖人群减肥的有效措施,跑步是最好的身体锻炼方式之一,只要一双舒适的鞋子,就可以开始健康之旅,跑步是有氧呼吸运动的一种,跑步20分钟之后脂肪就开始燃烧,通过跑步,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但现有的跑步机存在一些不足:
1、现有的跑步机大多都是家用式的,体型比较大,占用空间也大,只能放置在家或健身房使用,当需要或户外时,搬运起来比较麻烦;
2、常用的跑步机通常只能保持水平方向的运行,无法对跑步机的角度进行调节,无法模拟真实路况的跑步效果;
3、在跑步机上跑步机会产生较强的震动,时间久了,强烈的震动会损坏跑步机的内部元件,对跑步机进行维修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底座内部远离第二固定杆的另一侧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底座内部两端靠近传动箱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两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的外侧套设有传输带,所述传动箱靠近第一滑槽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管,所述底座内部两端的顶部设有套杆,所述第一套管两端远离传动箱的一侧滑块,所述底座内部两端顶部靠近传动箱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滑块相互适配,所述底座两端的一侧铰接设有第三套管,两组所述第三套管相互远离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栓,两组所述第三套管的内部滑动设有支杆,两组所述支杆相互远离一端的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延伸至第三套管的内部并与螺纹孔相互适配,两组所述支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套管,两组所述第二套管内部的底部设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有支脚,且支脚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杆相互靠近一端的顶部设有扶杆,且扶杆上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套杆靠近传动箱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套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的一侧与顶部和底部皆设有通孔,且通孔与传输带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侧设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1、通过第一传动轮、第一滑槽、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轮、传动箱、第一固定杆、第一套管、第二固定杆、传输带、第二滑槽和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减少了跑步机占用空间,对跑步机的长度进行延展和收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跑步机的便携性;
2、通过第三套管、螺纹孔、支杆和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跑步机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模拟在不同坡面跑步时的状态,从而加强对使用者的适应性,提高跑步机的实用性;
3、通过第二套管、支杆和伸缩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跑步机产生的震动进行消减,保证跑步机不会因强烈的震动而造成跑步机内部的元件受损,加强跑步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套管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传动轮;3、第一滑槽;4、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轮;6、传动箱;7、第一固定杆;8、第一套管;9、套杆;10、第二固定杆;11、传输带;12、第二套管;13、第三套管;14、螺纹孔;15、支杆;16、螺栓;17、伸缩弹簧;18、第二滑槽;19、滑块;20、第三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包括底座1,底座1两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10,两组第二固定杆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轮2,底座1内部远离第二固定杆10的另一侧设有传动箱6,传动箱6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7,两组第一固定杆7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传动轮5,底座1内部两端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3,两组第一滑槽3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传动杆4,第一传动杆4的外侧套设有第三传动轮20,第一传动轮2、第二传动轮5和第三传动轮20的外侧套设有传输带11,传动箱6靠近第一滑槽3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管8,底座1内部两端的顶部设有套杆9,第一套管8两端远离传动箱6的一侧滑块19,底座1内部两端顶部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18,对跑步机的长度进行延展和收纳,第二滑槽18与滑块19相互适配,底座1两端的一侧铰接设有第三套管13,两组第三套管13相互远离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栓16,两组第三套管13的内部滑动设有支杆15,两组支杆15相互远离一端的底部设有螺纹孔14,对跑步机的角度进行调节,螺栓16延伸至第三套管13的内部并与螺纹孔14相互适配,两组支杆1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套管12,两组第二套管12内部的底部设有伸缩弹簧17,对跑步机产生的震动进行消减。
在本实施中,底座1的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有支脚,且支脚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支脚可减少对地面的磨损,两组支杆15相互靠近一端的顶部设有扶杆,且扶杆上套设有防滑套,当握住扶杆时增加扶杆与手的摩擦力,套杆9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套管8的内部,确保第一套管8移动时保障传输带11能够搭在套杆9上,传动箱6的一侧与顶部和底部皆设有通孔,且通孔与传输带11相互适配,确保传输带11能够穿过传动箱6,保证传输带11的运行顺利,传动箱6远离第一固定杆7的一侧设有拉环,便于使用者能够快速对传动箱6进行拉伸。
工作原理:将跑步机放置在需要使用的位置,首先将支杆15在第三套管13的作用下沿着铰接轴转动至一定角度,然后将第三套管13沿着支杆15的外侧向上滑动,第三套管13滑动的同时会带动底座1的一侧向上抬起,当底座1抬升至所需角度时,通过螺栓16在螺纹孔14螺纹的作用下将螺栓16插进支杆15的内部,从而对底座1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接着拉动传动箱6一侧的拉环,使得传动箱6向外移动,传动箱6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套管8在滑块19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滑槽18滑动,传动箱6移动的同时会拉动第一传动杆4沿着第一滑槽3在传输带11的作用下向外滑行,使得传输带11长度加长,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产生的震动,首先会通过铰接轴传输到第三套管13上,使得第三套管13在螺栓16的作用下将支杆15沿着第二套管12的内壁向下滑动,支杆15向下滑动的同时对伸缩弹簧17进行挤压,最后在伸缩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将支杆15向上弹起,这样循环往复的运行即可对跑步时产生的震动进行降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10),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轮(2),所述底座(1)内部远离第二固定杆(10)的另一侧设有传动箱(6),所述传动箱(6)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7),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7)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传动轮(5),所述底座(1)内部两端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3),两组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一传动杆(4)的外侧套设有第三传动轮(20),所述第一传动轮(2)、第二传动轮(5)和第三传动轮(20)的外侧套设有传输带(11),所述传动箱(6)靠近第一滑槽(3)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管(8),所述底座(1)内部两端的顶部设有套杆(9),所述第一套管(8)两端远离传动箱(6)的一侧滑块(19),所述底座(1)内部两端顶部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18),所述第二滑槽(18)与滑块(19)相互适配,所述底座(1)两端的一侧铰接设有第三套管(13),两组所述第三套管(13)相互远离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栓(16),两组所述第三套管(13)的内部滑动设有支杆(15),两组所述支杆(15)相互远离一端的底部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栓(16)延伸至第三套管(13)的内部并与螺纹孔(14)相互适配,两组所述支杆(1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套管(12),两组所述第二套管(12)内部的底部设有伸缩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有支脚,且支脚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杆(15)相互靠近一端的顶部设有扶杆,且扶杆上套设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9)靠近传动箱(6)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套管(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的一侧与顶部和底部皆设有通孔,且通孔与传输带(11)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远离第一固定杆(7)的一侧设有拉环。
CN202120937489.0U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Active CN21535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7489.0U CN21535179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7489.0U CN21535179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1794U true CN215351794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7489.0U Active CN21535179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1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8971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多功能训练装置
CN202777697U (zh) 游泳高拉训练器
US20060205575A1 (en) Waist and belly stretching exerciser
CN215351794U (zh) 一种便携式锻炼身体用体育器材
US5336149A (en) Abdominal and hip exercising apparatus
KR101351985B1 (ko) 힙업 운동기구
CN210114784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腹肌训练装置
CN106799026B (zh) 一种校园升降组合调节式羽毛球训练网架以及操作方法
CN107320896B (zh) 一种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
KR20080003549U (ko) 도르래와 로프를 이용한 전신 신장 운동기구
CN206715164U (zh) 体育教育用体能训练装置
US5643163A (en) Gymnastic apparatus
CN205672440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用的踏跳器
CN212282667U (zh) 高拉训练器
CN213374999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健身器材
CN202777696U (zh) 游泳平拉训练器
CN211050816U (zh) 具有手部拉引式训练结构的跑步机
CN207785743U (zh) 一种组合式体育器械
CN112957671A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柔韧类练习器材
CN206745915U (zh) 篮球起跳力量训练器
CN216258921U (zh) 划船器
CN217220116U (zh) 一种多功能足球颠球训练装置
CN211611452U (zh) 箱体折叠锻炼器
CN202666298U (zh) 拉力仰卧板
CN218046298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