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0395U -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0395U
CN215350395U CN202022470146.6U CN202022470146U CN215350395U CN 215350395 U CN215350395 U CN 215350395U CN 202022470146 U CN202022470146 U CN 202022470146U CN 215350395 U CN215350395 U CN 21535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shaped
rotating shaft
horizontal guide
guide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01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鹏
刘丽丽
周敏
韩翔
张超
潘超煜
杨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4701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条形顶座和底座之间通过左、右侧挡板固接,条形顶座下部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底座上设有条形通槽;一对水平导轨A设在左、右侧挡板之间,一对水平导轨B设置在左、右侧挡板之间,并对应在一对水平导轨A的下方;圆形滚轮的中心连接有横向转轴;横向转轴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和B之间;竖向连杆A的下端、竖向连杆B的上端分别与横向转轴固接;坚向转轴位于条形底座的里侧,并对应的套装有竖向转轴上,竖向转轴通过上横杆与竖向连杆A固接,通过下横杆与竖向连杆B固接;长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中的条形顶座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康复训练效果理想,其成本低。

Description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背景技术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活动都会用到手指,因此手指受伤概率比其他部位要高许多,手指受伤康复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康复训练装置进行训练,以帮助受伤的手指快速恢复肌能。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用于手指康复训练的装置并不多,同时,现有的手指康复器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使用的局限性较大,因而其辅助恢复的效果差。另外,其制造成本也较高,并不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其康复训练效果理想,同时,其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包括两个侧压滚动机构、至少两根长螺杆;
每个侧压滚动机构均包括条形顶座、条形底座、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导向机构、圆形滚轮、竖向连杆A、竖向连杆B、坚向转轴和柱形辊轮;
所述条形顶座和条形底座上下相对的设置,条形顶座的上部的左端和右端各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开设有一个安装通孔,条形顶座的下部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底座对应条形凹槽的部分开设有条形通槽,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左右相对的设置,左侧挡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的左端下部和条形底座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右侧挡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的右端下部和条形底座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由一对水平导轨A和一对水平导轨B组成;一对水平导轨A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之间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A分别位于条形凹槽的前后两侧,且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水平导轨B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之间的下部,且对应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B的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且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在条形凹槽、一对水平导轨A之间、一对水平导轨B之间和条形通槽中形成容纳圆形滚轮滚轮的滚动空间;
所述圆形滚轮设置在所述滚动空间中,其下端边缘位于条形底座下端的下方,其上端边缘与条形凹槽的顶部间隙配合;圆形滚轮的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转轴;横向转轴滑动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和一对水平导轨B之间,且两端分别延伸到一对水平导轨A的前后两侧,横向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在圆形滚轮外侧的部分均为平面结构,并通过两个平面结构分别与水平导轨A的下端沿和水平导轨B的上端沿滑动配合;
竖向连杆A位于导向机构的里侧,且位于横向转轴的上方,竖向连杆A的下端与横向转轴的里端上部固定连接,其上端均延伸到靠近条形顶座下端的位置;竖向连杆B位于导向机构的里侧,且对应竖向连杆A的设置在横向转轴的下方;竖向连杆B的上端与横向转轴的里端下部固定连接,其下端延伸到条形底座下端的下方;
坚向转轴位于横向转轴的里侧,其上端与竖向连杆A的上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顶座下方的上横杆与竖向连杆A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下端与竖向连杆B的下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底座下方的下横杆与竖向连杆B的下端固定连接;下横杆位于圆形滚轮下端边缘的上方,且与条形顶座的下端面滑动配合;
柱形辊轮可转动的套设在坚向转轴上;
两根长螺杆分别位于两个侧压滚动机构的左端和右端;且长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中条形顶座上的安装通孔,再通过位于条形顶座前后两侧的锁紧螺母对条形顶座进行定位。
进一步,为了使柱形辊轮与条形底座的表面能更贴合的配合,所述条形底座的里侧面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形槽,柱形辊轮的下端滑动的设置于条形槽中。
进一步,为了便于容纳圆形滚轮的侧端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圆形滚轮边缘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长螺杆连接两个侧压滚动机构,可以便于调节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指尺寸。每个侧压滚动机构的里侧均设置有柱形辊轮,可以便于通过两个柱形辊轮按压待训练的手指;设置在滚动空间中的圆形滚轮的下端位于条形底座的下方,可以便于与桌面等平面相接触的方式同步带动两个柱形辊轮沿侧压滚动机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可以沿手指长度方向对待训练手指的两侧进行按摩式挤压,以促进手指触觉感,达到对手指的康复训练目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指进行塑形美化作业。该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可以在无聊或休闲的时间里,将待训练的手指伸入到该装置中,然后同时驱动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中的两个圆形滚轮,从而可以在休闲过程中对受伤的手指进行康复训练,其使用过程较传统的训练装置更舒适、更便捷,且能促进手指的拉伸运动,对手指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长螺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侧压滚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机构与横向转轴、竖向转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形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压滚动机构,2、长螺杆,3、条形顶座,4、条形底座,5、左侧挡板,6、右侧挡板,7、水平导轨A,8、安装通孔,9、水平导轨B,10、条形通槽,11、圆形滚轮,12、竖向连杆A,13、竖向连杆B,14、坚向转轴,15、柱形辊轮,16、上横杆,17、下横杆,18、导向机构,19、条形凹槽,20、横向转轴,21、条形槽,22、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包括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至少两根长螺杆2;
每个侧压滚动机构1均包括条形顶座3、条形底座4、左侧挡板5、右侧挡板6、导向机构18、圆形滚轮11、竖向连杆A12、竖向连杆B13、坚向转轴14和柱形辊轮15;
所述条形顶座3和条形底座4上下相对的设置,条形顶座3的上部的左端和右端各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开设有一个安装通孔,条形顶座3的下部开设有条形凹槽19,所述条形底座4对应条形凹槽19的部分开设有条形通槽10,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左右相对的设置,左侧挡板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3的左端下部和条形底座4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右侧挡板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3的右端下部和条形底座4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18由一对水平导轨A7和一对水平导轨B9组成;一对水平导轨A7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之间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A7分别位于条形凹槽19的前后两侧,且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5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6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水平导轨B9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之间的下部,且对应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7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B9的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5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且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6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在条形凹槽19、一对水平导轨A7之间、一对水平导轨B9之间和条形通槽10中形成容纳圆形滚轮11滚轮的滚动空间;
所述圆形滚轮11设置在所述滚动空间中,其下端边缘位于条形底座4下端的下方,其上端边缘与条形凹槽19的顶部间隙配合;圆形滚轮11的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转轴20;具体地,轴承的内圈与横向转轴20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圆形滚轮11中心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横向转轴20滑动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7和一对水平导轨B9之间,且两端分别延伸到一对水平导轨A7的前后两侧,横向转轴20的上端和下端在圆形滚轮11外侧的部分均为平面结构,并通过两个平面结构分别与水平导轨A7的下端沿和水平导轨B9的上端沿滑动配合,从而可以使横向转轴20在沿导向机构18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仅发生横向移动而不发生径向转动;
竖向连杆A12位于导向机构18的里侧,且位于横向转轴20的上方,竖向连杆A12的下端与横向转轴20的里端上部固定连接,其上端均延伸到靠近条形顶座3下端的位置;竖向连杆B13位于导向机构18的里侧,且对应竖向连杆A12的设置在横向转轴20的下方;竖向连杆B13的上端与横向转轴20的里端下部固定连接,其下端延伸到条形底座4下端的下方;
坚向转轴14位于横向转轴20的里侧,其上端与竖向连杆A12的上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顶座3下方的上横杆16与竖向连杆A12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下端与竖向连杆B13的下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底座4下方的下横杆17与竖向连杆B13的下端固定连接;下横杆17位于圆形滚轮11下端边缘的上方,且与条形顶座3的下端面滑动配合;
柱形辊轮15可转动的套设在坚向转轴14上;
作为一种优选,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的端部之间均设置有纵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竖向转轴14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竖向转轴14的两端穿过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的端部的通孔后通过锁紧螺母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固定连接;这样,仅需要旋转拧开锁紧螺母,再将竖向转轴14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脱离,即可以便于柱形辊轮15的拆卸和安装。作为一种优选,柱形辊轮15可以采用柔软硅胶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硬橡胶抽成。为了提高按摩效果,并促进恢复效果,可以在柱形辊轮15的表面遍布的设置按摩凸点;作为一种优选,柱形辊轮15的中部较两端部略凸起,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两根长螺杆2分别位于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的左端和右端;且长螺杆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中条形顶座3上的安装通孔,再通过位于条形顶座3前后两侧的锁紧螺母对条形顶座3进行定位。这样,可以方便调整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手指的尺寸,能提高通用性。
为了使柱形辊轮与条形底座的表面能更贴合的配合,所述条形底座4的里侧面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形槽21,柱形辊轮15的下端滑动的设置于条形槽21中。
为了便于容纳圆形滚轮的侧端部,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圆形滚轮11边缘相适配的弧形凹槽22。
使用时,将待训练的手指伸入到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中,用拇指后握住左侧挡板或右侧挡板,然后同时驱动两个侧压滚动机构中的两个圆形滚轮,从而可以在休闲过程中对受伤的手指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还可以将受伤或需要塑形的两根手指夹住其中一个侧压滚动机构,并通过松紧带将手指与条形顶座连接,然后在一桌面或其他较平整的面上通过驱动圆形滚轮沿着条形顶座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方式来带动柱形辊轮移动,从而促使按摩滚轮沿手指边缘进行反复的挤压按摩。

Claims (3)

1.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包括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根长螺杆(2);
每个侧压滚动机构(1)均包括条形顶座(3)、条形底座(4)、左侧挡板(5)、右侧挡板(6)、导向机构(18)、圆形滚轮(11)、竖向连杆A(12)、竖向连杆B(13)、坚向转轴(14)和柱形辊轮(15);
所述条形顶座(3)和条形底座(4)上下相对的设置,条形顶座(3)的上部的左端和右端各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开设有一个安装通孔,条形顶座(3)的下部开设有条形凹槽(19),所述条形底座(4)对应条形凹槽(19)的部分开设有条形通槽(10),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左右相对的设置,左侧挡板(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3)的左端下部和条形底座(4)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右侧挡板(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条形顶座(3)的右端下部和条形底座(4)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18)由一对水平导轨A(7)和一对水平导轨B(9)组成;一对水平导轨A(7)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之间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A(7)分别位于条形凹槽(19)的前后两侧,且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5)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6)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水平导轨B(9)前后间隔的设置在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之间的下部,且对应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7)的下部,一对水平导轨B(9)的左端分别与左侧挡板(5)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且右端分别与右侧挡板(6)里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在条形凹槽(19)、一对水平导轨A(7)之间、一对水平导轨B(9)之间和条形通槽(10)中形成容纳圆形滚轮(11)滚轮的滚动空间;
所述圆形滚轮(11)设置在所述滚动空间中,其下端边缘位于条形底座(4)下端的下方,其上端边缘与条形凹槽(19)的顶部间隙配合;圆形滚轮(11)的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转轴(20);横向转轴(20)滑动的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A(7)和一对水平导轨B(9)之间,且两端分别延伸到一对水平导轨A(7)的前后两侧,横向转轴(20)的上端和下端在圆形滚轮(11)外侧的部分均为平面结构,并通过两个平面结构分别与水平导轨A(7)的下端沿和水平导轨B(9)的上端沿滑动配合;
竖向连杆A(12)位于导向机构(18)的里侧,且位于横向转轴(20)的上方,竖向连杆A(12)的下端与横向转轴(20)的里端上部固定连接,其上端均延伸到靠近条形顶座(3)下端的位置;竖向连杆B(13)位于导向机构(18)的里侧,且对应竖向连杆A(12)的设置在横向转轴(20)的下方;竖向连杆B(13)的上端与横向转轴(20)的里端下部固定连接,其下端延伸到条形底座(4)下端的下方;
坚向转轴(14)位于横向转轴(20)的里侧,其上端与竖向连杆A(12)的上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顶座(3)下方的上横杆(16)与竖向连杆A(12)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下端与竖向连杆B(13)的下端相平齐,且通过位于条形底座(4)下方的下横杆(17)与竖向连杆B(13)的下端固定连接;下横杆(17)位于圆形滚轮(11)下端边缘的上方,且与条形顶座(3)的下端面滑动配合;
柱形辊轮(15)可转动的套设在坚向转轴(14)上;
两根长螺杆(2)分别位于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的左端和右端;且长螺杆(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压滚动机构(1)中条形顶座(3)上的安装通孔,再通过位于条形顶座(3)前后两侧的锁紧螺母对条形顶座(3)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底座(4)的里侧面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形槽(21),柱形辊轮(15)的下端滑动的设置于条形槽(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左侧挡板(5)和右侧挡板(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圆形滚轮(11)边缘相适配的弧形凹槽(22)。
CN202022470146.6U 2020-10-30 2020-10-30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Active CN21535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0146.6U CN215350395U (zh) 2020-10-30 2020-10-30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0146.6U CN215350395U (zh) 2020-10-30 2020-10-30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0395U true CN21535039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59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0146.6U Active CN215350395U (zh) 2020-10-30 2020-10-30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8056B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CN108125782B (zh) 一种凸轮式便携腰椎按摩仪及其按摩方法
CN215350395U (zh) 便携式手指康复器
CN112168621A (zh) 一种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CN112168655A (zh) 一种用于手指的康复装置
CN108578145B (zh) 一种脊椎按摩方法
CN203263764U (zh) 一种按摩器
CN111658471A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背部按摩装置
CN212235260U (zh) 一种凸轮式便携腰椎按摩仪
CN211300958U (zh) 一种腿部关节康复医疗椅
CN216496135U (zh) 一种医用康复座椅
CN208823398U (zh) 一种医用振动排痰机
CN2375290Y (zh) 背式按摩器
CN205331740U (zh) 一种可实时在水平面内弧线调整位置的电脑支架
CN206366123U (zh) 一种健身学习桌
CN2379122Y (zh) 保健按摩摇椅
CN217511081U (zh) 一种体育运动用柔韧性训练装置
CN217593741U (zh) 一种外骨骼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CN220256581U (zh) 一种方便快捷的可移动式牛用采精架
CN215136598U (zh) 一种针对儿童手臂骨折用的辅助康复锻炼装置
CN210872887U (zh) 一种按摩头结构
CN216319775U (zh) 一种健美操用协调性辅助训练装置
CN208003074U (zh) 一种可上下提升的按摩医疗康复椅
CN215132947U (zh) 一种滚轮式眼部按摩装置
CN214965748U (zh) 一种下肢关节运动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