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1008U -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1008U
CN215351008U CN202120587660.XU CN202120587660U CN215351008U CN 215351008 U CN215351008 U CN 215351008U CN 202120587660 U CN202120587660 U CN 202120587660U CN 215351008 U CN215351008 U CN 215351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rainage tube
intelligent
tub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76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悠悠
方一
孙明明
陈艳清
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5876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1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1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1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隔板、引流管、引流瓶、调节装置、液位传感器、排液管、电磁阀以及控制器;其中,隔板固定设置于引流箱的中部,隔板上开设有引流孔;引流管下端穿过引流箱上壁位于隔板上方;引流瓶设置于引流孔上方,其开口与引流管连通;调节装置设置于引流箱上壁内开设的安装腔内;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引流瓶内侧底端;排液管上端设置于引流瓶的底端;电磁阀设置于排液管上;控制器分别与调节装置、液位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对引流管引流的自动停止以及引流管内积液流速的智能控制,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患者进行手术或患者患有体腔积液的情况下,患者体内通常会出现渗血或积液的情况,若不将患者体内的渗血或积液引出,会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不利于患者手术的愈合与恢复,所以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引流设备将患者体内的渗血或积液引流到引流袋或引流容器内,以利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
现有的引流设备只能单纯地引流患者体内的积液或渗血,并不具备自动停止功能,所以在医护人员将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之后,需要在一旁时刻监控患者体内积液的抽取量,并在患者体内积液的抽取量达到医生规定的指标后手动关闭或拔出引流设备,这无疑为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现有的引流设备只能起到引流作用,并不能控制引流设备的引流速度,从而会导致引流速度过快造成流速不稳定,为患者带来极度的不适。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引流设备不能自动停止引流以及不能控制引流速度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引流设备不能自动停止引流以及不能控制引流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箱,所述引流箱的上壁开设有安装腔;
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引流箱的中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引流孔;
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箱的上端,其下端穿过所述引流箱的上壁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引流瓶,所述引流瓶设置于所述引流箱的内部,并设置于所述引流孔的上方,其上端开口与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连通且密封连接;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并与所述引流管对应布置,用于调节所述引流管内积液的流动速度;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引流瓶的底端内侧;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端设置于所述引流瓶的底端外侧,并连通所述引流瓶,其底端延伸至所述隔板的下方;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排液管;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隔板,并分别与所述调节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还包括:
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的下方,并与所述引流管的下端上下对应布置,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还包括:
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的近端分别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外壁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杆的远端分别与所述引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底端,并与所述引流管相对应布置;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侧壁开设的电机槽内,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微型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对应设置于所述齿条的底端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齿条靠近所述引流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还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螺接于所述排液管的下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排液管的下端;
两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两端;
两夹子,两所述夹子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两旋转板,两所述旋转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两端,并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中,还包括:
箱门,所述箱门铰接于所述引流箱开口处的一侧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控制器能够根据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引流瓶内的液位值驱动调节装置对引流管进行挤压,以使引流管停止引流,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设备不能自动停止引流的问题;
(2)通过在引流管下方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器能够获取引流管内积液的流动速度,从而使控制器能够根据引流管内积液的流动速度驱动调节装置挤压引流管,缩小或增加引流管的流通能力,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设备不能调节引流管内积液的流动速度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对引流管的自动停止引流以及引流管内积液流速的智能控制,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引流箱侧视图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引流箱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引流瓶和引流管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引流箱;2、隔板;3、引流孔;4、引流管;5、引流瓶;6、调节装置;7、安装腔;8、液位传感器;9、排液管;10、电磁阀;11、控制器;12、流量传感器;13、连接杆;14、齿条;15、齿轮;16、微型电机;17、电机槽;18、滚轮;19、缓冲块;20、夹持机构;21、连接环;22、连接板;23、夹子;24、旋转板;25、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可对患者术后体内产生的渗血或积液进行引流,也可对患者患病产生的体腔积液进行引流,如图1~9所示,其包括引流箱1、隔板2、引流管4、引流瓶5、调节装置6、液位传感器8、排液管9、电磁阀10以及控制器11。
如图2所示,引流箱1上壁开设有安装腔7,用于安装调节装置6。
隔板2固定设置于引流箱1的中部,隔板2上开设有引流孔3,用于放置安装引流瓶5。
引流管4设置于引流箱1的上方,其下端穿过引流箱1的上壁并位于隔板2的上方,引流管4的上端用于插入患者体内,将患者体内的积液或渗血引流出体外。
其中,引流管4为软管,如橡胶软管。
如图3所示,引流瓶5设置于引流箱1的内部,并设置于引流孔3的上方,其开口通过密封塞与引流管4的下端连通并密封连接,用于存储引流管4引流出的体液。
其中,密封塞与引流瓶5的开口相配合布置,用于对引流瓶5进行密封。
密封塞上开设有通孔以便于引流管4的下端延伸到引流瓶5的内部,使引流管4的积液流动到引流瓶5的内部。
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6设置于引流箱1的上壁内开设的安装腔7的内部,并与引流管4对应布置,用于调节引流管4内的积液的流动速度。
具体地,调节装置6可以挤压引流管4,使引流管4的两侧内壁相接触,以封堵引流管4,从而使引流管4不再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引流;调节装置6也可以挤压引流管4,缩小引流管4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以减小引流管4的流通能力,降低引流管4内的积液的流动速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调节装置6包括齿条14、齿轮15以及微型电机16。
齿条14设置于安装腔7的底端,并与引流管4相对应布置,用于对引流管4进行挤压,减小引流管4的流通能力。
具体地,齿条14与引流管4左右对应布置或前后对应布置,从而在齿条14挤压引流管4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通能力。
齿轮15设置于安装腔7的内部,并与齿条14啮合连接,用于带动齿条14进行移动,使齿条14挤压引流管4或释放引流管4。
微型电机16设置于安装腔7的侧壁开设的电机槽17内,微型电机16的输出轴与齿轮15同轴连接,微型电机16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带动齿轮15转动,使齿轮15能够带动齿条14进行移动。
具体地,在微型电机16工作的情况下,微型电机16带动齿轮15转动,由于齿轮15与微型电机16固定连接,其位置不会发生移动,从而齿轮15能够带动齿条14进行移动,使齿条14挤压或释放引流管4。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齿条14在安装腔7的内部转动,如图5所示,调节装置6还包括若干滚轮18,若干滚轮18对应设置于齿条14底端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齿条14挤压引流管4的情况下,损害引流管4,调节装置6还包括缓冲块19,缓冲块19设置于齿条14靠近引流管4的一端。
其中,缓冲块19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如使用橡胶制成;缓冲块19也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如使用金属制成,且缓冲块19靠近引流管4的一端设置为弧形。
如图6所示,液位传感器8设置于引流瓶5的底端内侧,用于检测引流瓶5的积液的液位值,并将该液位值发送到控制器11。
排液管9的上端设置于引流瓶5的底端外侧,并连通引流瓶5,其底端延伸至隔板2的下方,用于将引流瓶5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袋内,以便于医生取出引流瓶5内的积液。
如图8~9所示,电磁阀10设置于排液管9,用于封堵排液管9,避免在引流管4引流积液的情况下,引流瓶5内的积液流到引流瓶5的外部。
如图3所示,控制器11设置于隔板2,并分别与调节装置6、液位传感器8以及电磁阀1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调节装置6、液位传感器8以及电磁阀10的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控制器11通过液位传感器8检测到引流瓶5的积液的液位值达到预设液位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开启调节装置6以堵塞引流管4,使引流管4停止引流患者体内的积液,且控制关闭电磁阀10,避免引流瓶5内的积液流出到引流瓶5外部。
具体地,在控制器11控制调节装置6挤压引流管4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开启微型电机16,使微型电机16带动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齿条14挤压引流管4。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智能引流装置还包括流量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2设置于引流管4的下方,并与引流管4的下端口上下对应布置,且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引流管4的积液的流动速度。
具体地,在流量传感器12检测到引流管4内的积液的流动速度的情况下,流量传感器12将流动速度发送到控制器11,若控制器11检测到该流动速度达到第一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开启调节装置6,以对引流管4进行挤压,减小引流管4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以降低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通能力;在控制器11检测到流动速度达到第二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开启调节装置6,以释放引流管4,增加引流管4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以增加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通能力,提高引流管4的引流效率。其中,第一速度阈值用于指示引流管4内的积液流动速度快而使患者感觉不适;第二速度阈值用于指示引流管4内的积液流动速度慢、引流效率低。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11通过流量传感器12检测到引流管4积液的流动速度达到第三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开启调节装置6,使调节装置6挤压引流管4,使引流管4两侧内壁相抵接,以堵塞引流管4。其中,第三速度阈值用于指示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动速度趋近于零,此时说明引流管4发生堵塞或引流管4无积液。
进一步地,为了将流量传感器12固定到引流管4的下端,如图7所示,智能引流装置还包括两连接杆13,两连接杆13的近端分别与流量传感器12的外壁固定连接,两连接杆13的远端分别与引流管4的下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12可以直接设置于引流管4的内壁上。
通过将流量传感器12设置于引流管4的下方,也便于对流量传感器12进行清理,避免流量传感器12上积攒有血痂或其他杂物,导致其检测不灵敏。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智能引流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集成于控制器11内,并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用于在调节装置6挤压引流管4,以堵塞引流管4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医护人员对引流管4进行维护。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智能引流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20,夹持机构20螺接于排液管9下端,用于夹持引流袋,以便于将引流瓶5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袋内。
具体地,在将患者体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瓶5内之后,医护人员可以将引流袋夹持于夹持机构20上,以将引流瓶5的积液引流到引流袋,便于医护人员清理引流瓶5的积液或将引流瓶5的积液送到医生手中。
进一步地,如图8~9所示,夹持机构20包括连接环21、连接板22以及夹子23。
连接环21螺接于排液管9的下端,用于与排液管9连接,将引流瓶5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袋内;两连接板22对称设置于连接环21的两端,用于安装夹子23,以便于夹持引流袋;两夹子23对应设置于两连接板22下方,用于夹持引流袋,避免引流袋发生倾斜或倾倒。
其中,连接环21与引流袋的开口相配合。
具体地,医护人员将引流袋的开口套设到连接环21的下端,然后使用夹子23夹持引流袋开口的两端,以避免引流袋倾倒,然后将连接环21螺接于排液管9的下端之后,开启电磁阀10,使引流瓶5内的积液流到引流袋内。
其中,连接环2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排液管9下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和的外螺纹,从而连接环21能够与排液管9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使连接环21螺接于排液管9下端,夹持机构20还包括两旋转板24,两旋转板24对称设置于连接环21的两端,并位于连接板22的上端。
医护人员在将连接环21套设于排液管9下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旋转板24旋转连接环21,以使连接环21牢固地套设到排液管9下端。
进一步地,为了对引流箱1内的引流瓶5进行保护,避免其被外界物品损坏,如图1所示,智能引流装置还包括箱门25,箱门25铰接于引流箱1开口处的一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引流管4插入到患者体内积液处,并通过控制器11预设液位值,然后控制器11控制调节装置6释放引流管4,使患者体内的积液通过引流管4引流到引流瓶5内,在控制器11通过液位传感器8检测到引流瓶5内的液位值达到预设液位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调节装置6挤压引流管4,以使引流管4停止引出患者体内的积液;此外,在控制器11通过流量传感器12检测到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动速度达到第一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调节装置6挤压引流管4,以降低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动速度,在控制器11检测到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动速度达到第三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调节装置6封堵引流管4。
在将患者体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瓶5之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夹持机构20将引流袋夹持到排液管9底端,并开启电磁阀10,使引流瓶5内的积液流到引流袋内,以便于将引流瓶5内的积液送到医生手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箱(1),所述引流箱(1)的上壁开设有安装腔;
隔板(2),所述隔板(2)固定设置于所述引流箱(1)的中部,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引流孔(3);
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设置于所述引流箱(1)的上端,其下端穿过所述引流箱(1)的上壁位于所述隔板(2)的上方;
引流瓶(5),所述引流瓶(5)设置于所述引流箱(1)的内部,并设置于所述引流孔(3)的上方,其上端开口与所述引流管(4)的下端连通且密封连接;
调节装置(6),所述调节装置(6)设置于所述安装腔(7)的内部,并与所述引流管(4)对应布置,用于调节所述引流管(4)内积液的流动速度;
液位传感器(8),所述液位传感器(8)设置于所述引流瓶(5)的底端内侧;
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上端设置于所述引流瓶(5)的底端外侧,并连通所述引流瓶(5),其底端延伸至所述隔板(2)的下方;
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设置于所述排液管(9);
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隔板(2),并分别与所述调节装置(6)、所述液位传感器(8)以及所述电磁阀(1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传感器(12),所述流量传感器(12)设置于所述引流管(4)的下方,并与所述引流管(4)的下端上下对应布置,且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连接杆(13),两所述连接杆(13)的近端分别与所述流量传感器(12)的外壁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杆(13)的远端分别与所述引流管(4)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
齿条(14),所述齿条(14)设置于所述安装腔(7)的底端,并与所述引流管(4)相对应布置;
齿轮(15),所述齿轮(1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7)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条(14)啮合连接;
微型电机(16),所述微型电机(16)设置于所述安装腔(7)侧壁开设的电机槽(17)内,所述微型电机(16)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15)同轴连接,所述微型电机(16)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还包括:
若干滚轮(18),若干所述滚轮(18)对应设置于所述齿条(14)的底端的四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还包括:
缓冲块(19),所述缓冲块(19)设置于所述齿条(14)靠近所述引流管(4)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机构(20),所述夹持机构(20)螺接于所述排液管(9)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
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套设于所述排液管(9)的下端;
两连接板(22),两所述连接板(22)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环(21)的两端;
两夹子(23),两所述夹子(23)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板(2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还包括:
两旋转板(24),两所述旋转板(24)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环(21)的两端,并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22)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门(25),所述箱门(25)铰接于所述引流箱(1)开口处的一侧壁。
CN202120587660.X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Active CN215351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7660.XU CN215351008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7660.XU CN215351008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1008U true CN21535100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7660.XU Active CN215351008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1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51008U (zh) 一种可自动停止的智能引流装置
CN116077750A (zh) 一种脑脊液引流监测装置
CN112843345A (zh) 一种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CN111097075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多段电动引流器
CN217067169U (zh) 一种肿瘤内科用智能引流装置
CN204910229U (zh) 引流管引流用造口袋
CN110200662B (zh) 一种肾内科导尿取样装置
CN206779020U (zh) 一种食道超声探头自动清洗机
CN210250747U (zh) 一种便于更换导管的灌肠装置
CN214762769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监控装置
CN214859746U (zh) 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引流袋
CN213158302U (zh) 一种可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CN219558231U (zh) 一种新型胸腔引流装置
CN217593435U (zh) 引流保护器
CN207055701U (zh) 自动调节滴速的输液报警器
CN220735870U (zh) 一种负压吸引用防返流提示阀
CN219481044U (zh) 封闭式引流袋
CN219501669U (zh) 一种脑脊液引流监测装置
CN215536946U (zh) 一种克罗病重症腹泻引流收集装置
CN217713877U (zh) 一种市政排水工程用阀门
CN117531055A (zh) 一种医用抗菌引流装置
CN212383014U (zh) 一种脑室引流管压力控制装置
CN211327238U (zh) 一种手自一体的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CN213466298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冲洗液快速加热装置
CN215537090U (zh) 一种胸腔引流用微导管与引流管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